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119节

志怪书 第119节

  却见林觉抬起头来,表情奇怪。
  “怎么?”
  中年道人不明所以。
  又见林觉伸手,随手捻起一片叶子。
  “道长好本领,这片树叶便赠予道长,就当是看了一场戏法,了结今日的这场缘分!”
  “什么本领?”
  中年道人立马一愣。
  难道被看穿了?
  “这些银子。”林觉把银子推回给他,“还给道长。”
  旁边小师妹本来也拿了一块银子,学着他仔细的看,正被这突然掉下的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冲击得脑子嗡嗡的,一听见他的话,虽然满脸疑惑,却也立马将手中银子丢了回去,就像是烫手一样。
  三师兄也拿着银子翻来覆去的看,虽然觉得不太真实,却没看出破绽来,正思索这中年道人所言是真是假的时候,便听小师弟先做出了判断。
  不知对错,反正他也将银子一丢。
  “还给我做什么?”
  “何必说清呢?”
  “什么说清?这可是正儿八经的白银,谁都可以检查,你这小道士,可莫要张口胡说啊。”
  “差不多了……”
  林觉只是平静的盘坐看他。
  “咦?”
  中年道人更加惊讶了。
  当真被看穿了?
  可是被看穿了,不该很生气吗?
  为何还给自己一片?
  中年道人一时拿不准。
  倒是与这小道士对视,见他眼中一点动摇也没有,中年道人很快就确定,自己确实是被看穿了。
  “哈哈!不愧是浮丘峰的道人,贫道不过和你们开场玩笑罢了!”中年道人将这些白银都收回挎包中,继续问道,“如何能换完这两堆呢?”
  “如果道长肯把这门法术教给我们的话,倒是可以将这两堆赠给道长。”
  “你这小道士,倒是聪明。”中年道人想也没想的说道,“不过法术何等稀奇与深奥,别说今天在这根本无法和你们讲清,就是能讲清,又怎么可能用一门法术来换这两堆丹果叶?我这法术,学了可是终生吃穿不愁的!”
  “那就拿这一片走吧。”
  “哼!你这小道士!”中年道人反倒笑了笑,却是依旧停在原地没动,问道,“你可会咒禁?”
  “只会一种。”
  “什么咒?”
  “显形咒。”
  “我传你一种附剑咒,可以用咒语使得手中兵刃对妖精鬼怪更有威力,是咒禁师用来除妖的,什么兵刃都行。但是所有灵叶我要全都拿走。”
  “附剑咒……”
  林觉倒是觉得对自己有用。
  刚好这人性子狡诈,咒禁之法较为简单,是真是假,一下午就能分清楚。
  于是转头看向三师兄。
  三师兄没有疑义。
  “可以。”林觉便答应下来,却也补充一句,“道长已经骗了我一次,如果再骗第二次,可就与斋醮的初衷不合了。”
  言下之意,是要山下见了。
  “哈哈哈,开个玩笑罢了,贫道与浮丘观也算是半个旧识。”
  中年道人正色起来:
  “先听咒语——
  “咒语通天地,神雷聚剑尖,法令指阴阳,真火映刃边!三界五行齐助力,使我刀兵显神玄!”
  “记住了。”
  “你们这生意做得好啊,卖一次树叶,三个人学法术。”中年道人摇头说道,“我再给你讲其中要点,也只讲一遍。”
  “好!”
  中年道人很不客气的坐了过来,压低声音,与他细细讲述。
  这是骗不了人的。
  林觉聚精会神,听他讲述。
  连太阳西垂也忘了。
  ……
  最后走时,中年道人问他,是如何看破他的幻术的,又为何看破他的幻术还给他一片树叶,林觉只是摇头不语。
  回过神来,夕阳刚好西下。
  山中竹林树梢被光照成了金色,全都诚恳的弯着腰,许多道人江湖人沿着小路下山去。
  林觉等人也往回走了。
  此时三堆树叶都已没了,换成了一本剑术、一门咒禁之术,不过大概还有一门能将寻常石头变成银子的法术。
  那名道人本来无心给他,只是却也到了林觉手上,这是改不了的,林觉便也默认成了半笔交易。
  道人心不好,便给他一片打发。
  这门法术虽说有些不光彩,不过也看怎么使用,在这方面,性质大抵和青蚨法差不多,能用来骗钱,能用来作恶,能用来表演,也能用来守住自己本来的银钱不被偷走,还可以用来治恶。
  终究只是一门法术。
  “看吧,来这大醮上的散人,大多就是这些货色。”三师兄说话向来随意,“也不乏这些阴险的。”
  “是啊。”
  “还好师弟你聪明。”
  “是啊。”
  “不过师弟你是怎么发现的呢?那银子我看了好久,都没能看出真假。”
  “我聪明。”
  林觉这话说得淡然随意。
  三师兄则顿时像是吃了一颗苍蝇一样,表情难受,闭嘴不言了。
  只有小师妹赞同的点头,神情认真极了。
  忽然又见前方空地上有火光。
  有人在表演戏术。
  外面也围了一些人,只是不多。
  林觉还没走近,只从围观者的头顶上看到那喷吐而出的火焰,就知道是厌火术了。
  一时心中还有些怀念。
  正好他们是往那边走。
  可是走近之后,林觉却忽然露出意外之色,脚步顿时就停住了,眼睛也直了,看着那空地中的几个把戏人,闭嘴不言。
  正是去年开春,家乡的那群把戏人。
  竟然能在这里遇见他们。
  此时这群把戏人没有再玩什么“分饰两家产生争执”的把戏,也没有要钱,他们只是单纯的表演戏术,表演一段,就停下来,对围观者行礼。知道来到这里的除了江湖武人、同行和别的江湖奇人,便是正儿八经的修道者,因此乃是来交流的。
  “献丑了献丑了,若是诸位客官心中有指点之处,请千万说出来,小老儿感激不尽。”
  那方的声音不断传来。
  老者也不断拱手弯腰。
  只是想求指点,哪里那么简单?
  何况此时已是黄昏。
  黄昏时很多人都往山下走,因此路边行人倒是多了很多,不乏一些单纯上山来看热闹的附近的百姓、达官贵人驻足观看,可最多看两眼,便也得跟着人群往山下走了。
  渐渐只剩两名道士,还有一只狐狸,站在竹林旁的青石板台阶上,眺望那方。
  三师兄也不知所踪了。
  “师兄……”
  小师妹跟在师兄身边,悄悄看他。
  “没什么。”林觉转头对她一笑,“遇见了一些故人。”
  说完便迈开脚步,往那方而去。
  老者领着一群把戏人,身上满是多年闯荡江湖积攒的沧桑,却也有饱经了风雪后的平静坚定,哪怕没人理会,也依然拱手问了几圈,见到刚才那波观众都走得差不多了,见天色还没彻底黑下来,便想着再表演一场,兴许能再引一波人来。
  天暗了火才显眼。
  也许这次就有愿意指教的人了。
  求道难,求术又哪里容易?
  却不料佝偻着身刚要转身、示意锣鼓再起,便见一名少年郎突然来到了自己面前。这名少年郎穿着道袍,提着长剑,看着俊秀而又面生。
  应是一个看官吧?
  老者如是想着,抬起手来,还没来得及行礼,却不料这道人与他当面,却先郑重朝他施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