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书 第268节
伙计闲得无聊,又与他们说起他在这里听说的别人去寻那位“瑶华娘娘”的事情。
比如有个城中富人,老来得子,幼子却生了一场大病,焦急之下本想去问如何求医,却被“瑶华娘娘”告知幼子不是他的,而是管家的,管家家里不少人都有这个病,知道怎么治疗。
如今这事仍是城中笑谈。
比如秦州有位官人,颓丧蹉跎,偶然来到这里,得“瑶华娘娘”指点,寻得明路,如今已然在京城身居高位。
比如城中有一桩奇案……
很多事情放在别处,都是一桩能传得很广的奇事,说不定会流传个几十上百年。有人记成书的话,也许千秋也不磨灭。
林觉倾听而思索,许久才说:
“实不相瞒,在下此前也曾听过这位‘瑶华娘娘’,她在徽州传闻中是位很了不得的神仙,几乎堪比五大帝君,那洞中的真是瑶华娘娘吗?”
“都是大家喊的……”
伙计说到这里,后厨已传来喊声,他立马笑一声,便往后厨走了。
两道菜先后上来。
都不是小菜。
蒸盆子里面的肉类很杂,量也不少,猪肘、猪肉、鸡肉、蛋皮什么都有,加了木耳香蕈之类的菜,装了满满一大盆,又由大火蒸制而成,汤底都浓得有些发白了,一股肉香扑面而来。
葫芦鸡则是一整只鸡,先煮再蒸后油炸,表皮焦黄酥脆,里面鲜软多汁。
还有一大桶用木桶装来的饭,热气升腾。
随便一道菜也是寻常人家难得吃得上的,寻常两个人也是吃不完的。
好在二人其实有四张嘴。
林觉从书笈中取出两个碗来,递了一个给师妹,两人各自放到身旁的板凳上,好给狐狸和彩狸添菜。
随即他给自家狐狸盛了半碗蒸盆子,多挑肉,又摸摸它的头,叮嘱它小心烫。
小师妹则是抓着葫芦鸡的腿,也不怕烫,用力一扯,因为表皮实在酥脆,竟扯出嗤啦的一声,显出里头雪白的肉和汁水,她怕汁水滴了浪费,连忙快些将之放到彩狸的碗里,也学着师兄,叮嘱它小心烫。
旁边伙计看得乐呵。
两人这才拿起筷子,大快朵颐。
虽说如今身上的钱财不多了,不过也不差这一顿,问了人家伙计那么多话,买两道好菜也是应该的。
钱都花了,就该尽情吃得舒坦才是。
此后的事此后再想办法。
油汪汪的菜带着汤水,和进松散粒粒分明的饭里,用筷子轻轻一刨就能下去一大口,两人都闷头吃着,没人出声。
吃着吃着,有人趁夜走进客栈。
小师妹还是敏觉的,抬头瞄了一眼,见是一个腰佩长刀的江湖武人,身着黑衣,留着浅浅胡须,面容略显沧桑。
许是同样练武且在剑术上费了更多心力的原因,她看见这人,便忽的有种感觉——
这人本领很高,十分危险。
也许便是师兄们说过的那种,三步之内能在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取下修道高人头颅的那种。
这并非是什么预判一样的直觉,而是见他走路迈出的步子,甩动的手,眼神里的坚毅从容,甚至衣摆带起的风、刀鞘上的煞气与磕碰痕迹,等等东西一时间在脑子里组合起来,凭着经验,于更模糊的情境下,先于理智的分析一步,做出了判断。
人常如此。
只是这武人她不认识,这里也是城中,那武人并未靠近他们,她便也没去摸剑,而是继续干饭。
不过林觉还是察觉到了她的异样。
回头一看,也看见这江湖武人。
可他却是皱起了眉。
随即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之色。
“师兄!怎么了?”
小师妹问这话时,手已摸到了剑。
狐狸和彩狸也都从饭碗里抬起了头,转头直直的看向那名武人。
武人则在大堂另一边坐下了。
显然他也察觉到了这边坐的两名道人以及他们的目光,转头扫了一眼这边,在白狐与小师妹手中长剑上稍作停留,便将目光收回了。
“咣当!”
佩刀放在桌上。
“伙计!来个水盆羊肉!顺便问一嘴,传说你们这有个瑶华娘娘,她的洞府怎么走?”
“好嘞!水盆羊肉!”伙计先朝里头喊了一句,又笑着道,“这位客官也来问瑶华娘娘啊……”
不待他说完,林觉已站了起来。
小师妹跟着站了起来。
狐狸同时离开了饭盆。
“不要紧张,我认识他。”林觉先安抚他们,随即往前走了两步,见那江湖武人也朝自己看来,便行礼对他说,“敢问足下可是姓罗讳僧?”
“嗯?道长贵姓?”
“免贵姓林。”
“林?”
武人依然疑惑的盯着他,只觉是初见,反倒目光不断往他身后的小师妹和脚下的狐狸瞄去。
“足下忘记我了。”林觉笑了,“我叫林觉,五年之前,丹熏城外,有群怪猴,我们在那时相遇。”
“嗯?”
江湖武人眼神一凝,仔细打量他几眼,这才想起:“你是当初那书生?”
“足下想起了。”
“你……”
江湖武人又上下打量他一眼:“你还真找了个地方修道啊!”
“正是。”
林觉也在打量着他。
却是不禁疑惑而唏嘘。
当年丹熏城外初相遇,见到的乃是一个青年男子,看着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意气风发,一身武艺和气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来每看到一个武人或者自身武艺每精进一分,就忍不住想起当初的他,并和当初的他相比。
也算念了好几年了。
没想到如今又遇见了。
天下如此之大,真是不容易。
又没想到如今相遇,当时那位青年武人已让他差点认不出来了。
五年时间过去,若他当时二十多岁,如今应该在三十左右。只是这年头山下的人本就显老,又爱蓄须,这位男子看着已经有三十多岁了。
加上满眼沧桑,便更显老成了。
林觉记得当初分别之时,自己说要去寻仙问道,他说要去从军,凭借一身武艺在天下闯出一番名堂,在生死之间,为他罗家再度博得一名,至今也还记得当时的潇洒与气魄。
可他后来这是经历了些什么?
稍稍一想,也觉得正常。
五年可不短。
不说他人,自己也不再是曾经那个空有胆气的少年书生了啊。
也许也会让他惊讶吧。
第200章 有贵人来
江湖寒夜,偶遇故人,实在难得。
林觉见他独身一人,又恰好也问那位瑶华娘娘,便开口相邀:“罗公何不过来同桌?”
罗僧看了眼他们桌上的饭菜,感觉并不便宜,又看了眼林觉身边的小师妹,便果断回绝了:“罗某粗鄙,怕吓到你家师妹!咱们吃完再谈!”
“好!”
林觉也不强求。
实是自己虽然点了两道好菜,不过此时已经吃了将近一半,还有一只狐狸一只猫,邀人同食,不见得合乎礼数。
何况这类推辞客套也非他所愿。
师兄妹二人便继续吃。
客栈的伙计关了店门。
大堂中只点了一盏油灯。
小师妹吃得又多又快,率先吃完,随即她从腰间摸出一个灰蓝色的小钱袋子,掏出一颗小碎银,请伙计来结账。
林觉也没有和她争抢。
省了一点钱,倒也不错。
而那罗姓武人要的水盆羊肉不费工夫,上得很快,他又多要了两个胡饼,以水盆羊肉下着饼子,同样吃得很快。等到林觉吃完之时,他也已经放下筷子抹起了嘴巴,也叫伙计来结账。
两人这才互相对坐。
油灯光线明灭不定,狐狸和彩狸仍在地上打架,林觉与他叙旧对谈。
“记得罗公不是想去参军报国吗?如今为何不在军营中呢?”
“说来话长,我虽有心报国,可却投身无门。哪怕仗着将门出身,家中先祖有些名气,一番努力,也只是几经辗转起起伏伏。如今也好,落得一身洒脱。”罗姓武人十分干脆,“道长你呢,真找到了能寻仙问道的名山宫观?”
“在下幸运,不知是否可以寻仙,反正算问道了,也是一座名山。”林觉说道,“如今也得了一些真传,会了一些法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