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372节

志怪书 第372节

  前方正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有人赤膊打铁花,铁锤一拍,漫天飞星,碎火流萤,又哪里弱过了道人的法术呢?
  有猜灯谜的,有卖小吃的,还有舞龙舞狮,耍杂技的。
  文人雅士,大家闺秀,此时都上了街。
  林觉买了三个灯笼,提在手上,虽然已经吃饱了,也还是买了些小吃,在不同的热闹之处驻足。
  甚至他们还看见了聚仙府的人。
  有人变成猛虎,在街上穿梭,有人在墙上挥笔作画,画出明月与仙子,随即甩笔一挥,明月真当洒出月光,仙子带着光环随着笔的指引飞出,在天上飞出一段之后才化作光点消失不见。
  有人在地上倒水,垂钩钓鱼。
  有人口吐烈火,化作火龙游曳夜空。
  四周不断有人喝彩,有人神往。
  也有人恍惚之间,想到几年前在徽州黟县,看见有道人搓草而成萤火,撒麦穗而成蝴蝶,也是这般仙气十足。
  恍惚间,好似看见了那三个道人中的两个,只是又有些变了样。
  想去追来着,然而四周人潮汹涌,光线也暗,一个恍惚就看不见了。
  三人继续在街上闲逛。
  林觉还看见了七师兄曾说过的,在街上摆摊卖宫灯步摇的。
  便是一根铜钗,不过吊着的并非凤凰蝴蝶,而是一盏大拇指大小的小宫灯,四周看似镂空,却是用极薄的竹片封着,江湖人捏一点光芒,念咒投入其中,宫灯就自然亮出光泽,好似悬了一盏小灯。
  大概这是师兄妹二人此生以来,过得最繁华热闹的一次除夕了。
  甚至于行走之时,看见路旁的粉墙青瓦,古典屋檐,家家户户都挂满灯笼,彻夜不暗的夜,林觉竟然有几分不舍得离开。
  一直从热闹喧哗,待到寂静无人,停在街上,不由得想起从前。
  可是繁华也只能待明年了。
  只好摇摇头,回到院中。
  几番饮酒对谈,大约深夜,这才回房。
  林觉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只好点燃守夜灯,盖上熊皮毯,又拿出了古书,随手翻到最新一页。
  “哗……”
  御物之法,以念御物。
  世间招来挥去之法众多,类如移杯换盏,推物之法,除了隔空取物、隔空换物之外,多是御物之法的简单运用。世间御物之法也不少,类如咒御、血御、御剑术,也多是御物之法的简化版本,唯有真正的御物之法,以念御物,随心所欲。
  初学者需附着法力,以念御物,力量几何先看法力深浅,再看意念强弱,御物几份多看分心之力,灵活与否则需多多练习。
  练至高深,随手御物。
  此法修习不易,若能先学咒御、血御、祭御之法,是为最好。
  林觉捏住了书页。
  这便是来到京城的第一样收获,也是他整个腊月感悟的结果——
  此后御物再也无需念咒,只随心念而动,失去了咒语的限制,不仅要比以往灵活许多,御物的数量也要更多一些,而且力量也更大。
  最值得林觉关注的是,真正的御物之法不止被拆成了咒御、血御两个简化版本,还有一门祭御。
  修习祭御的人,不可以随便御物,只可以御使自己按照特定方法常常祭炼的一样物品,但是既可以和血御一样,用心念御物,又如咒御一样,不用画血符也不会受到大雨和树林的干扰。唯一的缺点就是,一身本领都在那一件物品上,若是丢失或者损坏,便得从头开始。
  林觉既激活了古书上的御物之法,自然也得到了这一门诀窍。
  若用御物之法,御使祭炼过的刀剑,力量自然更强,操控更为随心所欲。
  甚至于祭炼久了,法器生了灵韵,或是使用者德行出众,或是主人法力高强,法器得了主人的灵韵,又或是斩妖除魔太多,宝物自生灵韵,还可能做到自行对敌,而主人只需简单的指令。
  如此一来,便连分心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
  而这应当才是御物之法的精妙所在。
  而林觉已打算好了——
  开春之后,便去枫山上,重铸十二把飞剑三把长剑,加入金精,正好就用上这门祭炼之法。
  不知不觉,就已困了。
  外面长街依然灯火通明,却已是一片寂静。
  “人间此夜千般好,不及围炉取醉眠。”
  林觉叹了一句,躺下睡去。
  不料次日清晨,刚一出门,就见小师妹站在门口,正仰头盯着他的门上。
  “看什么?”
  林觉扭头也看自己门上。
  却见不知何时,自己的门框左右竟然多了一对对联,头顶还有一幅横批。
  “是你贴的?”
  林觉好奇看向师妹。
  “不是。”
  小师妹呆滞摇头。
  “罗公贴的?”
  “我问了罗公,罗公说也不是。他说应该是院子里住的狐狸贴的,不是扶摇,是另外两只狐。”小师妹说道,“罗公说,狐狸也要过春节。”
  “这……”
  林觉听着,不由一乐。
  随即继续的看去——
  上联:精耕细作丰收岁
  下联:勤俭持家有余年
  “咦?”
  竟然和自己来到京城之后的这一个多月里过的日子颇为符合。
  自己可不就是天天雕刻豆兵,天天研习法术,看似没出京城,却收获不小吗?开始那段时间家中没有余钱,可不就是每天都勤俭持家吗?
  还有个横批:财源广进
  林觉也不知是院中的“狐”对自己的由衷祝福,还是它们也想发财,总之觉得有几分有趣。
  第276章 灯笼礼器
  “只有我有吗?”
  林觉仔细看去,才见不光是自己,小师妹的房间门口、罗公的房间门口乃至那间阁楼的门口,都贴上了春联。
  罗公的房间在自己右边,门前写的是: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天下太平
  “嗯……”
  林觉看着这幅春联,露出了深思。
  随即又转头,看向另一边。
  小师妹的房间很少有人住,在自己房间的左边,门前写的则是:
  青春岁月年年在;
  道行修为步步高。
  横批:长生不老
  “嗯?”
  林觉又露出了一抹笑容。
  这下确定了,院中这两只“狐”为他们贴的春联大概真不是随意贴的,至少是经过一些思虑的,与他们多少也有些贴合。
  至于为什么给小师妹张贴这幅春联,应是几人平常在院中吃饭的时候闲谈,被它们听见了。
  林觉又走到了阁楼前。
  上面写的是:
  春雨丝丝润万物;
  海棠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呵……”
  林觉笑出了声,同时转头,看向院中那株海棠树。
  此时海棠还未开花。
  以前说过,世人口中的“狐”,和以前人口中的“龙”一样,不见得真的是狐狸。而是因为人们好狐,追捧狐仙成性,所以看见一些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又有变化本领的精怪,但凡出现在城市中,山林中,村落里,就以“狐”来称呼,若与水、雾、云沾边,则都以“龙”来称呼。
  而这两位究竟是什么,林觉没有去仔细探寻过,但是自家狐狸第一天来,就老是跑到海棠树下,饶有兴趣的盯着海棠树,林觉便知晓了,这两位就算不是院中的这株海棠成精,也定与此有关。
  若真是海棠,这幅春联便有些自恋了。
  总之不管如何,也需谢过它们。
  “多谢二位。”林觉对着阁楼说道,“正忧愁今年对联写什么呢,二位的字可要比我们师兄妹写得好多了。”
  自然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