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494节

志怪书 第494节

  双方互道保重,众人便先离去。
  林觉则依然坐在这里,感悟灵泉。
  金丹中有一味药,便是这北豹泉,需取二斗,自然要用采撷法来取。
  不过在采撷之前,他想先感悟几日此地灵韵,将之采入体内,体会一番,它有何玄妙奇异,能作为金丹的四方材料之一。
  ……
  几日之后,山中彻底没了人迹,甚至连寻常鸟兽都不曾出现。
  不过这里毕竟是洞天福地,灵韵玄妙,像是这种地方,是不可能荒着的。
  过了几日,便有鸟兽飞回。
  过了整整一月,便开始有幸存的小妖小鬼、山中精怪抵不住洞天福地的诱惑,壮着胆子来到这里,吸取泉水灵韵。
  第二个月,妖精鬼怪渐多。
  到第三月此地已成精怪的乐园。
  这些精怪懵懂,时常说起三月前的事。
  不过仍时常有天兵来此巡逻。
  每逢这时,这些小妖就会惊慌四散。
  又是一天夜里,寒冬吹雪,灵泉生烟,乌云蔽日,又有数十天兵从天而降,落入山中。
  天兵之中却有一道虚影随行,趁夜钻入豹泉。
  众多妖精鬼怪顿时惊慌逃窜。
  “山中无王,什么精怪都上蹿下跳!本王自真君修道之初就追随于他,难道你们真以为就凭一个道士,就能将本王杀死?”
  虚影十分不屑,趁着夜色尽情浸泡灵泉,藉此滋养魂魄。
  夜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
  哪怕虚影可以视物,却也没有察觉,豹泉的泉眼旁边,多了一块平平无奇的山石。
  就如天兵巡视数次也不曾发现一般。
  虚影泡完灵泉,起身穿入山中。
  无人察觉,山石亦凭空消失于黑夜。
  “果然没人找到这里……”
  豹王站在隐秘洞窟中,查看自己积攒的天材地宝,还有几本经书,正欲出去叫天兵来搬,却不曾想,身前灵光一闪,竟多出了一道身影。
  那是一名年轻道人。
  是它的仇敌,亦是它的噩梦。
  那人一手挥出灵光,一手持着长剑,双眼冷冷的盯着他,张口一吐。
  寒冬时节,亦有春风。
  惨叫刺破这个寒夜。
  ……
  已是过年时。
  秦州苍石县,城中有庙宇。
  有信徒来上香,却见真君庙里,神台之上,护圣真君的神像前,竟然放着一个金黄色的果子,散发着诱人异香。
  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果子,没人知道是谁放的,没人知道它从何而来。
  唯有一名道人冒着风雪漫步回京。
  修行本是闲散日,乱将三月做赌博,付出不大,收益不小。
  最大的收益便是此时心中一片舒坦。
  第374章 一句有缘再相逢
  从初秋到现在,折腾了几个月,已经是快过年的时候了。
  天地一片白茫茫,田坎山沟也都被大雪抹平,朔风呼啸,吹得雪雾沿着地面流走,只有两串脚印蔓延向远方。
  一只来自道人,一只来自狐狸。
  风雪中又有白鹭在天上随行。
  林觉并不急于赶路,相比起来,使心静下来更为重要,于是低着头,沉默着,披风挂雪,往前行走。
  雪中飘来天下将乱的传言,比去年更盛几分。
  原因还是来自那一句——
  “泽浮舟,川水溢,臣盛君衰,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小人握命,君子陵迟,白黑不别,大乱之征也。”
  这是古书中记载的预言。
  跟林觉一同去斗豹王的人不少,豹林看似森林沼泽,却又飘着船只。河水涨溢江河沸腾应验在了几年前的魏水河。山峰倒塌乱石崩,高山深谷的地理变化还未浮现,不过在这朝中,君子确实一天一天困厄,黑白不辨。
  人人皆是天下一浮尘,大乱之征,谁又能感受不到呢?又哪里需要什么征兆?
  倒是人人信它,征兆便会成为理由,古书所记也成了依证,会加剧大乱才是真的。
  对于豹王之事,林觉能猜得到一些。
  豹王下界已久,不知是在天上呆不惯,还是护圣真君有意为之。
  此前天下相对太平,它便也比鼍龙王更低调,少有作乱,更多的是蛰伏于此,安心修行,偶尔的作乱,便可助涨神君香火。
  如今天下将乱北方神系气势汹汹,南方神系谋划精密,短时的香火便不足以胜过生死存亡了。在这时候,若是豹王能够成真得道,护圣真君便可以拥有一尊成真得道又天性凶猛善战的妖王作为助力,才可对抗南方意离神君,或是北方浮池神君。
  埋伏这一场,虽然谁也抓不到自己的把柄,可指不定护圣真君如何记恨自己。
  说起来,数年前,翠微县,自己还曾见过护圣真君一面,他还曾说,给自己记了一份功劳。
  “呵……”
  林觉讽刺一笑,引得狐狸侧头看他。
  这三个月倒也划得来。
  那豹泉的灵韵啊,真是奇妙。
  就算没有守到那豹妖,光是在这洞天福地、上古灵泉旁边修行,采取此地灵韵,也是极大地收获,没有任何亏本的说法。
  林觉感觉自己魂魄也增强了许多。
  修行果真不可局限一地啊。
  北方灵韵,滋润魂魄,那南山石定然就对应着南方灵韵了,又有什么奇异呢?
  道人迈步行走。
  狐狸时而在风雪中跳跃,时而迈着滴溜溜的小碎步跟在他身边,时而往上一跳,调转身形,便扎进雪地之中。
  路过苍石县,城外有荒山。
  一人一狐朝着荒山而去。
  走到山脚,停步抬头,只见荒山上有道观,很小一间,在这漫天风雪之中,却是安安静静,无烟无火。
  道人步伐逐渐加快。
  没有多久,便至荒山之上。
  道观中被简单收拾了下,一片安静。
  屋后却有一个坟包。
  “唉……”
  林觉叹息一声,抬步过去。
  坟前有石碑。
  荒山道观虽然破旧,坟茔也小小一冢,不过墓碑制作却很考究。
  左边是龙边,写着葬时、地址、山向与分金,角上有籍贯,写的是道观的位置,中间则写着“仙人偏山道长之墓”几个字。
  右边是虎边,写着立碑人,正是南天师、樊天师及罗公等人。
  旁边还写了一篇碑文。
  大意是说,偏山道人生于某某时某某地,年轻时候,家中之人都被山中妖怪所谋害,于是四处求仙问道,数十年如一日,苦寻除妖之法。寻得方法之后,一直等到将近百岁,终于用他的除妖之法除掉大妖。
  可惜道人年事已高,心愿已了,便少了坚持,等到他们来时,唯留床上一具尸骨刚寒。因此他们将之收敛下葬,并留下这篇碑文,好让当地百姓及后世子孙知晓,那豹林之中作乱百年的大妖被除,有他的一份功劳,世世代代都应供奉他。
  樊天师写的碑文,刻写笔者是罗公。
  碑文中不乏颂扬肯定之意。
  碑前也有贡品,看着时间不久,似是有山下百姓趁着年关将近来了这座荒山道观,发现道人已死,却有这座坟头,这块石碑,看完碑文,惊于这位瞎眼老道长的坚持与本领,以及为除妖做的贡献,因此奉上贡品香烛。
  “连南公和罗公也没赶上最后一面吗……”
  林觉站在这里,低头看去。
  却见在这寒冬时节,大雪纷飞,石碑前却探出一支草茎,托着一朵红花,正傲立于风雪中,是浑白天地间唯一的一点红,似是在待谁来。
  取出三支草香,摇晃一圈,便已点燃。
  “道爷,今日才来,有些晚了,不是别的,实是来得早了,晚辈无颜见你。”
  林觉抿了抿嘴,淡然开口:
  “今日来此,告知道爷,昨日半夜,豹林深处,那豹妖在我手中,魂飞魄散。
  “晚辈不曾负你。
  “道爷也请安息。”
  恭敬行礼,将香插在碑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