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554节

志怪书 第554节

  “这多麻烦!”花袍人假意推辞。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林觉说道,“前辈喜欢吃些什么菜?”
  “农家菜,农家菜就好。”花袍人说着,差点流下口水来,“贫道在山上清修,也是有段时日没吃过人间饭食了,尤其是你做的。”
  “定让前辈满意。”
  林觉和小师妹对视一眼。
  这位花前辈身上可还有一门身化清风的法术,颇为玄妙好用,虽然如今林觉既有了变小术,也有了化羽术,赶路已经方便多了,可这般法术还是有它独到的用处。林觉想了很久了,只是此前已经从花前辈那里得了剪纸术,又得了龙伯豆兵的指点,一直不好意思再向他求来。
  如今刚从墨独山紫云县回来,得亏东王母大方,赠了他们不少法器,还余了一些。
  今日也将这位花前辈捧得飘飘然。
  再按着他的口味来顿好饭,好酒好菜哄着,赠予一两样合他心意的法器宝物,林觉自己也好意思,他答应下来怕也舒服爽快!
  师兄妹二人迅速交流了目光。
  随即林觉又看了眼三师兄。
  奈何这位师兄愚钝,不知什么意思,只刚好听见他们说的那句,又感觉自己的衣袍被一头两头乌的香猪拱了一下,便噌一下取出了剑——
  师弟定是想要自己帮忙杀猪!
  “就是你了!”
  三师兄揪着猪的耳朵,就往灶屋走。
  六师兄五师兄也去帮忙。
  然而很快,三师兄就知晓了小师弟那个眼神的用意,以及师弟的良苦用心——
  这位狗妖前辈,竟是主修剪纸术的!
  并且上百年的研习浸淫,已有了极深的造诣。
  剪纸术和刻豆成兵之法并不一样,却又有相通之处,有的是取长补短、触类旁通,由此改进刻豆成兵之法甚至感悟更高深的法术的地方。
  到了晚上,山中铁索桥与道观,忽然多了许多奢华的宫殿楼阁。
  不知何时建,恐是天上来。
  又有异香传出,逐渐飘远。
  花前辈土狗一条,哪里进过这般奢侈典雅的地方,整条狗明显变得拘谨起来,手不知放哪放,眼不知往哪看。
  所幸有师妹照顾着他,还把自己的小徒弟拿给他逗着耍。
  桌上逐渐上菜。
  林觉特地做了几道好菜,卤了龙骨和棒子骨,尤其是卤味,莫说花前辈了,就连黟山的山神活了那么多年了,也从未吃过这般味道。
  直吃得他舌头都差点吞下,有那么几个瞬间,仿佛他已化成了原形。
  再来几杯美酒下肚,花前辈逐渐放开。
  三师兄与他谈论剪纸术,小师妹询问他近日山上的事,花前辈高谈阔论,待得林觉精心挑了两样从紫云县得来的法器,分别是一把有着锋利边缘可以自行飞出伤人的月轮飞刀,还有一把灵木做的木剑,赠给他后,甚至都无需林觉开口讨要请求,只需提到花前辈那门法术,他就自己将那门法术拿了出来,说今晚就要传给几位晚辈。
  此法名字雅趣:无拘术。
  第427章 长生木的灵韵玄妙
  无拘术,风遁术也。
  施术者身化清风,无影无踪,无拘无束,随风而动,自在无形。
  造诣浅者,速如柔风,日行数十里,造诣深者,便如清风,日行数百里,若借天地强风而行,可轻松日行上千里。
  大能者身化清风,与风相和,物力无伤。来去皆如风,自在天下同。正所谓道法无穷,吾身无拘,便是如此。
  造诣浅者,易被乱风所扰。
  身化清风,不可施法。
  不宜用于长久赶路。
  “原来如此……”
  林觉捧着古书看着。
  其实当日第一回见识到花前辈这门法术时他就察觉到了,这门法术赶路可能没那么快。
  因为花前辈年岁不小,学会这门法术的日子定然也不短了,当日施放此法,避他飞刀,定然是全力而为,不过速度也算不得快。
  如今算是被证实了。
  造诣浅时如同柔风,日行数十里,还比不上走路,应该是初学者的速度。
  不知这个柔风是什么风。
  在林觉的印象中,哪怕是很轻柔的风,只要是能够感知到的风,也要比人走路的速度略快一些。这应该是考虑到了施法的消耗、疲累以及化作柔风赶路时被天地间的自然风所干扰的情况。
  造诣深时化作清风,日行数百里。
  到这似乎就到头了。
  再快的话,就要借天地间的风势风力了。
  同时这门法术在修至很高的境界前,化作清风时,若是有人切开清风,同样也会受伤,这也和当初花前辈的表现相符。
  只有修至极高境界,才可真如风一样,不被物力所伤。
  林觉自认于风一道是很有天分的。
  “道法无穷,吾身无拘……”
  林觉低头看着这一段,喃喃念着。
  仅是寥寥几个字,法术的奇妙与浪漫便描写得淋漓尽致,惹人向往。
  “嘭……”
  林觉合上了这本书。
  深秋时节,山间清凉,正好入眠,道观安静无比,任他再是难以入睡的人,也能在此沉沉睡去,次日醒来便神清气爽。
  而林觉有狐狸相伴,更是安心。
  不觉有梦造访。
  梦中寥寥几样东西,身化清风,腾云驾雾,神仙风采,长生自在,都与他相伴。
  醒来时也回味无穷。
  林觉在床边坐了一会儿,狐狸便也趴在熊皮毯上看了他一会儿,这才起身。
  一个出门,一个照做。
  外面正是枫山红叶,浓得像水一样的晨雾,一潮一浪的拍打山岸,院子边缘接着悬崖,已有雄鸡报晓,又有身着灰色道袍的道人、穿着花袍的狗头道人盘坐于古松下,谈论剪纸术与刻豆成兵了。
  看见灶屋中已有炊烟,想来是小师妹在做早饭,左右也无事,林觉便也拿了一个蒲团过去,坐下来听。
  早餐丝毫不出所料,是野菜粥和煮鸡蛋,还有昨晚剩的肉菜。
  吃完之后,晨雾也被太阳照开。
  林觉进了道观的储物房。
  如今这里满满当当,存放的都是他的灵木。
  一股灵韵玄妙扑面而来。
  林觉第一眼便看向了江道长赠他的那块——
  这一块是东王母的面颊,上面赫然有一颗巨大的眼睛,灵韵也最为浓重,两个师兄都照顾他,将之留给了他。
  这块木头虽然很大,却也相对规整。
  当然,是相对而言。
  它仍有许多凹凸之处。
  越大的灵木越是难得,林觉不舍得轻易将之拆碎,便费一些力气,从上面找一块凸起的不规整的地方切下来。
  倒是好找。
  因为这是眼睛部位,东王母有眼睫毛,有眉毛,光是她老人家的睫毛和眉毛就挺粗一根了,如同木根木须一样。
  找一根切下来就能用。
  只是不太好切。
  费了不少功夫,才切一根下来。
  随即便坐在悬崖边上,面对满山红遍的枫山美景,晒着太阳,费力雕刻豆兵。
  东王母的残躯碎片得来有了一段时间,林觉和三师兄对它都有感悟,知晓这成了真得了道的长生木更为不凡——
  寻常长生木生机浓郁,因此既可以弥补豆兵的些许僵硬笨拙,又可以在轻微受损后自行修复,而这东王母的残躯碎片更是生机无限,成真得道之后又有更多灵韵玄妙,以至于每一块木头碎片拿在手中,细细感悟,都像是它还没死一样。
  林觉的动作慢了一点。
  因为他前段时间既要修复豆兵,又要为万新荣等人答疑解惑、传授法术,还要当厨子,因此还没有用它雕刻出第一尊木雕。
  可三师兄却已经雕刻出来了。
  他用东王母残躯碎片雕刻出的那尊豆兵雕像,仅是雕成,还没有祭炼,也没有请好汉的残魂进去安身,雕像就已隐隐有了几分灵韵生机,真有一种即将活过来的感觉,又或者是一种“它本就活的,只是缺了灵魂”的感觉。
  若是把那雕像放在那里,什么也不做,都无需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日月精华,只需过一段时日,说不定它便能以假成真,就此活过来。
  就如那两尊石马一样。
  林觉只想到了两件事——
  一是那东王母能让寻常野草活过来,结成草人,成为她的兵将。
  不知这份灵韵玄妙是否与此有关。
  二是在民间传闻中,似乎有能替人重塑肉身的宝物,也许这东王母的残躯碎片也是这般宝物,也有近似的功效。
  而自己这一块乃是五官眼睛处,灵韵理应更深重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