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620节

志怪书 第620节

  “我功已满。”江道长说道,又问他说,“道友找好自己的清修洞府了吗?”
  “枫山深处。”
  “届时定来拜访。”
  江道长转过头,继续看向石顶城:“天地相争,多少性命融为焦土啊。”
  林觉也转头看去。
  视线穿过几重青山,石顶城近在眼前。
  第一名将士已经登上了城墙。
  后方的军队前赴后继。
  守城军队惊慌失措,纷纷后退。
  回过神来,身边的江道长仍然盘坐,全身仍然白得宛如盛妆,像是在发光,而与此前不同的是,如今她的身上,真的逐渐起了神光。
  只是不是白光,而是五彩神光。
  天上白云开,现出霞光来。
  江道长站起身来,掸掸身上灰尘,依然抱着拂尘,看向他说:
  “道友,我先回去复命,再来拜访你。”
  “我也先回山去。”
  “愿道友顺心如意。”
  “替我为苦念神君带一句话,自古仁者无敌,石顶城破,还请攻城将士多几分仁心。”
  “自然。”
  天上霞光打下,照在了江道长身上。
  江道长身上神光越发耀眼,显出她一身功德,五彩祥云在她脚下聚集,托着她的凡人之躯,逐渐离地,往白云上飞去。
  没有多久,她就不见了身影。
  林觉亦是乘云而去。
  而他又想起了那些观战的仙人。
  那才是仙人的日子。
  之前自己虽然成了仙,但过的并不是仙人的日子,而是世俗的争斗。
  那也不是仙人,只是有了高强法力、厉害法术的世俗人。
  自己自当效仿那些仙人。
  若是成仙之后,还得不到逍遥自在,还要不断涉足利益争斗,不断忧虑,一下不满足这个,一下不满足那个,一直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直要念些什么势力、体系,那就真违背初心了。
  当然仙人可能也有目的。
  就好比去采今年的春花,只是为了酿酒,去集了一筐的松针,只是为了煎茶。
  仙人自然也有忧愁,好比忧愁今年的山花开得不够好,酿出的酒不够香醇,今年的松树害了虫,松针不好煎茶。
  这是一种清雅的忧,一种闲适的愁。
  最少也该过一些日子。
  ……
  枫山洞内,摆了美酒佳肴。
  林觉、花前辈、小师妹、小师妹的徒弟,还有狐狸彩狸坐在桌案上,都畅吃畅饮。
  这才是林觉的庆祝。
  这才是仙人的日子。
  “护圣真君已死,我也算为前辈报了仇了。”林觉举着杯子,“敬祝前辈一杯。”
  “哎呀哎呀,敬贫道做什么,狗哪能喝那么多酒?”花前辈还是那身花袍,还是那颗狗头,看不出脸红,唯有嘴边油汪汪的,说话吐字间才喷出浓浓酒意,显然也喝了不少,“最后一杯!最后一杯!”
  “师兄把搬山镜送回去了吗?”小师妹主要也饮的酒,脸也有些红。
  “当然送回去了。”
  “那师兄的宫殿阁楼呢?”
  “快了快了。”
  “对了!听说越王的军队已经打到了石顶城,北边那个罗公的军队也打到了草海关,乱世一来,好多人为了避难,往山里钻,还有很多人不是为了避战乱的,来寻神仙,也往深山里走!”花前辈一手抓着一块大骨头,一手捏着酒杯,说是最后一杯,又饮一杯,“这几日里,我那庙子和小妹子的道观都热闹得很。”
  “有人往枫山深处走吗?”
  “自然是有了!”
  “正好看看有没有合我心意的,正想收几个徒弟,打发时间呢。”林觉笑了。
  几人继续饮酒吃肉。
  小师妹的徒弟、狐狸和彩狸也抱着杯子畅饮,喝的正是当年林觉在黟山上教小师妹制作的松针蜂蜜气泡水,只是如今的她再取蜂蜜,应当不会再被蛰得满头大包了。
  几人酒足饭饱,也不离席,而是继续闲聊,一聊就是整整半日。
  最后散去之时,师妹才对他说:
  “师兄给我几张陈牛符。”
  “做什么?”
  “我要带礼去西域一趟。”小师妹说,“听说天山上的千年雪莲五十年盛开一次,我想着总不可能每次盛开,山上的神灵就全部用完吧,总得像是收米收麦子一样,留下一些,窖藏起来,我打算趁早带礼过去,看能不能求得一点,不然五十年实在太久了,或者再拖几年,可能他们就算留了千年雪莲,也真用完了。”
  “有理……”
  林觉带着几分酒意,思考着说:“可是雪莲会不开,你怕是不好见到那些神灵。”
  “那也不就是白跑一趟?”师妹说道,“何况还不算,还能看看风景。”
  “也好。”
  林觉当即取出纸来,画出符箓。
  当的一下,盖上法印。
  这便是陈牛符了。
  这是在花前辈的洞府,两人出门之后,便带着紫云慢慢行走。
  伸长脖子一看——
  果然是如花前辈所说,乱世将至,妖鬼横行,有人来枫山中避难,有人来枫山中寻仙,深山之中也被走出了小径。
  以林觉的性格,此地大乱,邪魔作祟,他定然是要去诛除的,只是全都由他自己去除,那这个仙人、这个神仙生活也过得太忙碌了,因此得效仿小师妹,效仿大师兄,效仿历代浮丘观的观主,收些徒弟,自己清闲,让弟子去做。
  第483章 护山之宝
  山中清闲,几日清修,几日观云,几日听雨,一旬一刹那就过去了。
  师妹真的去了西域。
  在去之前,她去找了二师兄,拿了很多灵丹妙药,又回了浮丘观,取了很多天材地宝,携重礼前往天山,徒弟则留给林觉帮她照顾。
  于是林觉帮小师妹带娃,为她讲道授法几日,让她读书练字几日,带她炒茶几日,带她登山几圈,趁着冬天没来,下河抓鱼也几日,一个眨眼便又是大半个月过去了。
  林觉将她照顾得很好。
  接着去拜访南山的青霞真人,与他共品春风,议论南方北方的神灵,又去拜访酷爱观云也赠自己白云的玉篆道人,为自己将那朵白云不慎弄坏了而向他表达歉意,悠悠然然,又是小半个月过去。
  山下人间则是风云激荡。
  石顶城告破,越王麾下右路大军长驱直入,打进秦州,先是摆出直取京城的架势,吓得各路分兵回援,又杀一个措手不及的回马枪,迂回绕到翠微县解救左路大军,随即与越王本人合兵一处,共取京城。
  天下风雨,已经拍在了脸上。
  越来越多的人往枫山钻了,就连小师妹的红叶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造访。
  深山相对清净,却也有了人踪。
  这里总归也不可能变成闹市,多一些人,多一段短暂的热闹,林觉并不在意,这座山也不是他的,反倒在清闲之际他时常在山顶、在林中留意这些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人。
  一是实在清闲,看蛛网上花瓣打转、看地上蚂蚁搬家都能看半天,看人自然也能消磨时间。
  二是有意看有人是否与自己有缘。
  便见香客大多愁眉苦脸,来观中拜神,要在乱世中求个平安,或是家中闹了妖魔邪祟,来求观中神仙施法祛除。
  又见一些贫苦百姓满心忧愁,为躲避山下苛刻得堪称疯狂的赋税,为躲避朝廷临死之际的胡乱抓丁,也为躲避接下来的战乱,拖家带口,只拿了一些银钱与一些工具,便往深山里钻。
  天下兴亡,多是百姓苦。
  大山雾瘴深处的茅屋,可能也不全是神仙隐士所留,也可能是无奈为之。
  还有文人墨客,风流雅士,这般乱世反倒让他们彻底确认世间妖精鬼怪神灵仙人的存在,因此三两结伴,在深山寻仙,在高处吟诗,又在风景绝佳之处留下墨宝,在松下安眠,在风中野餐,遇到樵夫也要搭几句话,见到避难者的茅屋也要进去敲门,将之当做隐士。
  林觉还和他们打过几回照面。
  可惜始终没有合缘的。
  林觉寻弟子的要求真的不高。
  不像浮丘观收徒,要天资绝佳,要五气纯澈林觉甚至都没有找大师兄去学“识人知命”之法,也难以细辨对方天资五气。
  林觉收徒也不是为了建立什么势力,好在将来对自己有什么帮助,也不是非得传承下去,否则传承就断绝了。弟子天资好,他自然厉害,天资不好便有自己的造化,弟子能成真得道是好事,不能成真得道,林觉自己就是仙,只要他自己不死,又怎会有传承断绝这等说法呢?
  若是弟子五气纯澈,自然是好,若是五气有浊,他就耐心引导,若是这样还师门不幸,那便算这个徒弟厉害,能欺骗自己这么多年。
  一个足够自信的人,绝不会将太多寄予下一代。
  林觉只要“合缘”即可。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好找。
  雕刻阁楼几日,逗弄狐狸几日,打坐感悟几日,便又是一旬。
  此方天地逐渐转寒,入了冬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