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甚至是一些大臣之妻,见到她,也要行礼。
  封君后,息禾因为事物繁忙,一向深居简出,很少出门交际,因此知道女君的封位很高,却并未有实际的感受。
  直到那日的及笄礼过后,她才明白“妇女封君,仪比公主”究竟是什么意思。
  现下她身份地位有了,便只差权力。
  由于朝廷反攻匈奴,刘彻一心扑在战事上,科举制暂时搁浅,让息禾始料不及。
  毕竟她不是神仙,不是万事都能顺着她的意愿行事,息禾看得很开,而且边疆传来赵信投降,苏建迷路贻误战机之后,她心中便另有主意,便也能看得开。
  息禾听闻刘彻听闻此事盛怒,要杀了苏建,朝堂上已经有不少人求情,刘彻都置之不理。
  而她却知道,苏建后来并没有因此被砍杀。
  历史上记载苏建回到长安后,刘彻本是要杀苏建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改了主意,让他用金赎了一命,贬为庶人。
  苏建出身杜陵,而杜陵这是个钟灵敏秀的地方,世家聚集,苏建便是出自苏姓世家,与朝中众臣皆有往来。
  息禾关注这件事,便是想要拉拢苏建,为自己积聚力量。
  因此前段时间战事传来,她便想起来不久前,听章洇提起苏婉儿偶感恶疾却又不让人上门探望之事,于是便找人探查此事缘由。
  这一查才知晓,原来苏婉儿身上已经有了婚约却看上了府上部曲,不愿再嫁旁人,这才想了这个馊主意,妄图以此退婚。
  这也难怪章洇与苏婉儿情同姐妹,章洇竟然会私下传播她重病的消息,她当时竟然还猜测两人是否起了嫌隙。
  如今苏建获罪,苏婉儿这病便也装不下了,她还要去信给她未婚夫家,请她未婚夫家为她父亲求情。
  第72章
  而明日众将回京述职,苏建也会一并押送到长安,介时朝堂上定然会议论关于苏建的处置问题。
  朝堂对匈奴出兵十万,本就是耗财耗人耗力,其中需要的钱粮更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而言是很大的负担。
  为了寻找匈奴主力,大军在关外蹉跎了数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找到了匈奴单于主力,若是苏建战死沙场还能说是民族英雄,可是他突围了,甚至因迷路而错失与匈奴主力一战的机会。
  国家财政损失,军队损失,都是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的呀。
  刘彻自然要拿苏建开刀。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客,最忌讳的便是感情用事,因此,此时刘彻对苏建起了杀心,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如今的朝廷上还有一个弱点,是刘彻的软肋,也是苏建的生机。
  息禾想要拉拢苏家,不如提前将此事透露给苏婉儿,卖苏家一个人情。
  想到这里,息禾道:“小水,去给苏府递上拜帖,今日我要去看望苏小姐。”
  “诺。”
  苏府。
  苏婉儿与祖母在房间说话。
  她劝道:“祖母,我已经去信给韦杜两家叔伯,他们答应帮父亲周旋,您莫要太过担忧,伤了身子。”
  “出兵匈奴劳民伤财,十万大军戍边数月,却因你父亲迷路而错失战机,陛下定然要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你父亲,如何能逃脱责罚?”祖母长叹一声,脸上的表情灰败。
  “陛下定然不是薄情寡义之人。”苏婉儿语气不足,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
  房间里的气氛瞬间消弭了下去。
  这时家中仆妇敲响了房门:“夫人、小姐,平宁君递来帖子,说早些日子听闻小姐久病初愈,今日想要前来探望,不知小姐如何答复?”
  苏婉儿闻言讶异。
  如今谁不知道,平宁君是陛下眼前的红人,只是向来低调,甚少听说她与哪家走得近些。
  祖母问道:“你竟何时与平宁君相识?”
  苏婉儿道:“前年她初封翁主,祭祀时天气寒冷,我当时见她跪在地上未曾带有护膝保暖,便将多余的护膝送与了她,后来她前来府上感谢,这才认识了。”
  “如今苏家获罪,平宁君竟在这个时候前来,倒也算一桩好事,总比程家那白眼狼要好。”
  苏婉儿的未婚夫便是程家嫡出长子,当初程家是依附苏家才能在杜陵立身,两家本有意结两姓之好,没想到这程家一听闻苏建战场失利,如今正被卫青押送回长安由陛下处置,恐难逃一死,不仅拒绝为苏建求情,还单方面将苏程两家的婚事作废。
  她之前一直想要推脱的婚事,竟在此时没了,真是世态炎凉,甚是可笑。
  想到这里,苏婉儿扯了扯嘴角:“祖母,您还在为此事怄气呢?”
  又闲聊了几句,苏婉儿与仆妇道:“去回平宁君,说我以备好晚宴,请她过府一叙。”
  不管这位平宁君来意如何,此时能来苏府做客,便是给她苏家做脸。
  息禾得到苏府的回帖,便让小水去准备礼物。
  而在遥远的匈奴王庭。
  赵信投降了匈奴单于伊稚斜后,便受到了极大的礼遇。
  他本是匈奴小王,在汉朝待了几年,对汉庭的了解甚多。
  于是,赵信给伊稚斜建议道:“汉庭出征讲究粮草先行,且兵马并不适应长途奔袭,若王上将王庭迁至漠北,戈壁沙漠就成为了天然的屏障。若汉庭再想进攻匈奴王庭,必然要跨过戈壁沙漠,那里可是一片漫长的无人区。到时经过这一段长途奔袭,汉庭军队兵马疲倦,自然可轻易破之。”
  伊稚斜单于听赵信诱敌深入的意见后大喜,封赵信为自次王,身份地位只在单于之下。
  另一方面,赵信带的残部投靠匈奴,匈奴人发现汉庭的战马马蹄上都被烙上了铁片,将此异样报给伊稚斜,伊稚斜便问赵信:“此为何物?”
  “马蹄铁。”赵信闻言,看着被匈奴人从马蹄上拔下来的马蹄铁,不由道,“前年,卫青府上出现了一个小丫头,改良了造纸术,得到了天下文人的赞赏,后来又拿出了农具和这个马蹄铁,在这次出征之前,她又拿出了能够印刷文字的印刷术。”
  提到息禾,赵信皱起眉头:“起先,我并未关注此人,后来马蹄铁被装备到战马上,竟然能够改善战马马蹄的磨损,令汉朝皇帝大喜,被封为翁主……”
  随着赵信的解释,伊稚斜单于脸上表情凝重:“此人竟有这般能耐?”
  “是极。”赵信看着马蹄铁才想起了远在长安的那位平宁君的创造力,若是再让她弄出什么好东西装配到军中,对于匈奴军队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想到这里,赵信眉头紧锁,神情同样凝重。
  伊稚斜道:“若真是如此,这样的人才不为所用,便只能杀了。”
  苏府。
  息禾并不知道赵信投敌,竟然会让匈奴人盯着她,此刻她正与苏婉儿寒暄。
  苏婉儿脸上虚弱:“想必女君也听闻了我家的事情了,我竟没想到女君此时竟然还会来看望我,婉儿真是感激不尽。”
  息禾安慰道:“哪里的话,当初若不是你的护膝,那日我的腿怕都要冻废了,我要感激你才是。”
  想到苏家的处境,息禾继续道:“我的确听闻了苏将军之事,不过我相信陛下此次定然不会杀了苏将军。”
  “为何?”苏婉儿急切的问道。
  平宁君是陛下身边的红人,莫不是她知道了些什么?
  息禾娴静一笑,眼睛里不见往日装出来的怯弱,陈述道:“朝廷缺少将才,陛下又怎么舍得让苏将军死呢。”
  此时,刘彻定然还是想要用苏建的命来平息民怒,可匈奴也同样是他的心病,此次战事并未达到痛击匈奴的目的,时机成熟朝廷定然还要挥兵北上,出兵匈奴。
  而如今的朝廷却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那便是除了卫青之外,便无甚将才可用。
  如今霍去病刚刚展露头角,但却足足不够,甚至很多人只认为此次立功是他运气好。
  刘彻惜才,若是大汉不缺大将,苏建,他定然是要斩了的,可这不是没有吗?
  苏婉儿冰雪聪明一点就通:“我明白了。”
  随即,她又有些犹豫:“只是……陛下就算被说服,如何给陛下递个台阶?”
  息禾微微一笑,道:“大军戍边,劳民伤财,苏家是大门大户,想必钱财不少。”
  苏婉儿闻言,立即起身朝着息禾拜道:“多谢女君提点,婉儿感激不尽,没齿难忘。”
  息禾起身:“苏小姐曾借我护膝,如今不过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当初不过是一个小护膝,哪里比得上这么大的人情,苏婉儿不敢当真,这份情义必然要记在心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