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朝堂上陷入了沉默,众人知道,今日朝堂上的重头戏该上了。
息禾在朝堂上站了半个时辰,心里已经不紧张了,她低着头看自己的脚,神情自若。
百官相互看了几眼,一个官员走了出来,一脸严肃:“陛下,听闻您将平宁君封为侍中,允她参政,微臣认为,此举不妥。”
说话的是御史,负责监察朝廷,隶属于御史台。
刘彻声音从上面传来,低沉威严:“有何不妥?”
御史声音庄严,大声道:“回禀陛下,其一,大汉建朝以来,从未有过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这并不合乎礼法;其二,夫为妻纲,是为伦理纲常,若陛下允许女子涉政,开了这个口子,女子将不安于室,影响社会秩序;其三,前朝将影响后宫,若女子能够入朝为官,那公主岂不是亦能干政,而后宫干政,便会霍乱朝纲,动摇太子地位,引起朝堂动荡,让天下动乱……如此,请陛下三思,收回成命。”
此话说完,便有人官员出列:“此话有理,微臣附议,请陛下收回成命。”
“微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朝堂中间站出来了许多大臣。
霍去病看了息禾一眼,见她脸上并未慌张,神情淡淡的,便没出声。
息禾面上不显,心道却这些人倒是会扎心。
这句话中,句句直指要害。。
其中写一点,卫青霍去病可都属于外戚,与太子刘据立场天然一致。
而息禾出身将军府,又是霍去病的未婚妻,亦是太子一脉,说她入朝为官会动摇太子地位,这简直就是就是挑拨是非。
第二点,这句话中的论据,便是当初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所谓的三纲五常。
儒家极大的维护了统治者的地位以及男子的社会地位,而若是让息禾入朝为官,便是违背了三纲五常,与儒家思想相悖。
而刘彻相当看中帝王集权,因此这话说得亦是到了他的心坎。
这些士大夫,真是不能小瞧。
好在董仲舒如今是胶东王国相,并未出现在朝堂。
不然按照立场问题,董仲舒定然也是不乐意息禾入朝为官的,若是董仲舒反对,刘彻也不一定能保住她,毕竟这人门生遍布朝野。
息禾眨了眨眼,心里并不急。
随着一声声的“附议”落下,朝堂上变得十分的安静,不少人偷偷的将目光看向了事件的主人公。
刘彻的目光也落在息禾的身上,令他意外的是,之前在他面前看起来羸弱胆小的小丫头面对百官的讨伐,不仅很能沉得住气,而且竟然没被这些官员气势镇住。
他微微勾唇,倒是没有给他丢脸。
刘彻并不知道,息禾在他面前容易紧张,是因为他能轻易要她的命,而这些朝臣如今可不敢在帝王面前当场杀她。
现在也就是仗着人多,气势上占了优势,又要不了她的命,她自然不怕。
这时,刘彻将话抛给息禾,想看看她如何反应:“息禾,你觉得呢?”
听到刘彻点到了自己,她站了出来:“回陛下,臣觉得这位大人提出的质疑很是牵强附会。”
刘彻道:“说来听听。”
“诺。”
息禾应了一声,继续说:“其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且君无戏言。如此,臣入朝为官是得到了陛下的允许,自然合乎礼法。”
“其二,女子入了朝堂,应该是君为臣纲,而非夫为妻纲,臣自然会以此为准则行事,并无不妥。加上臣能被陛下赏识,是因为臣献出了能够改善民生的工具,对百姓有用,就算臣为女子,也说明陛下用人不拘于一格,是圣明之君。天下若是其它女子能够有才学为陛下解忧亦是佳事,御史怎能用不安于室来打击女子的一腔报国之心。”
“其三,女子干政导致朝堂动荡的前提是,对方的德行有问题,如……而一个德行有问题的人,无论这个人是男是女,都会导致朝堂动荡,导致天下大乱。而这位御史看待问题太过于片面,而诸位大人却跟着附议,臣有些疑惑,诸位大人可有自己的思想。”
息禾声音软糯,说话慢条斯理,声音不急不缓,不仅能一一反驳对方,还能偷偷的拍刘彻的马屁,最后还将说出这话的御史贬低了一番。
她话一落,不少朝臣的脸上都抽搐了一下。
而卫青微微点头,能在朝臣的目光中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这丫头心理素质非同一般。
他偷偷与霍去病道:“你这未婚妻,着实厉害。”
霍去病勾唇:“舅舅说得极是。”
他心里却有些依旧有些担忧,如今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是将君权和神权结合起来。
现在这些,不过只是一个开胃菜而已。
第82章
这时,刘彻听到息禾辩驳点了点头,这丫头说话有理有据,倒是令人无法反驳。
他心中已然满意,却故意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桑弘羊等人深得帝王信重,最是会揣摩上位者的意思。
刘彻态度看起来莫测,但帝王已经做出的决定自不会轻易更改,更何况, 第一次交锋,诸位大臣便落了下风。
因此,东方朔、桑弘羊、公孙贺等人还在观望,并未发表意见。
这时,奉常走了出来,道:“回陛下,平宁君口齿伶俐,善诡辩,臣自愧不如。可昨日臣夜观星象,见擎羊星与咸池星同出,乃女子祸国、凶败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之象。而天命不可违,由此,请陛下收回成命。”
奉常是管理宗庙礼仪的官职,此时奉常将朝堂之事与天命结合,一张口便是想置息禾于死地。
霍去病眼中寒光一闪,正要出列,被卫青拉住了手。
“再看看。”
这时息禾凉凉的看着奉常的眼睛,嘴角下撇,一步步逼近对方,在他面前站定,冷声道:“你的意思可是说,我乃祸国妖女?”
奉常没想到她的气势突然变得这么强盛,一时后退了一步。
他想到自己竟然被一个女子气势所镇,脸上立即恼羞成怒。
随即,大声道:“女君既然清楚,何必再问我?”
息禾低头,轻蔑一笑:“那就请这位大人说说,我究竟是做了什么,让你觉得我的所作所为,能够让朝堂不稳,会让百姓流离失所?”
她逼问:“你倒是说与我听听。”
息禾依然没有做过什么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奉常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不由怼得脸色一白。
他手指颤抖的指着她,“你你你”了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
息禾立即趁胜追击:“我倒是十分好奇,我何时得罪了你,让你借天象之名,以此达到除掉我的目的。”
她脸上带着冷笑,明明是漂亮的脸蛋,让人看着,平白让人感觉到有些阴森的感觉。
奉常以天象之名给她按了个祸国妖女的名头,这平宁君就能以此,给这位奉常安了一个利用天象铲除异己的名头。
百官惊叹:此女果真不好对付!
奉常已被吓得又后退一步,竟有些招不住,声音很大尾音却泄了一丝怯意:“你休要胡言!”
这时,另有官员上前救场,挡在奉常面前,道:“天象所示,自有道理,现在女君是没有这个能耐霍乱朝堂,可现在若是任由你进入朝堂,他日天象所示的警告验证,则为时晚矣!”
此人说话中气十足,息禾将目光移向他,感觉到自己浑身气势被他阻挡。
局势再次反转,让奉常有了一丝喘气之机。
奉常抹掉鬓角的汗,对着陛下稽首,附和道:“是矣!臣与这位平宁君并无私人恩怨,都是为了大汉朝廷着想,请陛下明鉴。”
廷尉上前:“此乃天命,请陛下收回成命。”
闻言,刘彻看向了息禾,想看看这丫头究竟会如何反应。
息禾闻言,却是轻飘飘的道:“这么说,如今奉常的一句话,便能代表天命了?这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啊。”
这一句话简直就是绝杀,奉常与廷尉被吓得立即跪在地上,对着刘彻战战兢兢道:
“臣绝无此意。”
“臣惶恐。”
“此女妖言惑众,请陛下明断。”
息禾见状,也跪在地上。
她面对刘彻时收敛周身气势,此时细碎的头发滑落进领口,整个人软乎乎的。
对于咄咄逼人的百官,身形单薄却长得楚楚可怜的息禾,此时看上去就是一个被联合欺负的小可怜,看上去委屈又无害。
她委屈道:“陛下,臣才觉得甚是惶恐,臣从未做过任何不利朝廷、不利陛下、不利百姓的事,却被人以天象为名,以此打上祸国妖女之名,臣实在太过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