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息禾回到家,便有时间陪小霍嬗,每天带着他在院子里晒太阳,逗着小孩也挺开心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山东那边却一直没能传来音信。
  绿萝见息禾并不慌,她却很是为女君担心,不由道:“女君,山东一直没传来消息,若是预言有误该怎么办呢?”
  息禾闻言眨了眨眼:“若是山东无事,自是好事。”
  绿萝急道:“那您不忧心自己吗?”
  “既然已经做的事情,后悔也没有用。”她低头看了眼小霍嬗,“有圆圆的父亲在,我大抵死不了。”
  到了六月中,山东传来了消息。
  黄河无恙。
  此言传回朝廷,刘彻第一时间告诉了霍去病,并让常融传了口谕,狠狠将她训斥了一顿。
  息禾当晚没睡着,站在院子里赏月
  黄河无事,这莫非真只是一个平行世界?那岂不是说,未来一切都可以改变?
  她心里倒是喜大于忧。
  只要她有能力,刘彻迟早还会用她。
  霍去病见她一个人在院中闷闷不乐,上前安慰道:“人有失手马有失蹄,你也是为了百姓着想。陛下想明白后,还会再给你机会,你现在要做的便是养兵蓄锐。”
  息禾抿了抿嘴,点头:“我还以为你会说,即便我现在失势,有你在,也没人欺负得了我。”
  他整理她的领子:“你甘心在家相夫教子?”
  息禾尴尬一笑。
  自是不甘心。
  息禾以为如今被刘彻厌弃,得沉寂一段时间。
  不到五日,一封急报从山东一路传到朝堂。
  黄河决堤,山东受灾严重,牵连好几个郡县,受灾人数高达几十万人!
  朝野哗然!
  第115章
  息禾听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和绿萝在田里看庄稼。
  她低头,拍了拍手中的灰尘,又深深吸了一口气,才将含在口中想要骂娘的话给吞了下去。
  绿萝目光担忧看着她:“女君,这怎么回事儿,不是说黄河无虞,这才几天,怎么就……”
  息禾抿着嘴唇:“我也甚是想知道其中原委。”
  两人刚从庄子会到府上,正撞见急匆匆走出去的宁恒,见到息禾,他立即上前稽首道:“女君,您回来得正好,陛下宣您去朝会议事。”
  息禾点头:“知晓了。”
  她走回府中,换上朝服。
  绿萝道:“女君,陛下宣您应是为黄河水灾之事,不知朝会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息禾敛目:“不管是什么情形,去了便知晓了。”
  朝会上,整个大殿都静悄悄的。
  前段时间,平宁君单独觐见陛下,不知道怎么就触怒龙颜,被革职在家。
  前几日,陛下下了一道口谕训斥到了平宁面前,众人才知道原是她越权,言明黄河将有水灾。
  然,探子来报,黄河无虞,这位平宁君便遭到了陛下的厌弃。
  众人感叹,这位平宁君胆子真是过大,这种没影的事情也敢空口白牙的舞弄到陛下面前,被陛下厌弃也是应该的。
  这才几天,一封来自山东的急报,却狠狠打了众人的脸。
  山东水灾,受灾人数众广。
  此时此刻,这个大殿上安静得只能听到众人的呼吸声。
  霍去病在一旁,脸上表情看不出一样,他抬头时正好刘彻目光也扫到了他,他顿时心中突兀一跳。
  陛下这是怀疑上息禾了。
  也是,就连东方朔李锡都没有看出黄河有水灾,为何息禾能看出来?还有之前甚多事情,这一次,陛下怕是要对她探个究竟。
  他敛目,敛住藏在眼中的情绪。
  息禾进入大殿时,便感觉到整个朝会上气氛凝固。
  黄河决堤,这是大事,朝臣这个表现,也就不足为奇。
  李锡时不时抹头上的冷汗,想来是吓得不轻。
  东方朔、公孙弘见她进来若有所思。
  卫青却看不出什么表情。
  霍去病见她进来,安抚地看了她一眼。
  殿内气氛凝固,她心里本有些紧张,这时候就突然觉得没什么了,上前给刘彻叩首行礼:“臣参见陛下。”
  “嗯,起来吧。”刘彻淡淡应了一声,“黄河发生水灾之事,你应该听说了吧。”
  “是。”息禾点头。
  刘彻问:“你说说,当初已经让人去查探水灾之事,怎么还会导致黄河决堤呢?”
  息禾哪里知道,她摇摇头老实回答:“臣不知。”
  “你当然不知道。”刘彻冷笑,“因为竟有人敢欺上瞒下!”
  说着,他将手中的折子递给常寺人,常寺人将折子送到了息禾的手上。
  她不明所已,打开目光快速的扫了一眼,脸上的表情差点管理失败,忍不住叹道:“这也太荒唐了。”
  太荒唐了。
  这也是众人看完折子后的想法。
  息禾一直知道守旧派不想让她一个女人在朝堂上对着政务指指点点,也知道她的政敌想要她死,可是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些人,为了铲除异己,手段能如此的下作。
  刘彻派出前往山东查探黄河情况的官员来自守旧派,他刚到山东境内,天就一直在下雨,他心中便猜测,这平宁君莫不成预言成真了?
  于是他在当地的郡县找了人,沿途一直在观察黄河情况,巡视过后他的确发现了黄河有两处地势有决堤风险,于是找到郡县,让人这两处地方进行加固。
  他出生勋贵,对于黄河之事了解甚少,只以为将黄河加固之后,黄河便不会决堤。这等预言又是出自平宁君,若是如实回禀陛下,她定然又是大功一件。
  于是这位小官大手一挥,一张折子就快马飞回长安,告知刘彻——黄河无虞,没有决堤风险,此事乃平宁君心口雌黄,请陛下将她降罪。
  折子前脚刚走一日,黄河便决堤,洪淹没数个郡县。
  那小官心中大慌,知道自己的那道折子就是他亲手给自己批的死刑,于县衙自杀谢罪。
  而刚刚息禾看的这张折子,便是他死前写的请罪书,里面详细的记载他黄河决堤前后的经过。
  这岂能不荒唐。
  东方朔感叹:“若是他能如实将黄河情况上报,便不会发生这等惨事。”
  众人心道:可不是。
  息禾心中已经被这消息震得麻木,此时却没来由的难受。
  若是她能够再谨慎一些,就算得知刘彻已经派人前往黄河查探,自己也派上自己的人前往,会不会就能阻止黄河决堤?
  是她疏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彻忍着怒气:“今日朝会,主要是让各位爱卿商议救灾事宜,说说看,你们有什么好的提议。”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终,桑弘羊首先总结出黄河水患,会出现的问题。
  在刘彻在位期间,便有一次黄河水患,水灾淹没十六个郡县,受灾甚广,但是当时朝廷放弃了救灾。
  桑弘羊道:“陛下,按照以往的经验,大灾之后就会出现疫病,会有传染性,这事要解决的;受灾之后,难民的安置,这也要解决;赈灾款的应该如何筹备、谁前往山东赈灾等等……”
  这的确是救灾需要考虑的问题,朝臣一时之间纷纷发表高见。
  而如今最重要的问题,谁去山东赈灾?赈灾的银子又该从哪里来?
  众人目光或多或少的看向了息禾。
  这位平宁君手上可是有玻璃这等赚钱的买卖,她每年纳的商税,每一笔都在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因此不少朝臣都知道,她手里资产颇丰。
  此时看向她的眼神,就非常的耐人寻味。
  这时刘彻问:“如今国库还有多少钱?”
  桑弘羊上前回答:“回陛下,不到十亿钱。”
  不到十亿钱,除开必要朝政开支,竟也剩不下多少钱。如此,筹备赈灾款倒是重中之重。
  他继续道:“如今国库刨除朝政日常开支,能拿出来的赈灾款也仅仅只有不到一亿钱。”
  刘彻道:“知道了。”
  他目光扫视了一眼众臣,眼神压迫:“谁愿自请前往山东赈灾?”
  这话一处,朝臣面面相觑。
  这可是一个苦差事啊!
  第116章
  这谁愿意去啊?
  如今灾区究竟是什么情况都不知道呢,流民盗徒,饥民暴动,定是乱着。
  干得好,对,是很大的功劳。
  可是若干不好,那可是要砍头的……说不定得祸连家人。
  这……
  众人犹豫,一时之间都没人出声,努力削弱自己的存在感。
  刘彻将众人的脸色看在眼中,心中越发气恼:“怎么?都没人愿意出动请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