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她道:“而乘坐飞机,从长安去到朔方城则用不到一个时辰。”
  “竟如此之快?”
  “是的。”这还不是飞机最快的速度呢。
  刘彻叹道:“你口中的科技,还真像是仙人手段。”
  即便息禾自己就出生在那样的时代,她也常常感慨科技的力量。
  真的好神奇。
  她能出生在的那个年代,让她能亲眼见到那样瑰丽的世界,又是何其的幸运。
  她时常想,若按照现代百姓的生活环境,和西汉的生活条件相比,现代普通人的生活恐怕是西汉的贵族们也比不了的。
  可想而知她穿越到西汉是倒了多大的霉。
  息禾不由感叹:“科技改变生活,后世之人,出行方式很多,速度又快,出行十分便利。”
  刘彻也感叹道:“若你说的都是真的,那后世,真是令人心神俱往。”
  息禾点头:“是啊,特别是飞机的速度,就算人想要去到地球对面,航程也才一天时间呢。”
  刘彻补捉到了一个词:“地球对面?这又是什么意思?”
  这个差点忘记说了。
  她回答:“回陛下,后世之人称大家脚下的这片土地为地球,因为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一个球型。”具体来说,是椭圆形。
  “也就是说,从长安出发,一直往一个方向走,时间足够的情况下,最终还是会回到长安。”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谁能想到这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圆的呢?
  刘彻挑眉:“哦,这说法倒是稀奇。”
  “陛下,臣并非胡说。”
  他感兴趣道:“仔细说道说道。”
  见到息禾说话时,嘴唇开始干裂,刘彻便招呼着让宫女给大家上茶水。
  见宫女退下之后,刘彻才让她继续开口。
  息禾继续道:“陛下,刚才说到了地球是圆的,其实我们抬头观察,可以看到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也是圆的。”
  刘彻道:“这没错。”
  “人肉眼看到的月亮、太阳,都是圆的,处在太空之中。”息禾道,“这就涉及到后世的另一块领域,太空领域。“
  科技对于交通运输的便利已经说完了,那就额外说说太空领域吧。
  不然,每个皇帝活得久了都想着天上有神仙,想要追求什么长生不老药,资源堆到这上面,国家那不就乱套了嘛!
  科普一下也好。
  息禾另外拿出一张纸,在纸上用墨汁画了很多大小不一致的黑圆。
  “太空很大,后人用宇宙称呼它。”
  “太空之中,有陨石、有卫星、有行星、恒星。”
  “卫星是绕着行星运行。”
  息禾画了两个圈圈,并且画出卫星的轨迹。
  担心众人不理解,还用两个茶杯比划一下,让大家更容易理解。
  “而行星绕着恒星运行。”
  “月亮是卫星,它环绕地球运行,地球是行星,它环绕太阳运行,而太阳是恒星,和大多数恒星一样绕着银河系运行。”
  “卫星和行星不发光,像月亮这样的卫星能在晚上发光,是反射了太阳光,太空中只有恒星能发光。”
  “而太阳身边围绕着八大行星,行星围绕着卫星,周围还携带着无数的陨石带。”
  “这样的恒星,天上还有很多很多。”
  她想了想,道:“陛下,还有诸位,夜晚在欣赏天上星星的时候,你们能数得清,这夜空中的星星有多少吗?”
  常融最先开口,“天上的星星数不胜数,又谁能数的清?”
  “没错。”她点头,“我们数不清。”
  卫青也道:“谁没事做去数星星?”
  刘彻好笑的看着卫青:“爱卿,你这是忘记了奉常了,不少星星还有自己名字呢。只不过,的确难以数清到底有多少。”
  息禾点头,解释道:“提起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夜晚能看见的星星就是发光的恒星。而恒星周边还围绕着在夜晚不发光的行星和卫星,我们看天上去的星星,如此便可想而知宇宙中有多少的星体。”
  众人一时愣住,忍不住设想了一下,瞬间就被震撼住了。
  “太空很大,非常之大,大到无可想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就是地球,在整个宇宙中,也不过微如砂砾。”
  息禾道:“因此我们观察月球,观察太阳,观察天上的繁星,以足以证明,这世界并非是天圆地方。”
  这话,好像有点道理。
  可这片孕育了无数子民的土地,在宇宙之中,竟然只是一颗微小的尘埃。
  这着实让人难以接受啊!
  设想一下打匈奴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到头来,原来抢的这点地盘,在宇宙中压根不值一提,这谁不难受。
  就像是在现代,宇宙那么大,却要卖人几万一平,这多令人难过。
  想一想都难受得不行。
  而霍去病听了息禾的话,低头沉思,随后问道:“若是你说宇宙非常之大,就连地球都在宇宙中也只是一抹尘埃,那后世之人如何得知?猜测?还是有其他技术?之前你说的飞机,就算飞到地球对面,也要一日的时间。”
  听了霍去病之言,刘彻也反应过来了,点点头:“没错,这爱卿该如何解释啊?”
  这倒是个好问题。
  息禾道:“臣刚刚只是为了辩证地球是圆的,而冠军侯这个问题,便又要回归到刚刚说的后世的太空领域。”
  刘彻颔首:“讲。”
  息禾道:“天道亘古,宇宙洪荒。”
  “华夏人信奉,天上住有神仙,于是有了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
  这嫦娥奔月,出自《淮南子·览冥训》,是淮安王刘安所著,就是前两年造反的那个。他曾信奉道教,可见这个时代有多么相信世上有神仙的说法。
  就连作为天子的刘彻如今也开始宠信方士,相信神鬼。
  见刘彻迷茫,霍去病提醒道:“陛下,这是淮南王书中写的。”
  刘彻恍然:“皇叔写的书,竟也流传到了后世。”
  “咳咳。”这不重要。
  息禾继续道:“人类对于天空有着无尽畅想,自从能飞天开始,他们便开始了在天上不断地探索。”
  “于是,人类发现地球被一层大气包裹着。”
  “由于人类呼吸需要氧气,没有氧气无法呼吸,因此人类没有氧气就会死。”
  “人类又发现,原来大气层以下含有氧气,供给人类呼吸。”
  “而在大气层之上,没有氧气,人类便无法存活。”
  “大气层以上,是真空的,什么都没有,于是称为太空。”当然,后面发现了暗物质,人类这才发现太空并非真空。
  “这就是太空的由来。”
  刘彻点头:“原来如此。”
  总归是明白了什么是太空了。
  息禾继续道:“人类为了不断探索太空,发明了火箭和人造卫星,用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去探索宇宙。”
  她大致解释了一下人造卫星的功能,例如什么是信号,怎么样收录太空影像……等等。
  她继续道:“最开始,人造卫星飞上天之后,拍摄了地球的影像,证明了地球是圆的。”
  “后来,探测器飞上了月球,探测月球的物质。”
  “再后来,太空领域不断进步,于是人类便向宇宙派出宇宙探测器,探测器不断的将探索到的图片传输回地球。”
  “甚至,人类也能够飞上了太空,登上了月球。”
  而霍去病从息禾的话语中发现了漏洞:“既然人不能缺少氧气,而太空中又没有氧气,人飞上太空中之后,怎么活着?”
  息禾微微一笑:“因为在后世,氧气可以人为制造出来,有氧气罐的。”
  他道:“原来如此,逻辑倒是没有出错。”
  息禾接着道:“与此同时,地面上也做出了观测天体的望远镜。”
  她又科普了一个词,叫做光年。
  光年是距离单位,是以光的传播速度跑一年产生的距离。
  “望远镜能观测几万光年的星团……”
  “……”
  “仅凭天文望远镜能观察到的,以及人类发射的探索器探索的,已经能证明宇宙之大。”
  刘彻闻言,也忍不住道:“后世对天上的研究,已经达到了这等地步了。”
  就是编,也编不出来的地步吧。
  这是直接推翻了原有的认知。
  只是既然后世之人对天上如此探索,刘彻心中不由出现一个疑问。
  “那天上,可发现有神仙踪迹?”
  息禾被这个问题,问住了,整个人一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