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他继续道:“而能做事之人,陛下从来不嫌多。”
  息禾一时被.干沉默了。
  这还真是刘彻能干出来的事情。
  “那你还不是没有进展。”她道,“还跑到瘴气之地,染了疟疾,还生了一场重病,真是得不偿失!”
  霍去病抱住息禾:“对不起。”
  第150章
  霍去病的病情,在息禾精心的看护下,一点点好了起来。
  时间过去了数月,他身体已经痊愈如初,就连太医令都啧啧称奇。
  不管是刘彻,还是卫青,都渐渐放下了心。
  只有息禾,心中始终不安。
  霍去病知道她在害怕什么,于是便没有再接危险的任务,一直留在长安的军营中练兵。
  一直到了深冬。
  长安下了一场大雪,房顶和街头都被雪覆盖,天气很冷很冷。
  息禾不免又想起了棉花。
  她在朝堂上再次想刘彻提议,让张骞二次出塞,将西域的各种香料引入中原,并去寻找棉花的踪迹。
  百官商议之后,刘彻决定再给张骞一次机会,于是将他再次启用。
  而刘彻也给霍去病下了一个新任务,前往朔方城慰问三军。
  下朝后,外面依旧下着鹅毛大雪,天地之间似乎只有一抹白色。
  多像白衣素缟。
  息禾等着霍去病,准备一起出宫,便被东方朔拦住了。
  “女君,侯爷,且慢。”他踱步朝着二人走来,“这才未时,二位可是要上值?”
  息禾点头:“怎么了?”
  东方朔仰头看天,意味深长的道:“听奉常那些家伙说,不日将有九星连珠,若是雪停,不知道能不能有缘见到这等奇景。”
  她疑惑:“冬日怕是看不见吧。”
  东方朔道:“我看未必。”
  他目光看向她:“女君,你也是熟知星象之人,你说说这九星连珠预示着什么事情?”
  息禾摇头:“我不知道。”
  东方朔笑了笑:“没想到还有女君不知道之事呢。”
  他说完,稽首:“那便不打扰了。”
  东方朔便走进了雪中。
  息禾看着他的背影,竟然一时出了神。
  他这话,莫非是有什么深意?
  见状,霍去病摸了摸她的头:“外面冷,先回马车上吧。”
  “好。”她回神,忍不住提议道,“这么冷的天,一定得吃火锅。”
  霍去病道:“回去后我让人去准备。”
  只是,息禾心中依旧隐隐有些不安。
  一场雪停之后,霍去病便带着粮食和酒水,以及过冬的衣服被褥前往了朔方城,代替刘彻慰问三军。
  那地方苦寒,冬天,更是冷。
  私心息禾不想他去的。
  可那样苦寒的地方,有刚刚迁去没有多久的百姓,有驻军的将士。
  就是因为那地方苦寒,才要在大冷天的前往朔方慰问军士。
  息禾在霍去病离开后,却每日心绪不宁。
  她将心上的不安隐藏得很好,谁也没有看出来,只是在午夜梦回时,总会惊醒。
  好像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而这件事很快得到了验证。
  刘彻在一个清晨,将息禾宣进了未央宫。
  那一天早上出了太阳,是一个难得的晴天,街上有老人在扫雪,周边已经有小贩在叫卖。
  息禾一路乘着马车到了宫殿门口,未央宫前的羽林军依旧威严庄重。
  不管单独面见刘彻几次,此事,她手心还是捏了一把汗。
  她跟在太监身后,一直走。
  走进了殿中,见到了背手站着的帝王。
  “臣见过陛下。”
  刘彻回身,看着她,突然叹了一口气:“今日召你来,是有一件事要告知你。”
  息禾不解:“陛下,请讲。”
  他将手中的密信递给她:“今早得的消息,去病他,在慰问三军时,当着众将士的面,凭空消失了。”
  “什么?”她一时没明白。
  刘彻沉声道:“据目击者言,当天风雪很大。一场大风过后,他便从祭台上消失了。”
  “消失了?”息禾觉得这件事就很离谱,“这怎么可能?”
  息禾接过信,快速看了一遍,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刘彻道:“你说,他会去那里了?”
  大殿里面,静悄悄的。
  他道:“孤允你一个月假,你去一趟朔方吧,希望你能将他带回来。”
  息禾跪倒在地上:“诺。”
  当着众人的面,凭空消失,这话说出来,谁信?
  息禾不想信。
  她便再去一趟朔方城。
  息禾快马加鞭去到了朔方,然而勾越告诉她,这件事是真的。
  还有仆多、高不识也这么说,所有人都是这样说的。
  息禾遍寻了整个朔方,却都找不到他。
  有一日,长安传来了东方朔的一封信,信中写道:“那一日,九星一线。”
  息禾将纸揉成团。
  她早该明白,历史线在自我修正,这是避免不了的。
  比起直接的死亡,失踪,未尝不是还有一些挂念。
  或许,他也如自己一般,穿越到了其他的世界了呢。
  活着,总比死了强吧。
  只是——
  息禾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那历史会怎么修正她?
  她就本不该存在。
  北方很冷。
  雪一直下,落在地上,铺了很厚很厚的一层。
  她站在城楼上远眺大漠的方向。
  雪淋了满头。
  ……
  回到长安后,息禾请假了半月,一直待在府上,哪里都没去。
  而霍去病的失踪,在民间也传成了他已经死亡。
  在得知她几乎闭门不出后,甚至不少人在幸灾乐祸,说她因为霍去病的死亡,悲伤过度,生了重病。
  于是,当利公主来探望她,刘据来探望她,章洇来探望她,就是苏婉儿也来探望她……生怕她死了。
  可他们却只见她面色不喜不悲,看不出任何的情绪。
  息禾感觉好笑,难道她是表现得那样脆弱的人吗?
  人死不能复生。
  殉情从来不是最美好的传说。
  她不会为了任何人殉情。
  作为大司农,到了这个位置,责任重大,她还有很多未尽之事,即便没了郎君,她身上依旧背负着责任。
  再者,她还要照顾小霍嬗呢。
  霍去病出事了,那这小家伙她决不会让他再出事的。
  那是他们的孩子。
  而除了小霍嬗,霍去病留给她的,只有一把匕首和一块玉佩。
  当时只道是寻常。
  ……
  ……
  息禾一直将大司农做的很好。
  后来,她带绿萝将杂交水稻给弄出来了;又花费好多年的时间将氮肥,钾肥研究了出来;并找了章洇等医者研究灭虫的农药。
  于是粮食亩产翻了好几倍,百姓手里开始有了余粮,即便是下等奴隶也不在饥不饱腹。
  张骞再次出使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带回来了各种香料,同时也带回了息禾想要的棉花。
  而为了让棉花适应中原的土地,又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培育、推广,终是让棉花成了百姓御寒的必备选择。
  西域与大汉通商,经济也在快速增长。
  大汉还是出兵攻打了南越,有了火药,打得倒是还算顺利。
  霍光通过科考,顺利进入了朝堂。
  小霍嬗在从他跟随天子前往泰山封禅之后,息禾便将他改了姓,跟着她姓,叫息嬗。
  改了姓之后,小霍嬗便不在继承冠军侯的爵位,也意味着霍去病绝嗣。
  小霍嬗一直活得好好的,成婚生子,并生有两个儿子。后来在霍光的牵头下,重新让这两个小孩认了霍去病为祖父。
  刘彻年龄越大,越话痨,因遍寻不到穿越者,他又寻找起了长生药,也越发的爱找息禾唠嗑,让她说后世的事情。
  息禾将后世之事说了一遍一遍又一遍,他都不嫌耳朵长茧子。
  而随着刘据的长大,在朝中有了支持者,加上帝王衰老,开始感到了权力流失的危机。也导致刘彻对自己精心培养的太子也越加不满,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父子兵戎相向的地步。
  晚年的刘彻,杀心越重,百官惶惶。
  再后来,很多人都死了,帝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而在息禾一年一年的影响下,更多的女子被引入朝中为官,汉时,女子的地位在逐渐抬高。
  她改变了那么多的事情,她曾一度在等天道将她抹杀,可是却都没等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