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66章
  荀子目光直看向林朝, 虽然知道这明摆着是林朝送过来的钩子,但是荀子对这话仍旧颇为欣赏。
  毕竟——
  对的听,错的, 还是要有自己的意见的。
  而且就听着这个意思, 并非属于那种过于极端的, 还有这所谓心之所向, 荀子到底道, “此话自然不错, 若万事盲从孔子,又要我等何用?”
  “孔子圣贤, 后人却不能只望其项背,青,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轻抚了一下胡须道,“此言不错。”
  “他还说, 人生来并非善, 也并非您所言的恶。”
  荀子对于这种和他唱反调的, 此刻倒也不恼, 甚至道, “愿闻其详。”
  “他感觉人生来本无善恶, 学教人向善, 知恶,如此之后, 心认可为善,此为善,当感悟为恶, 此为恶。”
  “若是遇见事情,从心所思,是非自别,不做一念,善念发而知之,当扩充,恶念发而知之,而遏制,如此方为正道。”
  就连那边的灰衣老者听着这些东西,也感觉有些意思,甚至开口道,“他还说什么了吗?”
  “总结一下那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林朝道。
  那荀子闻言甚至在口中复述了一遍,斟酌再斟酌之下,荀子抬眼道,“格字何解?”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物字何解?”那灰衣老者道。
  “不知道。”林朝直截了当道。
  “???”灰衣老者,“你不知道?”
  “是啊。”林朝点头。
  荀子沉默了一下,“那你刚刚说的……”
  “我背的。”
  荀子不由得道,“你难道不是那个儒生?”
  “我不是啊。”林朝当即道,“我不是都跟您说了吗,有个儒生临走之前跟我说的,让我来请教一下您啊。”
  “你真不是?”
  “我姓林,说这话的人姓王,我俩不是一人。”
  闻言,荀子沉默了。
  荀子不说话了。
  荀子思索良久,“我可以跟你去咸阳。”
  “但是我去咸阳,不代表我会去任职。”荀子道。
  “哦,好的。”林朝点头。
  灰衣老者也不由得感叹,“我这棋啊,说好的一会儿,结果啊,没什么一会儿了。”
  “嗯。”荀子点头。
  他的确无心再下了。
  “我要去咸阳了。”
  “我也跟你一起去走一趟。”灰衣老者说着,目光看向了林朝,“你知道我是谁吗?”
  林朝想了又想,思了又思,从脑海里面拽出了之前小童说的话,试探道,“您好像是孙老?”
  “我有个徒弟,你可能认识。”灰衣老者道。
  “谁?”
  “姚贾。”灰衣老者道。
  “哦——”闻言,林朝点头,“孙老您高徒,我的确见过。”
  姚贾,李斯同伙,身为九卿,任典客之职。
  灰衣老者,或者说孙老沉默了一下,看向林朝,四目相对,孙老轻咳一声,出声道,“林朝,你看这盘棋,可有什么胜处?”
  闻言,林朝走进了两步,“你可能赢?”
  “这棋已经注定败局了,他又如何能赢?”荀子当即摇头道。
  林朝想了想道,“我要是能赢,荀子您愿意任国馆的职吗?”
  “你要是能赢他,你应该让他任职国馆。”荀子完全不上套,当即指向了孙老。
  此话一出,孙老当即挑眉道,“人家要的是你,我是个无名小卒,可别扯上我,我只是去咸阳凑个热闹。”
  “孙老你是荀子好友,想必也不是一般人物,若是您能任职,也是国馆之幸。”林朝当即道。
  和荀子混在一起的好友,肯定不是什么臭棋篓子。
  来都来了,不一起打包带走,白来一趟了。
  不知道为什么,说完这句话,孙老愣了一下,孙老和荀子对视了一眼,荀子顿时对着这个老友笑了。
  孙老看着林朝,随即也笑了,指了指那棋盘。“你要是这个都能赢,我任职也无妨。”
  “那就一言为定!”
  “请。”孙老当即道。
  “能记一下谱吗?我回去研究研究。”林朝道,“现在肯定赢不了。”
  孙老有些好笑,“你要找人帮忙?或者再多加研究?”
  “差不多?”
  孙老笑意更甚,“行,既然说到这里了,那你就去试试。”
  “荀卿,万万没想到,这盘棋竟然还有那么长的后续啊。”孙老扶须笑道。
  荀子看了眼孙老,“你这回若是输了,还能悔棋否?”
  “对小辈自然是不同的。”孙老摊手道。
  随即孙老站起身来,看向不远处的小童道,“童儿,取我酒来。”
  “那一坛?”
  “每一坛。”
  小童瞪圆了双眸,“再说一遍?!”
  “中间那三坛。”孙老闻言收敛了一下。
  小童没说话,也没动,孙老道,“给荀卿一坛,我自己一坛,然后给那徒弟一坛。”
  小童闻言顿时点头,随即转身离开,不久之后,孙老打开了那坛酒,酒香顿时弥漫,孙老不由得笑道,“年纪大了,就喜欢这个,可惜我家这童儿,还管着我,哎。”
  “我懂,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写得不错,也是你”
  “他姓李。”
  “也在咸阳?”
  “他不在。”林朝当即道。
  孙老有些失望,不过想想,既然去了咸阳,说不准能看见。
  想到此处,孙老不失望了。
  伴随着荀子和孙老一起来咸阳,始皇帝听着随行人讲这来龙去脉,沉默了一下,“朕怎么没听说过有这么个事?”
  “臣也不曾听过。”李斯道,“满朝文武,姓王的儒生,臣都知道,但是完全不曾听说有一人是这等心思。”
  按照道理来说,能够说出来这等话的,必然不可能真的一言不发。
  “或许,真的藏得很深?”
  “但是他临走之前,没什么人见林朝。”始皇帝道。
  “不管怎么说,两人来了咸阳,那就是个好事。”李斯道,林朝自有能力在,他说的,他们也未必需要多加揣测。
  林朝,到底是神仙。
  既然他已经说过人在咸阳,那么人就定在咸阳。
  闻言,始皇帝微微点了点头,或许吧,随即把那棋谱给了李斯。
  李斯心领神会。
  不久之后,李斯、姚贾、韩非等作为弟子,还有一些儒生,也在第一时间就已经前去迎接了。
  虽然这三个人都站在一块,怎么看怎么有点怪。
  嗯,准确说李斯姚贾和韩非。
  只不过都站在他们后面。
  毕竟,虽然荀子是大儒,但是李斯和韩非这两个真的是荀子的弟子,即便是韩非压根就不是儒家人,李斯那也没见得多儒家,说他左右横跳都是好听的了,往不好听的,那就是左右可能都不是。
  不过别管别人看着怎么怪异,事情当前,三人还是站在了一块。
  因为荀子和孙老是真的要来了。
  也伴随远处马车将近,众人注意到了人影,李斯等人甚至以水代酒,试图接风洗尘。
  到了地方之后,众人行礼过后,荀子一饮而尽。
  至于孙老,闻了闻那水,一饮而尽,抬眼看了眼姚贾,姚贾面色不改,“师父。”
  “嗯。”孙老微笑着摸了摸胡须。
  也伴随着两人饮尽之后,不等旁人开口,李斯率先已经道,“师父和先生辛苦了,自蓝田到咸阳,路途遥远,舟车劳顿,陛下在两位来之前就已经为师父和先生寻好了住处,请师父和先生好生休息。”
  “那地方算是咸阳中少有的清幽雅地了,免得被打扰。”
  林朝听着这话面无表情地看着李斯。
  【李斯,你还记得你之前说蓝田就是咸阳附近这话吗?】
  李斯轻咳一声直接道,“秘祝,你也辛苦了,迎人归来,陛下已有赏赐。”
  “谢陛下恩典。”林朝拱手道,眼下人既是已经送到,暂时也没他的事了,林朝往后退了两步,试图抽身离开,免得碍事。
  说完了公事,也就到了私事上了,李斯和韩非都准备和荀子说话,只不过他们还不曾开口,荀子看了眼周遭,当即道,“林朝。”
  甚至此刻不仅仅荀子,孙老亦是落在林朝身上。
  “他人在这里吗?”
  “他没在这。”
  闻言,荀子明白了。
  没在这里,那就是有事没来。
  荀子继续道,“他什么时候能来?”
  “明日?还是后日?又或者待到休沐的时候?”
  “他现在,没到咸阳。”林朝抿了抿嘴唇道。
  “师父,荀子这是?”姚贾看向孙老询问小声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