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也就是说……
  在当代,他并没有多招人恨,甚至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在那一瞬间,有些人,已经开始打御书院的主意了。
  不过对上始皇帝那视线,顿时冷静了。
  太史也坐得笔直。
  【就和他祖先产生了鲜明对比。】
  祖先?
  谁?
  【哦不对,他压根没传,而且过程比较惨。】
  【后来昌平君存在感越来越弱,就剩下那么两个字的存在感了,结果他差点那场大战中背锅的了。】
  【后世要是再丢字漏字点,那就彻底注意不到有昌平君这个人了。】
  也就是在此刻,众人心中有了个名字。
  第71章
  【李信那是真倒霉, 人在前面打仗,二十万豪言放出去了,结果带兵出门后, 自家后勤叛乱把他给堵了。】
  【而且这位后勤, 还是在李信之上, 人家是当丞相的。】
  【然后这一段记载得还比较隐晦。】
  李信沉默着。
  【而且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李信果辱秦军, 这分明是陛下对王翦在那边道歉呢, 结果成李信罪状之一了。】
  【每当王翦出现,李信就要被当成毛头小子拉出来打一遍。】
  【什么叫惨呐。】
  李信:……
  边上的蒙恬想了想, 到底没有开口。
  【王翦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中几乎是最重要的一场大战怎么来的,就是这么来的。】
  【结果是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就是总有人想要把王翦踢出去换一个人回来。】
  王翦听着这话, 手都微微一顿。
  能和武安君并列老夫很高兴, 但是什么叫做,把老夫踢出去换一个人?
  不是, 你们就算是踢李牧, 也比老夫合理吧?
  你别管李牧怎么死的, 但是你就说是不是老夫在背后弄死他的?
  赵、楚这两块硬骨头全都是老夫啃下来的, 结果要踢老夫?
  善战者之胜也, 无智名, 无勇功, 故其战胜不忒!
  【归根结底是因为王翦更多的是玩的战略局,花活玩的少, 甚至到了力大砖飞的地步,本身又是名将,还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 让对面名将直接没法打。】
  【一代名将项燕可能是被王翦这一套给憋屈死的。】
  闻言,王翦方才点了点头。
  【那这么算来,虚假的王翦继承人王离,真正的继承人是我们少府大人章邯啊?】
  王离:???!!!
  章邯:……?
  啥玩意?
  我,王翦继承人?
  【哦,也不对,章邯也谈不上王翦继承人,毕竟他俩区别还是挺大的。】
  章邯重新坐稳了。
  至于当代九卿之一少府本人:……
  谢谢,我坐不稳了。
  眼前少府面对的三条路,罢官、更进一步、身死。
  但是少府想了想,章邯的境地,少府片刻,心态重新安定了。
  至于王翦本人,心态好点了,就是自家孙儿……
  王贲注意到了王翦的目光,顿时道,“父亲,儿明白。”
  说着,王贲隐晦地看了眼王离。
  王离此刻心思全都是什么虚假的继承人之类的。
  什么叫虚假的继承人?!
  以至于王离完全没注意到王贲的目光,但是王离没注意到,羌智注意到了,戳了戳王离。
  王离摆手。
  又戳了戳王离。
  王离继续摆手。
  羌智直接开口。“你今天晚上,去我家吗?”
  “不去。”王离当即道。
  神种在前、丝绸之路在后,这两个东西,说不得要生出什么滔天大浪的呢,
  见状羌智不再说话。
  当然,不久之后,王离悔得肠子都青了,明明他才是受害者啊!不过这个就是后话了。
  王翦收回了目光,甚至都端起了一杯酒。
  与此同时,那异镜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你知道,王翦为什么要最巅峰的时候,辞官隐退吗?]
  王翦:?
  [因为王翦深谙为官六字真诀,那就是——]
  [思危、思退、思变!]
  [在打完了功楚之战后,王翦他知道秦始皇疑心极重,自己又是功高盖主,再这么下去,自己日后必然没有好下场,这就叫思危。]
  疑心重,但是几乎把全部家底都交到了王翦手上。
  嗯……
  姚贾听着这东西,只能说,“尉缭,和你一脉相承啊。”
  “???”尉缭顿时眉头紧皱,“什么叫和我一脉相承?”
  嬴政听着这话,倒是一点感觉都没有,这话,他之前甚至也听过,不过只是玩笑话罢了。
  到底那是六十万大军,王翦让他安心,姿态做得十足是一回事,压榨楚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虽然……
  那是真真耗钱耗粮如流水一般。
  [急流勇退,躲到秦始皇看不到自己的地方,颐养天年,这就叫思退。]
  [退下来就有时间去想,想自己的错处,以后怎么做,怎么能够继续泽被子孙,恩荫后代这就叫思变。]
  王翦:……
  说得很好,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老夫就站在朝堂上呢?
  继如果武安君不死,我没有出头之日后,又来个合适吗?
  [最终,王翦成为了战国四名将之中,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那个。]
  【啊,我这算不算也是三思?】
  【摸鱼的时候,摸不了鱼的时候,这就叫思危。】
  【摸鱼不成,但是我在努力摸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是思退。】
  【被迫摸鱼不成之后,挣扎一下,然后隐匿在忙碌的人群中继续摸鱼,这就叫思变?】
  【噫——】
  【我真是个摸鱼天才。】
  林朝想着,随即又吃了一口染青团子。
  而也就是在林朝这么一筷子接着一筷子之下,林朝吃了个饱。
  至于太乐?
  太乐心态更别扭了。
  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另一边的孙老也觉得有些不对,但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
  你们这吵的——
  说是逐渐没动静,有点夸张,但是实际上就是越来越没有什么攻击力了。
  甚至那气势都逐渐没有了。
  就……
  刚开始还挺有看头的,因为纯粹是语言交锋,各家还要又克制又针锋相对,但是到现在……
  只能说还不如在门口看的呢。
  孙老听着这些东西,不由得摇了摇头。
  与其听着这些东西,倒不如品品美食,尝尝美酒呢。
  毕竟这秦王宫,哦,应该说是咸阳宫了,宫廷所藏,的确不错。
  这么想着,孙老,看向了荀子。
  “荀卿。”
  “荀卿?”
  “嗯?”荀子回过神,看向了孙老。
  “你想什么呢?”
  “你说,这世间,真的会有神种吗?”
  闻言,孙老摸了摸胡须,倒是没说话。
  而荀子也不是真的需要孙老去解答什么。
  咸阳晚宴结束,但是有许多人却是有些不想走。
  当然,别人不想走,林朝那是一点没这个心思。
  伴随着结束后,林朝直接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也就是这一天,有许多人当夜睡不着觉。
  亦是有许多人,当夜就没睡觉,比如说,李斯等人,那真真是一夜未睡。
  同陛下一同商议,寻仙种等事。
  造大船远航,寻神种,从某种角度来说,不需要半点遮掩。
  既然那地方算是海外仙岛,那他们眼下这行为,怎么不算是海外寻仙呢?
  直到第二天清晨,许多人方才入眠,甚至还觉得有些不够。
  而那纸张上,已经写了不知道多少东西。
  ……
  而另一边,国馆之事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请荀子为长的消息,更是让这国馆的声名,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酒肆之中,谈论这东西的都是极多。
  “纸张千金不换,据说在那国馆之中,遍地都是!”
  “据说国馆之中还要用纸,写天下书。”
  “所有收拢的书,皆在国馆之内。”
  “这酒,算是不错。”那边有一身着青衣之人道,“这点晴糕也算是不错,似有花香,如夏日清泉入喉,软绵似云制就,这厨娘好手艺。”
  “的确,这糕点,实在是一绝!”
  “整个咸阳城,就没有比这个做得更好的了!”坐在他不远处的林朝俨然如同遇上了知音。
  他就是听说这里新换了个厨娘,糕点做得好,过来试试的。
  结果一进来,一耳朵里面,简直就是听得全都是关于国馆的事情。
  雅座已经没了,清净地方也没有,林朝都打算直接打包带走了,虽然打包带走,可能味道没有在当场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