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甚至不仅仅始皇帝心下一动,在场其他人能够听见此声的亦是知道此人不凡。
  而那边的刘邦倒是对此并不知道,眼下既是如此,刘邦虽然认错了,眼下索性将错就错,甚至继续打听了下去,如果说之前进国馆之事说说,如今那就是真认真了起来。
  他是真有些好奇。
  林朝倒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愿意说,主要是,“你所问的,那块碑后面都有。”
  “都有?”萧何也不由得道,“天下事,如此之多,所问也是极多,一块碑,竟是都能够明晰?”
  “不能。”林朝道,“但是如何进国馆,算是明晰了。”
  “若是有不明的地方,若是学识被认可,进国馆后,可再提出,后刻于石碑之上。”
  闻言,萧何明白了,刘邦还想说什么,下一秒直接被萧何给拽走了。
  “……”刘邦。
  不久之后,萧何就看见了那密密麻麻的石碑。
  一条一条细致至极,萧何可以肯定,他从未见过如此密密麻麻的实训,别说入门了,就算是整个书院的规矩,怕是都没有这么多字,而且——
  这下面还留有了很大的空隙。
  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以备后用。
  但是真的去读那字的时候,萧何不由得有了一种,好像掰开了,揉碎了,生怕让人觉得看不懂的地步。
  只要能认字,怕是都不会不懂。
  萧何不由得由衷管中窥豹之感,就冲着眼下这一朝朝,一幕幕,朝廷对这国馆的重视,可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更重。
  当然,萧何并不知道,虽然重视是真的极为重视,但是之所以有这么一块碑,是因为在不久之前,林朝凑了个热闹。
  直接在心下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听得荀子甚至有点头疼,最终索性直接让人全刻上了。
  而刘邦的关注重点是,“这刻石工匠,也是个奇才。”
  闻言,萧何看向了刘邦。
  刘邦摸了摸下巴,“难道不是吗?”
  “如果有机会的话……”
  “你想要作甚?”
  “我的碑就这么刻。”刘邦直接道。
  “???”萧何,“刘季,你还活着呢,这话不能说!”
  “哦,等我死了再说,那也来不及了啊?”
  “……”萧何,“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你不是这个意思。”刘邦顿时点头,“所以你想试试吗?”
  “……”萧何。
  谁会想要试这个?!
  “不!想!”
  刘邦有点失望,不过转念一想,这个工匠他也不一定能用得上,说不准这个工匠死他前头呢?
  这么想想,刘邦顿时不失望了。
  萧何看着刘邦这个样子,不知道为什么,他已经知道了刘邦在想什么。
  虽然他完全不想知道,也不想猜。
  而也就是在此刻,刘邦回过头来,试图再去看林朝,就发现林朝已经不在此地了。
  萧何道,“若是有缘,还会再见的。”
  闻言,刘邦点了点头,“老子一定能够进去看看,当然了,如果不行,这不还有你吗?”
  “你肯定能进去!”刘邦肯定非常。
  萧何确实有些犹豫,“国馆,或许是选官的一种手段。”
  “你既然想去你就去,怕什么,别怕!”刘邦顿时道,“国馆既是已经放在这里了,肯定有过人之处,而且一切也要去了才知道。”
  而也就是在此刻,萧何点了点头,顺便道,“荀子是这里的祭酒,你弟刘交乃是荀子徒孙”
  “哦——”不等萧何说完,刘邦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老子要当我弟的爹!”
  即便是萧何经常同刘邦在一块,此刻也愣了。
  “啊?”
  你说的是我能听懂的话吗?
  “你看啊,我要是成为荀子弟子了,是不是就高他一辈?”刘邦顿时给萧何掰扯道。
  “荀子未必要收弟子。”
  “你别管荀子收没收弟子,我要是能够比他高一辈,你说我是不是他爹?”
  萧何被刘邦给套进去了,“要是这么论,你不应该是他叔吗?”
  “长兄如父啊!”
  “而且就算是没成荀子弟子,听荀子讲课,当荀子学生,我不也比他高一倍吗?”
  “不是,你这个”
  “就这么决定了!”刘邦当即道。
  萧何试图重新把话题拉回来,“我是想说,你可以借着这一条路试试。”
  “不,老子要当他爹。”
  “我是我爹,嘿嘿。”刘邦顿时笑了,笑得那叫一个肆意奔放,“等我功成的时候,好奇老头子是什么感觉。”
  萧何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就这么看着刘邦。
  刘公什么感觉,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刘季你是皮痒了,想挨揍。
  不过转念一想,刘公跑不过刘季,嗯……
  萧何看向刘季,一时间甚至有了一种佩服。
  这小时候,绝对没少挨揍。
  哦,也不对,听说刘公年轻的时候……
  据老人所说,本以为已经是极限了,万万没想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萧何心态平静了。
  只待三日之后,同刘邦一起前去国馆。
  而也就是在这三日之中,始皇帝看着这个履历,始皇帝不由得沉默了一下。
  萧何那边没什么问题,毕竟本来就是人臣,换言之,是人。
  而且行事看起来也不错,甚至有御史想要征调他入朝,且不说日后,现在就可见其能。
  就是刘邦这边……
  从某种角度来说,因为刘邦是因公事至此的,故而查起来,倒是也不算难,甚至没有太久,就已经从官吏名录户籍等物中查了个遍,刘邦早年游学,就论轨迹来说,看起来的确能够去亲身寻信陵君,泗水亭长,过试为吏,但是就这个后面的御史批语……
  好酒色,行无常,众相近,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始皇帝陷入了沉默。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肯定不是什么神仙,奇人异士也难。
  不过换句话说,林朝虽然不曾说除了萧何之外的那两位是什么人,但是既然一起提了,而且都在一块,大抵应该有刘邦一个。
  第79章
  萧何看能力, 治粟内史,甚至是丞相之位,或许都可以为日后继。
  不过刘邦……
  只是这个人放在何处, 却是让始皇帝犯了难。
  御书院?
  放在林朝身边, 是否有大材小用之嫌?
  还是, 四处都调一遍?
  但是四处都调一遍……
  嬴政低头看着这个履历, 陷入了沉默。
  这要是四处调, 不会出事吗?
  要不试试奉常府?
  算了, 眼下此二人终归要进国馆,要不他亲自去看看?
  除此之外……
  始皇帝眯了眯双眸, 国馆,应该起到他应有的作用。
  大秦,终归很缺人。
  远在另一边的王绾不由得一道冷风过来, 甚至感觉有点凉爽。
  虽然说他现在已经不再为丞相, 更多的像是在养老,但是也谈不上彻底的耳聋眼瞎。
  那天在国馆那边的官员到底不少, 上至李斯这等荀子弟子, 下至清贵的博士官, 还有一些能抽出空的官员都去了, 更别提本来就是御书院的官员了。
  王绾也知道了那边就听说出来了两个奇人, 嗯, 准确说不应该是奇人, 或许应该说是日后扬名的大臣。
  当然,大多数人其实也好奇, 也有人起了拉拢之心,只不过……
  就这个念头刚刚兴起,没过一会儿就赶紧压下了。
  君不见韩非旧事乎?
  那个时候是敲打, 若是眼下这个提前去做点什么,那可能就不是敲打了。
  而且眼下这件事,比之前为见林朝,许多人直见韩非相比,这个可是日后闻名的贤才,真出了点什么不该有的,怕是罢官都是小事!
  但是真说坐以待毙……
  却是实在也有些待不住。
  不过伴随着一纸诏书,众人欣喜若狂。
  ……
  三日后,鉴于这是第一次国馆开考,引了不少人到场。
  当然,包括官员。
  不过后者,不是入国馆的,而是来阅卷的。
  甚至这件事还是陛下批准的!
  还让去的人,让他们各抒己见,写一篇评价交上去。
  可以说大家就不好单独去找刘邦和萧何,一群人都已经准备怎么用人脉交情一看这两位的大作,眼下得了陛下批准,那俨然就是打瞌睡了,陛下竟然给他们递了枕头!
  什么好事啊!
  林朝本来是没打算来的,毕竟,凑热闹很好,但是凑考场热闹这种事情……
  林朝觉得还是不用了!
  更别提这看完还得交奏章呢!
  不过,林朝觉得不用,扶苏却是觉得可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