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史称三相事变。】
  【评语,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我真是个天才。】
  “……”
  “……”
  神仙,都,这样的吗?
  萧何愣了。
  啊?
  我怎么不着知道,我以前还在咸阳帮助李斯动吕不韦了呢?
  至于李斯,那已经麻木了,至于吗?
  至于吗?
  这么的至于吗?
  现在不仅仅连名字都不好好念了,还要在你那胡编乱造的故事中被写死了吗?
  这都从谁身上来事,怎么全扣我身上了???
  我的廷尉是陛下给的,我是凭本事走到陛下身边的,我只是当年在吕不韦手下当过门客,而且当年真说是去吕不韦丞相之职,那也是陛下撤的,与我何干啊?
  还什么洛水,这离洛水多远?
  除非我跟着陛下跑雍城去。
  但是我当时还没到能够跟陛下一起回雍城的地步!
  吕不韦的事情,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这边正想着呢,就注意到了那边隗状和王绾投过来的视线。
  李斯:……
  我都已经这样了,还用这么看我吗?
  如果说王绾那已经是下来的那个,那隗状可是一直都在,谁管你这样不这样?!
  我们难道不存在吗?!
  你这算什么三代!
  李斯:?
  不是,这话不是我说的啊!
  李斯少有的感觉委屈,特别委屈,就是委屈之余,还站直了腰板,甚至多看了几眼自己这位接班人。
  嗯,说不准这中间也有空隙。
  只不过当听着萧何那继续说出来的话,李斯这心态就不太平了。
  轻税一事可大可小,更是有的谈,但是眼下这个?
  “乱世当用重典,秦以此为上,如今已无乱世,天下已平,法当渐缓矣。”
  一句话下来,甚至别说李斯了,在场不少人直接站了出来,“刑罚当削?”
  “法已规心,法已规行,若刑法削之,天下以何为准?”
  “令行禁止,便是法!”
  “若无法,那就是前车之鉴!”
  “难不成,还要回于周礼不成?!”此话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
  孔子立志尊周礼,不少铁杆纯认孔子派的儒生听了这话顿时就不乐意了,“周礼如何不好了?”
  你是不是看不起周礼?!
  即便是秦灭周,但是周礼这玩意,秦国亦是也用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天下人更是如此!
  即便是各国变法,周礼这东西也没有彻底清除啊,或多或少也是留有点遗迹的。
  礼崩乐坏是真的,但是又不是彻底不存在了!
  这一个个是想要作甚?
  不过借此机会,此时此刻,真的有人直接试图拥护周礼。
  而且还是有萧何背书的那种!
  至于萧何是不是真的背书?
  这个自然没人管,只不过还不等众人发散,那边就听见萧何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回周礼亦是不妥,法当严,震慑人心,但是在细小之事上,却又不应该过甚。”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遍布之百姓者也,法家者,非以苦民伤众为为之构陷,乃是以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
  【好家伙,萧何竟然也是六经注我?】
  【不过就这玩意,的确也不能说是错的,理论上来说,法家也的确在尝试进步,虽然和很久以后现代以上的法家,那几乎就不是一个东西了。】
  “为公,为承,为天下平,此乃天下之幸!”
  【好,开始进一步拉拢队友了。】
  萧何声音一顿,随即继续道,“然功多赏重,功少赏薄,罪大为重,罪小为轻,亦是能够起到规天下之心。”
  “且民虽伏罪而至死而不怨,知罪罚之至,实属自取灭亡,不应怨天尤人,更昭陛下之恩,天下知福,亦是为法之所向。”
  “得太平而得礼,得礼而有义,有义而出仁,故得道,天下平。”
  【呼唤道家队友了是吧。】
  【旧法已死,新法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哦不对,拿错剧本了,这不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这玩意也不是道家,这是道教的味。】
  不好反驳的,那也不代表不反驳,即便是萧何借力打力,但是仍旧有一些人不买账。
  当然,这边有人不买账反驳再三。
  那边道家学派的心态就有点怪异了——
  道……教?
  什么教???
  【诸子百家,就道家从哲学思想,逐渐朝着奇奇怪怪的方向而去,直接演变成了道教,求神问卜,长生不老,说不清,道不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道家吗?
  求神问卜,长生不老的,那是术士!
  谁说术士要入道家的?!
  道家如此,作为隔岸观火的阴阳家学派就挺高兴的,虽然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参与之前的阴阳家和道家论道,但是这个事不代表没有,尤其是这件事是发生在国馆即将开始之前,为争堪舆书,当时吵的可是不小。
  要不是眼下这事跟他们没什么关系,高低也要下场说两句。
  而上面的始皇帝看着眼前的这个局面,只有一种感觉——
  似曾相识。
  他都已经逐渐预感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甚至其他人也隐约感觉这件事要更进一步,然后就听见林朝继续道:
  【说起来,相比较道家好歹占个道,道藏深厚,阴阳家那是真的倒霉,那是既被并了,还不给留名。】
  【什么阴阳五行风水天机啊,一部分被钦天监收纳了,大部分全被并进道家里面去了,剩下一部分医家再收收,很好天下没有阴阳家了,唯一能够有点阴阳家味道的就是阴阳先生,关键人家是管丧葬事的,更离谱的是这原本是儒家的活。】
  【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奇怪交换空间啊。】
  儒家弟子对此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相比较这些,更在意这群毫不管现实,全想要回周礼的儒生更加让人郁气于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周礼是剩下的周礼!此等周礼,怎有大同?!”
  “萧何所言,未必不是周礼!”
  那不是完整版本的周礼!
  奉行现在版本的周礼,那和那帮子法家、墨家有什么区别?!
  只有我们自己努力复原,那才是真正的周礼!
  此话一出,那另一边的儒家弟子那简直就是要炸了,胡编乱造,就是大同?!
  要不是陛下在,那就真的破口大骂了。
  至于阴阳家?
  过于稀少,上一次能够和道家吵得难舍难分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就算是没有林朝在里面拱火那都没人在乎。
  事情当前,俨然虽然没有跑离主题,但是萧何已经深切有了一种,自己作为最开始的提出者,逐渐成为局外人的感觉。
  嗯……
  这种感觉就极为复杂。
  不过萧何也隐约感觉,在吵闹的同时,自己所说的论调,好像占据了上风?
  至于林朝,因为感觉这争论逐渐无聊起来了,顺便还刷起了短视频。
  画面中遍地都是蘑菇。
  什么颜色都有。
  看起来好看极了。
  做成菜后,看起来就更好看了。
  抛开充满了找死这个事之外,一点毛病没有。
  第85章
  画面之上, 看起来不知道是狼是狗的画面,发蓝的眼睛,眼白倒是不小, 爪子往前“啪——”的一声, 四爪顿时立直了。
  明明就这个样子, 理应是很帅气的, 但是莫名给人一种……
  好像有点傻的感觉?
  蒙恬对于李信这种认真至极的样子, 已经看了许多回了。
  如果说之前或许还会觉得奇怪什么的话, 那现在蒙恬已经逐渐熟稔了。
  不过……
  如果这个东西是狗的话,那的确挺好看的, 如果忽略有点傻这个问题。
  蒙恬想着。
  当然,眼下专注那画面的刘邦也很感兴趣。
  [注意看,眼前这个小伙子是个圣人!]
  [当兄弟们声色犬马, 争相比高低的时候, 唯有这个小伙子一直以来,折节恭俭, 勤身博学, 侍奉母及寡嫂, 养孤兄子, 行为端正, 外结英才, 内侍长辈, 礼节周到,效仿圣人!]
  [那些兄弟们看这个小伙子, 都感觉这个小伙子脑子是不是傻?要不然怎么能做出这等事情?]
  [家里有事,这个小伙子去的最快,亲人有病, 他每日照顾,甚至到蓬头垢面,衣不解带。]
  [老人备受感动,老人临死之前,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让小伙子有个前途,这么好的小伙子,不能就这么埋没了!]
  而且别管到底是原周礼支持者还是自主还原添加周礼支持者,此刻所有的儒生对于这个小伙子只有一致的感觉,那就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