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对于这个嬴政倒是也不强求,不过,“先生可曾想过著书立传?”
  “天下之人,望先生如父母,愿先生助之,流传千古,以待后世之人降水平患。”始皇帝道,“国馆之地,汇聚天下群书,欲再造稷下,若是有先生这等人才,若是愿前去国馆,未尝不能著书立说。”
  “更是引得有志之士,对此有所知,有所晓,有所明,也未尝不好。”
  此话一出,李兆的眼神都变了,直接站起身来,对着始皇帝重之又重地行了一礼,“陛下,我有一书,乃是我总结先父所经验之物,只是时至今日,还未著成。”
  “若功成之日,自当献于陛下,献于国馆!”
  “留书以昭我父之心,留经验于后世。”
  “若是真有对此书有见解的有志之士,亦可派人来信,我自会解答。”李兆郑重其事道。
  对此,始皇帝也非常赞同,除此之外,“我见先生之前同林朝一路而来,可是和他有故交?”
  此话一出,李兆的面色一顿,“今日是我第一次见他。”
  闻言,嬴政微微点头。
  不过也伴随着说起这件事,李兆思索了片刻,终归还是问了一句,“说来那林朝是……”
  “秘祝。”嬴政道。
  “?”李兆,他都不是地方官员吗?竟也是对治水之道有所见解?
  现在秘祝都是这样的吗?
  还是咸阳之内对治水一事,热衷至此了?!
  不,只有林朝是这样的。
  始皇帝在看懂了李兆的视线在心下道。
  李兆不由得多想了些。
  甚至李兆发现随行官员过来和他探讨都显得更加欢迎了些。
  只不过这个心态很快就从最开始的有兴趣,到后来的逐渐麻木,和越发麻木,直至非常之麻木。
  一群人来相继看他。
  不说是满朝文武吧,那也据说是朝堂重臣了,一个个的奇奇怪怪。
  甚至还有人跑过来跟他论道的。
  对比之下,林朝都显得是那么的正常,
  李兆:?
  不是,你们没事吧?
  咸阳到底是怎么传的?!
  李兆眉头紧蹙,甚至开始怀疑起了自己如今的决定是不是对的。
  但是坏消息,就算是怀疑也已经晚了。
  事已经和陛下说出去了,不知道为什么李兆感觉有些似曾相识。
  这是错觉吧?
  是错觉吧!
  正在吃熏肉的林朝不由得打了个喷嚏。
  甚至出成都的时候,林朝那甚至又打包了些。
  打包的东西过多,到如今还没吃完,眼下林朝一边打嗝,一边拿着橘子准备压压嗝。
  而另一边的长公子也看着信纸,所书幼子之事,不由得让人会心一笑。
  至于始皇帝的车驾中,奏章压得都成一叠了,在批阅完奏章后,走出来看了眼那边的长子扶苏,莫名有一种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感觉。
  而扶苏注意到了这边的目光,也当即拿着那封信快步走了过来,“父皇!”
  不知道为什么,透着他这个样子,看到了他幼时那副刚刚会跑会跳时,拿着东西跑过来给他时候的样子。
  在那一瞬间,莫名多了几分感慨。
  只不过就在不久之后,这种感慨消失的荡然无存,因为他这一走,就发现扶苏还去找了林朝,那脸就恨不得皱在一块了。
  你至于吗?!
  对此,林朝也是这么想的——
  【啊……长公子,陛下当年也这样吗?】
  嬴政脸色绷不住了:我不这样!
  我不这样!
  那是扶苏!不是朕!
  “扶苏!给朕滚过来!”
  在那一瞬间,扶苏顿时收起了信,面色镇定,尽是君子之风。
  当然,很快扶苏那面色就不镇定了。
  面对始皇帝那斥责没有为父之态后,连带着信都被收走了。
  扶苏:?
  父皇,我只是找了林朝啊。
  “儿臣并没有找别人啊?”
  始皇帝冷着脸,朕宁愿你找别人。
  但是这话,他不会说。
  在那一瞬间,看起来充满了铁血君王之势,眼下只道,“你随朕巡游各地,时至今日,你作何感想?”
  扶苏听了这话,也不再去想其他事,事有轻重缓急,提及国事,自以国事为先,尤其是如今近秦法,见秦吏颇多,事情当前,扶苏最终道,“关中之地秦吏如此,天下之地,大抵比印象之中局面还要差之又差,即将要到达的南阳之地,不见得会更好。”
  “当地士族,可为秦用,却也不愿为秦用,秦能取地,而不能夺其民,秦风更当兴于天下人。”
  “说下去。”嬴政道。
  “一个国馆大抵不够。”
  “不错。”
  “但是要一步一步来。”扶苏认真道,“否则容易再生动荡,个中东西也应该变动一二。”
  “我觉得,更不该为国馆之名。”
  “除此之外,像是那等一步步晋升之术,或许也可以用在这上面,”
  “而这第一个地方,也很重要。”嬴政道。
  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
  “魏地?”扶苏道。
  “魏地。”始皇帝道。
  没有什么地方,比魏地还合适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
  此事亦是天下之事。
  一切当前,嬴政也心下所想的也越发多了起来。
  而林朝不一样,林朝还在想之前那个事,人一被叫走,林朝的心思那就更加发散了。
  故而不久之后,始皇帝往回走一下就听见,林朝那边已经蹲在河边,因为比较闲得慌,脑子里面全都是——
  【长公子是长公子,陛下是陛下。】
  【但是长公子不说是陛下一手带起来的,那也是长子,付出的精力都和别人不太一样,在这种事情上,其实也是合理的。】
  在那一瞬间,之前的体验全回来了。
  【甚至算算时间,陛下有长公子的时候,陛下比长公子还小呢,所以说】
  “林朝!”
  在那一瞬间,林朝当场一激灵。
  也就是在当日,林朝直接被分头行动去祭山川了。
  事,合情合理。
  局面,理所应当。
  唯一的问题是,这个东西是带时限的,这要是想要慢悠悠走,绝对不赶趟。
  但是你真说是个完全达不到的时间,也实在谈不上,那里面甚至还留了点空余,让林朝钻空子也不是,不钻空子,屁股还感觉要遭殃。
  “……”林朝。
  【陛下你至于吗?】
  朕本来是不至于的。
  但是就你的状态来看,朕不至于,你说不准能说到什么时候去!
  始皇帝面无表情。
  不过别管林朝再不想,眼下面对这等明明不是本职工作的本职工作,终归还是去了。
  好消息是,林朝的屁股保住了。
  坏消息是,林朝看着那瓢泼大雨,不由得道,“这雨,时候能停啊?”
  “这雨感觉要下许久,说不得几天了。”
  【我开始想念随行车驾的厨子了。】
  眼瞧着这一幕,太祝轻咳一声,“秘祝不必沮丧。”
  “虽然路上遇见了大雨,但是好消息至少不是我们在荒郊野岭时候碰见大雨。”
  对此,林朝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就在三日后,林朝一行人躲在崖壁之下躲雨,太祝试图再劝慰一下,“秘祝不必沮丧!”
  在那一瞬间,林朝警铃大作,只不过不等林朝出声阻止,那边太祝直接道,“至少还有这么一块大石头在。”
  林朝也……也可以这么想。
  不过——
  “太祝。”
  “您说。”
  “说得很好,下次别说了。”林朝语重心长。
  “?”太祝。
  【你昨天说了下雨好歹是在村落,你今天说你至少还有一块大石头,可是你忘了,你全都忘了,说安慰,说不必沮丧,我很害怕,我很害怕再这么说下去咱们连块石头都没有了。】
  【等明天就要成太祝为何感慨了,眼下已经经过了笑诸葛亮无谋,笑周瑜少智,正在进行诸葛亮、周瑜毕竟智力不足的阶段,再感慨下去,咱们就直接去华容道当落汤鸡了。】
  【为了避免这种事,咱们还是别说了。】
  太祝听着这话更迷茫了。
  我有这么大能力吗?
  不至于吧?
  相比较太祝,其他人也有些将信将疑。
  不过林朝转念一想——
  【说起来,现在这话都已经说了,那下次……】
  林朝陷入了沉默。
  “等到了就近的村落,我们购置些更好的雨披吧,更严实一点。”
  太祝感觉不至于,然后再下一次归路上,这回,真的大石头都没有了。
  一群人裹着雨披,看向了太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