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快穿之食味> 快穿之食味 第88节

快穿之食味 第88节

  “行,都按你说的!”
  账目清楚后,安然又得了一批干货,这批干货被安然先收了起来。村长很大方地奖励安然一些她想要的胶仔,这些本来是交上去的,不过安然为村里办了好事自当奖励。
  换回来的东西在村里放了几日一直没说怎么处置,主要是怎么弄?东西发出去村里可是没钱了。最后支书说了话,“有的要分,有的要卖,村里没人买了卖给别的村。”
  众人一听确实可行,一个村怎么能没钱?
  接着村里没到过年却提前分了东西,从大米白面到袜子毛巾。除了粮食都是小件,想要大件拿钱买!尤其布料、枕巾、床单、被面的,那么多花花绿绿的东西女人们激动起来。
  有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给闺女备嫁妆的正好了!不过很快有人因为要什么颜色的布,什么被面床单的就打起来了,村长一个头两个大,女人怎么就那么多事!
  “都给我闭嘴!要是再闹就没下次了!”村长一喊人们才闭上嘴,“先紧着娶媳妇嫁姑娘的,家里穿什么还不一样?”
  肯定不一样,谁不喜欢穿漂亮些!
  经女人们一番抢购后剩下的被村里的妇女主任打包带出去卖了,这回村里算是安静下来。但安然这里却不太平了,总有人找上门让她把家里的干货卖出去,应该说换成东西。不光本村的,还有外村的,甚至外村村长都找来想用干货给村民换些东西。
  最后都到了林成荣这里,“要不你再跑一趟?”
  美凤一听抱紧妈妈不撒手了,安然无奈道“要不我带着美凤吧,怎么都要跑一趟,顺便把上次欠的东西还了。”
  林成荣想着那个宝贝便应了,也就是母女俩再跑一次郑州。
  安然亲自验货,东西先运到林家,他们再一批批送去货站,称好重量,登记好需要的东西,安然再次启程。
  上次多少损失了一些布袋,村里给她了一些麻袋做补偿,娘俩一走便是半月余。这次安然带着美凤和两只狐狸做了一个海底旅游,避水珠将几个包裹在内,又能将外面的东西看得清清楚楚。
  美凤看着那些鱼就在身边兴奋地去抓,两只更是如鱼得水,看到那些鱼类就冲出去要回来让安然收了。现在红蟹最肥,个头还很大,墨鱼这个季节也是最好的,安然便让两只抓墨鱼,自己抓蟹,赶上虾群鱼群来一网。
  玩够了一起进空间享受没好到生活,趁着美凤睡觉安然便往远处走走,越远东西越丰富,越舍不得离开。
  不能太贪婪了,算着日子还得赶回去!这是一个村的和散户的,其他村安然没应,她不可能弄到这么多物资,再多就要被查了!
  完成这次交易后任何人的请求安然都没答应,“我家亲戚都动员了,只能弄到这些,再多真没办法,实在想要的只能等下次机会。”
  有人理解,有人骂骂咧咧,总之好人就是不好好当,她也不想做什么好人。
  “太折腾了!以后不管这种事了!”林成荣都说了话,大半月没见到孙女他很想。
  林成荣看到林雅琴一家露面一拍腿,怎么把闺女家忘了,果然林雅琴很不高兴,抱怨她爸和弟媳有好事都不想着她。
  安然也知道是她疏忽了,“大姐,你说你要啥?只要我能弄来。”
  “我要自行车你能弄来吗?”林雅琴说的是气话,自行车对他们来说依旧很难得。
  “可以,但给我时间,您别急,赶过年一定给你弄来。”
  “真的?”林雅琴不过说说,没想到还真能弄到。
  “我得去给你打听,可能是旧的,新的咱们没票。”
  “旧的也成!我这次是想让你给我家那俩秃小子换两双球鞋,给你姐夫换一双解放鞋。还要十米藏蓝底卡布,三米紫红条绒布——”林雅琴数落了一堆,安然用笔记下。
  “你看需要多少干货?我们家晒了不少咸鱼,东西保证好。”
  安然相信,“大姐,你要的这些东西一共价值三十二块左右,干鱼看品质,虾仁贵一点。”最好品质的黄鱼不过六七毛钱一斤,普通的只能卖两三毛一斤,干虾仁却能到一块左右,当然也看品质。
  林雅琴满意而归,现在都知道她有一个本事的弟媳妇,婆家人对她客气了很多,两儿子的鞋便是她要来的福利。
  林成荣有些担心,这样弄好吗?
  安然想了,一年最多两次,她可没时间弄这些。这段时间她接触的咸鱼干货多了,品质好坏的辨别能力增进很多,同样的鱼腌制晒后的结果往往不同,有的很整齐,软硬度刚刚好,有的就是一根咸鱼棍,还有的保管不当发霉变臭,或者晒的时候落了苍蝇,里面还有蛆虫。
  本来想弄些干鲍鱼胶仔,林成荣没让要干鲍,干鲍鱼的品质区别更大,很多人不会晒,晒不好的干鲍直接影响到做菜的成败。安然想到后世流行的溏心鲍,据传干制过程十分讲究,但她在大连海域收的干鲍品质一样好,那种溏心不过是食客对美食更高追求。
  倒是那些胶仔可以要一些,林成荣把控着质量,安然放心收。总体上不多,主要是品质太一般,想要好的就得去收购站淘或从个人手里找。潮汕人喜欢鱼胶,不只是它在翅参鲍肚中占有一席之位,在潮汕人眼里它还是滋补佳品。具有美容养颜、补气血、止咳润肺,伤口愈合等功效,还是孕妇产妇必须吃的食材,所以很多有女儿的家会准备鱼胶给女儿做嫁妆。
  第175章 安然想学做鱼胶晒鲍鱼,但最近捕捞的货却是更多的蟹!连权叔都给送了几……
  安然想学做鱼胶晒鲍鱼,但最近捕捞的货却是更多的蟹!连权叔都给送了几次。
  “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蠘脚无毛。这个时节蟹最肥,赶紧吃吧!过了季节可没这么肥美的蟹了!”这里的蟹指的是淡水螃蟹,而海水蟹为蠘,蟹肉甜膏美,蠘的肉更鲜。
  权叔拿来的都是这里人们最喜欢吃的青蟹,青蟹生活在半咸淡水域,河流入海口范围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青蟹个头大,有的能到五六两,吃一只肥美的蟹能吃饱人。
  而出海的船带回来更多的是海蟹,三眼蟹、梭子蟹,花蟹,现在都很肥。除了上交的蟹,各家还是能分到一些的。
  家里螃蟹多,安然自然要尽可能多做一些美食,林成荣做了蒸蟹、腌蟹、螃蟹蒸蛋、红蟹蒸糯米饭、蟹塔、炒蟹、蟹粥、冬瓜蟹煲,安然便做蟹黄包、肉蟹煲、盐焗蟹、蟹粉狮子头、蟹酿橙。
  林成荣对安然的表现大加赞许,“你这手艺再练上几年完全可以去掌勺,你比我更有天赋啊!”
  “哪里?我还差得远呢!”安然笑着谦虚,她都练了一百多年了,能不好吗?
  “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你生活在中原,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沿海与中原风土人情,物产相差很大,想把这里的菜做好还是要从学食材开始。”
  这一点安然很赞同,同样是青蟹,还要分成水蟹、乌脐、肉蟹、膏蟹。水蟹是没长肉的蟹,只能吃个味道。乌脐也叫奄仔蟹,是指没受精的处女蟹,肉质甜美嫩滑,清蒸最好。肉蟹则是成熟的公蟹,肉质饱满,适合焗。膏蟹则是成熟的母蟹,好东西怎么做都好吃。
  按权威的权叔说这只是粗略分,细分还能分,一般是按成熟度分,就如奄仔蟹,还可以分为青奄、白奄、黄奄、黑奄,黑奄品质最高。
  黄油蟹,蟹黄充斥了全身,是母蟹的变异,一百只蟹里不一定能出一只,是青蟹里的极品,想要一眼能挑出一只好蟹就得找权叔,安然没事就带着美凤小狐狸去溜达一圈,跟着权叔学挑蟹。两只小狐狸被安然排出去抓螃蟹,他们速度快,去海口滩涂抓蟹简直是天下无敌手。
  安然给它们做了一个袋子,抓了螃蟹就放袋子里,两只每每都能收获满满回来,当然奖励是必须的,就是做好了的美食也得有份,不然它们也会闹情绪。现在林成荣已经完全将它们当成了家人。
  安然的学习能力很强,不久便能用眼一看,上手一拿就能找到好蟹为止。
  “好好!你这丫头不接你阿公的手艺简直就是白瞎了!”权哥很是豪爽一人,也不知道怎么喜欢和闷葫芦的林成荣成了朋友。
  螃蟹还在吃,林成荣,不,应该是村里人,或者潮汕人开始往家拎一种青色的果子了——橄榄!这个季节正是橄榄成熟的时候,安然不知道为啥这里人就那么喜欢吃橄榄,最初她只对橄榄菜有印象,因为很多超市都有卖。后来林成荣用腌制的橄榄做过菜,吃白粥的时候吃过去年存的橄榄糁,安然便多了几分印象。等尝过街头卖的麦芽糖橄榄,林成荣做的鲜橄榄糁后她决定还是囤一些。
  橄榄糁分咸甜两种,一斤橄榄捣碎加入三两盐三两南姜碎,搅拌均匀就是咸味橄榄糁。橄榄的清香,南姜与盐的咸辣,喝上一口白粥,让你有了另一种回味。而且咸味橄榄糁随做随吃还能长期存放。甜味的橄榄糁减少了盐分,多了糖和熟芝麻芫荽,依旧可以左粥。
  安然脑海里浮现出一堆可以配白粥的食物,这里叫杂咸——橄榄糁、橄榄菜、老菜脯、老菜脯炒蛋、咸菜、酸菜、生腌、白灼海鲜、鱼饭、油浸带鱼马鲛、煎咸鱼、炸小酥鱼、咸蛋——
  那句话怎么说,一碗潮州白糜,后宫佳丽三千!这只是一碗白粥的选择,何况还有那么多种味道的砂锅粥!
  市面上除了青橄榄还有一种乌橄榄,因为口感不佳,一般用来做杂咸。似开非开的水倒进乌橄榄盖盖浸泡两个小时果实便软,用线一划,乌榄剥下两瓣榄角,里面撒些盐用手一捏晒干可以存很久。榄角可以烧肉炒鱼、可以蒸鱼炖鸭。可以焖豆腐,还可以酿榄角。就是核仁都是美味!这种橄榄核哈可以做核雕文玩,安然将那些核收了起来。
  聪明的潮汕人将每一种最普通的食材都能衍生出一系列的美食!
  厨房的架子上又多了很多坛坛罐罐,安然去城里专门采购了一批橄榄做好了放空间,接下来便是另一个杂咸重头戏——做菜脯!潮汕人把萝卜叫菜头,腌制的萝*卜干叫菜脯。每年冬至前后家家都要用白萝卜做上一两坛子菜脯存起来慢慢吃。
  作为潮汕三宝之一的菜脯有着悠久的历史,安然多次在林家吃过,时间短的颜色发黄,越久颜色越黑,陈年的老菜脯齐切开会有一层菜脯油,那是萝卜里含的植物脂肪经过日晒压榨慢慢从中渗透出来的结果,老菜脯有着独有的香味,那种香沉稳内敛稀奇。
  萝卜是村里用咸鱼海产与种植村换来的,大家各取所需,礼尚往来。村里先按人头分,谁家想多要可以花钱买,很便宜,一分钱一斤,一根萝卜几分钱就搞定。
  林成荣本没想多要,但安然做主又加了一倍,林成荣知道儿媳妇现在对什么吃食都充满热情,也就随了她。家家门口晒席上铺开了萝卜,新出土的萝卜水分很高,需要在太阳下晒一晒,然后一层萝卜一层盐码进用席子围起来的坚固围栏里压上重物挤去尽可能多的水分。
  初步压榨后的萝卜白天继续晒,晚上收起来接着腌制和压榨水分,繁复这样操作,直至萝卜晒得蔫蔫的,微微发黄,里面的水分降到10%才开始入瓮。装满新鲜腌萝卜干的大瓮口用木头和水泥封死,没水泥只能用黄泥。
  新作的菜脯最好放置一年半载再食用,这样菜脯的萝卜味几乎没了。
  安然还跟女人们学着用萝卜做了另一种吃食,这里人叫菜头薧,是用切成条状的萝卜撒上盐和糖繁复暴晒而成,咬起来酥脆爽口,咸中带甜,这么当零嘴吃刚刚好。偶尔吃一条还可以,相较红薯干,安然更喜欢红薯的甜糯。
  而这里的女人孩子们很喜欢吃,可能是家里没什么零嘴。菜脯就如北方的咸菜家家必备,很多家喜欢用它做汤做菜,如菜脯虾汤、菜脯焖鳗鱼、菜脯烧猪肉、菜脯炒蛋,这里叫菜脯卵,逢年过节拜老爷(潮汕人口里的老爷是对诸位大神的称呼)都能用上。
  接下来要做什么?安然真切体会到这里的女人好累!将菜脯封好了估计快要做咸菜、冬菜、贡菜了,从家里各种坛坛罐罐就能判断出这一年四季下来就没怎么闲的时候!
  安然抓紧时间去了一趟李家收货,又去县城给林雅琴弄了一辆六七成新的自行车,新的换旧的她还有赚。算算时间又把林雅琴要的迪卡条绒布和球鞋胶鞋准备出来,让人捎了口信给黄家,很快林雅琴和丈夫带了一车咸鱼干货过来。夫妻俩见到自行车那叫高兴,“弟妹,谢谢你了!”
  有了车子她来娘家也方便了,安然还给了她一个打气筒,“我哥给我的,你们拿去用。”
  夫妻俩没客气,客气不起来,“我们还要给你多少咸鱼?”
  “车子我给了对方八十五块,你们给我弄五十斤的干扇贝,咱们就两清了。”最近上来的墨斗和扇贝很多,村里正在加工扇贝晒墨鱼干,安然很喜欢这两种东西。
  “好,我们就先把东西拿走了!”夫妻俩匆匆来匆匆走,安然有点负罪感,别家女人累得像条狗,她除了一日三餐便是带美凤,虽然在赶制杂咸时忙一阵,那也只是一阵子,过去又可以歇歇了。
  最近两只狐狸玩野了,每天也不知道跑去哪儿,回来倒是带回两袋子东西,有时候是鱼虾,有时候是螃蟹,有两次居然弄回两只兔子。两只鬼精地都是天黑回来,尽量避开人。
  美凤得亏大伯母照顾,安然很多时候都把东西分给那边一份。
  “你家这俩东西倒是鬼精的很!算是有良心的!”大伯母喜欢坐在大门口晒着太阳做针线,看着孩子们别跑远,别被人欺负了。她已经完全接纳了安然,尤其见家里钱财越来越宽裕后。她曾经偷偷想过,要不是安然年纪与二儿子相差太多真想让儿子娶了这个外省人。
  但她知道那只是想想,只要有钱给儿子娶媳妇不是难事。安然不去上工却是她看不惯的,她们年龄大了不上工,安然这么年轻就在家待着着实让她和村里很多人看不惯。
  安然是不管别人怎么想了,什么季节她要干什么事,这事她跟林成荣已经通了气,家里不缺那几块钱,她只想将最基本的东西学会。
  生活慢慢恢复平静,天气转凉,人们的衣服都要换成厚实一些的,虽然穿不上棉服,秋衣裤却是穿得。家里东西又多了很多,林成荣知道儿媳妇跑这两趟不可能不赚,他不问,家里东西多了就换着花样做。
  船上来的东西好了可以花钱买,安然要学干炸虾枣、干炸虾筒,他便教,安然更想学煲汤,家里时不时喝的汤几乎什么材料的都有,不管是苦瓜、丝瓜、节瓜、哈密瓜,还是鸡鸭鱼虾贝,感觉没有什么不能拿来煲汤的。汤里最长出现的还有中药材,如黄芪、当归、枸杞、薏仁、石斛等等,五花八门。
  林成荣煲的汤每次不重复,这也让安然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石橄榄是一种炖汤常用食材,用来炖老鸡,炖猪骨,都非常好。墨鱼干与猪骨、冬瓜、老鸡老鸭更是绝配。羊肉竹蔗马蹄汤,清香微甜,鲜而不腻。陈皮老鸭汤润肺化痰。鱼胶炖鸡炖鸭炖银耳,炖鲍鱼都没关系——
  第176章 林家的香味好像从没断过,看看安然母女越来越红润的脸就知道这家日子好……
  林家的香味好像从没断过,看看安然母女越来越红润的脸就知道这家日子好过,很多人猜测与林成荣相同,这个外省女人一定赚了不少钱!
  “赚多少有啥用?还不是年纪轻轻守活寡!这年轻的儿媳妇跟老公公住一起——”女人们最爱说酸话,而唐冬梅的话已经不是用酸可以盖论了。
  “唐冬梅!你再说我撕烂你的嘴!”徐英预试着就要冲过去,被身边女人拦住。
  众人都看向唐冬梅,这种话也能说?
  唐冬梅一仰脖“说怎么了?她一个年轻寡妇不走啥意思?”
  徐英冲过去就给了唐冬梅一巴掌“让你胡说!走!去见族里老阿公去!你敢不敢?安然和阿叔怎么对不起你了?不就是没过继你家吗?至于这么泼脏水吗?”
  “好你个徐英,我倒忘了,你和那外省人一样不都是小寡妇吗?怪不得你急了!呵呵,是不是被我说中了?”唐冬梅不知死活地喊着,随后被徐英按在地上打。
  这场闹剧在村长来后才消停,两人披头散发地都挂了采,打人不对,但这人该打!村长气得也想将唐冬梅打一顿。没看林成荣脸色铁青着走了吗?村长怕事情闹大,林成荣毕竟是烈属,闹到上面他受不了,这事还得尽快解决。
  安然知道这事还是大伯母告诉她的,“尽管唐冬梅说话不中听,但这种话传出去就不好听了,你公公一定会往心里去,这事你心里有个谱,怎么做合适商量着来,别为了不相干的人影响到家里,但也不能不考虑一下。”
  安然发愁了,林成荣到现在还没回来,她带着美凤去权叔那边找,果然林成荣在这里。
  权叔见到安然叹口气“丫头,是不是知道村里发生的事了?”
  安然点头“我不在乎,清者自清,我倒觉得有些人太肮脏。”
  “但是人言可畏,这是一把软刀子,杀人不见血,你阿爸想以后跟我看鱼塘,我答应了。”
  “好,但您和阿爸每天都得回家吃饭,天气不好回家睡觉。”
  林成荣叹口气“行,过阵子我去佛山见见你表舅。”他决定去帮表兄了。
  安然知道这是他想好的,可她怎么办?跟着肯定不行,别人还不定说什么呢!“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阿爸就抓紧多教我吧!”
  几个人正说着话族里的一个堂哥过来找他们,“阿公和村长在找你们,族里的叔伯要让二嫂给你们道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