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食味 第166节
原来今年北方也出现了旱灾,相比南方的水灾却是不值一提,今年南方的水灾淹没了大片村镇,甚至波及到苏杭等人口众多的城市,损失相当惨重。
沈家捐出来的粮食是法国那边运来的,还有穆勒家的书信,安然打开看完,信是穆勒先生写的,他们要的船会在年底交付,他很高兴还能回到大海上,年底他会亲自来送船。穆勒问沈家这边有没有船长?如果没有,他很愿意做船长,而且船员都是他一手训练的——
信的内容沈安乔已经翻译给沈家人知道了,“回信还没写,你回来正好给你公爹写封回信。告诉他我同意他做船长。”沈老爷道。
安吉尔的来信说了一下澳洲那边情况,土地已经买了,就是缺人手,缺机器,现在他们正在雇人修房子和路面,如果有时间会开垦荒地。
“等咱们的船一来咱们就过去看看,你大哥已经收留了一些难民在厂子干活,看澳洲那边情况还得再寻一些来。”沈老爷现在已经不大去管厂子了,开始抽更多时间陪陪沈太太。
澳洲那边肯定要人,趁机安然想好好歇歇,还有见见纪盛堂给她找来的那些人。可以说这些人各有所长,都是来自江浙一代的厨子,有的是年岁大不做了,改为带徒,有的是某酒楼的掌厨,这次水灾携家口来上海避难。也有的是手上有拿手的绝活,就如陈师傅,一条滑不溜丢的鳝鱼到他手里三刀就剔去骨头出肉出血,手法干净利落。而他做出来的鳝鱼远近闻名。
如果不是这一家人刚来上海遭了难,无处安身求到纪盛堂这里,他也不会答应来教安然。
她去谢纪盛堂的时候得知有些还是李兴海帮着找的,“他手下接触的人多,我告诉了他,这些小事你就别去谢他了。”
哪能不谢?安然还是去李家特意道了谢,李兴海有一位夫人两位姨太太,妻妾和睦,这也是李兴海的本事。李家留安然吃了饭,李兴海得知沈家去了云南建厂若有所思,沈家可越来越有意思了。
第295章 安然歇了几日便开始跟陈师傅学做鳝鱼,尽管她做的也不错,依旧想看看陈……
安然歇了几日便开始跟陈师傅学做鳝鱼,尽管她做的也不错,依旧想看看陈师傅的手艺。陈师傅的鳝鱼的确做的很好,相比徐妈的手艺强上很多,没比较就没差距,同样的大烧马鞍桥陈师傅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好吃,鳝鱼段酥香,风味隽永,蒜香不浓不烈却无处不在。
脆鳝选材与其他菜不同,用当地的小鳝味道最佳,活鳝去骨划丝,简单入味,撒粉油炸,两次入锅,炸出来的鳝丝乌光油亮,最后浓卤烩煮,鳝丝松脆香酥,挂上的汁甜咸爽口,微微带着酒香,怎么吃都不厌。
炖生敲、炝虎尾、刺毛鳝筒、响油鳝糊、软兜鳝鱼、烧鳝段、黄焖鳝鱼、生炒鳝鱼、鳝鱼煲、鳝鱼面、鳝鱼饭——
安然觉得陈师傅真的可以做出一百道鳝鱼菜。
沈家女人知道这位姑奶奶又开始魔障了,家里开始天天鳝鱼,各种的鳝鱼,好吃是好吃,可是谁天天吃吃不够?
沈太太赶紧打住,“该吃蟹了,你啊给我们换换口味!”
安然猛然意识到快中秋了,可不正是吃蟹的时候,她第一反应便是洗手蟹和蟹黄面,“好,明日我们开始吃蟹!”
“哎!你也别谋着一样来,我们也想换换口味!”沈太太无奈道。
“你们想吃什么?”
“什么都可以,但要多样化,我说的是食材,秋鱼肥、河虾鲜,还有这些都是凉性的,家里孩子们都在长身体,鸡鸭鹅的,也要来一些,秋补多吃牛羊肉,还有时令蔬菜,果实——”
安然听了沈太太一通说懂了,陈师傅的手艺她觉得也差不多了,给了他一笔钱换下一位师傅——宋老。老师傅已经过了花甲,拿刀做事手已经颤抖了,可架不住人家资历老见识多,徒弟就有几十个。
现在儿子徒弟在上海的好几家饭店做掌勺,他被找来的条件是在租借弄个小院,想学什么他会毫无保留。
李兴海让人来问沈老爷时,沈老爷当即将石库门的一座院子给了老爷子,就当拜师礼了。
尝过老爷子带着弟子儿子做的一桌宴席后,安然在第二天就拜了师。
宋老的厨艺是稳重成熟,带着时间的厚重,尤其是他做的干菜焖肉,肉质软烂,颜色鲜亮,味道醇厚香糯,不但肉香,又复合了梅干菜的香和绍兴酒的醇,吃这道菜一定肉与梅菜一起吃,再来一碗白米饭,简直是无人能抗拒。
安然本以为他做的是梅菜扣肉,虽然原料相同,都是猪五花和梅干菜,但做起来却略有不同,干菜烧肉的步骤更繁琐,五花肉一定烧制上两个时辰至软烂入味,泡发好的干菜用肉汤炒出才能与烧好的肉放一起进蒸笼蒸上一个半小时。
不过这是这时候的猪肉,等以后的肉都是速成的哪里禁得住又炖又蒸,别说烧两个时辰,就是一个时辰肉怕是都成了肉泥!所以安然很珍惜现在的食材,更理解后来再也做不出老菜普的味道。
宋老是绍兴人,善于做本地菜,但江浙菜一样孰能。他做菜喜欢用黄酒,更钟爱梅干菜,早上一碗白粥,一个梅干菜包,一碟猪油炒的梅干菜足矣。
自从安然师承宋老后沈家人终于笑起来,宋师傅很会搭配食谱,每餐有鱼有肉,有菜有汤,荤素搭配。今天做了荷叶粉蒸肉,明日一定是东坡肉,后日换成干菜焖肉,大后天便是罐焖肉。今日吃雪菜黄鱼,明日便是宋嫂鱼羹,后日锅烧鳗,大后天西湖醋鱼——
总之沈家的餐桌丰富了,就连这个八月节安然的供奉都正规了很多,安然按照宋老给出的一张宴请菜单稍作改动,好好准备了八月节的供奉。里面添加的主要是装门面的鲍参翅肚,顺便练练手,以免生疏了。
炸响铃、蜜汁藕、烧鹅、酱鸭、白斩鸡、三丝拌蛏、醉蟹、鸭舌、水晶肴肉、糟八样。
十道冷菜,加上二十道热菜:干菜焖肉、蜜汁火方、软兜鳝鱼、脆鳝、雪菜黄鱼、松鼠桂鱼、蟹酿橙、蟹粉狮子头、清炒虾仁、扣三丝、鸡汁太湖白鱼、雪花牛肉、黑松露焗龙虾、香辣澳龙、鲍汁扣花胶、蟹肉金钩翅——
再加上绍兴的肉粽、宁波的汤圆、扬州的蟹黄灌汤包、炒饭,上海本帮的蟹黄面、杭州的小笼包,再来一盘八宝饭,最后还是上一盘三鲜的饺子一屉驴肉蒸饺——
安然想着不久可能要去澳洲薅羊毛,做菜的时候龙虾一点不心疼地用,做完后安然都忍不住流口水了,好久没这样吃了,限于外面的条件,有的想吃却弄不到食材。
几位大神一看满桌丰盛的供奉相互看看,这丫头又换地方了?怎么感觉她在满世界溜达。不过这样也好,真让他们一直吃重复的东西怪无聊的,现在他们的胃口已经越来越叼了,普通的供奉根本看不在眼里。
八月节后安然依旧跟着宋师傅认真学做菜,但每天晨练不耽搁,其实没她孩子们一样在坚持,只是好久没出去了,沈老爷因为外面流民太多根本不让他们出去,就是上学也要护卫跟随,就怕出事。
还好他们在租界相对安全很多,据说外面更乱,安然也没空出去,但沈家暗中招人手却是事实,现在只要不挨饿,多的是人愿意出去干活。
时间很快到了冬至,穆勒的货轮依旧没看到,安然的笔记已经有厚厚一摞了,现在她开始出来学那些记忆里的小吃,就如她的最爱生煎包、小笼包、馄饨、锅贴,这些设在石库门弄堂里的小吃好吃又便宜。
李兴海纪盛堂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他们介绍的几家味道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安然不管跟谁学都会奉上一份拜师礼,那些淳朴的摊主一点不设防细心教导。
这样彬彬有礼和气的太太学了去也不会和他们抢生意,安然手包着一只只胖乎乎的馄饨,眼睛瞥见那对母女,没想到苏青带着女儿来这里住了,据街坊说她在附近学堂教书。
“说是她爹娘没了后被家里嫂子赶出来的,和几家租了一户住所,也是怪可怜的。”街坊大娘道。
安然觉得苏青变了很多,没有以前的娇弱清高傲气,多了质朴柔和,尤其看她女儿,满眼的母爱。这样的苏青让安然很意外,突然没了恨意。一个娇娇女性情变化如此之大必定经历了大悲大喜。那个陈景谦还真是心狠,也不知道现在的苏青后不后悔?
苏青每日都带着女儿来这里吃早点,她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安然,她只是与安然目光相碰后便躲闪开,吃了饭牵着女儿走了,随后便没再来。
安然对她突然没了任何感觉,本来她与他们没什么瓜葛,有的只是原主。说来说去害死原主的罪魁祸首是陈景谦。虽然苏青曾经对她有过谋害之意,安然决定不追究了,她已经得到了报应。
穆勒先生的船终于在冬至前到了上海,他给沈家运来一批物资,还有一些开荒耕种需要的机器设备工具,其中粮食占了一定比例。同来的还有一些想回国的华工,法国那边已经没多少破烂让他们拾了,留下便是种地养殖。
成家的可能会留下,那些单身汉或国内有妻儿的都选择了回来,安然给每人发了一笔钱算是了却了多年的情分,安然没想到的是大部分人回家后很快带着家人又来找她了,因为在家真的活不下去!当然这是后话。
粮食一上岸便被抢购,现在中国不管哪儿粮食都是紧缺的。
穆勒和船员只是在沈家修整了半月就要走了,船上装满澳大利亚开荒需要的物资,还有沈家招来的一批工人和安然从法国带回来的那些孩子。
那些孩子已经不能叫孩子了,只要到了十四岁便是男人,现实让他们没有那么多童年!
而穆勒经过与沈家商谈后船划到他名下,主要是为了行事方便。穆勒没药沈家的钱,沈老爷暗骂穆勒老奸巨猾,本来是沈家的船又成了穆勒家的了!
穆勒可不管沈老爷的心情,他开心着呢!这艘船是最新型的货轮,速度快不说还稳当,在大海上行进安全很多。
安然也要走了,跟着穆勒的船,她要去找安吉尔,沈太太知道拦不住便由着她去。
刚和娘亲团聚没多久的糖豆兄妹噘嘴表示抗议,可他们知道娘亲去找爹也只能忍了,还是小志乖,少年已经变声,做事成熟很多。“娘放心去,弟妹我会照看。”
“辛苦小志了,你有什么想要的吗?不知不觉我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小志想了想终于说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我想要一把属于自己的枪!”
平时他们练习打枪后枪是会被收走的,安然理解少年的心,点头“等我回来会给你带一把枪回来,不过只能放在家里,上学不能带。”
小志露出灿烂的笑容,他这个娘没一点责任心,养了孩子都是扔给别人,他还是靠自己吧。
澳洲那边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安然没带任何人,将季红红玉都留给了沈太太,也是让她们帮着照看她那三个孩子。
去澳洲一路南行,途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沿着澳大利亚外围航行至东南部的南澳大利亚州,这里气候宜人,是安吉尔选择的种植区,也是澳大利亚主要粮食产区。
一行几经打听才找到安吉尔所在位置,看到消瘦黑了很多的安吉尔安然心里一阵阵酸楚,眼里有了泪花,如果不是她说来遥远的澳洲种地安吉尔哪里会受这般苦?安吉尔紧紧给安然了一个拥抱“傻姑娘,哭什么?我不是很好嘛?”
哪里好?路没好路,房没好房,只有一些简单的屋棚和几匹马,几头牛,三五辆车。看看四周还一片荒野,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受了多少苦?造了多少罪?
安吉尔指着一望无际的荒野道“安安,这些都是咱们的土地,我们就是太需要人手了。”他带来的人不多,雇佣的是当地土著,由于语言上不通,沟通起来很麻烦。
穆勒先生抱了抱儿子,“不怕,我给你们带了拖拉机耕地机、还有挖掘机,柴油,现在你可以大干一场了!”
第296章 “真的吗?太谢谢您了!”安吉尔听到这个消息比什么都开心,有了机器就……
“真的吗?太谢谢您了!”安吉尔听到这个消息比什么都开心,有了机器就容易多了。
“还有四百个工人在船上,这是咱们二十个弟子。”安然补充道,他们上岸带的人不多,主要是还要办手续。再说他们装了一船的东西,里面很多农具种子,还有大量生活物资,要留人看守。
农场到外面的路已经简单修了,通行是没问题,众人修整间安然操持着给安吉尔改善生活。安吉让人从隔壁农场买了两头牛杀了,排了一排大锅炖肉做饭。
吃饱喝足小夫妻找地方一番亲热后安吉尔才将这里的情况说了一下,土地多的是,政府也鼓励开荒耕种,“咱们也要弄个养殖场,养牛养羊,鸡鸭,还有猪,这里真不错,现在正是初夏,最舒服的时候,土地翻耕后正好播种——”
“安吉尔,你不怪我折腾吗?”安然有些不好意思。
安吉尔亲了安然一下“你喜欢做什么我就陪你!”
“好好一个建筑师跑来开荒我——”安然很有负罪感。
“这里也不错啊,人生就应该经历丰富,我的命是你给的,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安吉尔紧紧抱着妻子,亲吻着“是你让我在战场上活下来,当我感知自己没死后我就发誓,我的后半生都是你的,我不要再离开你和孩子们了。”
安然没想到安吉尔是这样想的,这男人给她了全部,她何以回报?可他的祖国再饱受战祸呢?他还会这样想吗?
第二天众人返回港口开始往里面运输物资,人员早已被分成十个小队,任务一分配,各组都有目的性开始忙碌起来。人推马拉,加上拖拉机运,船上的东西总算运进来。
物资一到开荒建房便提上日程,安吉尔负责监督房屋建设和打井引水,穆勒负责教授工人开车,安然则去购买建筑用的石料木料水泥沙子等。
那些东西只要去港口或较大的城镇就有,有安然作弊东西很快到位,没事的安然也教徒弟们开起了拖拉机,想当初她是学过的。
机器开始在荒野中轰鸣,土地翻晒两次便播下玉米小麦土豆棉花等作物种子,安然还选了地方种植了一些果树,圈了河道养殖起鱼虾,还有牛羊等牲畜也要养。这么一大片肥美的草地不养牲畜简直是浪费。
这些事交代一下自然有人干,她还有很多事要做。二十世纪初期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依旧没得到开发,倒是一些铁矿煤矿被英美法等国开发了。安然去了一次煤矿,用空间偷渡了大量的煤炭给农场用于日常生活。
还有木料,钢材,不弄一些她的农场怎么圈起来?五百人里自然有能工巧匠,安然特意选了十几个木匠过来,这不就有了用武之地?加上电动的工具,建房的速度和开荒的速度一样的快。
穆勒先生没停留多久,他听了安然的建议去巴西或者美国买粮食去了,运到中国就是大把的银子。法国那边随着废旧物品收购进入尾声,已经没什么金属能运到中国了,粮食红酒白葡萄酒在国内和周边便能销售,以后沈家怕是只能走澳洲的市场了。
随着欧洲各国经济上的好转消费也在增强,当初选择来澳大利亚开荒也是考虑到这个因素。
穆勒先生喜欢海上生活,他找到了从前的信心和快乐,他决定在有生之年将世界各地周游一番,所以他要走了,理所应当地将船霸占了。
“我会再给亲家定一艘货轮。”想到沈家需要船只运输,临走给安然扔下这句话。
“两艘!还要负责培养船员船长!”安然觉得沈家不应该在国内与同胞做竞争,走海运有何不好?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尤其抢夺有限的资源不如从外面弄来补给贫困的国家。
“两艘!”穆勒先生笑着应下,接过安然写给沈家的信,他不介意帮着沈家培养人手,他的生意以后还要靠沈家呢!
“他居然抛弃了我们!”安吉尔很是无语,他的老爹急火火就走了,那他们怎么回去?
“既来之则安之,等这里有些眉目了我带你去捞好东西!”安然不以为意,只是想到三个孩子有些愧疚,不好意思,又管不了你们了。
安吉尔搂紧妻子,只要他的安安在身边到哪儿都无所谓,只是他想他的孩子怎么办?
安吉尔和安然规划了一个村子,还给他们自己设计了一座房子。种子播下后大家继续建房,住房和仓库都要建,还有养殖棚。安然再去运来了水泥和砖石木料。
随着房子的建设成家的人有了自己的新居,没成家的三五人一套院子,有的偷偷求到安然这里想要老婆了,安然理解,答应下次回去一定给他们带一些女人来。
有了盼头男人们干活更卖力,村子越来越有样子了,有住处,打了水井,家家给了锅碗瓢盆,分到了粮食,给了小牛小羊小鸡鸭等。安然鼓励个人开自留地,种菜搞养殖等等,做到自给自足。
那批雇来的土著眼看着黄种人有了新居,生活安定羡慕不已,带头的过来与安然安吉尔商量也要留下。
留下也不是不可以,安然给他们规划了另一块住处,房子自己建!那些土著其实很聪明,跟着建了不少房子已经学会怎么建设了,只是到了木工活需要木匠帮忙。
安然将他们使用的材料人工算成工时,这些都需要他们用劳动偿还的,不然怎么约束这些人?不管是华工还是土著,将来都要采取工钱制,付出才有收获。
用当地土著不是没好处,就如怎么对付数不尽的蚊虫,他们会采用燃烧一种植物来驱赶,而且效果很好,安然叫它们驱蚊草。还有他们善于抓猎物采集野果,用一些植物果子煮汤,安然也跟着学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