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快穿之食味> 快穿之食味 第218节

快穿之食味 第218节

  加上给齐济民和胡明华的总部办公室,七七八八一分,整栋楼都有了安置。每个部门给他们一个会议室,安然自己霸占了顶层,给自己配了一男一女两个秘书。别担心什么办公室恋情,她选的男秘书比她都大,女秘书则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趁着大楼还没完工,两人都被送走去学车本了。
  这座大楼是她的面子,为了装修出高档次的效果,安然特意出去一趟弄回一些高档材料,标准是两千年后,所以内部装修进行的很慢,招来的人不得不租了一个宾馆做临时办公地点。
  最先完工的住宅是永川那边的,因为人数少,生活区并不大,安然按工人的积分分配住房,凡是永川食品公司已婚员工基本上都分到了住房,即使没结婚的也分到了宿舍。高层管理人员更是分到了三室两厅的大房,一时羡煞众人。
  安家自己占了一个单元,就算安然给他们的福利,别管在不在家的安家人都有房子住。为此安妃今年特意回来了一次。看自己房子不是重点,重点是来参加安胜利的婚礼。安胜利被老母逼着相了几次亲总算找到了心仪之人,房子既然分下来便紧赶着在年关时办了酒席。
  婚礼多热闹不说,安家众人总算过了一个大团圆年。而且今年喜事特别多,最大的莫过于安胜利结婚,安家添丁入口,安家各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新房。
  再有就是今年的分红让安家兄弟腰包更鼓了,加上虫草的收入,安胜利可以说今年大丰收。安妃家准备年后开第二家饭店了,这是大喜事。本以为安静不会有什么喜事,人家却羞答答说谈了男朋友。
  吴淑芳高兴,女孩子该谈朋友就谈朋友,该结婚就结婚,不然她这个老母心真要操碎了。大家都知道她在暗指谁,可那又如何?不结婚的最会赚钱,大家都指着她吃饭呢!
  好在没人再提这事,新年皆大欢喜。
  生活似乎又恢复到往日,似乎又有了不同,区里算算时间,三年免税期已满,赶紧找人来催税,自此永川食品成纳税大户。你有钱了相对就有了责任,不管是区里还是市里都问她有没有再收购一家倒闭企业扩建新厂。
  这一点安然很犹豫,摊子铺大了就不好管理,但市场远远没饱和,已经有好几家在做酱和香辣脆了,虽然没他们做的有名气,却不能不给别人饭吃。
  现在的辣椒产量已经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再扩建势必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而百姓的生活平水并不支持高消费。低卖利润会被压制,或者不赚钱。
  别以为不可能,要知道海椒最高卖到了一百多一斤,一瓶酱一斤香辣脆你能卖多钱?安然思考后果断拒绝扩建新厂,即使建也要等海椒产销平衡之后。
  但她愿意承包土地山林建产业链,愿意出资修路,愿意改造破旧校舍——
  于是永川食品总公司刚搬入新办公楼不久后,又有新部门成立了,产业链发展部,下属种植养殖部门。种的是海椒,养的是高品质的猪和牛,也养鸡鸭。
  养猪的地方有些偏僻,海拔在一千以上,属于高冷地,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的猪因为环境影响生长缓慢,漫山散养,运动量大,吃的更是山谷里种植的包谷和各种野菜猪草,喝的自然是山泉水。这样环境养出来的猪别有一番风味,肉香而醇,不管是炖着吃还是做成腊肉腊肠都属上上品。
  找的师傅是做腊肉腊肠最好的师傅,师傅是本地人,有着祖传的手艺,土地承包后他弄了个养猪场,猪养了却卖不掉。最后做成了腊肉腊肠慢慢卖,即使这样卖的依旧很慢。后来听说安然征集美食便带着自家腊肉腊肠来试试。
  安然之所以选中他也是尝过了几十家的腊肉后才定下了他家。亲自上门后她就有了想在这里建一个养猪基地的想法。
  就是师傅说的,他们这里山清水秀,唯一缺点就是太偏僻。偏僻对安然来说不算啥?她与师傅和师傅父亲(这里的村长)商议后承包下村里一座山林,一个峡谷,专门用来养猪。养高山黑土猪,养香猪和其他珍惜猪。
  这些猪大部分用来做腊肉腊肠,少部分安然拿回去家吃和囤积,天然养殖的猪肉味道非常鲜美,机不可失。
  村里建了一个腊肉腊肠加工厂,雇佣师傅当厂长,所需人手都从村里雇佣。安然还会为村里修一条通往外界的小马路,这些条件没有谁不愿意的,何况安然答应按市场价收村民家里养的猪,但不接受饲料猪。
  师傅做的腊肉少了平常人家做出来的烟熏味,表面金黄,微带青木香,切开脂肪雪白,润而不干,炒菜炖煮香气悠长。
  询问后才得知他采用的不是熏制,而是烘烤结合,不用烟气大的柏木,而是用烟少质地细密的青冈木低温慢烤而成。好处就是烟气少,能锁住肉里的油脂,这种慢烤更有利于调味料往肉里的渗透。安然觉得这笔钱的投入非常值得,祖传的经验哪里是你能参透的?
  他家的腊肠安然一样喜欢,不柴不硬,麻辣鲜香,风干后一样做了烘烤处理,微微带着烟熏味,不浓不烈,恰到好处。
  等猪肉供给充足后安然会将广味、五香、微辣、麻辣等各种口味的腊肠都安排上。想想各种口味的腊肠即将一排排出现在眼前,口水都要流了!这是她为自己打造的美食王国,腊味怎能缺少?
  寂静的山村,清冷的夜,最是避世的好去处。随着山道的打开,寂静很快被破坏,但村民欢喜,孩子们欢喜,他们更想与外界进行接触。
  既然有厂长了,安然将这里交给他,她就是那个拿钱的!看来今年厂子带来的收益又进不了自己口袋了,但这种钱她出的心甘情愿!
  好心情又被那些在办公楼门口静坐的人打散,安然知道他们是被买断没分到房子的那些人。既然买断了就与厂子没关系了,怎么还有脸要房子?
  办公室主任和安保部的部长,连同新上任的物业公司经理刘星海都没什么好办法,怎么劝都无果,都等安然拿主意。
  看到安然回来仿佛找到了主心骨,“老板,这事怎么办?他们就是滚刀肉,谁劝都劝不走,警察来了也不怕,他们不闹事,就在厂子门口和公司前面静坐,他们没犯法,抓又抓不得。”
  安然看向刘星海“你也没办法吗?”
  刘星海抹汗“我一家家劝了,软硬都用了,他们就是要房子。他们说新来的工人都有房子,他们这些老工人为啥没有?”
  “你说为啥没有?”
  “买断了就与咱们没关系了,按说是没有。”
  “那就让他们坐着!”安然直接上了自己的八楼,站在大露台上看着下面那些人心里想着最好的处置方案。那些人从市里住房分配后就开始闹,偶尔还弄出一两个晕厥的,里面老人多年轻人少,他们就是用我是老人,你能拿我怎么地来要挟她。面对不要脸滚刀肉你讲武德一点办法都没有,而她还真得要面子。
  女秘书小玲过来告诉她这阵子需要她处理的事。
  “各地出现多款仿制我们品牌的香辣脆和香辣酱系列,李部长已经提出让法务部出面告他们侵权,需要您的批准。”
  “准!让法务部的人拟好诉讼,我签字委托他们去打官司,一直告到他们停止侵权。”这事是迟早的,她告的不是钱,而是维权的态度。
  “咱们申请的汽车已经批下来了。”
  “你和孙秘书去提吧!”
  “是!”
  “**找过你几次,说是等您回来有空去他那里一趟。”
  老狐狸又让她干什么?
  “省里季副书记让您给他打个电话。”最后小玲道。
  “好,我知道了!”安然签署了几个文件后给已经升到省里的纪书记挂了一个电话。
  “纪书记您找我?”
  “小安啊,找你可真不容易,是这样,年底省里有个经济工作会议想邀请你参加,你作为优秀企业家做一个报告,内容就企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先写一个稿子有空带来让我看看。”
  “好的纪书记。”
  “小安啊,作为成功企业家你身兼的不只是那一两千工人的命运,能力越强,责任越重,国家需要你们这种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吧啦吧啦——纪书记的那套说教让安然头大,不管吧那就是觉悟不够,以后再想找他办事怕是难了,管吧,她真没那么多闲心。
  安然应着,最后转到让她好好解决那些静坐的人,不然影响她的前途。
  前途?她不需要什么前途!
  到了市委这边一样是让她解决静坐问题,“如果没事还好,一旦闹出人命这是就不好办了,小安同志,躲避不是办法,更解决不了问题,你要面对现实,拿出诚意来解决问题。”
  安然笑“我现在手里没房子了,怎么解决?”
  “怎么没房子?不是还有没分的吗?楼层高低房间大小无所谓,他们是真有困难,也曾经是厂里的老同志,没功劳有苦劳。”
  “可我用钱已经买断了关系呀!既然同意拿了钱怎么还揪着不放?再说他们这种动不动用静坐获取不属于他们东西的毛病能惯着吗?一旦这个口子打开以后大家还不都有样学样?”
  “小安同志!话不成这样说,他们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我们的革命同志,而且真有困难,你怎么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书记的脸已经拉下来,“这件事一定妥善解决,不然今年的劳模就把你剔除!你要谨慎行事,知道吗?”
  她稀罕劳模吗?这是要来硬的?安然板起脸“现在房子是真没有,如果一定让我拿出房子来解决这事,请付钱!”
  “多少?”
  第381章 “一平米三百算,一套六十平的房子一万八。五十平的一万五!新房没有,……
  “一平米三百算,一套六十平的房子一万八。五十平的一万五!新房没有,要的话就是替换下来的老房。”
  “怎么是老房?老房一万多!你这是抢钱!”
  “书记,慎言,一万多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多吗?他们每人都拿了买断钱,怎么也得有大几千,您也说了,他们都是老人,干了一辈子,自己的加上孩子的凑不出一万多吗?”
  书记眯起眼,这个小安同志实在是难搞,不对,怎么绕到买房上了?现在房子能买卖吗?
  “那些老房子属于集体财产,不能买卖。”
  “不买也行,那就交房租,一月二十元,这已经是友情价了。”
  书记一挥手“你自己去处理,只要你能处理好我不管房租多少钱!”
  安然笑着给书记倒了一杯茶水“书记您别生气,气坏身体自己受罪。这事您说是不是他们无理取闹?如果各个都这样以后怎么办事?”
  书记借坡下驴,“不管如何,他们这样闹影响不好,尤其对你更不好。上面还是很看好你的,我们更希望你能多挽救几个濒临破产的厂子,让更多人吃得起饭。”
  “我知道书记!这事回头我就解决。”安然不想与这些官场上的人闹僵,该表态表态,吃亏不能白吃。
  安抚好书记大人,安然回去将刘星海叫上来“你去跟他们谈,房子分配不了,但可以将那些腾出来的老房子租给他们,一套二十,水电自负。还有,房子仅限于他们住,不得转租。”安然知道这些人里很多是有房子,只不过是与孩子们一起住很窄,现在看着有新房了眼红罢了!
  “好,我这就去办!”
  厂子职工的房租基本上一套两三块,象征性收一点意思意思。不属于厂子了二十块已经够厚道了。
  刘星海不知道怎么做的工作,接下来几天静坐的越来越少,最后剩下一个钉子户老太太,说什么都不走,刘星海没辙了,只好来问老板。
  安然问他老太太家什么情况?
  刘星海回答:“老太太的丈夫原来是老厂的,退休没两年就没了,两儿子都是下乡知青,拖儿带女回来一直跟老太太住,没什么正式工作,一个五十多平米的房子挤了十来口子人是挺难的。”
  “她两儿子如何?”
  “老太太静坐了大半月了,根本没人管,每次来都是自带水喝干粮,晕倒后儿子才会出现。”
  “老太太什么意思?”
  “要新房!”
  “找两个临时工名额给她儿子,再给她一套老房,房租从临时工工资里扣。如果还不行只能把老太太带走了。”
  “去哪儿?”
  “公安局,告她两儿子遗弃老人。”
  “好,我知道了!”
  终于外面彻底清净了,法务部将那几家模仿他们产品的厂子都告上了法院,只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文件不知道怎么判?既然没结果,那些人继续仿,这边继续告。
  安然很烦,让他们继续收集证据数据,继续告,她成立法务部就是为了维护公司利益,既然没结果只能继续告。安然让安胜利大量采购辣椒,厂内库房存不下交给她,她说是找另外地方寄存,其实是存入空间。
  她就是要看看如果没原料了,如果原材料涨价了,你们的造价成本高于卖价了还要不要仿?
  这年入冬,安然最后陪着老爷子做了豆豉,她能感觉到老人的虚弱,生命即将耗尽。再好的东西也只是让老人多活了一年,让他住进了新楼,看到了安胜利结婚,看到了厂子走向兴旺繁荣。
  送走老人,安然想去腊肉加工厂待一阵子,却被吴淑芳叫住,“静静今年毕业,你打算把她安排在哪儿?要不就让她去办公大楼坐坐办公室?听说她男朋友也要跟着一起过来,你看着都安排了吧!”
  安然这才想起她小妹安静今年要毕业了,本来大学大专没考上,大哥安胜军托人走关系地花钱把她弄进了一所本省的大专。一晃就要毕业了,安然晃晃神,“她应该包分配啊。”
  “包分配哪有你那里好,让你妹夫也帮你干!到时候你也给他们10%的股权,这点你可要一碗水端平啊!”
  安然一听脸就拉下来“妈,谁说的我得给安静10%股权?”
  吴淑芳还没看到过安然这样拉下脸跟她说话。她有些结巴道“你给你大哥你小弟了,难道还落下静静?”
  “可我也没给安妃啊!我给大嫂和胜利股权那是他们有能力,做了等价值的事。安静这里我没考虑。我若给了安静,安妃一定不愿意,都给了我算什么?妈,这是以后不要再提了。”
  吴淑芳张张嘴,一句话没说出来,眼看着姑娘拉着脸走了。她拍拍胸脯,让自己回神,刚才安然给她一种很可怕的压力,怎么会这样?
  等晚上只有她和安永和时才唠叨起白天的事,“我就是提了一嘴,她要那么多钱干啥?安静不也是她妹妹吗?怎么就不能给兄弟姐妹点?”
  安永和瞟了一眼老伴“你消停点吧!怎么刚过上好日子就想作妖?给不给那是安然的事,有你吃喝就行了!看看这房子,要是没姑娘你能住进来?以后少提这事!”说完自顾看报纸。
  “我不就是那么一说吗!你说安静回来干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