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快穿之食味> 快穿之食味 第267节

快穿之食味 第267节

  安然点头“爸,我做事时很清醒,绝不会将自己置身危险中。”
  “好的,你明白就好,爸爸希望你好好学习,无忧无虑生活。家里的事不需要你操心,以后早上不许起太早,跟魏芳一起起来就好。”
  安然笑了“爸,我起来觉得睡够了,起来出去感觉浑身舒服,再说抓野味对我来说真没啥?但我可以保证不会去更远的地方,或者以后我带着二哥一起去。”
  “也好,魏岩魏芳都不如你稳重,他们倒像孩子,你的思虑太重,爸爸希望你活的轻松些。”
  “明白,谢谢爸爸!”
  “谢啥?一家人不用谢!好了,回去吧!”魏广盛的大手掌拍在安然瘦小的肩头,他心里酸酸的,这么小的孩子还想着将家挑起来,作为男人他深感失职。他的妻儿没在他保护下安安稳稳生活,而是为他将家庭重担挑了起来。他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事,哪怕重返战场。
  事情仿佛过去,只是没几天魏广盛便出任务了,没说去多久,让孩子们听妈妈的话,不许去做冒险的事。接下来家属院又去了几天山上,这回换了地方,是去采松子和松蘑榛蘑,顺带能采什么看运气。
  松塔都长在红松树树顶,这回又是男孩子们的天下了,爬树摘松塔是很危险的活计,并不是什么人都能都敢爬上几十米高的松树上。更多人是在林子里采蘑菇摘木耳。安然和魏芳这回老老实实跟着吴建英,绝不离开四五米范围。
  有魏老二在,松塔装了不少,蘑菇却是没采多少,吴建英也感觉一天就弄这点东西实在是少了,但她又不能带着孩子们以身犯险去更远的地方。狠狠心孩子们的安全战胜了贪婪。
  “嫂子,你们跟我来!”一个战士悄悄将几人带去一处,那里一片蘑菇。
  几个人瞪大眼睛,小战士笑笑“你们赶紧采,我看着周围。”这里有些偏,所以没人来。吴建英点点头,带着两个女人赶紧下手,就这一片都能装一布袋了。
  最后这些总算让吴建英心里舒服些了,安然望着高高的松树,想吃松子还真得想办法,最好是训练几只松树帮着采,人不用上去。
  当晚安然就将两只狐狸放出来,吩咐它们去训练几只听话的松鼠,“你们就在山*林里玩吧,暂时我们不会离开。”两只飞快没入山林,它们在空间早就呆腻了。
  没两日魏家就来了两只小松鼠,说啥都不走了,魏老二看着新奇,魏亮、魏婷更是喜欢,安然提议再去摘松塔可以带着它们,说不定有意外惊喜。果然在安然他们上学后魏老二带着松鼠去摘松塔就出现了奇迹,两只松鼠超级能干,一个松塔一个松塔地往下扔,没一会儿就捡了一背筐,魏老二狂喜,从此伺候两只松鼠跟伺候祖宗似的。
  就是安然和魏芳每天回来必干的事就是打松塔,想把松子从松塔里弄出来并不容易,安然就是棒子捶,尤其将松塔晒干后更好捶打。往外摘合格的松子几乎是全家晚上的事,松子好吃,代价很大,怪不得以后会卖那么贵!
  第462章 魏家攒了一袋又一袋松子,天气也越来越冷,吴建英给两边父母和兄弟姐妹……
  魏家攒了一袋又一袋松子,天气也越来越冷,吴建英给两边父母和兄弟姐妹们每家都寄了一小袋松子,一袋干蘑菇,一些腊味。还有大儿子那边,松子都要炒好了,腊肉没办法寄,安然便给做了不少五香兔干,麻辣兔干。
  兔干做出来后魏老二要学,安然便教,教会了这活就归了魏老二。魏家孩子开始有了另一种吃食,兔肉干!吴建英也将这些肉干拿去做人情,谁叫家里有个能抓兔子的闺女呢!再有就是她也是想用事实证明安然不是扫把星,是福星。
  当她不知道有人故意在家属区宣扬安然天生孤煞,克父克母可亲!她就馋死那些人!事实胜于一切,别人抓兔子跑断腿,安然抓兔子就如去捡,每天不多,就两三只,你说气不气人!
  兔干禁得住放,吴建英小心地将一批批兔干收进地窖的缸里,哪怕再遇到灾荒家里也不至于没吃的。
  安然奇怪的是家属区吃林蛙的不多,有的是觉得恶心,有的觉得有别的就不去吃它们。林蛙很多,尤其上冻前非常肥美。安然让魏老二和魏亮抓了一桶回来,用大酱一焖,一个个吃的挺香。
  可能是这东西太多了,没人拿它当盘菜,想吃就去抓,安然不知道该感叹现在的人命好呢?还是命好!很多以后普通人吃不起的东西现在的却是看不上。
  吃了几次林蛙后大家倒是吃习惯了,安然又晒了很多林蛙干,谁见了都要问上一嘴晒这干啥?想吃外面多的是。安然怎么解释?她没法解释,吴建英说是孩子想鼓捣随她。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家里的活计也越来越少了,安然带着魏老二和后来跟上来的一群小弟,每天早上去不是热身打麻雀就是抓野物。没办法,安然自从出了名便有很多军嫂找上门,让她抓野物时带上自家的孩子。
  家家条件都差不多,想吃肉只能自己去抓,没本事就要学。吴建英对此倒是支持,但背地叮嘱安然“带上那群小子倒是可以,就是千万别去深处,安全第一,真出了事都得怪咱们!你可千万记好了,别给自己找麻烦。”
  安然当然知道利害关系,别看现在她们求你的时候态度好的很,真要有事能翻脸不认。看着这群孩子安然干脆从基础抓起,每天都得跟着锻炼身体,跑圈和打拳是必须的,热身后才能跟着跑野外打兔子打麻雀,偶尔弄些鱼虾。
  安然早上的时间并不多,这么一弄几乎没追兔子的时间,带着一群半大小子去林子大打麻雀就到上学时间了。也就周末能放飞一天,带着他们去更远的地方抓抓兔子山鸡之类。偶尔还能抓到一两只狍子。
  对于狍子这种傻货抓它们总有一种犯罪感,它们是那么呆萌可爱,又人畜无害,你怎忍心杀?真真的下不去手,可这么多火热的眼睛看着只能狠心抓——
  不然用什么打牙祭?野鸭吗?野鸭过了秋收季节突然就没了踪影,苇塘最多的就是各种鸟。对于不熟悉的湿地安然一直存着敬畏之心,万一遇到沼泽是非常危险的。安然教给孩子的第一课就是要有安全意识。
  这些安然不说孩子们也没少从大人嘴里听,大人们为了达到吓到孩子目的会将很多事妖魔化,什么水里有水鬼会拉小孩子做替身,什么山里有狐黄白柳保家仙,山里的狼最喜欢吃小孩等等。尤其晚上没事讲一些精怪故事,能吓得你憋死都不会去茅房。
  加上大人摆事实说教,总能吓到大部分胆小的。有胆小的自然有胆大的,有的孩子那是天不怕地不怕,大人不想让干啥偏干啥,整个叛逆少年。
  这不几个熊孩子在野外偷偷烤麻雀吃,临走火没完全熄灭。这日赶上风大,火星被风一吹变点燃了刮来的干草,燃烧着的草又被吹到附近草丛,于是一场火很快蔓延起来。
  秋季天干物燥,火借风势越漫越大,眼看不可控。幸好没出任务的军人和附近的村民加上家属院的都跟着灭火才将大火控制住。但损失避免不了,主要是附近的麦田被烟火一熏烤死苗避免不了。
  庄稼就是百姓的命,村里人找到部队,部队与村子协商后做出了补偿。这笔钱谁出?几个孩子瑟瑟发抖,家里本来就拮据,哪里有钱?安然就听着各家胖揍孩子声和孩子哭嚎声。
  安然以为与自家无关,没想到就因这事直接影响了魏家命运。
  “这事要怪就该怪魏家收养的那丫头,要不是她带着孩子们打麻雀哪会有这事!”
  “就是,要不说那丫头是扫把星,只要有她就没好事!”
  这种话越来越多,当然也有反对的,反对的大多是从魏家孩子那里受益的,前者什么心思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吴建英在外面骂了好几次,回头狠狠地再次叮嘱几个孩子此后不许再带它人去打麻雀抓兔子,野鸭也不行,真是好人没好报!最重要的是火灾这事必须引以为戒,谁敢在外面点火看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安然内心深深叹息一声,真是人不找事事找人,她算不算躺着中枪?既然好人不好做她自然不会再去做什么好人,带着魏家兄弟依旧每日出去,只是这回不带一个外人。猎回来的东西都是悄悄收拾出来晾干,尽量避开人。偶尔魏老二还会拿去市里换些钱回来,吴建英可不会因为外人那些闲话断了自家肉,以前想带着大家一起吃肉,既然吃相难看就别吃了!
  事情彷佛过去,魏广盛出任务一走就是几个月,一回来就被叫去开会。本来吴建英为了给丈夫接风炖了一锅山鸡蘑菇粉条,饭早就好了,可一家人左等没看到人右等也没看到人。
  几个孩子都快等困了魏广盛才姗姗来了,看那表情就没好事。安然几个谁也没敢问,吴建英小心地将饭餐端上桌“先吃饭!有事待会说!”
  魏广盛闷声说了一句吃饭,大家都闷头吃起来,一个个吃的贼快,一个是饿了,再有就是想着赶紧吃完溜,老爹这样子很可怕。
  安然和魏芳去收拾碗筷,魏老二抱起小妹妹朝着魏老三一努嘴也跟了出去,回头一个个又趴在门外偷听,他们很想知道出了啥事?
  屋内魏广盛吸了一支烟才长长叹口气苦笑道:“建英啊,我们怕是要提早离开部队了!”
  “为啥?”吴建英想了n多种情况也没想到是这样!她不敢置信,她家老魏怎么会提前转业?为什么?难道老魏犯了错?可魏广盛刚回来时看似很高兴,不可能是这段出任务时间出了问题。
  “有人向上举报我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不到位,对子女管教不严才导致了这场火灾。”
  吴建英嘴巴张了好几次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呵呵!火灾都能与你一个外出做任务的人连在一起?简直莫名其妙!下次要是哪个杀人了难道也要怪罪到你身上?你还要保这些人一辈子不成?谁告的?我咒他八辈祖宗!全家不得好死——”
  吴建英简直气疯了,嘴里骂着就要出去继续骂,谁这么缺德做损竟敢去告她家老魏?她家老魏怎么了?要是让她知道谁告的她一定去他家骂他几天几夜也解不过她心头之气!
  “好了,先坐下,这事不管是谁告的我是一定要负责任的,周政委说他和我一起承担。毕竟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俩负责,出了这么大的事不能当做没事,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宣传力度不够,就是没举报的事我们也脱不了干系。”
  “那也不至于转业吧?”
  “嗯,自古民不举官不究,既然有人举上面就要按章办事。我和老周他们研究了一下,这事可大可小,严重些会降半格,轻的也会背上处分,这几年别想动。如果等着上面处分下来,要是降半格我就面临着转业,如果是记过处分档案就会有案底,不管是将来转业安置还是魏岩他们参军上学多少都会受影响。
  这样非常被动,团长和老周的意思是趁着我这次出任务立的功向上面申请让我转业到地方去,这样不至于留下案底。”
  “凭什么?就因为几个孩子点了一把火?谁让他们点的?最该负责的不该是他们家长吗?”吴建英呜呜呜哭起来,她还想着再坚持几年等孩子们都去参军了转不转业都无所谓,可现在——
  安然等人在外面听得明明白白,魏芳也哭起来,她才不要转地方去!魏老二魏老三怒气冲冲就想要去找那几家干仗,凭啥那些人犯的错要他家承受?凭啥?就是走他们也要把那几个王八羔子揍出屎来!
  安然一把薅住兄弟俩“别冲动,听爸妈的!”
  “干啥拉我?看我不揍死他丫的!”魏老二死命挣扎着,却不能挣脱安然的手。
  外面动静早就被屋内两人听到,魏广盛吼了一句“都进屋!”
  几个人乖乖进屋,听话地低头站在门口等着——
  “你们几个都坐下,既然听到了我就不重复了。这事不管什么结果你们都给我憋着,谁也不能出去惹事。本来就有人盯着咱们,你们再去惹事只能让咱们家处境更坏。尤其老二,你要是留了案底以后想当兵怕是都难了,知道不?”
  魏广盛一脸严肃叮嘱着孩子们,魏老二气地用脚挖地面,魏老三眼泪差点流出来,“爸,我们能不能不走?”
  “是啊爸,我还想当女兵呢!”魏芳的理想就是去当女兵,这下怎么办?
  “想当兵到时候爸给你找人,怕啥?咱们到地方不一定是坏事,你们都能成为城市户口,每月有粮油。你妈还能有正式工作,你们毕业能进工厂当工人,怎么不好?难道你们还想当一辈子兵?上不去早晚退伍,结果不还一样?”魏广盛这样一说众人想想也是,他们在家属院住了也有些年头了,部队里每年都有新兵来老兵走,有的回去还是种地。
  安然对此很认可,铁打的军队流水的兵,一点不错,如果现在有更好的安排不如早早过去,就是魏广盛这么走的很不光彩,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还是被人惦记的,这样对以后肯定是有影响的。
  第463章 孩子们是被安抚住了,夫妻俩又说了一夜的话,第二天该干啥干啥,就是孩……
  孩子们是被安抚住了,夫妻俩又说了一夜的话,第二天该干啥干啥,就是孩子们都蔫蔫的,当然除了安然。
  家属院很快就有了流言蜚语,都传魏广盛要被处分好转业等等。吴建英听了一些闲言实在气不过在大院里骂了半天算是出出气。
  那几个孩子家倒是都过来问了问,别管真的假的,因自己孩子的事牵扯到了另一家的命运总要问问。吴建英便唉声叹气道“这事怪不上你们,本以为我家老魏出任务受到了表彰功过相抵,谁想就有那小人见不得我家好,咬着这事不放,说起来我们都是受害者。也不知道把我家老魏搞下去他能得到啥好处?”
  “知道是谁不?咋净办这缺德事!”
  “我们哪知道?就是听人说有人揪着这事不放,一定要我家老魏负责。”吴建英唉声叹气,几个女人跟着骂了一阵。
  等几个女人一走吴建英马上收起哀怨的表情,神情冷肃,是谁?谁受益就是谁?但团长说了他家老魏的准团长位置会随着魏广盛离开而去掉,以后不会再有准团的称谓。准团本来就是因战事临时增加的,现在全国解放十几年了,有些部队早就没了这个位置,想惦记的也是白惦记。
  上面处理意见很快下来了,政委降了半级,魏广盛则转业到地方。
  家属院一时激起千层浪,有上门安慰的,有看热闹的,当然也有看笑话的。吴建英不想应付那些人,干脆关了院门一个人掉眼泪。外面已经结冰了,现在让他们走?别说孩子,大人都跟着遭罪。吴建英一边哭一边恨那个天杀举报者——
  安然更关心的是他们要转到哪儿去?
  这几天魏家出奇地安静,魏广盛的选择一个是黑龙江某建设兵团当政委,一个沈阳某机械厂保卫科科长。这两处都是上面帮着运作的,各有各的利弊。
  魏广盛和吴建英商量了好几天最终决定去沈阳某机械厂,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为了孩子们。魏广盛知道建设兵团太苦了,眼看着孩子们长大面临就业,他们如果去建设兵团孩子们最终也会留在兵团。
  他可以做政委,孩子们呢?沈阳怎么说也比黑龙江那边好些,厂子多就业机会多,学校也多,而且离着老家近,如果孩子们能考上大学更好安排。别怪他自私,这次事件真让他寒心了,他自问没有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到头来还是要被人算计。
  决定了搬家就快了,安然他们帮着收拾东西。一辆大卡车就将他们和家当一起送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哇!哇!哇!”魏老二魏老三一阵阵惊呼,好多厂子!汽车行驶在马路上路过着一个个工厂,高耸的烟囱,规划整齐的街道厂房,无疑不让他们震惊。安然一样震惊,知道沈阳是解放后我国重要工业基地,为国家建设付出了重大贡献。
  但知道归知道,真实见到却是另一种感受,鼓风机厂、电缆厂、机床一厂、制药厂、变压器厂、农用拖拉机厂、自行车厂、耐火材料厂、重型机械厂、橡胶厂——
  一片片的厂区厂房,远远望不到头,还有学校、医院、家属区等等,安然不知道过了多少大门,他们终于在xx机械零件厂门口停下,魏广盛进去报道,很快有人带他们去了一处家属区。
  魏家分到的是一座三间正房两间厢房的院子,正房中间做了隔断,里面也有小炕,一看就是上一户人家做的。房子是提前被收拾过,棚子里还给堆了煤和木柴。左右邻居一看来了新人都好奇过来打听,一问是新来的保卫科长都纷纷过来帮一把手。
  有人帮着生火,有的帮着卸东西,有的告诉他们副食品店在哪儿——
  这么一弄吴建英那些担心全没了,很快与周围女人达成了一片。魏家就此在沈阳安了家,魏老二还被送去了技校学习,安然几个再次回到学校上学,就是最小的魏婷也要去幼儿园,因为吴建英也有了工作,是在厂子库房看大库。
  这样一来哪哪的都好,唯一的就是离着山林远,想弄点野味要出去老远老远,弄得安然除了看书就是无聊,好在马上要过年了,吴建英上班清闲,下班便有时间鼓捣一些吃食。
  大馒头、粘豆包、炸糕年节必备,吴建英又跟人学了炸签子、炸排叉、炸大麻花,真的是大麻花,一根有小手臂大小,能吃饱一个人,而且酥脆。
  吴建英能这样舍得用油还是因为来时带来的东西多,过来后一家子的粮副食补助都不少。老魏工资虽然没在部队上多但有她补充总数没少多少,加上两人发的劳保用品和工作服及一些厂子补助,生活自然是上个台阶。
  何况她也想用过年的喜气冲冲自家的霉运。吴建英觉得自家来这里也太对了,部队家属院虽然离着城镇不远,但她们住的毕竟是军属院,很多事都有限制,哪有这里生活丰富多彩?
  大冷天没有猫冬,该干啥干啥,逛逛街还是看电影下馆子,只要你有钱你就去造!安然只要得空就要给投喂自己一下,别管谁家的烧麦、饺子、烧鸡、熏肉大饼、白肉血肠、锅包肉、熘肝尖、溜黄菜、大馅饼——,只要好吃就不能错过。
  东北的菜自有它独有的特色,量大实惠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们善于利用身边食材做出口味绝佳的美食,而且味道十分突出。就如简单的酸菜粉,菜的酸来自白菜自然发酵产生的酸味,很舒服很独特,红薯粉裹挟着酸味十分劲道爽滑。
  不管是熘肝尖还是溜肉段、溜丸子、溜黄菜、熘散带,那味道一定是咸鲜带香,口味丰富,食材带着粘稠的汤汁,最适合拌米饭吃。
  锅包肉的酸甜,拔丝地瓜的香甜,酱大肘子的酱香浓郁,饺子馅饼一定是皮薄馅大,就连豆包都十分的好吃,而且必须各大皮薄馅多,吃一个能饱人的那种。
  当然这事大多都要瞒着魏家人,不然钱怎么来的无法解释。她无法想象自己苦哈哈过一二十年才能正大光明地改善生活,生活必须改善。好在吴建英自从来了机械厂后就没太节俭过,生活可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多。
  唯一不好的就是想弄野味太难了,想吃只能从大集上或进城百姓手里买。好在家里囤货不少,每次吃吴建英都会唏嘘一阵子,“要是在家属院想吃还不是出去溜达的事!以后想吃点野味怕是都难了!”
  “妈,等我们放寒假了我和二哥进山一趟不就行了!你就说想吃啥吧?”安然早就想去了,魏老二现在憋得嗷嗷叫,要不是魏广盛答应等他十八岁后去参军,他说啥都不想去技校上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