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炮灰签到躺赢日常 第44节
“大伯,这些东西一部分是县太爷的奖赏,一部分是得救的人送的,还有一些是我朋友送来的土特产。”
他早就分好了:“东西太多,我们自家吃用不完,你带一些回去。”
老村长冷下脸:“别人送你的,你就留着自己用,怎么能给我。”
“不单单是给你,村里头长辈都有。”
顾清衍觉得,即使将来自己考取功名,不会长期居住在梅岭村,但这毕竟是顾家祖坟所在。
而且这些年来,顾家村较为团结,顾童生死后更是对顾家兄妹照顾有加。
这份情义,顾清衍记在了心上,也不介意多给一些。
再者,他来梅岭村之后一直忙着读书,没怎么出门,所以回家之前就跟刘妈妈三人商量好,趁机带着东西走一走,认认亲,打好关系。
老村长又是感动,又是无奈,劝道:“我知道你是好心好意,可你爹没了,你往后还得读书,读书得花钱,这些东西卖出去也能换一些银子,这样你手头也能宽松一些。”
顾清衍笑道:“大伯,我手里有钱,这个你不用担心。”
又道:“县太爷说了,只要我愿意,明天就可以去县学读书。”
“真的!”
“当然是真的。”
老村长整个人焕发出光芒。
自打带着顾清衍进学,却被三个私塾都拒之门外,这就成了老村长的一桩心事。
他见过顾童生读书,比一般的村人更知道读书的艰难,心底恨毒了李敬亭。
顾家掏心掏肺的对他,他拍拍屁股走人倒也罢了,毕竟不是顾家的种,可为什么要堵住顾清衍上进的路。
幸好,峰回路转。
老村长热泪盈眶:“好好好,我就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绝不会被那起子小人拦住。”
顾清衍能感受到他真切的高兴,不禁也笑了起来。
真好,梅岭村穷是穷了点,但顾家人却极为团结,真心实意的把他当成自家人。
在顾清衍的再三坚持下,老村长还是答应收下东西,但只要不值钱,放不住的那些。
他亲自带着姐妹俩收拾了一遍,将值钱的都单独放出来。
“清衍,既然你喊我一声大伯,那就听我一句劝,这些东西农家人哪里用得上,你自家留着,活着卖了都好,不然送出去反倒是惹麻烦。”
顾清衍点头应了。
老村长又亲自领着他,提着东西一家一家的拜访长辈。
带的都是放不住的糕点,亦或者是广州府送来的土特产,量大,在陵川县也稀罕。
“这是你大爷爷,是咱们村辈分最大的长辈。”
“大爷爷。”
“老大家的,快煮一碗红糖鸡蛋,放四个鸡蛋。”
“这是你三爷爷。”
“三爷爷。”
“过年的熏豆茶还有吗,多泡一些,孩子,你尝尝喜不喜欢,爱吃都带回去慢慢吃。”
“这是你堂伯,虽然不是一个娘胎出来的,但我们几个从小玩到大,你爹还活着的时候跟他感情很好。”
堂伯看到他就红了眼眶。
顾清衍走了一圈,将长辈们认全了。
梅岭村大部分人都姓顾,沾亲带故的,相互之间扯一扯都是亲戚。
正是因为如此,梅岭村很团结。
见老村长领着顾清衍亲自上门,还带着礼物,顾家长辈都红了眼眶。
尤其是大爷爷,他已经七十多了,是村里难得的长寿老人。
拉着顾清衍的手就不放,口中喊着:“像,真像,跟你爹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孩子,你好好读书,若是钱不趁手就开口,大爷爷手里还攒着一些。”
拿着红包一定要塞进他口袋。
老村长示意他收下。
出了门,他笑着说:“其实早该给的,只是……他们不知道你什么脾气,不敢贸然上门,怕惹得你不高兴。”
还有一个就是,李敬亭还是顾风眠的时候,很以读书人自居,跟村里长辈的关系都不好。
长辈们心想顾清衍是大户人家养大的,指不定更加傲气,不想上门讨人嫌。
顾清衍捏着红包,只觉得沉甸甸的。
最少的一个红包里头都有十文钱,最多的一个竟然放了一两银子。
这对农家人而言是一笔大数目。
绕了村子一圈,顾清衍真切的认识到,梅岭村并不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青砖大瓦房很少,大部分都是黄泥房子,甚至还有两个是茅草屋,看着就四处漏风,也不知道冬天该怎么过。
整个村子一圈走下来,费了不少功夫。
老村长却满脸是笑,乐意的很:“你是晚辈,将来但凡遇上难事儿,尽管跟我们开口。”
顾清衍一一答应。
看了眼那摇摇欲坠的茅草屋子,顾清衍疑惑的问:“大伯,咱们村就靠种地过日子吗?”
“我们这儿离县城近,农闲的时候大家伙儿也会去镇上找活儿干,不过活儿难寻,一年到头也没几个钱。”
想到什么,老村长笑起来:“当年你爹还在的时候,我们村好多孩子跟着识得几个字,如今有在镇上当账房的,也有当伙计的,算是很好的出路了。”
其中最好的是他儿子顾大山,因为识字,踏实肯干,家里花了钱弄进了衙门。
虽然只是个差役,但毕竟是吃官家饭,说出去很体面。
顾清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怪不得这么穷,这年头光靠种地想吃饱饭都难,更别提别的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得想个办法,让梅岭村富裕起来。
否则他一天到晚在家吃香喝辣,一群长辈吃糠喝稀,实在是于心不忍。
方才大爷爷自家都舍不得吃的红糖鸡蛋,他上门一口气烧了四个红糖滚鸡蛋,吃的他肚皮圆圆。
顾清衍把这事儿记在了心头,决定带着梅岭村一起发家致富。
他可是有金手指的人,一定能做到。
老村长不知道顾清衍发下宏愿,将他送到门口才回家。
结果一到家,大伯母就拉住他进门:“当家的,这都是刚才晴晴颜颜送来的,我说不要,她们扔下就跑,追都追不上。”
“咋这么多东西,清衍刚来,小孩子家家手头太松了,你赶紧送回去吧,那孩子乐意听你的。”
村长大伯进门一看,好家伙,放了一桌子。
吃的用的都有,甚至还有一包点心,打开一看是桃酥,他这样牙口不好的也能吃。
“收下吧。”
大伯母惊讶起来:“这么多哪能收下,他们三个孩子多不容易,就算手里头有钱也不能这么花啊,往后大侄子还得读书呢。”
村长大伯就把方才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伯母听完,眼眶先红了,开始抹眼泪:“这孩子,咋就这么会疼人呢。”
“孩子的一份心意,咱们不收他反倒是不高兴。”
村长大伯低声道:“你那点钱,让大山置办一套文房四宝,县太爷保他进县学,倒是偶肯定能用上。”
大伯母一听立刻点头。
一会儿又说:“清衍这孩子良心好,对咱们顾家人都真心,一看就是老三亲生的,跟他一样。”
“不像前头那个,我都没嘴说,提一嘴都嫌晦气。”
村长想到李敬亭也厌烦的很,摇头道:“那就不提了。”
“清衍以后还有大好前程,咱们能帮就多帮一些,多好的孩子,别让他寒心。”
顾清衍将礼物清空了一部分,剩下的也没留着,该吃吃该喝喝。
姐妹俩一开始舍不得,吃一颗就高兴一天,剩下的总想放过年。
顾清衍不答应:“现在吃最新鲜,放到过年指不定就发霉了。”
说完一把一把往她们手里头塞。
刘妈妈更是拿出十八班手艺,煎炸蒸煮炖轮番上阵,总觉得顾清衍流了血需要包好补补。
裴玄和刘家送的东西里都有药材,刘妈妈全用上了。
顾清衍觉得自己这次也受了罪,来者不拒,每天还服用一丸人参养荣丸。
结果没几天,补得太过,顾清衍流鼻血了。
刘妈妈吓得要拉着他去镇上看大夫。
顾清衍捂着鼻子,自己给自己把脉:“娘,我没事,就是补上火了,歇几天就好,倒是你们三身体太虚,可以多吃一些。”
“真没事儿?”刘妈妈很不放心,“衍哥儿,你啥时候会把脉了?”
“我看书学的,自学成才。”
顾清衍笑着表示:“娘,我聪明吧,要不要我给你们看看?”
刘妈妈瞪了他一眼。
顾舒颜乐颠颠的过来:“哥,你给我瞧瞧。”
顾清衍伸出手指,一把脉心中叹气。
他一直觉得姐妹俩太瘦,看着就是营养不良,如今仔细把脉才发现,这俩的身体太虚了,幸亏这些时候吃的好,不然长此以往影响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