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在年代文中咸鱼> 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52节

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52节

  知青点本来也成为了王家沟著名的观光打卡点,之前不太有人来,现在,已经熟悉的王小妹王二猫王三海几个时不时来,有时还会带上小伙伴。
  主打一个提前适应教学。
  他们也非常幸运遇见叶榆闲到数麻雀鸟毛的时期,假如他们对于花菲菲三人特别感兴趣,叶榆也不吝啬教学一番。
  那一天,知青点响起了此起彼伏稚嫩的哀嚎声。
  “……”
  假如叶榆生活在几十年的未来,必然会被学生家长们投诉封杀,乃至于被告到法院,赔一大笔人民币。
  还好是现在。
  这些家长们只当娃娃们在和叶榆学本事,没看见花知青他们,也是天天被折腾,但还是活蹦乱跳的,大部分人口中的顺口溜是,“没关系,不听话揍就是”,不乐意的家长第二天不会让他们继续过来。
  而叶榆从来都不强求,不管是家长,还是小孩子,不想学可以不学,对花菲菲、韩景、徐飞他们也适用。
  小孩子们很直观,他们不喜欢痛也不喜欢吃苦,又没有强求他们,自然很难坚持下去。
  连王小妹都不觉得有这个必要,因为她和知青们不同,知青们背井离乡骨子里是不安的,她在王家沟有家。
  叶榆都随他们。
  截止目前,和花菲菲、韩景、徐飞坚持的只有一个小朋友
  ——
  王大妞,桂花嫂的大女儿。
  不愧是桂花嫂的女儿,继承桂花嫂的勤劳与韧性,又有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的乖巧听话,为了变得厉害帮她妈妈,小小年纪,什么苦什么痛都愿意吃。
  丁点大的人细声细气说这个,眼睛里都是认真,绝对不是博人同情,她真这么想。
  听得感性的花菲菲眼泪汪汪。
  不久,王大妞正式成为花菲菲、韩景、徐飞的小师妹。
  桂花嫂知道后,除了和其他来知青点玩的人一样主动上交口粮,竟还备了学费,私下偷偷塞给叶榆的,一个银手环。
  这是桂花嫂出嫁时娘家为她备的唯一额外嫁妆。
  叶榆并不缺这样一个银手环,甚至不太喜欢这种担责式教学,但看着桂花嫂的眼睛,还是收下了,主打一个三只羊也是赶,四只羊也是赶。
  收了这个银手环,桂花嫂闲时为她制衣,还有处理兔毛兽皮等,当然是以偏高的市场价格计算,不收绝对不行。
  除了来客,叶榆还带着花菲菲、韩景、徐飞、王大妞一起拜访了南山顶上王老爷子两次,为了照顾王大妞,都选择雪停的非晴天,而且走到一半她被提溜着上去的。
  王大妞很不好意思,花菲菲、韩景、徐飞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很快,王大妞沉浸在飞来飞去的神奇当中,不愧是山里长大的娃,没有害怕,只有兴奋与激动。
  王老爷子对于叶榆新收一个王家沟弟子也挺高兴的,毕竟花菲菲、韩景、徐飞都是外地来的,只有王大妞是王家沟土生土长的人。
  他嘱咐:
  “跟着你师父好好学。”
  “嗯!”王大妞使劲儿点头,眼睛亮晶晶,小脸红扑扑的。
  王老爷子不满:“村里那些调皮小子,竟然不如一丫头,王家沟后继无人。”
  “丫头怎么了?”叶榆斜了他一眼,鄙视,“王家沟有什么好继承的。”
  王老爷子痛心叹:“朽木啊。”
  越相处越明白,可能是为了平衡高天赋,这丫头主打一个反骨。
  初次见此场景的王大妞皱着小脸忧愁地看着两个大人吵来吵去,花菲菲、韩景、徐飞已见怪不怪。
  徐飞安慰她这不是在吵架,这是在斗嘴,越斗嘴感情深。
  王大妞似懂非懂点点头。
  然后,徐飞感觉自己差点没被两道炙热视线射穿,韩景和花菲菲给了他一个请自求多福的眼神。
  “……要不您二老继续?”
  慌不择路的徐飞不知,这话是他人生唯一一次戳破叶榆真实年纪的高光时刻。
  除了王老爷子,介于王小妹王二猫王三海他们的学业,叶榆也回访了王姥姥一家几次,主打一个不吃亏,而且王来娣信里的嘱咐多多少少也得施行不是?
  王姥姥王姥爷:
  ……大可不必!
  对于王家来说,坏消息是叶榆带上了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个,好消息是花菲菲、韩景、徐飞三个加起来都没有叶榆一个人能吃。
  花菲菲他们几个从未见到过像是叶榆与王姥姥他们这样的相处模式。
  王姥姥他们性格很鲜明,戏精本精、贪小便宜、圆滑世故。
  这样的亲戚其实并不少见,花菲菲一口能从自家亲戚或邻居里扒出好几个,大多数还不如王姥姥他们聪明。
  制服这样的人并不容易。
  偏偏叶榆做到了,王家从王姥爷到路走不太稳的王小溪,没有一个人拿她有办法,还得老老实实端出红薯请客。
  其一,他们怕叶榆的武力值;其二,知青在村里的地位直线上升,他们还想着与他们搞好关系,什么时候也能够沾沾光,出现在报纸上,那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儿。
  当然,前提条件是正向的,像王老二王老三那种算是遗臭万年了吧?
  其实哪里有那么夸张,王老二王老三并不是徐飞内容主体,只是小小提了两句,用的还是化名。
  关注的人肯定不多,且新闻日新月异,哪里会有遗臭万年那么夸张。
  但在闭塞的乡下,报纸都舍不买的村民,绝对认为这是一件大事,那些对知青说过坏话闲话的人都收敛起来。
  在王家的几次聚会,除了韩景徐飞最终因弄懂王姥姥刘红梅的强拉郎配尴了一会儿,好在也只有那么一会儿,其他时刻还是比较和谐和乐的。
  叶榆吃了个肚皮浑圆,几次拜访,又省好几顿的口粮。
  王姥姥一家人:“……”
  此外,除了叶榆的交际圈外,美食当然是必不可少。
  花菲菲稳定发挥,南菜北菜,厨艺在这段时间的勤练下,越来越精通,并且决定回沪上一定要找舅舅的岳父大厨再进修一下。
  连着韩景、徐飞也进步不小,日常菜水平直线上升。
  叶榆自己的厨艺反而进步马马虎虎,当然,在野外,从打猎到搭灶台,从点火到烧烤,没人比得过她。
  今年春节比较早,一月中旬便可以向大队长请假。
  叶榆、韩景、花菲菲肯定是要回家的,徐飞不确定,纠结了一阵子,决定明年再回去,在王家沟过一个春节。
  时下人口还不能自由流动,去哪里都需要所住地的介绍信。
  下乡的知青们自然是在下乡大队的大队长那里开,绝大多数大队长都不会吝啬开这个,毕竟开不开对于他们都没有好处或坏处,不过是顺手一事儿。
  王家沟大队长更是如此。
  他对这四个闹腾的知青还是很喜欢的,非常爽快把叶榆三个的介绍信写好,还纳闷徐飞为什么不回家过年。
  徐飞回答因今年下乡时间短暂,其实下乡前已经和家人商量过了。
  大队长当即欢迎他在王家沟过年,还邀请他一起在除夕夜吃年夜饭,还调侃一句:“只要不是叶知青上门,绝对管饱!”
  是的,现在基本上是整个王家沟都知道叶榆惊人的食量,想一想她的武力值,这很合理,但也打消他们请知青吃饭的计划。
  也因此,目前只有王狗剩和王老二他们宴请过知青。
  徐飞、韩景、花菲菲听到大队长的打趣都乐了,唯有被点名的叶榆莫名其妙:“……你们没事吧?”
  与她何瓜?
  第60章 热辣火锅
  临行前一夜, 知青点又搞了个简单的庆祝晚宴,呼应第一夜刚到时。
  寒冬腊月,吃火锅正好。
  一般来说, 吃个鲜汤就行, 但他们的主要食材野猪肉、野猪内脏、野兔肉、野鸡肉等腥味有点重, 并不适合原滋原味的煮,在叶榆的建议下, 煮一个麻辣锅。
  韩景和花菲菲过去并不怎么吃辣, 但在知青点待了一段时间,被来自湘江的徐飞和什么口味都行的叶榆彻底带偏。
  花菲菲下午便开始做火锅汤底, 倒入相对多一些的油, 热一下锅,再添加辣椒、花椒、姜蒜、豆油、冰糖以及一些从杨秀秀那里交换的蜀地调料开始爆炒。
  这香味真的是相当霸道,浓郁到一整个院子都是人的呛声。
  香味炒出过后,再加上水和盐,适当一点点料酒,因有些带骨头的肉不容易被烫熟, 也将它们加入一同熬煮。
  至于切割肉片内脏需要刀工, 叶榆从不让人失望,花菲菲只是简单一说, 刀光剑影后,一盆盆食材已处理得干干净净。
  是的,一盆盆。
  考虑到叶榆的食量,木碗已经不适用,木盆才是最终归宿,还要挑几个大的,能把大半头野猪放进去的那种。
  为了春节回家不挨饿, 这顿火锅由叶榆宴请,贿赂花菲菲、韩景、徐飞帮忙制作了许多肉干肉丸肉丁肉酱之类,她自己还在山上搞了几头烤野猪以及其它烤肉丢入空间。
  并非叶榆一定要吃这么多,只是已经习惯了顿顿饱,又怎么能忍心重新挨一点点饿呢?
  主要食材都是肉,蔬菜种类少但量加起来还挺多,土豆、玉米、豆芽、豆腐、萝卜、白菜、冬麦菜等。
  这些都是和本地村民换的。
  村里消息灵通,从叶榆、花菲菲、韩景向大队长请假开始,村民们已经知道他们仨今年春节会回家,甚至知道他们回家时间,这顿饭相当于知青点的提前年夜饭,他们当然也不会吝啬。
  除了蔬菜和粮食,甚至换了一些冻梨,煮了一大锅清热润肺的冰糖雪梨汤。
  寒冬腊月不适合在院子里聚餐,为了缓解小厨房的压力,在修浴室的时候紧挨着厨房扩建了一个临时小客厅。
  为什么说是临时?因这是纯土屋搭建,房顶上搭的茅草,需要随时更换,也有大雨天漏雨甚至于漏冰雹的风险。
  好在客厅主要是拿来吃饭,里面不会放太多东西,在客厅正中搭一个土灶台,点燃火,锅放在上面,一旁桌子则是堆上食材,四人围着火锅顿时有那种吃年夜饭的感觉。
  而且相当丰盛。
  韩景问:“要先说点什么吗?”
  花菲菲、韩景、徐飞一同看向叶榆,只是不等叶榆开口,他们异口同声说了出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叶榆:5。
  然后又齐刷刷笑了起来,叶榆评了一句像一群傻子,然后自己也忍不住弯唇笑了,怎么说呢?就当中了傻子病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