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汤沃雪垂眸合掌,念一段冗长的咒。
这世上,没有比天机掌握禁术更多的人了。
俞苏青心跳漏了一拍,她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她猛然死死按住汤沃雪的手,含着泪,循着本能问:“非如此不可吗?”
你就,非死不可吗?
你明明可以不用死的。
汤沃雪愣了一下,无奈地反握住俞苏青的手,语气温柔:“青青,我也不想做这个选择的。我有你这样的挚友,有一山未开的花,有还未见过的大好河山……如果可以,我也不想只留你一人。”
她顿了顿,语气再度柔了三分:“但是这个选择现在就落在我面前了,我不能装聋作哑。”
她是在说她自己,但落在谢望尘耳朵里,字字都是沈明烛。
沈明烛也不是非死不可的。
他有方青阳这样的好友,有一个天下第一人的师尊,师弟崇他敬他,风光无限,前途似海。这世上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凭什么让他承担这一切?
“天机?何必如此?”
“是我的错,我向你赔罪。性命何其可贵,我一人足矣,没必要再多搭一条。”
“你不如先回去想想,莫要在冲动时做决定。”
而这个受了最多苦的人死到临头还不肯安分,苦口婆心地劝啊劝,仿佛自己是救世主,凭他一己之力能救天下人。
“明烛,你的身体……”谢望尘忽然颤声唤他。
沈明烛应了一声,这才反应过来,他的身体已经很稀薄了,连说出的话都已经微不可闻。
而那轮日月已上天衢。
也是少见,身体居然还能用“稀薄”来形容。沈明烛觉得好笑,于是真就忍不住朝谢望尘露出一个笑来。
他眼中倒映了一寸人间。
天地无尘,山河有影。
浮云卷霭,明月流光。
然后他在心底唤了一声:[小五,我们走吧。]
[噢……]
“沈明烛!”
系统正应,忽而一声高喊打断了它与宿主的交流。
沈明烛抬眼去看。
汤沃雪丝毫没把他劝的话听进去,快速念完一段咒,而后指尖一闪,手中出现一把匕首。
她毫不犹豫,匕首刺入心脏,心头血汩汩流出。
汤沃雪脸色苍白,唯有一双眼亮的惊人。
她已经恢复了本来的容貌,发丝染了血,依然美得不可方物。
“未来的十八天里,整个天下都会记起你。”
沈明烛不该在骂名中死去。
偷来一段光阴,等时间为墓碑加冕。
我将在今天向世人宣告你的死讯。
可你的坟前不会缺少鲜花。
然后她转过头,朝俞苏青笑了笑,“都说了让你不要来。”
不想让你看见我死。
第79章
时光匆匆而过十八年, 又到了玄清仙宗三年一次的收徒大典。
来自神州各处的年轻一辈修士齐聚山门脚下,望着顺着山脉绵延、巍峨入九霄的宗门,心生无限豪情。
“这次主持收徒大典的还是少宗主, 宗主闭关很多年了,不知道今年有没有机会看见。”
“我倒是听说了一个消息,附耳过来,我只和你一个人说,你千万别说出去。”
这话不说还好,刚一出口, 周围所有弟子全都不动声色竖起了耳朵,脚步也不自觉往他们的方向微微移动了几步。
“我听说啊, 宗主他老人家闭关,是在钻研时空回溯之法!”
“啊?开玩笑的吧?若干年前人族始登仙路, 为求长生, 如今长生还没求明白,改求重生了?”
“是真的!这消息可是我祖父亲口跟我说的,我祖父那人, 若不是有八成把握, 绝不会开口。”
旁边的听众忍不住了, 插嘴道:“也并非不无可能,宗主心心念念明烛师兄,为他宗主什么事做不出来?”
“即便如此,那也应该求起死回生,求什么时间回溯啊?”
起死回生听起来都比时间回溯靠谱多了。
十八年前时空逆转,沈明烛以身殉道换来以虚化实,众人的记忆再一次更改。
今世已成真实,前世便化为幻影, 所有人只知今世,不知结局惨烈的前世。
作为代价,沈明烛生死道消,被抹去存在的痕迹。
天机以心头血成咒,向天道只借来十八天光阴,此她力不能及,非心之所向。
假如可以,她希望所有人都能知道沈明烛为他们做的一切。
十八天后,天底下长出无数石碑,其上刻痕密密麻麻,不同的字迹不同的内容,可细细看去,写的全是沈明烛。
他们终将重复着遗忘,那又如何?
太阳升起时,他们会再一次想起沈明烛。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与青山不朽,与日月同辉。
那人不服气地道:“你怎知宗主没求过起死回生?不止宗主,我看江师兄也没少求。”
“好了别说话了,少宗主来了。”
“私下叫叫也就算了,少宗主不喜欢这么称呼他,别叫错了。”
人群一阵骚乱,瞥见写有“玄清仙宗”的牌匾下突然出现几道人影,连忙拂袖敛容,躬身行礼。
为首那人少年模样,芝兰玉树,玉骨秀横秋。
长老们立在他身后,看身形站位,想来便是那位“少宗主”了。
果不其然,那人抱拳回礼,含笑道:“今日为玄清仙宗收徒试炼最后一关,诸位都是人中龙凤,若是通过,往后我们便是师兄弟了。在下方青阳,入道比诸位早些,承蒙不弃,诸位可唤我一声师兄。”
其余人齐齐躬身,口中称道:“方师兄。”
*
最后一关测的是心性,名义上如此,其实玄清仙宗入门试炼每一关都与品行息息相关。
说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玄清仙宗越来越重视弟子们的品性,一度将其置于天赋之上。
假如非要追溯个中缘由,有些人或许还能朦朦胧胧答出个“十八年前”。
那一年发生了许多事,那一年沈明烛还在。
那一年有些事情被刻于石碑上百代流传,也有许多事情沉默地消散在了时光的河流中。
正因如此,这最后一关对已经过五关斩六将的弟子们来说几乎只算是走个过场。
有人说玄清仙宗是在选圣人,这话委实夸张,但至少说明了他们不曾在道德品性上松懈过一点。
在场的弟子们也都知道这一点,彼此也亲近许多。
毕竟周围都是宗门盖章认定过的好人,不出意外将来还会是守望相助的同门师兄弟,实在没必要相互提防。
——沈明烛虽然不在了,但他在这世间走过一遭,永远改变了这个世界。
方青阳没一直待在这里,见所有弟子都已进入炼心阵法,他朝左右长老点了点头示意,身形一闪便消失在了原地。
方青阳轻车熟路入了主峰,跟当在自己家似的,毫不客气进了江令舟所居院落。
他虽不是宗主弟子,但“少宗主”这个名号在众人眼里与亲传也无异了,更何况表面上他与江令舟关系极好,自是无人阻止。
江令舟房里乱糟糟的,散落一地竹简与纸页,在已经讲究无纸化修仙、以神识刻录玉简的当世,也不知他从哪找到这么些古籍。
方青阳迈过这凌乱摞成一列列的书,皱眉状似嫌弃,“你研究出什么了?”
江令舟翻着一本扉页都缺了一半的残书,抬起头对他露出一个笑:“收徒大典的事忙完了?感觉如何?”
今天是收徒大典最后一天,方青阳才得了闲,前段时间可谓是忙到脚不沾地。
“不如何。”方青阳随意寻了一张椅子坐下。
江令舟含笑道:“后悔也没办法了,当初可是你亲口答应的,不能撂担子不干。”
十八年前,谢望尘问方青阳要不要当少宗主。
方青阳想,他没有理由不同意。
恍如一场宿醉,当时他清醒时身边全是亲手刻下的碑文,混乱不堪。
大小不一的石块错落环绕在他周围,他手指上有着昼夜不休雕刻留下的伤痕,可记忆却一片空白。
他翻看石碑,像是在看一本日记。
日记上说,他有一个很好的朋友。
他的朋友是个英雄,可英雄死在了十八天前。
很难要求他只靠这么一句话产生什么代入感,不过同名同姓而已。他只是个筑基,离金丹尚且有一段距离,干不出什么轰烈的事。
他接着往下看。
日记上还说,沈明烛名扬天下的时候,一人胜过天下群雄,寻常人口中的天之骄子无一可与他比肩。
可日记没写他的意气风发。
只记他落入泥沼,声名狼藉,在幽暗漫长的小巷里孑然一身,踽踽独行。
而一个叫方青阳的人,见证了其中一段落寞。
写沈明烛救方青阳于水火,如同一道曙光,也似亘古不落的长日,自他出现后,方青阳的人生便就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