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被奔跑的野猪,踩断了两条腿,从此再也站不了,30岁就郁郁而终,死前一辈子都没有嫁人,
  而当时两兄弟,着急去救妹妹,也被野猪撞飞了,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大儿子右脸被一根尖树枝划伤,留下了一道从眉骨到耳朵丑陋的疤痕
  小儿子则是右手撞到石头上,直接粉碎性骨折,伤好后右手再干不了重活,从小兄弟俩就特别崇拜父亲,
  愿望也是长大以后能当兵保家卫国,这次受伤让兄弟俩都没有当成兵
  后来赶上国家政策,要求上山下乡,
  大儿子小儿子都做了知青。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身边发生了很多事情,不仅仅是身体上,
  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冲击和磨砺,这对于两个还处于少年懵懂期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一种难言的折磨。
  这一折磨就是八年。八年后的今天,他们又回到了部队。
  结果又见到了女主,女主当初被王军送去坐牢,关了五年,
  出来后又回到了家属院,第二年还运气好在后山山洞里,意外挖到了三箱金子,
  她没有上交部队,而私自瞒了下来,并在83年的时候成为了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余生过得衣食无忧,最后还和退休的张政委,来了一场黄昏恋。
  而原主的五个孩子一生都被她毁了,
  原主死后恨意冲天,不愿转世投胎于是在这忘川河里游荡。这游荡了百年之久,
  却始终不肯离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恨也越来越深,直到最终,她的怨气已经完全被忘川河淹没】
  百岁消化完记忆,对女主深恶痛绝“把小孩子丢给野猪,这是人能干的事”
  “对呀对呀,女主是个恶毒的女人”长命也恨恨的
  “宿主,我算了一下还有三年你就能收拾女主,真是有点期待”长命又道
  百岁点点头,现在女主还不知道在哪个山卡拉里,也是要三年后才随军
  便站起身,推开门往外走,现在是1964年,大饥荒才过了三年,
  原主今日上身穿了一件蓝色的粗布上衣,下身穿着一条洗得发白的裤子,脚踏一双破旧的草鞋
  踏出门,入目是一间农家小院,院子里有两只鸡,在院子里溜溜达达到处捉草捉虫吃,
  院子左侧有一个小厨房一间柴房,厨房门口放着一口大水缸
  前院子中间还有一口水井,前院很小,但很干净,没有什么杂物,院中的桃树下还摆着一把破旧的竹椅。
  院子的东侧是二间房子,径直走过去,一间是空着卧房,另一间放了一些杂物,绕过房间就是后院,
  后院种了两分地的蔬菜,正值夏天,推开篱笆架子,走进地里,
  分别种着黄瓜,菜豆,西红柿,茄子,辣椒,空心菜,红薯,挨着菜地有一个茅厕,
  顶上还爬了两株丝瓜藤,小菜园看着打理的极好,
  后院围墙也是用土砖围了有一米五高,看起来十分安全,
  百岁转完,摘了几个成熟的西红柿和几根黄瓜,起身往厨房走。
  走进厨房后关好门,从空间拿出30个农家鸡蛋
  烧火在锅里煮上8个鸡蛋,又把粮缸上的盖子打开,把剩下的22个鸡蛋放进去。盖好盖子
  从水缸里舀出一瓢水,洗了一根清脆的黄瓜,放进嘴里吃起来,青脆爽口,夏天吃生黄瓜还挺解渴的
  吃完看见水缸里的水不多了,又到院中井里提了两桶水倒进去,这口水井还是四年前王军回来打的,
  当时挖了有十米深,花花整整30块钱,当初荒年干旱,村中间的那口井水干了,
  原主要走二里地,去村头那囗百年大井里挑,王军知道后心疼媳妇,特意在院中挖的
  十分钟后蛋熟了,百岁剥了一个吃掉,
  又揣了一个放进衣兜里,把剩下用碗装起来,跟洗好的西红柿,一起拿回卧房,放在桌子上
  当当当,村里的上工铃响了,
  赶紧叫醒床上的大儿子,交代好他关好院门,又指了指桌上的鸡蛋,让他们下午吃
  百岁便急匆匆拿了一顶草帽带上,向地里走去,刚走两步,便遇见隔壁张大娘
  第33章 军婚文女难产死的女配2
  刚走了两步,便遇见隔壁的张大娘,"张大娘!"
  她看到她,很高兴地招呼道。
  张大娘也看到了她,笑眯眯地打着招呼:"岁岁,今天这么早"
  百岁点点头,走近张大娘,从兜里掏出鸡蛋塞到她怀里,
  张大娘看清以后,忙要推回来“岁岁啊,大娘可不能接,留着给小娃”
  百岁忙握住张大娘的手“娃有,我给他们留了的,
  这个是特意给大娘你的,就是不留他们也高兴,建国可是在你家长大的”
  张大娘见推辞不过,又从自己衣兜里掏出一个水灵灵的大柿子给了百岁
  百岁笑嘻嘻的接过,和张大娘一起往前走去,到了地里,小队长来安排今天下午的任务
  百岁和张大娘分在一块田里除草,上个月南方刚种植好了晚稻,
  田里的稻子长得极好,稻田里的草也长得极好,现在没有后世的除草剂,需要人工一颗颗拔草
  百岁和张大娘一起站在晚稻田的边缘,俯视着面前茂盛的青翠稻苗。
  阳光透过稻叶的缝隙洒在她们的脸上,温暖的触感让两人心情舒畅。
  两个人飞快的脱掉草鞋,卷起裤脚,下到田里,水里冰凉凉的,两人认真的弯腰开始飞快拔草,
  拔了一个小时,百岁直了直腰,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抬起头,眺望远处的山脉,
  那里绿意盎然,一片片茂密的树木环绕着这片宁静的田野。
  山背村大队的山很高,不知道里面有没有野鸡,野兔子野猪之类的,百岁有点馋了
  “百岁,我们得快点除草,这粮食可是我们的命根子。余靠它活命呢”
  张大娘也跟着休息了一会儿,又挥动着手中的草帽,一边嘱咐着百岁。
  百岁点了点头,又开始弯腰拔起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就是农民的真实写照…………
  60年代的人们勤劳,朴素,不怕苦不怕累,每一滴汗水,都浸透了她们的希望和坚守。
  如今,除草成了她们的重任。在稗子草长得又快扎根又深,实在是坏透了,还好有原主的肌肉记忆,倒适应的飞快
  拔草拨着正起劲,一个冰冰凉凉的东西,从百岁的脚边划过,她以为是水蛇,
  蹲下身子,细细观察,小手这么一掏,掏上来一条泥鳅
  百岁乐了,偷偷从裤兜,其实是从空间里拿出来一个竹筒,把泥鳅丢进去,系在腰上,
  村里人上工都会带一个竹筒,里面装着井水,百岁今日忘带了,还好现在的衣服特别肥大,
  竹筒被上衣遮住,别人也发现不了,再不像后世的衣服,就一小块布料,走哪都要提包
  百岁和张大娘默契地分工合作,默默地在田地里穿行,她们的动作熟练而准确。
  张大娘一边拔草,一边小心翼翼地避开稻苗,不让它们受到伤害。百岁边拨边把看到的螺丝泥鳅收回竹筒里
  渐渐地,稻田里的杂草越来越少,稻苗也变得更加茁壮。天色也越来越晚了,
  稻苗溅着微弱的阳光,摇曳在微风中,
  百岁和张大娘终于拔完了整个田,
  两个人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活看似轻松,实际又晒又累,特别消耗体力
  两个人上了岸,在水沟边洗干净脚,百岁从兜里掏出西红柿咔咔咔啃起来,
  柿子酸甜多汁,张大娘也吃起了鸡蛋,劳动过后吃啥都香
  吃完后张大娘叫来大队长,两人登记好了公分,忙碌了一下午只有3个公分,
  山背大队去年一个公分才八分钱,真的是很穷苦
  百岁望了望附近,见田里还有许多人,便让张大娘先回去了,
  在田边折了一片大树叶,在沟里摸起泥鳅来,摸了约一斤后,才往家走
  推开院门,小儿子王建国,便冲出来,扑到百岁怀里,嘴里甜甜的叫着“娘”,
  百岁用干净的那一只手摸了摸他的头顶
  揽着他往厨房走,厨房里正在烧火的王青青,看见她娘进来,连忙起身舀了一勺水放盆里
  “娘,你洗洗手”
  又见百岁手里的大叶子,好奇地问道“娘,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百岁把叶子里的泥鳅,倒进厨房一个破瓦罐里说道“是泥鳅和田螺”又从腰上解下竹筒,也哗哗哗倒进瓦罐里
  王建国好奇的蹲在瓦罐前,往里瞧,王青青则转身又舀了半瓢水倒进瓦罐里,
  瓦罐的泥鳅立马就哗啦啦的游起来,听到水声王建国哈哈哈大笑,
  王青青赶忙把弟弟拉开一点,她可是刚给弟弟洗完澡,可不能又把衣服弄脏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