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卢昕含笑听着,然后点头认同迟晚的话,她的姑母确实为人确实很好。
  随后迟晚问道:“刚刚你自称下官,可是已有功名在身。”
  “下官原中山王府长史,今已递交了辞呈,日后可能不再为官,只是吏部还未下发明文,所以我依然自称下官。”
  卢昕平淡诉说着原因,仿佛一下从官员,即将沦落为普通人的不是她。
  正常来说,进士出身,就算不做官了,身上依然是有功名在身上的,还有随时被起复的可能,要是上面想不起来,那就是一辈子的富家翁了。
  但能考上进士的人,到哪里都很受欢迎,就算放在京城,那也是许多人家里的座上宾,要是能请一名进士做自家孩子的老师,那自家孩子考上进士的概率就更大了。
  这就是古代的教育偏差,有钱有势的人,可以请到举人进士一对一指导,家庭稍微富裕的,能请到秀才,很穷的家庭,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只要考上了举人,进士,以大周对这些人的优待,想穷的机会都没有。
  只是,好不容易考上了进士,却要辞职不做官了,这就令人深思了。
  是看不惯中山王,还是被中山王赶出来了。
  不过,迟晚没有那么重的好奇心,“这样。”
  她只说了这么一句就不说话了,搞得卢昕不知道该怎么继续。
  卢昕大老远地跑过来,为的可不是投奔姑母,为的是偶遇迟晚,对方不问,她的投靠之事,不就没有谱了。
  “驸马,其实在下来此,也不是为了投靠姑母,而是想投靠驸马,在下可以不任官职,只求谋士之位。”
  毛遂自荐,真诚待人,卢昕最终选择了把内心所想全盘托出,从那日接触迟晚,再到她的刻意调查,以及今日迟晚来到清远县的所为。
  可以说这是一场主上与谋士的互相面试。
  看到皇城司的人,带着县衙捕快闯入了清远县高门大户的家,把那些人没人敢得罪的官绅抓走,还有已经贴在城中的告示。
  告示内容让清远县所有人,把家中拥有土地数目主动报告县衙,并且县衙小吏会带捕快挨个村子通知保长,让保长务必传达县衙政策,以及保证登记内容的真实性,否则查证之后,保长要获罪,三日之内完成这件事,三日之后开始彻查清远县的田地,隐瞒者依据情况不同,惩罚不同。
  隐瞒百亩以上者抄家,百亩以下者,按照田地价值的三倍罚银。
  一亩良田约二三十两银子,中等田地约莫十几两银,差等几两银子就能买到,当然了,不同地区的田地,有溢价,也有压价。
  总之这个告示一出,迟晚就是在告诉清远县的那些人识趣些,已经告诉你们后果了,不遵从?那就视为挑衅。
  可肯定有人不肯,毕竟一旦全盘托出,那都是自己兼并民田的证据,自己上杆子把证据送上去,找死呢不是。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定然会有人伪造田契,把田地暂时记在他人名下。
  所以告示的最后一句——清远县施行按地征税,不再收人头税,并入今年开始执行。
  意思很简单,以后有田的收税,没田的就不必收税了,并只收银两,不再用物品抵税。
  圣元帝说清远县的一切都由她做主,所以在跟虞九舟商议后,清远县变成了试点。
  皇帝要稳起来,只能算是偷换概念罢了,再讲讲其中的好处,皇帝自然会同意。
  古代大名鼎鼎的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以及借鉴了现代某些合适方法的结合版。
  清远县是试点,迟晚今日所做,明日必定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众臣怕是唇枪舌剑,生怕清远县的事情扩大化。
  把人头税摊到田税里面,不管是平民还是官员都要收税,只要你有田。
  大周田最多的人就是这些官绅,取消人头税,国库无疑会缺少一部分收入,可田税会让这个损失,万倍,十万倍的还回来。
  官绅只占大周人口的千分之一,家里的田地却占了大周的八成,这样一来,国库能不富裕嘛。
  要不是圣元帝那边不能轻易提改革变法,那就不是试点了,而是整个大周都要配合。
  迟晚来到清远县,便是镇压清远县的牛鬼蛇神,却没想到,会引来一个投靠自己的人。
  要是说想要通过她投靠虞九舟就罢了,卢昕说的是投靠她,这可真是稀奇。
  “给我一个理由。”
  一个能打动她的理由。
  卢昕脑子急转,“在下与中山王不和,他是王上,如何不是在下能评价的,在下只是想找一个自己实现心中抱负的人,而我的抱负,不是那么的高尚,为国为民为天下,也不想名垂青史,在下只想除弊革新。”
  除弊革新?
  迟晚笑了,“变法改革是要死人的。”
  “可驸马不是已经在做了吗?”
  这句反问,让迟晚怔了片刻,随后满意道:“本驸马交给你一件事,若你做成了,大理寺寺丞这个职位如何。”
  王府长史跟大理寺寺丞都是五品,前者局限于中山王帐下,几乎没有了升迁的可能,除非中山王登基,后者的话,代表着她的仕途才刚刚开始。
  卢昕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敢问驸马需要属下做何事。”
  她已经开始自称属下了。
  迟晚说出了自己要卢昕做的事情,“以防有人愚弄百姓,我要你让百姓知道,这件事的好处,不只是清远县,而是全大周的百姓都要知道。”
  百姓知道了此事的好处,便自然形成了一股助力,官绅一体,改革变法注定与他们对立,那就与百姓站在一起。
  百姓个人的力量是弱,可能百人千人万人,依然很弱小,若是全大周的百姓呢?
  这件事不好做,但也并非地狱级的难度,卢昕能做就做,做不了,她也不强求。
  说起谋士,大家想到的是诸葛亮,郭嘉这些人,她怎么说也是驸马,卢昕不说如这些历史名人这么厉害,但总得有武皇身边姚崇这样的能力吧。
  毕竟投靠她的人,日后都是要跟着虞九舟的,虞九舟一旦上位,潜邸旧人都会任高位。
  卢昕当然不会拒绝,主上给了机会却抓不住,那就是自己没用了。
  “属下必定全力以赴。”
  迟晚抿了一口茶,这件事本就需要人做,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反正现在还不是很着急,可以让卢侦试试,短时间内没有成效,那虞九舟安排的人就可以动了。
  当然了,卢侦要是有了成果,虞九舟安排的这些人也就能把效果发挥到最大。
  这些日子,谁可都没闲着。
  迟晚在清远县做的这些,虞九舟那边已经得到了消息。
  这一次,清远县的鸽子到处飞,或是快马加鞭,在极快的时间把消息送给了京都的各位大员。
  得到消息的这些人,第一反应不是去见皇帝,而是选择去见自己背后靠的人,有内阁大臣,有三王。
  只是内阁成员今日都被虞九舟召集到了一起,他们得到了消息,也不能跟身边的人商议。
  同时,虞九舟把圣元帝想要巡盐的消息传了出来,让三王觉得,这次巡盐会是他们三人之一,并且谁去巡盐,要是成功了,谁就是未来的储君。
  这样的消息一出,就看是储君之位重要,还是狙击兼并民田案重要了,也有可能他们会双管齐下,但想要兼得的人,注定死得最快。
  虞九舟看着下首的三位阁臣,高正已经俯首,连首辅都与她们站在一边了,剩下的两位不足为惧。
  这一次,她跟迟晚在两地配合着,就完成了一个漂亮的开局。
  然而总有人不长眼,袁一清上前一步,“殿下,殿下是坤泽,臣并不同意殿下入内阁议事,此事臣已上了折子,在陛下旨意下来前,臣不会与殿下在一起仪事,臣告退。”
  还有一个阁老张维斯开口道:“殿下,臣请见陛下,有要事禀报,驸马迟晚前往清远县让人贴出了告示是,什么叫取消人头税,把清远县变成了按地征税,臣要问陛下,是谁给她的权力,让她敢这样做,若没有人给她这个权力,那她就是在造反,臣请派兵捉拿。”
  这件事大发了,高正心里苦,想到自己明日要在朝堂上提,彻查整个燕北的兼并民田案,可他哪里知道,驸马玩的这么大,他现在是骑虎难下了,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朝堂众臣就会觉得,这件事是他主使的,且是有预谋的,主张变法的万罪之臣。
  到时驸马,就成了被人利用的无辜之人,谁让驸马才十九岁,这个年纪,哪能提出这样独到且一阵见血,高明的变法,他也不信。
  陛下,长公主殿下,还有一个无知的驸马,简直把他害惨了!
  第53章
  清远县就在京都旁边, 是京县,这里发生什么大事,瞒不住京都那边。
  京都的人一致认为, 驸马捅破天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