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而且里面发生了什么,能让汪海有这个表现。
对了,虞九舟说,要把秋水楼是宝安王的信息收集地点的事情传给皇帝,难道是因为这个事情?
她走了进去,无奈地拱手行礼,“圣躬安。”
“朕安。”
圣元帝挥挥手让她过来,“来了,看看这个,”
迟晚走过去,接过了圣元帝手里的折子,很自然地就打开了。
对她毫不犹豫地打开折子,没有像那些大臣一样,明明很想看,却假装不敢看的样子。
圣元帝打量着面前的迟晚,他不了解她,只是在听说迟晚这个名字后,让人查了一下,虽然她不符合自己对驸马的要求,但那个时候皇室颜面最重要。
而且他不想让虞九舟找一个家世太强的郎君,那样的郎君不好控制不说,还会阻碍他的计划。
他要培养出来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监国长公主,谁要阻止,谁就得死。
如果有一天,迟晚的存在,阻碍了他的计划,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死迟晚。
圣元帝垂眸饮茶,等着迟晚回话。
正如迟晚猜测的那样,折子上的内容就是秋水楼的事。
她如实道:“回禀陛下,秋水楼的事情臣知道,并且已经在调查了。”
“有什么结果。”
“正如折子上说的那样,秋水楼是宝安王的产业,秋水楼是平康坊前三的青楼,他们不做皮肉生意,主打的高雅,吸引的也是文人雅士。”
“所谓文人雅士,以朝中文官为主,要是一些勋贵过去,也是有机会成为秋水楼娘子们的入幕之宾。”
说到这里,迟晚停下了,没有再继续说。
她不说,圣元帝却直接说了,“想必这些人能留在秋水楼过夜,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虞逸尘想要知道的消息。”
迟晚点头,“陛下说得对,秋水楼正是宝安王获取信息的地方。”
圣元帝眯起了眼睛,难掩身上的怒火,“那你说说,皇城司查到了什么。”
他知道皇城司整改的事,难道这么快就出成果了?
迟晚早就找好了理由,“不是臣查到的,是上任皇城司指挥使查出来的,只不过,他不敢交给陛下。”
闻言,圣元帝坐直了身体,皇城司指挥使不敢交给他的东西,那一定不简单。
“你说。”
迟晚低声道:“事关五军营,臣发现了这件事之后,也很犹豫要不要跟陛下说。”
“五军营?”听说跟兵权有关,圣元帝更加重视了。
他不介意王上做上生意,手底下有产业,可秋水楼明显是收取信息的地方,说不定就有一些他这个皇帝不知道的信息,可能连皇宫都没有了秘密。
圣元帝不喜欢自己毫无秘密可言,更讨厌别人触碰兵权。
他能收回皇权,本质上是因为先收回了兵权。
“你继续说。”
“启禀陛下,前任指挥使在秋水楼得到了许多消息,为了防止消息泄露,他杀死了知道消息的那些司卫,把消息隐藏了起来,直到臣成为新任指挥使,找到他记录消息的本子。”
迟晚没有胡说,皇城司前任指挥使已经死了,他什么话都说不了,而在他死之前,确实下达了一场针对“叛徒”的消除任务,那些人究竟是“叛徒”,还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死的?
这个事情可以找到被她弄走的陈虎标,此人参与过清除任务。
陈虎标那边知道的东西有限,刚好能证明,那些“叛徒”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情才被灭口的,恰好就圆上了迟晚说的这些。
虞九舟都安排好了,天衣无缝,就算皇帝不信任她,要自己去调查,调查的也只会是这个结果。
迟晚又道:“查到的消息说,三王都跟五军营有接触,确切是五军营里的哪个将军,暂且还不知道。”
五军营里面多是步兵,辅以一些轻骑兵,不像骑兵营那样,连马匹都武装上了。
招架不住五军营的人多啊,二十万的兵力,要是五军营被三王控制了,京都危矣。
庆幸的是,那是三王控制的,三王之间本来就不和,说明五军营不是被一王控制,二十万大军,京都未必守得住。
圣元帝的背后发寒,他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决策错误,是他给了天下,储君会在三王里面选,这样的话,肯定有很多人追随他们,为了从龙之功,为了新帝登基后还能继续荣华富贵,或者是一跃成为人臣之巅。
他后悔了,那时他要是召集十几个宗室成员入京,然后再每个人都给予一定的权力,又不会太多,这么多王上,就算有人还会站队,那力量就分散了许多。
圣元帝心里不由得想,要是五军营没了,现在他要怎么做。
五军营的兵力来源于京卫,集中调周围三省的卫所兵,以及全大周各地卫所中抽调的兵,每十年一轮换。
五军营分布在京都周围,并不是集中在一起的,算是把京都呈包围式地保护了起来。
大周的兵可能知道百户,不一定认识将军,想要解决五军营被控制的事情,就得彻查,更换军营里面的军官。
普通官兵,有一口饭吃就行了,一般不会跟着造反,有野心的是那些将军。
兵士只跟着头头走,头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谁知道是不是造反。
当年太宗告诉手底下的人“清君侧”,这不就做了皇帝嘛,搞不好底下的兵士真的以为是清君侧了。
可有一点,大周欠了很多军饷,圣元二十七年就发了一次军饷,就那么一点银子,他还欠着大周兵士八个月的军饷呢。
不发军饷,谈何让兵士效忠。
圣元帝年纪大了,稍微想想,脑袋就痛得发胀,半晌才道:“叫长公主来。”
这个时候,他能想到的只有虞九舟了。
最近发生了太多事情,虞九舟都帮他处理好,还给他带来了不少银子,让他轻松了许多。
可以发现,现在的圣元帝,越来越依赖虞九舟了。
吩咐了下去之后,圣元帝才看向迟晚,“如果三王真的控制了五军营,你觉得朕该怎么做。”
这个问题是试探,也是真心想要知道一些不一样的答案。
其实皇帝询问的每一个问题,都不能直接回答答案,还要回答的让皇帝能接受,且不暴露自己的野心,中规中矩,又说到皇帝的心坎里,所以说,伴君如伴虎。
迟晚听到虞九舟也要来,心里松了口气,这就是长公主殿下带来的安全感。
对于圣元帝的问话,她想了想,“陛下,臣以为现在不能打草惊蛇,此时要是动五军营,必定会引起三王的异动,让三王自然而然的联合起来。”
“以臣之见,五军营不能不动,也不能大动。”
圣元帝满意之余又有些失望,这些道理他都知道,能看到这点,说明迟晚还不错,可她并没有提出解决办法。
哪知迟晚下一句道:“所以,臣认为,擒贼先擒王,与其急着动五军营,不如直接从三王身上着手。”
“中山王兼并民田证据确凿,臣请以律处置,至于颖王可以先圈禁起来,等宝安王回来,也进行圈禁,然后调查二王是否有触犯大周律,若是没有再放出。”
圣元帝:“……”他就不该问,这是什么破办法。
好端端的,处置一个王上,圈禁两个王上,这不是逼着他们反吗?
还有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必然会引发朝堂内乱。
可看到迟晚正的发邪的脸,圣元帝又骂不出来,“你可知道,这样做会引发什么后果。”
迟晚当然是故意这么说,她要做个纯臣,谏臣,就该无差别攻击才对。
“陛下,一时乱象,总比引发兵变政变更好,到时只会更乱,陛下不能把自己放在危墙之下,三王一旦动乱,百姓更是遭殃。”
她一副正义凛然的模样,衬托出圣元帝很不爱民如子的模样。
不等圣元帝说话,迟晚又道:“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昔日藩镇割据,四方战火纷飞,三王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若他们回到封地揭竿而起,更是糟糕,若三王动乱,势必出现人间地狱,生灵涂炭。”
“如今三王虽有势力,但尚可掌控,万不可等他们兵变政变,殿下宜当机立断。”
迟晚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圣元帝只有一个念头:等舟儿来了再说。
他怎么不知道迟晚说的是对的,可这不是上策,他想不出来上策,对迟晚的中策又不想采纳。
还好,长公主府距离皇宫近,虞九舟来得很快。
虞九舟来时,迟晚恭敬地弯腰行礼,“殿下。”
随后她起身,两人的目光触碰到一起,虞九舟心下了然。
来之前,虞九舟就猜测到,圣元帝找迟晚是为了什么,也告诉了迟晚,要怎么应对。
当然,她不是一字一句地教的,她只是跟迟晚说:打太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