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她发现,这跟自己认知里的迟晚完全不一样,如今的迟晚完全有资格做长公主的驸马。
不仅如此,就算不做驸马,以迟晚的能力也能做到高官,否则皇城司指挥使不会让她来担任。
并且现在的皇城司焕然一新, 跟她熟知的皇城司完全不一样,改变太大了, 完全可以算国之利剑。
户部亏空的事情爆发, 皇城司锦衣卫立马投入案件,抽丝剥茧抓到了许多相关人员, 再让他们这么抓下去,早晚抓到主谋。
想必主谋很害怕,要想尽办法阻止锦衣卫再查下去了。
只是, 这个迟晚实在是气人,堂堂乾元,竟然做如此姿态,跟个坤泽一样,让人气愤。
她恨不得抓住迟晚到比武台上打一架,就算输掉心里也畅快。
可迟晚抱住虞九舟,让她挡在自己的前面,还娇声娇气的。
安易之低头看着自己的拳头,恨不得给迟晚一拳。
长公主居然还帮她,真是更生气了。
早知道长公主喜欢这样的,安易之想了一下自己像迟晚一样撒娇的样子,算了,她实在做不到。
就算知道迟晚是怎么讨到虞九舟喜欢的,她也学不来。
“你就是个妖精!”安易之路过迟晚冷哼一声。
人家都是形容坤泽妖精,哪有乾元有这种做派。
迟晚挑衅地笑笑,连忙抱住虞九舟哭唧唧,“殿下你看,她又说我。”
虞九舟无奈地笑笑,尽管她知道迟晚是故意的,但看着这样的迟晚,总是想摸摸她的头。
“易之,你来找孤何事?”
很明显,虞九舟明知道迟晚是故意的,却还是帮着她说话。
安易之都无语了,“九舟,你也太偏心了。”
她很是不满,好歹两人是一起长大的,这心偏得实在过分。
虞九舟轻哼一声,“迟晚是孤的驸马。”
那偏心多正常,迟晚是她承认的驸马,不仅仅是皇帝为她选的驸马了。
“好吧好吧。”安易之表示认输,人家两个人,她只有自己,能怎么办呢。
安易之表示,她就多余跟这对妻妻俩闹腾,“今天来找你们确实有正事。”
虞九舟示意她坐下,旁边迟晚不用说,直接坐在了边上。
无论是对迟晚,还是对安易之而言,两人算是情敌,但不算是敌人,私是私,公是公,她们不会因为私事在公事上针锋相对。
自从她们互相了解后,其实早已没有那么不喜欢对方了,不是朋友,可也绝不是敌人。
她们也确实互相欣赏,特别是安易之对迟晚也没有了恶意。
迟晚对安易之一直都没有恶意,她知道安易之跟虞九舟属于姐妹,也属于发小,上辈子对方在虞九舟死后,能做到那种程度,足以证明两人的情谊,当然了,这是友谊。
所以一开始,她也就是有点儿醋意。
她甚至觉得,上辈子虞九舟不选安易之,自然是不喜欢,要是喜欢早就选了。
当时两人真心去求皇帝,皇帝未必不能同意。
而虞九舟不喜欢安易之 ,两人才没有走到一起的。
迟晚是酸,但她不是不讲理的人,有些事情就是那么回事。
三人都坐下后,等茶上了,安易之才道:“过两日我就要去接临安公主回来了,在此之前我有一事想要弄明白。”
虞九舟挑眉,过了一会儿才道:“你说。”
安易之显然有些不好意思,可她想到了什么,还是道:“我想知道,军饷是真的发不出来了吗?”
没想到她离开前要说的事情居然是这个,迟晚坐直了身体,开始认真听着。
毕竟能在这个时候询问军饷的事情,要么说私心极重,要么是大公无私。
这是两种极端,迟晚觉得安易之会是后面那种。
如果真的是,那安易之是值得敬重的一位将军。
只听虞九舟回答道:“户部拿不出来。”
她说的是实话,户部确实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皇帝的少府能拿出来一半就不错了,可这一半皇帝绝对不会舍得拿出来。
可她说的也只是户部拿不出来,那别人呢?
安易之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下去,她的心里有数,三千万两银子,不动用非常手段,大周根本拿不出来。
“九舟,我是个武人,十六岁从军,到如今带领我的那些兄弟姐妹们,也算立功无数,全军上下都指望着军饷活,一家老小也就靠这一份军饷,你们在燕北变法,想来也知道百姓艰难,一家子上下几口人,若没了这笔军饷,他们该怎么活,若家人都活不了,边境的将士又怎么肯为大周打仗。”
“或许你们不知,很多地方,年迈的人会找一个没人的地方等死,省得浪费家中的粮食衣物,他们为了剩下身上的那点儿布料,死的时候身上穿的可能是草编制的衣物,他们不为别的,只为能给家里剩下一口粮食。”
“九舟……殿下,我从没有求过你什么,可普通将士离了那份军饷,他们的家人根本不能活,况且他们在军营也是要吃饱饭的。”
只有到了军营,跟普通将士同甘共苦一段日子,就能知道,底层将士过的是什么日子了,要是京都的这些世家高门子弟过去,他们只会觉得那不是人过的日子,不,是连他们家的狗都不如。
京都高门家中的狗,都是日日能吃到肉的,将士们十天半月都未必能见到肉。
迟晚垂下了眸子,她突然觉得,安易之回来京都可能不只是为了虞九舟,更大的原因怕是为了讨要军饷,还真是个好将军。
她心里突然出现了一句话:让老有所依,少有所教。
老人能好好地活下去,有人可以依靠,小孩子能读书上学,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社会。
可是大周现在,别说老人小孩,正常有工作能力的人,都未必能吃饱饭。
迟晚代替虞九舟主动开口道:“军饷必须给,而且是给全大周的将士,但是户部确实没钱,想要得到这笔钱,有两种办法。”
安易之猛地坐了起来,她对迟晚的成见已经消失,也知道近日迟晚做的那些事情,知道对方的能力,所以她本就不抱希望,可此刻她心中的希望又重新燃起了。
“你说是什么,不管再难,我都可以去做,平凉侯府随时待命。”
她知道,不管是什么办法都很难,她能做的只能是尽力推动这件事的完成。
所以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只要能给军饷,她都在所不惜。
迟晚摇摇头,“你是将军,战场上需要你,此事不该你出头。”
战场上的将军只管打仗就好了,粮草军饷,那该中枢想办法。
虞九舟现在就是中枢的半个掌权人,毕竟实际上的掌权人还是皇帝。
因此安易之才会这么难以开口,她也不想给虞九舟带来麻烦,可想到自己手下的那十万将士,大周的百万将士,有些事情不做是不行的。
如果真的给虞九舟带来麻烦,她宁愿牺牲平凉侯府,可这件事,绝不是一个侯府填上就有用的。
户部三千万两的亏空,别说一个侯府,就算再加上一个王府也平不了。
眼看就要攀扯到皇帝身上,想想就知道,会迎来什么后果。
安易之着急了,“迟晚,你就说是什么办法,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吩咐就好。”
迟晚也没有卖关子的意思,“第一个办法,把跟户部亏空相关的官员家全抄了,能抄多少是多少,剩下的银子再由少府补足。”
“第二个办法,那就是长公主府拿出这些银子。”
跟户部亏空有关的官员太多了,可也只能抄出不到千万两的银子,剩下的银子都让皇帝补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剩下的长公主府稍凑凑也够了。
问题在于抄家带来的后续麻烦,要逼皇帝拿钱。
至于让长公主府都出,那就太麻烦了,她们这么有钱,皇帝能不忌惮?
怎么做都有坏处,第一个办法麻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凑齐银子,第二个办法容易,但长公主府未必能承担起这件事带来的后果。
很有可能虞九舟的监国权力没有了,迟晚的实权官也别做了,只做一个闲散驸马,她们之前做的一切准备,几乎到了归零的情况。
安易之是耿直,可她不是傻子,她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迟晚定定地看着她,“我倾向第一种,你要知道,第一种虽然麻烦,用时长,但是最稳妥,就是将士们得受一段时间的苦,选第二种的话,如果上位的是宝安王或者是别的人,那就是对全天下百姓的不负责。”
就不是只有将士受苦了,还有大周百姓,要是再遇到一个像圣元帝那样的君王,大周百姓就有难了。
安易之不是得寸进尺的人,她保证道:“只要今年能给军饷,我能保证,我手底下的那些人,绝对不会出乱子。”
迟晚跟虞九舟对视了一眼,此时最难的就是虞九舟,简直就是圣元帝专门用来顶锅的,这件事要是不处理好,后续很多事情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