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是我杞人忧天了。”林书阁道。
相里谷却摇摇头,看着远处忙碌的农户们,“有大人在甘州,是百姓之福。”
“相里,你何时跟钱万才学的拍马屁的功夫?”
相里谷黝黑面皮上泛出一丝不好意思,“我说的是实话。”
“行,实话,赶紧干活了。”林书阁有些耳热,几步走了过去。
相里谷望着头顶的太阳,心中叹道:希望天佑黎民。
第72章
天气越来越热了, 正好书院也放了田假,林书阁下值后顺路去接双胞胎回家,田假要放将近一个多月, 林清远高兴坏了,加之许久未见林萱, 路上一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阿萱, 你是不是还没看过《寻仙记》?我也就看了一场, 正好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跟你说, 我看的那场正好到王子乔出场,后面是什么情节都没看到就被……”
“嗯?”林书阁眼里带着冷光。
林清远即刻噤声。
林萱左右观察了一下两位兄长的表情,了然地看着林清远,“阿远, 你莫不是逃课出去的?”
林清远小幅度点头, 和林萱咬耳朵。本想讨几声安慰,却被林萱劈头盖脸教训了一顿。
他噘着嘴,小声说道:“阿萱, 大兄都比你温柔,他都没骂我。”
林萱气得要拧他耳朵,“林清远,你多大人了。”
林清远吓得一溜烟跑了。
“大兄, 你最近是不是没休息好?看着消瘦了不少。”林萱没理不着调的林清远,转而看着林书阁道。
“没事,天太热了, 有些苦夏。”林书阁不在意道。
他一到夏天就食欲不太好,早就习惯了。
二人走到院门前,林书阁道:“明日戏场还会演《寻仙记》, 让阿远带你去转转,辛苦几个月了,去看看戏放松一下。”
林萱轻笑了一声,点了点头。
刚走进院子,嗖一声蹿过来一只小白,林萱惊讶地看着它,小白也仰着脑袋打量着她。
“我刚想抓住它给你瞧呢,结果这小东西听到大兄的声音就跑了,”林清远在后面说道,“阿萱,这是大兄养的猫,叫小白。”
“猫?”林萱蹲下,伸出手摸了摸它,小白夹着嗓子喵喵叫了几声,十分惹人喜欢。
林萱果然被萌到,将它抱进怀里,“大兄,是二郎送的吗?”
林书阁还没说话,林清远就插嘴道:“小白可不是二郎送的,是外邦商人送给大兄的,二郎送大兄的是一只鸽子。”
林书阁见他们能就猫和鸽子聊上许久,也没打扰他们,转身去洗手,顺便给花园里的菜浇浇水。
辣椒被他养得最精细,已经长得枝繁叶茂了,好些开了白色的小花,林书阁拿着水瓢每一垄浇好水,摸了摸辣椒青绿的叶子,可得好好长啊,以后要想吃辣就得靠你们了。
今日双胞胎放假回家,可得做顿好的。见他往厨房走,林萱丢下正在吃饭的小白跟了过来,“大兄,我来帮你。”
“不用,你去好好休息。”林书阁拒绝道。
林萱却已经径直进了厨房,拿了一把篮子的菜问道,“大兄今日要做什么?”
“我也来,我也来。”林清远的大嗓门也响了起来。
林书阁只好让二人打下手,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饭后兄妹三人在院子里乘凉,林书阁洗了一小盆水果端了出来,这是他帮农户干完活之后,几名妇人硬塞给他的。
凉风习习,月光细碎地洒在院子的梨树上,树影婆娑,屋外远远地能听到蝉鸣。
林书阁拿了一颗杏子放在嘴里,果肉酸甜可口,忍不住又吃了几个。
“大兄,二郎何时回来?”林清远嘴里咬着山莓,想着今日家中也算团聚,但偏偏少了谢谌,含糊道。
林书阁摇了摇头,“仲宣信中没说,大概是没时间回来。他信中只说都尉府近日也在农忙,终古隧倒是一直在练兵。”
“练兵?可是又有战事?”林萱问道。
“不清楚。”林书阁回了一句,不过历来少数民族入侵大多是在秋季,可能是为了防止秋季匈奴南下,早早练兵抵抗。
“何时将蛮夷全部赶出去就好了。”林萱捶了一下桌子,脸上带着凶意道。
“不说这些了,房间我都收拾过了,你们早点休息,明日不是要去看戏?”林书阁从林清远手中拿过杏子道。
桃饱杏伤,吃多了可不好,一个没看住,林清远已经吃了好些了。
“好吧,大兄,明日给你带戏场里的吃的,我听钱英说来了一家卖粔籹的。”林清远一边洗手一边说道。
粔籹是一种甜食,用糯米和蜂蜜做成环形,再用猪油炸制而成,吃起来香甜可口,十分受欢迎。
“那我可等着了。”听着兄妹二人洗漱完回房睡了,林书阁这才吹灭了烛火,明日休沐,可以好好补个觉。
翌日,天光大亮,林书阁才从梦中醒来,起来去院中转了一圈也没见双胞胎的身影,料想可能是已经出去了。
他准备去厨房给自己做个早餐,却看到门虚掩着,里面还有食物的香味,看来是两人给自己留的早餐。
林书阁享受完弟妹的爱心早餐,一个人无所事事地在房间看书,一直忙个不停,突然闲下来倒有些不适应。
晨光熹微,太阳渐渐升了起来,阳光照得他有些昏昏欲睡,正想去躺一会时,门外传来猛烈的拍门声。
他马上惊醒过来,急忙跑过去开门,今日休沐,门外却是一名县衙差役。
只听差役语气带着焦急,“大人,有灾民朝甘州这边来了,县令大人让您即刻回县衙。”
林书阁倒吸一口凉气,灾民?难道魏郡真有灾荒?
来不及多问,他一刻也不敢停,连忙朝县衙赶去。
刚出巷口,碰到了回来的林清远和林萱,手里还拿着包东西。
“阿远,阿萱,这几日待在家中,尽量不要出门,有什么事找许郁。”林书阁吩咐了几句,没等双胞胎回话,便急匆匆走了。
“大兄这是怎么了?”林清远问道。
林萱却注意到兄长神色慌张,还带着浓浓的担忧,心中不安,摇了摇头。
林书阁气喘吁吁地跑到县衙,“大人,我听说魏郡出事了。”
“魏郡今年一直没下多少雨,久旱伤卖,秋种未下,地里庄稼都旱死了,刚开始还能靠着旧粮还能撑,有官员还冒着丢官下狱的风险开仓放粮,设了粥棚救济。但灾民实在太多,后面就顶不住了,山上都被饥民挖空了,据说有的地方饿殍遍野,民乱四起。”
李县令顿了顿,又道:“百姓开始四处逃难,已经有一批快到甘州了。”
林书阁急道:“大人,燕都那边可有消息?”
李县令摇了摇头,“还没消息。”
林书阁想了想,“大人,若真到了甘州,也不能置之不理,但也不能不顾甘州百姓的安危。”
发生饥荒后,一般都会伴随各种疫病,若是直接接纳流民,甘州百姓也危险。
“最好在城外划一块地方,先施粥救济,让县中大夫备着药以防万一,等这段时间一过,若他们想回去,可以给予钱粮遣返,若是不想回去,便让他们就地开荒,县中的造纸坊和印纸坊也缺人。”
若是流民太多,聚众闹事,□□烧,对甘州县治安都会有问题。
李县令点了点头,立刻传来武县尉带县衙差役去各处巡逻,林书阁也准备去召集县中商户。
……
商户们坐在县衙大堂。
几名商户颇有些不安,今日县衙气氛颇有些不对劲,众人纷纷看向许郁和钱万才。
“看我做什么?”许郁摊手道。
“许老板不知道林县丞召唤我等过来何事?”有商户忍不住问道。
“自然不知。”
钱万才也摇了摇头,众人皆带着疑惑,不安地等待着。
“诸位久等了。”林书阁走了进来。
商户们起身行礼。
“今日让诸位来县衙是有一桩大事,诸位皆是我甘州富甲一方的人,还望能够鼎力相助。”
有人客气了几句,有人却觉察到恐怕出了大事。
“那我便开门见山了,今日县中得到消息,魏郡发生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已经有一批快到甘州了。”
此言一说,商户们又惊又怕,有聪明的商户已经意识到林书阁今日所为何事了。
“大人,可需要我们做什么?”一名商户试探着问道。
“出钱出力呗,还能是什么?”许郁出声道。
“大人,县中商户多承大人恩情,如今大人有需要,我等自然责无旁贷。”许郁站起来道。
“许老板仗义。”林书阁真心道,他目光巡视了一圈,有人眼中带着纠结,有人一脸难为情,还有人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大人,我也愿意,若灾民得不到救济涌入周边村落,对甘州来说也是一场灾难,更何况我们这些商人生意也难做,况且灾民都是走投无路之人,帮一把也是善举。”钱万才也出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