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有接触,少凉部从前还想与匈奴密谋,哥哥的意思是,想让羌人帮忙?”
  羌人各部族除了被谢谌灭掉的两个部族之外,大部分如花圩部投了大燕,还有一部分小部落不愿投降,继续往西迁移到高原地区。
  “是,匈奴与羌人一样逐水草而居,前朝名将与之作战时不也用了好些匈奴之人,确定其部落位置之后一举将其攻破。”林书阁慢慢说道。
  谢谌也点了点头,思量了许久含笑道:“好了哥哥,这些事先让赵都尉发愁吧,咱们先用饭。”
  林书阁心道:确实多想无益,还不如吃饭,“说了这么久的话确实有些饿了,你也再吃点。”
  他开门出去将饭食拿了进来,“今日有你喜欢的苜蓿炒肉、凉拌胡瓜和红烧丸子,还有一碗醪糟汤。”
  “这个时节还有苜蓿?”林书阁夹了一筷子翠绿的苜蓿道。
  “想着哥哥喜欢,我便让人在暖房里种了一块,今日见长得不错便拿来让厨子做了。”谢谌语调温柔体贴,看着他笑道。
  “暖房?倒是个生财之道。”
  “我就知道哥哥要这么说,不过是在屋里生了几盆炭火而已,平日里长个韭菜葱姜的,军营里的厨子鼓动老张弄的。”谢谌无奈地笑道。
  “冬日里多弄几个长些绿菜来卖不就可以挣钱,可惜柴火也要钱,普通百姓也负担不起。”林书阁吃了一口叹道。
  后世的蔬菜大棚保证了民众在冬日也能吃到新鲜菜蔬,可惜现在的技术别说塑料了,玻璃制造技术造出来的玻璃,也只是当作宝石一样的饰品,像是制造大片玻璃的技术林书阁还没见到过。
  “县中的那几家砖窑商户应该可以供得上柴火,普通百姓可以和去年一样发豆芽。”谢谌见他愁眉不展,主动说道。
  “现在正好是秋日,山上草木凋零,我看到好多百姓上山耙树叶柴火烧炕,炕烧起来屋里也暖和,再加上几个炭盆也够了。”林书阁眼睛一亮,“我即刻让县中商户试试。”
  “哥哥急什么,天都黑了,明日再说。”谢谌好笑地看着他。
  林书阁听他这么说,往窗外一看才发现天已经黑透了,“秋冬白天短,竟然已经天黑了。”
  谢谌用手撑着下巴,“哥哥将我们之事告诉了周县丞?”
  “对啊,二郎是我好友,我不想瞒他。”林书阁说道,又回头看了看谢谌,发现他表情有些晦涩难明。
  “你这是什么表情?高兴还是不高兴?”林书阁捧着他的脸道。
  “自然是高兴啊。”谢谌扬起唇角,双手揽着他的腰,意味十足地朝他暗示。
  “不行,明日我有事,你自己玩吧。”
  “哥哥好生无情,说是让我有名分,现在有名分了却是有名无实,名不正言不顺……”
  林书阁听着他的歪理,“闭嘴,不许亵渎圣人之言。”说着堵上了他的喋喋不休,谢谌心满意足地反客为主。
  第155章
  寒风刺骨, 院子里的柳树枝丫上零星挂着几片枯黄的树叶,在肆虐的寒风中摇摇欲坠,又是一阵风袭来, 几片仅剩的枯叶似蝶舞,悠悠然落到了地上。
  “天越来越冷了, 大人, 今日集市上竟然有好些菜蔬, 韭菜蒜苗这些都有,不过价格有些贵。”陆樾川抱着一只手炉道。
  “我让陈宽他们试着弄的暖房, 种点好侍弄的菜,冬日也可以多见些菜蔬。”林书阁拿着一本书册翻看,林书阁办公的地方里烧了个火炉,冬日里十分暖和, 故而陆樾川死皮赖脸地要待在这里和他一起办公。
  “果然还是卫校尉贴心, 大人喊了一句冷,又是火炉又是手炉的,全部给大人办齐全了。”
  林书阁抬头看了一眼裹着棉袍的陆樾川, “阿川,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
  陆樾川做了个投降的手势,“不过大人,棉花确实是好物, 除了穿着有些臃肿,不过对百姓而言保暖最重要,管它穿上好不好看呢。我想过了这个冬日, 明年种棉花的百姓应该会多一些。”
  这段时间,街上陆陆续续出现了穿着棉衣的百姓,刚开始还有人笑他们穿得像熊, 后面见他们顶着寒风在外面干活也没冻得瑟瑟发抖,便再也不笑了。一打听原来这就是县令大人让种的棉花,普通老百姓不会纺织,直接将棉籽去掉,打理好之后与麻布缝在一起便成了棉衣。
  路边的成衣店还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棉织品,有用棉布制成的棉衣和外袍,也有棉靴、棉帽、护手等日常衣物,因暖和好用很快就卖脱销了。
  县中百姓不管出于什么心理从林书阁这边买了种子的都乐疯了,家中有钱的将收的棉花都给家人制成了衣物,没有钱的将棉花卖出去也得了不少银钱,一家人咬咬牙坚持一下,毕竟以前的冬天也是这样过来,反正家中还留有种子,明年可以继续种,到时候再给家人置办棉衣。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甚至百姓出行也以穿了棉衣为荣,家中小儿穿着棉衣也多去同伴跟前炫耀,同伴回家闹着也要穿暖和的棉衣,闹得家中大人没办法,但也只能干急眼,暗道明年一定要买些种子种上几亩,不说卖钱了,起码家人也有的穿。
  陆樾川事无巨细地将近日县中之事说给林书阁听,还笑着道:“各乡里正被民众扰得烦不胜烦,一个个吵着要先登记户名,好明年早些领种子,派出去的那些基层书吏这几日回来述职也在说这些事。”
  林书阁这几日去了郡守府一趟,年关将至,一年的政绩如何还得郡守府说了算,税收人口教化这些都要核对,不过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清泉县的税收人口以前在定远郡几个县中一直垫底,因而当时听到林书阁要被调到这里时,好些人都替他扼腕不已,怎么来了这穷乡僻壤,又加之匪盗横行,整个县的财政教化根本比不上其他几个县。
  自从林书阁来这里后,又是剪除匪盗,又是兴办了一些诸如羊绒厂,砖窑厂,水泥厂这些厂子,让民众在农闲时做工挣钱,又是种出了新粮种和棉花,虽然今年产量不多,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又是一项政绩。
  更不要说还兴办了学堂,这次定远郡举孝廉的名额有限,清泉县居然占了一名,要知道这么多年燕都下定让各郡举孝廉,定远郡中几乎没有见过清泉县的学子,这次猛然出了一个,竟然不少人惊诧不已。
  各项政绩让林书阁在此次考核中得了上等,人口税收清泉县也力压好几个县,仅次于甘州县。
  二人说完棉花之事后,陆樾川果然与林书阁说起这次郡守府之行,因为县中大小事务还需要陆樾川主持,所以林书阁这次带了燕主簿和褚续、苏程过去。
  “大人,咱们县那名学子这次恐怕不想被人注意都难。”陆樾川想着其他县官吏的表情,有些幸灾乐祸地笑道。
  “吴颂文学识为学堂众先生翘楚,你和他辩经不也差点没辩过吗?清泉县从前那群尸位素餐的连此等人才都能埋没,真是可恨。”林书阁想着那群已经不在人间的贪官污吏,又想着在郡守府对答如流,孝悌忠义的吴颂文,顿时气得不行。
  “那群狗官别说举孝廉了,整个县的政务搞得乱七八糟,光想着捞钱了。”陆樾川也骂道。
  林书阁当初整顿县衙官吏时,一应政务陆樾川大多都经过手,自然知道那些人是怎么将整个县衙搞得乌烟瘴气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者竟然会先晋升,真正做事的要么早早被清除,要么被挤到边缘位置。
  “不说他们,我这次倒是见到了丁文泓,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丁家子。”林书阁道。
  “哦?怎么说?”
  “从前只知丁家子跋扈,不想竟然眼高于顶,连魏使君都不看在眼里,气焰嚣张到如此地步,无非是仗着丁家的势。燕都传来消息,陛下又加封丁家家主为太傅,丁家子若个个如此岂不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道理?”
  历朝历代的权臣少有安享晚年、寿终正寝的,要么一条路走到黑,背上弑君的骂名直接反了,要么便是死于朝堂争斗,一家子老小全部覆灭。
  “那甘州县文明教化、人口税收还不是有赖大人的功劳,若不是大人来了清泉县,哪能便宜他丁文泓。”陆樾川叹了口气又道,“可惜甘州县现在还有大人从前留下的底子,但按照丁文泓的治法,可真替甘州百姓捏一把汗。”
  周度和许郁临走时忧心忡忡,二人一直认为丁文泓没憋什么好,他已经在县中大肆培养人手,将一些小的商户收到手下了,那群商户在县中肆意提价,欺压百姓,从前被林书阁办了一批,还有因摄于林书阁对商户的提醒而压下心中欲念的,现如今在丁文泓的鼓动下,早已经蠢蠢欲动了,其余商户纷纷受到打压,更有甚者差点被安上罪名,家产充公的。
  “周家我倒是不担心,羊绒生意还牵涉与西夜国的贸易,倒是许郁……”
  周度和许郁二人来清泉并未说明这些事,但时不时欲言又止,林书阁又岂能猜不到,几番询问之下才跟他说了些事,要不是有魏使君压着,甘州县上下早就被他搅得鸡犬不宁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