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是你二人有本事,不是我,总还有别人慧眼识珠。”谢谌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明珠二字我可当不上,不过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难遇明主,不是所有人都与将军一般。”何歆低头道。
  谢谌不知何歆从前遇到过什么事,但见他目光悠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匈奴未灭,总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何歆还没说话,老张就在旁边道:“你们今日可看到那韩诀,靖远侯宣读诏令之时,那可真是如丧考妣,这厮平日里仗着赵都尉的威名气焰嚣张,尾巴都要翘上天了,那次秋射还敢搞阴谋诡计暗算将军。现在好了,没了靠山看他怎么耍心思害人。”
  何歆也道:“赵都尉英明一世,怎么摊上个这样的外甥。”
  死者为大,何歆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不过将军,靖远侯成名已久,朝廷这次封他为征西大将军,又封了你和魏使君,难道想同前朝一样,三路大军共同攻打匈奴?”
  老张惊道:“怪不得都尉府最近来了好些人押送粮草,三路大军,粮草辎重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乖乖,这可真是要将匈奴按死啊。”
  二人同时看向谢谌,谢谌点了点头,“不止是都尉府,哥哥来信说定远郡各县也在积极筹备粮草,靖远侯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大战应该不远了。”
  老张小心翼翼地问:“靖远侯今日留下将军,便是说了这些?”
  谢谌重重地将手中的碗放到桌上,目光如同兵刃一般,老张吓得吞了吞口水,连忙道:“我们也是担心将军,靖远侯当时看到将军时神色不同寻常,将军出来时脸色也十分难看,我们又不敢直接问你,怕你与靖远侯有什么误会,所以……不过旁边没注意到这些,是老何他看到了,我们才……”
  “才来找我套话?”谢谌冷声帮他补全。
  “将军别生气,实在是这些时日被都尉府那伙人搞得头大,我们怕这新来的顶头上司与将军有什么龃龉……”何歆帮腔道。
  谢谌着实有些心累,这二人平日一副大老粗的性格,今日不知道怎么回事,心思百转千回,但又知道二人确实是关心自己,只能道:“没有,没什么误会。”
  “那便好,那便好,那我们就放心了。”何歆摸着胸口道。
  谢谌握紧的拳头松了松,然后又握紧,“你们……若是有一天,你们发现我并非你们所识之人,你们会如何?”
  他神情带着些许不自然,谢谌性子坚毅,除了在林书阁面前撒娇扮痴毫不在意,今日喝了酒,醉意上头,又兼之今日故人重逢难免让他想起身世,眼前二人又自己同甘共同这么多年,不觉问了出来。
  老张:“什么是不与不是,只要将军不投敌卖国,我这条烂命,跟定将军了。”
  何歆也道:“将军是什么样的人,他人不清楚,我们难道不清楚吗?”他说完像是想起什么一样,“不对,林大人也清楚。”
  “老张啊,我们再怎么跟着将军卖命,将军心里还是只有林大人,我们就是那什么来着……”老张一边喝酒一边道:“后娘养的。”
  什么有的没的,谢谌见二人已经喝得东倒西歪,开始说起胡话了,起身将二人拉起来,一脚一个踹进了侧屋。
  然后回到院子,借着月色自斟自饮,风清月明,远处传来几声虫鸣,檐下的鸽子咕咕几声,谢谌嘴边挂着笑意,被这二人一打岔,都忘了给哥哥回信。
  他起身给鸽子喂了谷子,又添了水,心情愉悦地回屋写信去了。
  第171章
  “三路大军?”陆樾川惊叹不已, “陛下这是想建不世功业啊,若是真成了,可真是功在千秋, 小皇帝可真有魄力。”
  “仲宣信中是这样说的,靖远侯亲率二十万大军到了定远郡, 再加上都尉府原本的兵力, 可谓一战决生死。都尉府将士各个秣马厉兵, 我想不日便要出征了。”林书阁说道。
  “看来卫将军虎破山一战确实让燕都各位大人信心大增。”
  “不然也不会让仲宣领一路大军出征,不过魏使君的南路大军更多的是负责军需供给, 魏使君在定远郡多年,由他调度军备,确实合适。”林书阁沉思片刻道。
  “我听说匈奴周围那些小国听到大燕陈军边境,被吓得派了使者过来, 表示要向大燕称臣。”陆樾川笑道。
  这些小国从前因慑于匈奴强悍而投靠匈奴, 现在看着大燕国力强盛,便想换个靠山。小国生存,向来靠的是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 林书阁想起后世那些小国的操作,也不足为奇了。
  “还没打呢,他们就不怕匈奴知道他们鼠尾两端之后反手找他们报复,弱肉强食, 抱大腿也得看清时机啊。”林书阁皱眉道。
  “大人,卫将军虎破山一战可不止我们知道,那些小国自然也听说了, 木邪单于带大军围困赵都尉,结果被一小将打得狼狈败走,而这名小将现今又要带兵出征, 明眼人都能看到这又是冉冉升起的一颗将星。若是今日不投靠大燕,明日说不定要在献俘仪式上见到卫将军了。”
  陆樾川与有荣焉,林书阁笑着摇了摇头,西北百姓苦匈奴久矣,官吏又何尝不是,若真能将此心腹大患解决,西北百姓也好安居乐业。
  “不过我觉得郡守府正好趁这个时机,重新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要是真能将匈奴赶出我大燕边境,说不定可以再创前朝在西域的辉煌。”陆樾川越说越激动,恨不得快点见识此等场面,“届时,我说不定还能随着各国使团出行西域,见一见前朝史书中记载的西域风光。”
  林书阁用手中的书敲了敲他,“醒一醒陆大人,你还有各乡税收、户籍、举荐的事还没做呢,心都飞到哪里去了。”
  “大人难道没想过吗?我从前就喜欢游历名山大川,见到大人之后才想着停下做点为国为民之事,可若是西北安定,自有比我适合的人选,到时我便辞官往西而去……”
  “辞官?”林书阁满头黑线,“你确定要当着我的面说这个?”
  陆樾川这才回过神来,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笑,低头继续忙活去了。
  林书阁笑了笑,给谢谌回了封信,叮嘱他千万小心,记得回信。
  谢谌这边正与老张巡视火枪队,虎破山一役,其他人只知他手下士卒打出以一敌五的战绩,但他知道这次战役除了因为占了先机,还有赖于火药的威力,尤其是老张手下的火枪队,在当时进攻匈奴左翼时起了大作用,故而火药的损耗自然也是最多的。
  “将军,何歆已经出发去往清泉县,林大人手下那批工匠可真是厉害,造的火药可不止供应我们呐,不过还是林大人记挂着将军,不然……”老张嬉皮笑脸,他自觉与自己将军推心置腹,不顾谢谌的冷眼什么话都往外说。
  “都尉府和郡守府也会有军需发下来,哥哥送过来的尽量避着些,免些麻烦。”谢谌交代了一声,听到一名士卒来报说大将军有请,便抬脚去了都尉府。
  他一路从军营走过,士卒正在外面训练,喊杀声极大,到了都尉府,院中也能看到训练的将领和士卒,还能听到零星火炮声。
  府内靖远侯正大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与军需官谈话,一见谢谌来了,便挥手让左右退下。
  “我在燕都便听说你与清泉县令制出来一种新武器名唤火药,此物在灭少凉部之时起了大作用,后来魏使君和赵都尉曾将此物的制法和战损情况报给燕都,惊呆了朝堂之上一众文臣武将。”
  火药这种热武器的问世,对于这个还多用冷兵器的时代不说降维打击,但看杀伤力肯定是叹为观止。
  “我听说你组建了一支火枪队?”靖远侯又问道。
  谢谌回道:“是,平乡之战时工匠制作火枪的技艺不纯熟,后来经过改进才有了现在的火枪。为了防范于未然,加之火枪确实威力极大,故而我与林县令组建了火枪队,以备不时之需。”“林县令?”靖远侯爽朗一笑,“我当时见他时就觉得此子不凡,燕都如今的各种新玩意,皆是出自他之手吧?”
  谢谌点头,“还未多谢大将军当年对我兄长的回护之情。”
  “小事而已,他的为人我清楚,所做之事,一桩一件,皆是为了百姓,当得起耿介无私一词。我听说卫将军是被他所救?”靖远侯目光如炬,看着谢谌。
  谢谌道:“从前为人所害,恰好被兄长搭救,没有他,绝无现在的我。”
  他声音温柔而又坚定,靖远侯只当二人确实感情好,乐得拍了拍他的肩膀,“也算是你的造化,卫将军,以后若有难处,尽可来找我,我以前有一故友被人陷害,整个家族蒙难,我本以为他族中尽数被戮……”
  谢谌静静地听着,心中千涛骇浪,面上只当靖远侯嘴里的故人与自己无关。
  靖远侯一边观察他的表情一边道:“可后来我却发现,故人最为得意的孙辈竟然逃出生天,活了下来,还靠自己的本事步步高升,建功立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