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听自己的亲娘对别人这样吹捧,那名叫“阿越”的少年不服气地一撇嘴。
“报官是决计不能报的,报了就是害了人家,你忘了前不久你钟伯下山卖獐子肉的时候打听回来的消息?”
“天子昏聩,朝中贪官污吏横行,报了官怕就真的毁了这段姻缘,俗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这种天打雷劈的事情咱们可不能做!”
农妇三言两语就说得儿子没了反驳的心气。
“外头真的是要变天了么?”
其实对他们这种平头老百姓来说,皇帝换谁当都是可以的,左右不过求一个安稳,但要是来个昏庸无道的人坐了那把椅子,就不好说了——反正盛世兴亡,到头来,苦的都是普通百姓。
农妇活了大半辈子,也听那些经历过战乱的老祖宗们讲过当时的惨况,尽管低着头手脚麻利地团着白面捏窝窝头,但脸上还是露出了一副忧容:“你钟伯听人说,太子被囚不知所踪,皇后专政排挤忠臣,前不久朝廷里有个叫什么忠勇侯的,是个好官,却因为进谏得罪了皇后,当晚就被抄了家,那么多口人,府里的血流了三天三夜都没流完,哎,你担心人家小情侣名不正言不顺地私奔,倒不如关心关心接下来的苛捐杂税,我们山里人家虽然不全依靠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大不了打仗了往林溪山里一躲就是,但这种日子有上顿没下顿,也是熬人。”
阿越恶狠狠地把柴火塞进炉灶里,气道:“又来个女子乱政的!宫里这些男子未免太没本事,区区一个女人都降服不了!”
农妇无奈地笑道:“傻孩子,不是男人没本事,而是有的时候,女人太有本事了。”
阿越:“女人能有什么本事?”
大邕迄今开国也不过两任皇帝,结束了上代胡部乱华的暴政,百姓好不容易过了段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因着这江山是高祖从马背上打下来的,是以民间男子各个都渴望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凭真刀真枪的智谋和实力取胜,一点儿也见不得阴司手段搅弄朝政。
“这些女人若非靠着床上那点狐媚的能耐,怎么可能有机会从后宫走到朝堂?”
农妇将窝窝头放进蒸屉里,笑道:“那也未必,要不是当初慧宁帝登基改革,你娘保不齐现在还被逼着缠足呢,我知道你又要同外头那些男人一样,瞧不起这古往今来唯一的女皇帝,但女子同男子一样,只要是人,就都有功有过,虽然她当政的时候也杀了不少人,但你得看她对后世的贡献,至少现在的女子提起她,没一个说她不好的,我们女子能从后院里走出来经商走市抛头露脸,不被父兄随意发卖,不用因丈夫临终的想法而活生生被逼殉葬,受了贼子奸//淫,可以不必沉塘明志——全靠她当时的政令改革。”
“这世上只有女子才能知道女子的苦楚,更何况,她可不是靠裙带关系才坐了那个位置的……行行行,我知道你这时候一定又要跟我争,她是出生好,但这世上来来回回那么多的公主,为什么偏偏就她一人登了帝位?跟兄弟叔叔们争皇位她都没输过,造反的亲兄弟说杀就杀,朝堂内外的非议也撼动不了她——这样的魄力,这世间有几个男子有她这样的心志?”
阿越也知道自己的母亲说的有道理,就没再继续争执下去,只愤愤地叹了口气:“难道就要这样眼睁睁看着这世道又糟糕回去么?”
乱世之所以叫乱世,就是因为那些当权者,不把人的命当回事。
他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听不少叔伯们说,朝廷里那些叫的上名字的好官,下狱的下狱,辞官的辞官——
总之就没一点好消息。
农妇失神良久,无奈地长叹了口气,宽慰自己的儿子:“天塌下来也该由高个子顶着,怕什么?真乱了,左不过咱们娘俩躲山里去相依为命,林溪山有狐仙保佑,一定是一块好福地。”
又来了又来了。
又来这神神鬼鬼一套了。
所谓的“狐仙”都是不知道几百年前的传说了,偏偏他娘还神神叨叨地信着。
阿越撇了撇嘴,低下头老老实实地烧自己的柴火。
锅里的水烧开,蒸屉很快就开始冒出白花花的热气,没多久白面窝窝头的香气就飘了出来。
农妇拿出家中腌菜缸子里的脆黄瓜和咸菜,拌了点肉沫,挑了几口干净的碗,就给端到了厅里。
不得不说,金童玉女就是赏心悦目,她看着漂亮的女郎啃窝窝头,也觉得心里欢喜。
注意到袁颂坐在桌前一动不动,脸色平静地看那名少女好奇地尝试各种食物的口味,她只当是对方看不上家里的东西,不免有些局促:“郎君为什么不吃,是不是东西不合胃口?你同我说,我再去厨房里给你弄点。”
食物到了神仙嘴里是贡品,但要是贡品提前被凡人碰过了,那神仙自然也就不屑吃了。
就好比民间百姓用满满一桌子菜做完祈福祭祀,等过了半炷香才会将贡桌上的食物分而食之是一个道理。
归根结底,还是出于对祖宗的尊重和崇敬。
袁颂起初是不知道阿青的想法的,只是后来一起吃饭的次数多了,就慢慢发现,她压根不碰任何他碰过的食物,便也渐渐明白了大半。
有些讲究她不跟他提,只是因为她觉得没必要提——毕竟神仙,是没必要跟凡人计较的。
顺着阿青的脾气就能很容易地理清她的思考模式,然而看得越明白,就越知道什么叫“仙凡有别”。
袁颂向农妇扯了个笑,视线越过她肩头,注意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门口的阿越正盯着自己身边的少女眼也不眨地瞧着,他施施然地调整了一下坐姿,挡住对方视线的同时,不忘伸手调整了一下阿青松松垮垮插歪的发簪,笑道:“我娘子胃口好,我习惯了让她先吃。”
第15章 -狐仙洞
农妇感慨地露出一个“你们夫妻感情真好”的笑容,然后转身把站在门口看呆了的儿子推进了灶屋。
之前在袁府吃的都是细粮,阿青也是头一次吃这种口感有点粗糙的白面馍馍,一时之间难免觉得新奇,但吃多了就觉得干巴、涩口。
她放下咬了一半的窝窝头,却用筷子挑盘子里的肉粒:“怎么前脚还是表妹,后脚就变娘子了?”
横竖周围没人,袁颂应得脸不红心不跳:“方才不是你想我喊你娘子?”
阿青笑了:“我跟你开玩笑的,你都听不出来?”
袁颂低哼了一声,难得有点赌气似地说道:“我们礼都成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我说你是我娘子你就是我娘子。”
阿青眼里的笑意加深,脸上的狐疑却装得有模有样:“什么时候成的礼,我怎么不知道?”
《水经注》的书生和宰相千金那种白日宣淫之下哄人的话,她当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但蟠桃会上的那一出正儿八经的《西厢记》还是让她受益匪浅。
阿青才不会被袁颂就这样三言两语绕进去。
袁颂一口血堵在胸口,冷着脸没好气:“你跟我双修的时候。”
“哇哦,”阿青恍然大悟,“原来不用三媒六聘,也是可以做夫妻的呀,我记得你以前读的书里,可都不是这么写的——私相授受不合礼制,有违法度。”
袁颂算是看出来了,这个没心没肺的狡猾神仙,今天存心就是想要他出丑,以报他刚才用“表哥”的身份占她辈分便宜的仇。
他的心冷得跟在菜市场杀了十年鱼没什么两样:“那当然,毕竟我们是私奔出来的。”
偷鸡不成蚀把米。
阿青一下子被堵得没话说,只能低下头继续啃窝窝头。
怕两人吃不惯山野里粗糙的食物,农妇又从厨房里洗了瓜果出来,是一串水莹莹的葡萄。
阿青什么话也不用说,只需要乖乖地揣起手,就能等到信徒袁颂的上贡。
袁颂熟练地剥一颗喂一颗,对上农妇一脸磕到糖的幸福脸,平静问道:“对了,想跟大娘打听一下这附近的狐仙洞。”
农妇还是头一回从外乡人的嘴里听见这个地名,相当意外:“狐仙洞?郎君为何要去那种地方?”
袁颂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亡母的手札里写过这个地方,说是景致一绝,我跟我娘子既然路过此地,就想带她观光一下沿途风景。”
就连私奔也晓得这样照顾表妹的情绪,农妇这时候看着这两人,只觉得再般配也没有了,热情地笑着说:“那地方的景致在黄昏时分,的确漂亮得独一无二,若不是有一大片烧不干净的荆棘草拦了上山的去路,以往七夕的时候,我们村子里未成婚的男男女女可爱去那边看落日呢!”
阿青若有所思地看了袁颂一眼,然后把目光转到农妇脸上,好奇地问:“狐仙洞是什么地方?这个洞里难不成真的有成了仙的狐狸?”
如果有的话,她就得想办法把这只狐狸赶跑,然后抢走他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