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全世界 第1690节
但是,这幅画作却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我永远不可能得到它,那我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收购一幅《浪子回头》的临摹之作了。
非常凑巧,今天在这里看到马克西姆和娜塔莎临摹的《浪子回头》,并接近完成,心动之下,所以才想收下娜塔莎的临摹之作,当做纪念品。
至于为什么是娜塔莎、而不是马克西姆的临摹之作,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从成本角度考虑,另外一个就是支持年轻画家,购买一种可能。
马克西姆是一位成名画家,他的作品价格可不低,即便是临摹之作;而娜塔莎是一个画坛新人,作品自然贵不到那里去,但也非常不错。
正因为如此,我才打算收购娜塔莎的这幅画作,将这幅临摹的《浪子回头》带回纽约,陈列在我的公司里,为公司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听到他这番解释,现场众人顿时恍然,自认为明白叶天的用意了。
现场有些脑袋转的快、反应迅速且眼光犀利的家伙,比如米哈伊尔和大卫等人,已经看向了欣喜不已的娜塔莎,眼中直放光芒!
第2213章 震撼灵魂
三言两语之间,叶天就顺利拿下了娜塔莎临摹的这幅《浪子回头》,给出的价格是两万五千美元。
对于初出茅庐的娜塔莎而言,这个价格极具诱惑力,当她听到叶天给出的报价,立刻激动不已地欢呼起来,并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了。
搞定这幅袖珍版《浪子回头》之后,叶天又告诉娜塔莎,让她回头带着这幅《浪子回头》、以及其它已完成的画作,去酒店找自己。
自己到时再看看那些画作,如果其中有相对不错的,说不定还会再买几幅。
听到这话,娜塔莎顿时又是一阵欢呼,紧接着眼中就闪过一丝警惕与恐惧之色,并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
很显然,这位俄罗斯美女画家把叶天当做se狼了,以为他假借看画的名义,骗自己到酒店,欲行不轨之事!
非但娜塔莎,现场很多人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有些家伙先是看看性感美丽、且才华横溢的娜塔莎,再看看叶天,眼中很快就浮现出一片鄙视之意。
对于这些家伙,叶天根本懒得搭理,也不屑于解释。
看到叶天的动作,大卫也有点蠢蠢欲动了,他也想收几幅娜塔莎的画作,当做一种投资。
不过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立刻向娜塔莎提出购买请求,否则的话,叶天的如意算盘恐怕就要落空了。
稍后等娜塔莎带着自己的画作赶到酒店,大家再从中挑选也来得及,而且那样更加稳妥。
马克西姆和娜塔莎的出现,只是一个小插曲,转眼就已过去。
接下来,叶天他们才看向挂在眼前这面展示墙上的那幅世界名画,十七世纪最伟大画家之一伦勃朗的名作,《浪子回头》。
这是一幅巨幅布面油画,宽262厘米、高205厘米,外框是一个巴洛克风格的实木画框,华丽而典雅。
画作的题材取自圣经,是圣经中所记载的一个耶稣的比喻。
《浪子回头》的题材虽出自圣经,表现手法却更贴近世俗,因为画作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都是普通人,而非宗教人物。
其所表现的,是一位老人的小儿子,要求自己的父亲分家,然后带着分到的家产远走他乡,从此花天酒地、放浪形骸。
直到他耗尽了所有财物,变得一无所有,穷困潦倒,身边的情人和朋友都离他远去,他才幡然醒悟,迷途知返。
接下来,这位一贫如洗、衣衫褴褛的小儿子,又回到了父亲身边,而双目已经失明的父亲,欣然接受了他的回归,并且宰牛宴客。
在外劳作的大儿子听说这件事后,立刻赶回了家中,并且质问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要接纳这个败家的浪子,却无视为一家人辛苦劳作的自己。
这位父亲于是劝慰大儿子,‘你常和我同在,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可是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复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庆祝。
伦勃朗用他的画笔,将圣经中所记载的这段故事,以世俗的场景演绎了出来,人物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非常生动。
在画面中,老人的小儿子穿着棕黄色内袍,双膝跪地,依偎在穿着红袍的父亲怀中,破烂的鞋子从脚上掉落在地上,衣不蔽体。
而且他没有头发,在古时的欧洲,一个人的头发如果被剃光,就象征着个人的记号被剥夺。
他脚上的水泡和凉鞋滑脱露出的伤痕清晰可见,暗示出路途的艰辛与苦难,已失去了一切,除了腰上佩戴的那把短剑,是他贵族的象征。
他依然记得自己的身份,记得自己是父亲的儿子,否则一定会典当变卖这把宝剑,正是因为铭记着儿子的身份,才使他下定决心,回头是岸。
画面中的父亲已经年迈,看上去虚弱却非常慈祥,他的双眼因思念小儿子而失明,双手因心痛而痉挛,正颤抖地摩挲着小儿子的后背。
而小儿子却低着头不敢仰面直视父亲,说着自己要痛下决心悔改的话语,让人感到激动又温暖。
小儿子的哥哥,大儿子,却处在画面的阴暗之中,与父亲激动拥住小儿子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大儿子的冷漠和排斥,袖手旁观。
看着眼前的这幅世界名画,叶天不觉已被画中流露出的浓烈亲情所感动,很快就沉浸其中,陶醉不已地欣赏着。
而《浪子回头》所表现出的这份真挚感情,正是他喜欢这幅世界名画的主要原因之一。
非但叶天,现场其他人也都一样,都被这幅大名鼎鼎的世界名画深深吸引了、都为之感动不已。
一时之间,现场彻底安静了下来,没有任何其他声音。
良久,大家方才清醒过来,现场随即响起一片赞叹之声。
“哇哦!这幅画作真是太感人了,看着这幅画作,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他就像画中的那位父亲一样,给予了我无尽的爱!”
“这真是一幅伟大而感人的画作,我们就是那个衣衫褴褛的浪子,那个身穿红袍的老人,就是我们年迈的父亲,太令人感动了!”
在此起彼伏的赞叹声中,有些人或许被触动了联系亲情的那根神经、有感而发,眼中不禁泛起了泪花。
片刻之后,等大家的情绪稍稍稳定,立刻有人大声说道:
“斯蒂文,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幅世界名画吧,众所周知,你是当今世界最顶级的古董艺术品鉴定专家,看到及了解的东西肯定比我们更多”
这番话刚一传出,现场众人立刻群起响应,纷纷出声要求叶天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幅《浪子回头》。
叶天扫视了一下现场众人,然后抬起双手轻轻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看到他的手势,现场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满怀期待地看着叶天,期待着他那专业而生动的讲解。
下一刻,叶天清朗的声音就再次传出,传到了现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好吧,女士们、先生们,既然大家想听听我对这幅画作的讲解,那恭敬不如从命,我就给大家讲解一番。
事实上,我非常喜欢伦勃朗的这幅旷世之作,《浪子回头》,能向大家讲解一下这幅画作,我感到不胜荣幸”
“啪啪啪”
热烈的掌声骤然响起,现场所有人都为叶天送上了自己的掌声。
等掌声稍落,叶天立刻微笑着朗声说道:
“关于这幅《浪子回头》所表现的内容,在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了,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即便不了解,画作旁边的简介也写得非常清楚”
说着,叶天就伸手指了指《浪子回头》旁边的电子屏,上面用多种文字书写着浪子回头的相关故事,非常清楚。
话音落下,现场众人不约而同地轻轻点了点头,并无不同意见。
接下来,叶天就进入正题,开始当众剖析这幅大名鼎鼎的世界名画。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想更好地欣赏这幅《浪子回头》,就必须了解艺术大师伦勃朗的生平,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幅画作就是伦勃朗人生的真实写照。
伦勃朗是欧洲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一生既享誉盛名又历经蹉跎与坎坷,创作了无数价值连城的顶级艺术品。
他的前半生成就辉煌,但艺术道路与生命却走入了死胡同,后半生经历了信仰与艺术风格的巨变,丰富的人生经历又给予了他全新的创作力量。
转变之后、或者说是蜕变之后的伦勃朗,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信仰与画作;正如一个哲人所说:‘只有经历过地狱磨难的人,才有建造天堂的力量’。
其后他越来越多地选用具有深刻人情味的绘画主题,以表现天父上帝的爱、怜悯和宽恕,而不是表现令人眼花缭乱的神启或是什么奇迹时刻。
《浪子回头》,是伦勃朗晚年时期的巅峰之作,是其最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也是伦勃朗艺术生涯最后一幅、也许是最伟大的一幅宗教主题油画。
这幅《浪子回头》所呈现出震撼灵魂的力量、不同于以往的意境,画中的人物形象、色彩、光源、构图都有了全新的诠释,这在当时独树一帜。
伦勃朗晚年这些表现信仰的画作,在当时并不受人们欢迎,但是,此时的伦勃朗已不再为迎合大众、迎合社会而画画,他的艺术只为信仰、为真理,……”
随着讲解展开,现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牢牢地吸引住了,一个个如痴如醉地聆听着、欣赏着近在咫尺的《浪子回头》。
大家身处的伦勃朗厅门口,已被堵了个水泄不通,而且不断有人在往这边赶来,加入聆听的行列之中。
第2214章 信仰告白
展厅门口聚集的参观者越来越多,现场却比较安静,只有叶天清朗的声音不断传出,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身处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聆听着叶天专业而精彩的讲解、并欣赏着伦勃朗的那幅旷世之作,《浪子回头》。
“这幅画作中的小儿子,正是伦勃朗自己年轻时的写照,回头,意味着曾经出走,流浪天涯;浪子,在暗示着曾经的另一种身份。
而如今,在外浪迹天涯的游子已经回到家中,人生从此也就圆满了。伦勃朗早年一帆风顺,但到了中年时期,却逐渐开始落魄。
但是,对于晚年创作这幅油画时的伦勃朗来说,心境已经有了截然相反的变化。他对于此前成功和落魄的经历,都认为是失败的。
也许是因为此前的他,在创作生涯中,不曾记起童年时母亲的教诲,远离了自己的信仰,没有精神力量的支撑,从而陷入了空虚。
当他创作完这幅《浪子回头》,心境已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他找回了曾经失去的信仰,心态也开始变得平和,但生命也到了尾声。
高尔基曾说,‘你不能失去信仰、不能因为怀疑而毁灭那伟大的爱’,伦勃朗的信仰,不仅是他丰富题材的来源,也是精神世界的支柱。
《浪子回头》呈现出他强大的内心世界和灵魂信仰,支撑他在一无所有、受尽苦难的后半生,依然创作出了人类艺术史上的巅峰之作”
听着叶天的这番讲解,现场众多参观者再看这幅《浪子回头》时,都有了一番新的收获,对伦勃朗的这幅旷世之作理解的也更加深刻了。
而此时的叶天,一边进行讲解,一边暗中透视着这幅世界名画。
透视之下,这幅世界名画由表及里的所有一切,都清晰地呈现在了他的眼中,无一遗漏。
在这幅布面油画上,他看到了艺术大师伦勃朗创作时留下的无数痕迹、乃至创作的整个过程,就像亲眼目睹一般。
更重要的是,在这幅油画的右上角、色调相对比较晦暗的一个角落、在表面颜料的覆盖下,他发现了几个隐藏起来且极其微小的拉丁字母。
但是,那几个拉丁字母具体什么含义,是人名缩写、还是地名缩写,暂时不得而知,现在只能牢牢记住,事后再去仔细研究。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并非伦勃朗的个人签名,也不是他晚年居住地的简写。
除了这几个神秘的拉丁字母,在这幅世界名画上,再也没有其它发现。
透视这幅《浪子回头》的同时,画作背后的展示墙,以及展示墙后面的整个展厅,都被叶天彻底透视了一遍,一个角落也未曾遗漏。
在此过程中,除了一些赏心悦目的年轻女性人体,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喜的发现。
这种情况早在叶天的预料之中,他并没有感到任何奇怪。
二战时期,在惨烈异常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冬宫遭遇了严重破坏,有些地方甚至都被炸塌了、破烂不堪。
战争结束之后,苏联人重修了冬宫,将其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即便冬宫隐藏着什么重大秘密、乃至是宝藏,在重修过程中也早被苏联人发现了,绝不可能留存到现在,让叶天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