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刚想到家园系统,脑中闪现出自己几乎每天必定进入一次的场景。手中就突然一沉,刚才还只在脑海中浮现的东西就出现在了手里。紧接着的,就是男孩极限反应下,将模具脱手丢在沙发上的场景。
见它安安稳稳地落在弹簧支撑着的座位上,诸伏景光才狠狠喘了口气。
要知道,这模具为了保证隔热效果和重复使用后形状依然能保持稳定,重量可是非常惊人的。平日里都是把它放在固定的地点使用,将金属溶液倒进去,等冷却下来一些之后,用夹子夹起来,再进行加工。毕竟是高温材料,哪有直接手持模具加工的。
时间在制作武器的过程中一分一秒地流逝,诸伏景光见时间有得多,还顺手加工了一些工具。像斧子、镐子、铲子这类工具在现代社会也能找到,特别是这里还是一座农场,工具应该比普通城市家庭多不少才对。但这些工具都有一个特点:无法放进道具栏。
只有诸伏景光自己制作的道具,才能收进道具栏中。
何况他自己制作的工具,也许外表看起来不那么精致,可技能升级之后,说不定就能制作出带有额外属性的工具。是选择外表还是选择属性,似乎并不需要考虑2。
在系统几乎算作弊程度的辅助功能之下,将不锈钢材料重新加工,制作成金属长矛、金属短刀、金属斧、金属铲、金属镐数种工具。为了弥补自身战斗力不足的缺点——尽管他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多数成年男性,甚至比起世界拳王挥拳的力度都强,可在副本中,需要的战斗力可能并不仅仅是力气大,他另外按照图纸做了弓弩和金属弩失。
这东西在现代社会当然是违法的,幸亏这里也就是副本里。
他还用之前收集的大型叶片简单加工了一些四肢的护甲,虽然这种程度的装备在面对野兽时几乎算是一次性的护具。可按照诸伏景光对之前几只丧尸的能力判断,这种由人类转变来的怪物,长期以来进食//精细加工食品而导致退化的牙口,想要咬穿厚厚几层叶片,可得费些功夫。
刚才探索的三间房间都没有可供更换的衣服,诸伏景光身上的这套还是第一只丧尸免费提供的独臂装束。虽然那只丧尸是成年体型,衣服比较大,能够罩住的部分比较多,可少一条胳膊就是少一条胳膊,那风雪、那冷气,直往衣服里灌。
必须找到可以替换的衣物、鞋子,再找到安全的食物和水。如果可以的话,男孩其实很想把这里作为一个安全的据点,点亮科技树。
最不济,至少也要能度过第一天的夜晚。
他可没有任何把握,能从这冰天雪地里找到第二个温暖的居所。
将对外的大门再加固一番,男孩将窗帘拉上,使整个室内变得昏暗。之前的战斗中,可以感觉出丧尸没有视力或者视力比较差,理论上说不需要遮挡视线也没有关系,不过出于谨慎的心态——不仅仅针对怪物,也针对可能存在的活人,男孩还是做了一些防备。
再次打开门,走廊尽头传来的撞门声已经停止了,整个屋子里静悄悄的,只有窗外寒风呼啸。按照最初探查房间的模式,轻轻打开房门,仔细搜索一番,然后进入下一间房。
全程尽量不弄出响声来。
这木屋也算争气,连接处没有发出因为老化而产生的嘎吱声,也没有松动脱落的零件,或是缺少了润滑油的五金件。房主看来是一个热爱生活,同样注重细节的人。
最后剩下没两间房的时候,走廊的右侧出现了楼梯,向上向下都有。
想到离地30厘米的空隙,诸伏景光对地下室的温度不抱任何期待。而就外形上来说,二楼的高度并不算很适宜,可能只是用来隔绝外部的冷空气,而房主将它利用起来,存放一些物品。
这种在梁上空间存放物品的设计还挺常见的,只是专门为了一个储藏空间而造扶梯的并不常见。多数人家只用一个直梯,最多是可伸缩的直梯,就解决了上下楼的问题。
一楼只剩两个房间没有探查,诸伏景光决定先将一楼的威胁完全排摸完,再解决楼上和楼下的问题。
接下去的房间就是之前传来声音的房间,男孩同样缓慢地拧动把手,将门轻轻打开。房间中,一个呆呆站立的人形生物正直勾勾地看着房门方向。
它生前是位她,如今也穿着米黄的毛衣,厚实的毛绒长裙看上去就非常温暖。可惜此时它的脸上失去了大部分的皮肤,手臂连根断了一条,另一条胳膊也断了半截,只剩下露着骨骼的大臂仍在原位。它的胸口有血迹,数量不太多,可能是变化之后才扎上的。
会有这样的推断,是因为这具丧尸脚边正躺着另一具尸体,年龄看上去与丧尸相差不大,性别男。观察断落在地上的丧尸手臂和尸体的手,可以发现其左手上有同系列款式的对戒,而床边的桌上正放着这两人生前的照片。
窗外风雪很大,照在照片上的光线并不太充足,只是这照片上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在暖阳下微笑的幸福心情。
男孩在心中为他们默哀,而后果决地取出弓弩,上弦,射出,将丧尸狠狠钉在了墙壁上。
【请安息吧。】
第143章 柯学破案居然恐怖如斯143
地下室的温度并不如诸伏景光猜测的那般低, 这可能与地下室的深度和墙壁材料有关。保温材料与厚实的墙壁能隔绝外部寒气,积蓄深处的地热。
另外,整个地下室被分割成了许多小房间, 其中一个安装了备用发电机, 周围还有不少汽油燃料,估摸着能度过整个副本的7天时间。隔壁房间是个地暖系统,原理似乎是将水送到更深处的地下,利用地热将其加热,然后再送进屋里。这些水管大概率是走的墙壁或地板下, 也可能两者都有。也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没有开启,若是时间久了, 这么暴露在寒冷的温度下,恐怕其中的液体都要结成冰块,堵塞整个管道了。
最靠近楼梯口的房间里有着数个控制台, 看操作日志,除了可以控制地下室的汽油发电机和地暖系统之外,这间房子还配备有太阳能发电和某个与气象探查相关的仪器。
太阳能发电一般依赖太阳能发电板,为了更好地接收阳光, 这装置要么安装在空地, 要么安装在屋顶。这栋屋子的太阳能发电板应该是安装在二楼的, 向着二楼的楼梯除了能通向作为储物的隔热层之外, 还能通向楼顶的天台,是给太阳能发电板清洁维护设置的便捷通道。
地下室还剩下三间房间,一间房间用来放置各种工具, 一间杂物室,存放着耐储存的食物、调料和种子之类的“杂物”,如今都方便了诸伏景光。剩下一间正是刚才在控制间注意到的, 用以监控气象的房间。
屋主夫妻生前似乎是气象学家,最初两人都在气象局工作,退休后关注全球气候与海洋动物的生存。直到身死前,都一直在记录着全球的气象变化,并科学地进行统计学分析。
气象监控仪器一直在运作着,整个房屋的供电并非完全停止。只是汽油发电机没了燃料,而太阳能发电板被积雪覆盖——就算没有覆盖,按照现在的亮度也无法满足供电需求。
也许是为了气象数据,屋主在设置时将给气象监控仪器供电设为第一位。因此当两种发电模式都无法供电时,备用电池里的电就停止了房屋里的生活用电,而只给仪器供电了。
如果诸伏景光没有来的话,备用电池给这台仪器供电的时间也只剩下不到72小时了。
他能够明白,一些人能为了自己的信仰愿意将其他一切都放在第二位的做法。
诸伏景光本人,正是这样的人之一。
因此,在面对这样的场景时,连他也对是否要关闭气象监控依产生了犹豫。
可这里只是一个副本……
男孩心情有些低落,在仪器上操作。
屏幕上显示着不计其数个【监控设备已断联】的提示,应该是与仪器相连的外部监控设备损坏导致的。
诸伏景光没有接触过这类科学仪器,好在,基础的“保存”他还能做到。将最新数据与过去的文件保存在一起,他将仪器关闭。
仪器又运作了数十秒,随后散热器停止工作,整台仪器运作时才有的嗡嗡声随着电源彻底断电而消失。就像它的主人——为了气象科学付出了一生的夫妻那样,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停止了运作。
仪器被关闭,备用电源按照程序,开始给主屋供电。诸伏景光又回到控制间,确认地暖系统可以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