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虽不知对方赚了多少钱,但赵嫂子没有过问,顾霖帮他们一家太多了,如果没有对方,自己的小家早就支离破碎了,所以对于对方的某些事情,只要霖哥儿不说,她便当做不知道。
  而霖哥儿需要帮助时自己当仁不让便好了。
  赵嫂子夹起面条吃起来,面条筋道咸香十分可口,对于常年吃粗粮的人而言无疑是一场美味。
  面条作为朝食入肚后,赵嫂子感觉自己的胃部变得暖呼呼的,吃到最后面条没有了,她忍不住把汤也喝完了。
  另一边,相比顾霖的细嚼慢咽,郑颢吃饭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顾霖不过刚吃几筷面条,他便把一大碗吃完了。要知道郑颢和顾霖用的碗一样大,但他碗里的面条却是顾霖的三倍之多。
  对于郑颢的饭量,顾霖也是在近几日才发现的。之前顾霖以为对方的饭量和寻常孩童一样,所以每天做的饭都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孩童的食量。
  直到前几天一个晚上,顾霖因为在县城吃了一些吃食,直到晚上吃饭时肚子还很饱,桌上的饭菜没有碰过几筷,剩下许多都没吃完,他原本还可惜要倒掉那么多粮食,想着以后一定要少做一些,没想到郑颢放下空空如也的饭碗看向他道:“你吃饱了?”
  当时顾霖以为对方随口一问,便也随口回答:“吃饱了。”
  而后,他便看到郑颢将剩余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一个人解决了三盘菜,两个多人的食物。
  当时,顾霖嘴巴微张,目瞪口呆,他完全不相信这是一个十岁的孩童该有的食量,但联想到这些日和郑颢吃饭的情景,他发现好似每次吃到最后桌上的盘子都是空的。
  他微微皱眉,看向郑颢:“你这几日是不是都没吃饱在饿肚子?”
  听到他的问话后,郑颢表现的有些奇怪,他先是沉默一会儿,然后抬眸看向他道:“习惯了,一直都这样。”
  看着身前的哥儿,郑颢仔细感受着对方的神情变化和刚才的问话,顾霖的表现是怎样的?
  好似饿肚子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一般。
  可是,郑颢的唇角显得有些冷冽,这年头饿肚子不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么。
  就拿下河村和周围十几个村子来说,有几个人敢说自己一年到头吃饱过的。
  吃不饱是一种常态,除非是地主富户,否则没有人不饿肚子,郑家的条件比起村里其他人家已经算是好的,好歹每隔两三天就有一顿干的,且时不时有肉吃。
  虽然郑颢也没有吃饱过几次,但好歹没瘦成皮包骨。
  不过是世情如此罢了。
  见男童凶厉的外表配着平静的语气,表达出自己没有吃饱的意思,顾霖生出些许心疼:“你以后不要忍着,饿了就要说出来,家里不缺这点粮食。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多睡。”
  郑颢原本冷酷的神情微微一滞,但顾霖没有发现,他后知后觉地发现郑颢的食量其实一直有迹可循。首先对方的力气异于常人,维持这股力量的运行肯定需要通过大量进食啊。
  顾霖还是有些不放心,叮嘱郑颢道:“我把粮食放在柴房里,你以后饿了直接起来煮,难一些的吃食不会做没关系,你可以煮几个鸡蛋充饥。”
  面对年轻哥儿满眼的关爱和担忧,郑颢原本想要拒绝的话说不出口道:“好。”
  二人说话时,赵嫂子一直没有插嘴,她知道顾霖和郑颢从前的关系不好,如今见他俩相处的这么好,赵嫂子很是欣慰。
  见他们吃完了,赵嫂子起身把碗筷收起柴房,郑颢刚伸出的手一顿,而后转头看向顾霖,顾霖有些无奈道:“过几天就好了。”
  郑颢不置可否,转身去自己的房屋背起书箱。
  县城。
  集市依旧喧嚣热闹,一位面容沧桑的大娘站在一个小摊后,面对着拥挤的人群,她神情有些紧张,在她身旁的年轻哥儿一脸淡定安慰道:“嫂子不用那么紧张,你就把这些客人当作村里的人,边卖吃食边跟他们唠嗑就行了。”
  “那哪能一样啊?”赵嫂子摆摆手道。
  顾霖道:“这哪儿不一样。嫂子你想一想,你卖东西是不是要跟别人介绍,一介绍起来便会跟对方聊起来,聊着聊着和村里唠嗑有什么不同。”
  被顾霖这样一说,赵嫂子的注意力被分散了,起先还紧张的心情慢慢放松下来,她看着前头逐渐变长的队伍,再转头看了看身旁的霖哥儿,深吸了一口气。
  赵嫂子逐渐冷静道:“我没事了,霖哥儿你去忙吧,”
  见对方神色虽仍存些许紧绷,但神态没有刚才那般六神无主,顾霖便道:“好,嫂子你先试试,有什么事再叫我。”
  见顾霖转身离开后,赵嫂子再次吸了吸气给自己壮壮胆,而后抬头看向前头的队伍,声音虽有些颤抖却响亮道:“大家排好队,可以开始买凉菜了。”
  排头的仍是每日来的最早的孙大娘,见到赵嫂子时还有些认不出,直到靠近后看清对方的面容,孙大娘一脸惊诧道:“你不是前些日那位妇人吗?”
  怎么几日不见,脸上便有了血色,精神状态也瞧着好了许多。
  赵嫂子听对方的语调和下河村的妇人很像,一时间有种熟悉感,竟然一点都不紧张了:“牢您记得,我前几天有事来不了,现在得了空便回来了。”
  在一群媳妇和大娘大婶里纵横多年,孙大娘对于某些事情的嗅觉十分敏锐,她看着赵嫂子问道:“你家儿子的事情解决了?”
  赵嫂子也没有瞒着,由心而发地笑道:“知县大人是个好官,为我们家做主了。”
  这下不仅是孙大娘听到了,后面的人也听到了,他们心中很是震撼,在想一个小小商贩到底是如何劳动知县大人去惩处一位官吏。
  好几位书生模样的男子纷纷上前发问,想要套出一些父母官的消息
  但赵嫂子虽看着憨厚老实,说起话来却和泥鳅般滑不溜手,问她别的一一作答,问知县大人惩处陈小吏的细节,她便一个劲道:“知县大人清正廉洁”“知县大人为民做主”,有用的消息一点都没露出,几位书生见此便一个个闭嘴离开了。
  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赵嫂子有些无奈,她不是故意吊着他们的胃口,不跟他们讲,而是当日离开县衙前,李小吏便警告过他们不能把案情透露出去,否则会惹怒知县大人,赵嫂子自然不会引火上身。
  见赵嫂子被一众人包围问话,顾霖赶紧出声解围:“手撕鸡还剩下三十份了,还有谁要?”
  见赵嫂子这里问不出什么话来,众人渐渐歇了看热闹的心思。
  如今听到自己喜欢吃的手撕鸡快没了,一个个赶紧排好队对顾霖道:“霖哥儿,我昨日没有买到,你可得给我留一份啊!”
  “霖哥儿,我不要手撕鸡,给我留一份凉拌猪耳朵。”
  “手撕鸡和凉拌猪耳朵我都要!”
  见众人没有再关注陈木的事情,赵嫂子松了一口气,看见顾霖在后头拌了许久凉菜,她连忙走过去和他换了位置。
  顾霖把自己在衣铺特意定制的手套摘下给赵嫂子让她戴好,而后走向前头,用练过许久仍不能压过众人的说话声,但让人无法忽视的嗓音道:“素菜还剩下一百多筒,每人最多购买两筒,后面的客人若要购买还请明天再来。”
  话落,小摊前一众人哀嚎起来,前头一百位客人满脸庆幸,后头的客人则满脸懊悔。
  第20章 顾父顾母
  中午。
  和赵嫂子收拾好小摊后,顾霖从五柳书塾接回郑颢来到医馆,见赵大根伤势虽未痊愈但能下床行走,顾霖便稍微放下心来。
  回下河村的路上,因为多了一个伤患不能和人挤,顾霖和赵嫂子便商量不坐张二叔的牛车,另外在县城雇了一辆驴车载他们回下河村。
  驴车刚到村口,看到车上的年轻哥儿,住在郑家旁边的一位婶子伸长脖子道:“霖哥儿,你爹娘来了。”
  “我爹娘?”顾霖看向说话的婶子,下车的动作一顿,眼里划过一丝疑惑。
  对于这位婶子顾霖并不陌生,近些日子家里的柴火和水都是花钱找对方帮忙挑回来的。
  但对于对方口中自己的爹娘,顾霖有些茫然,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久,他的脑海里没有一点有关原主爹娘的记忆。
  他还以为对方都死了,没想到竟然活着。
  .
  “早知道就不来了,我的老腰都快断了,老婆子你确定没有听错,霖哥儿在县城里赚了钱?”一大早就跨过两座山来到下河村的顾父扶了扶自己的腰道。
  顾母虽也累的不行,但气势足足道:“你这老头子的耳朵简直是个摆饰,忘记刚才进村时那些人咋和我们说的?郑猎户在时郑颢都没有去读书,如果不是霖哥儿在县城挣了钱,郑颢能去县城的书塾?!”
  说完,顾母重重地“哼”了一声:“真是个贱皮哥儿,才出嫁几年胳膊肘就往外拐,有点好东西都没有想过他兄弟,二柱可是他唯一的亲弟弟啊!他竟然宁愿把钱花在一个外人身上,也不帮帮二柱。真是个吃里扒外的白眼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