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行大礼,兴武帝开口:“免礼。”
众臣才起身。
“罪臣苏会贪墨白银百万,纵容族人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罪大恶极。着即褫夺顶戴,押赴市曹,处以绞刑。其族中助纣为虐者,同罪论处,一体绞决。余者从犯,虽未至取人性命,然附势为非,亦难宽宥,各杖责百下,流徙三千里外烟瘴之地。自今诏下之日起,三十载间,凡遇大赦,此等罪犯概不蒙恩,以儆效尤,肃正纲纪。”
叶阔松了一口气,和其余朝臣下跪:“陛下英明!”
退朝后,许多朝臣不明白陛下为何忽然改变主意,几日后,他们就清楚了。
原来是魏国公进宫请求凤君殿下,凤君殿下劝谏陛下,才让陛下收回成命,罪臣苏会才被免去株连九族之刑。
朝臣心下暗想,他们劝谏多日都没让陛下改变心意,凤君殿下三言两语,便让陛下心意回转。
也是这时,朝臣意识到,凤君殿下不仅受陛下爱重信任,还受一众开国功臣的信任爱戴,魏国公乃纯臣,从不与朝臣有私下往来,却敢在陛下下令后,不惧陛下龙颜大怒,入宫求见凤君。
得知前朝传出与他有关的风声,顾霖正在御书房处理奏折,郑颢从郊外军营回来,顾霖问:“魏国公进宫求见我的事,是不是你让人传出去的。”
青年帝王朝他走近,而后坐在他身侧:“此事本就是顾叔的功劳。”
见对方没有否认,顾霖便明对方此举是在为他在朝臣面前树立威信。
他没有说感谢的话,那样对他们来说太生分了。
顾霖抬手环抱青年帝王,郑颢微俯身体,朝身前之人的唇肉吻去。
第251章 番外1
皇宫内,御书房为禁地,里面摆放着许多重要的奏折公文,所以没有帝王的允许,就算是朝廷重臣和太子殿下,也只能待在外头等候,但昭王殿下不必如此,对于他的到来,守在御书房外头的禁卫除了恭敬行礼外,根本不敢阻拦。
朝臣本以为兴武帝对凤君殿下的宠爱就到这儿了,不想有一日,他们在奏折上看见凤君殿下批阅的字迹,虽说是在请安折上,也令朝臣们震惊十分。
可帝王心意已决,见识过对方对待凤君殿下的珍重,无人敢开口劝谏。
于是,朝堂上下默认凤君殿下代帝王批阅奏折,史称“二帝临朝”。
兴武九年,大昭休养生息许久后,各地州府仓廪丰硕,国库富足。
此时兴武帝二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雄心壮志之时。
早晨开完大朝会后,望着消失在大殿上的帝王,朝臣们愁眉苦脸,其中也有例外的,就是站在文官对面的武官。
看着叶阔紧皱着眉,田糠走上前,声如洪钟:“陛下算无遗策,决定攻打塞外诸国,必定是做好准备的,叶先生莫要担忧了。”
“况且”田糠目露锋锐,杀意骤显:“塞外诸国本就不安分守己,以往他们畏惧北蛮威势不敢与其争我国领土,如今北蛮亡国,他们又活跃起来,屡次掠夺边境百姓,待陛下下旨,我便把他们的国王官员抓进京城给陛下和凤君献舞。”
自几年前灭北蛮,田糠因功晋封为武阳侯后,大昭便再无战事,李修等人被陛下派去边境驻守,还能偶尔上上战场,田糠手痒了只能去郊外军营,这几年可把他憋坏了。
叶阔和田糠说了几句话便离开大殿,此次他没有求见凤君殿下,陛下提出攻打塞外诸国时,凤君殿下也在场,想必两人通过气了。
回到御书房,顾霖问:“此战你决定任命何人为主帅?”
“顾叔。”郑颢转头看向他,蓦然开口:“我决定御驾亲征。”
顾霖身体一顿,他没有立马否决,而是冷静问:“为什么?”
朝堂上并非没有武将,平进、田糠、李修等人皆可为三军主帅,再不济近九年来,大昭大力推行武举,吸收了好一批青年才俊。
郑颢:“我为大昭之主,不该长久居于京城享受安乐,君王沉溺于享乐,上行下效,臣子也会渐渐丧失敏锐不再居安思危。”
顾霖没有多言问:“此战多久能结束?”
听出对方松口之意,郑颢:“最多两年。”
“好。”顾霖点点头:“两年后,你若没有回来,我亲自去前线把你抓回京城。”
郑颢抬手拥住顾叔。
兴武九年,塞外诸国屡次进犯大昭领土,帝乃亲率六军,銮舆北狩。敕凤君监国,太子率百官辅之参知政事。
送走兴武帝和大军后,顾霖回到皇宫,郑安陪在他身边,担忧兴武帝离开后,对方心情忧虑。
虽说有些担心郑颢与大军,但顾霖没有那么脆弱。
他对郑安道:“我没事儿,你回去处理政事吧,你郑哥离开后,我还需要你帮忙管理朝廷呢。”
见顾霖确实没有剧烈的心情起伏,郑颢才转身离开。
帝王离京后,大朝会和小朝会仍按时举行,只是坐在大殿上方的,唯有凤君一人。
顾霖任用郑颢留下来的班底和制度没有轻易改动,叶阔、甄程甄远等人认真辅佐他,加上有郑安分忧,各地发生大事,朝臣会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前线,顾霖没有手忙脚乱,接管朝堂三个月后,顾霖处理起朝政越发娴熟,面对臣子在朝会上争吵的面红耳赤,他也能淡定地各打五十大板。
虽被增多的政务分去心神,顾霖仍关注着户部和工部,尤其是工部,近些年来,在他的带领下,工部研制出许多利民的农具工具,大大提高大昭的农业生产率。
这日,难得的没有大朝会小朝会,政务也没有那么多,顾霖叫上人前往工部视察。
宁方士来到京都后,先被提拔为工部侍郎,经过几年锤炼立下不少功绩后才晋升为工部尚书。
顾霖过来时,宁方士正在和手下人讨论图纸,许是紧要关头,宁方士没有立马过来,而是朝顾霖点点头。
顾霖习以为常,点头示意对方继续讨论,不必管他。
顾霖抬腿先去看工部其他官员办事,片刻,宁方士得了清闲走过来。
没有等他行礼,顾霖便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宁方士仍作了一揖,在凤君殿下无奈的目光下道:“殿下,蒸汽纺纱机有眉目了。”
顾霖眉间闪过惊喜:“快带我去看看。”
宁方士点头而后转身,顾霖抬腿跟上去。
果然到了工部的院子,顾霖看见一半人高的纺纱机立在空地上,他不由得走上前去观摩,宁方士在一旁道:“微臣让人试过了,蒸汽纺纱机的纺纱量比寻常纺纱机,足足提高了八倍!”
对于蒸汽纺纱机的纺纱效率,顾霖早就知晓,但看见工部成功研制出蒸汽纺纱机,顾霖仍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他开口要问宁方士想要什么奖励,却不想眼前一黑,整个人昏迷过去。
当再次清醒时,顾霖睁开眼眸,看见郑安坐在床榻边,看见他醒过来,郑安神色一肃,起身朝外间道:“来人。”
而后,他转身问躺在床榻上的顾霖:“顾叔,可感觉到身体有哪儿不适?”
顾霖微微摇头:“怎么回事?我记得自己刚刚还在工部视察,怎么忽然回宫了?”
郑安未答,太医从外间小跑过来,郑安对顾霖道:“先看太医吧,顾叔。”
见郑安好似有话没说,顾霖微蹙眉头,想着等太医给他看完病后,再问对方是不是朝臣得知他晕倒后,动乱起来了?
与此同时,他叮嘱郑安:“天气炎热,我应是中暑才昏迷过去,你莫要派人传信给前线。”
郑安还未回答,因为在他话落后,太医略退一步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经过微臣再三把脉确认,殿下的脉象是xm。”
顾霖听了后神情茫然,他与郑安对视着,没有反应过来太医在说什么。
顾叔昏迷时,郑安提前知道此事,相较对方淡定许多,郑安问太医:“今早顾叔在工部晕倒,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太医赶紧回答:“不会,凤君殿下忽然昏迷,是因为近日操劳过多,之后好好休息进补便无大碍了。”
“你先下去开药。”
太医应是退下。
接着,郑安转头看向顾霖,此时,顾霖已经回神,郑安道:“顾叔,此事事关重大,在你醒来前,我已命人传信到前线。”
看着郑安双眸满含关心看向他,顾霖理解他的做法,就算对方不派人传信给郑颢,也会有人将他的事情送往前线。
“顾叔先休息,我去看看药熬的怎么样。”
顾霖点点头,仍有些没有反应过来,感觉一切都很不真实。
来到外间,太医没有离开,郑安看向他,眼神沉沉,“凤君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不必等孤处置你,陛下也会从前线回来,处理太医院上下。”
“是,微臣必定尽心竭力!”太医紧张地额头上出现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