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科幻异能>末世列车> 第152章

第152章

  离婚的事情当然不是一天两天能谈拢的,谈判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三个多月,最后还是在女儿的坚持之下,两个当事人才去民政局领了离婚证。
  虽然成功离了婚,但蒋为民也能看出来,当时两家谈判到最后,女婿小关其实是不乐意的。除了两家人在一起商谈的时候,他私下里更是没少往村里跑,想缓和关系。
  或许是受他的态度的影响,也或许是自觉理亏,当时的亲家一家人最后态度也软了些。但他们这边早就做好了决定,自然不会因为一时态度的改变就改了主意。因此,最后这婚还是离了。
  也是那一次,蒋为民见识到了女儿的果决。但之后女儿在家的表现却让蒋为民觉得,那时候的果决好像是昙花一现,女儿依旧是那个听话懂事几乎事事听从他们的女儿。
  直到末世开始,他们全家遇到了列车以后。
  蒋为民是逐渐感觉到女儿的变化的。
  原本女儿虽然也住在家里,但是在一些时候,蒋为民却能感觉到,女儿却好像游离在这个家庭之外。
  相比起蒋东这个儿子,女儿很少直接参与家庭事务,也很少直接做决定。同样面对家里的事情,蒋东可能会直接做决定,但她却从没有自己决定过,都是先跟家里人商量。
  而这种情况,在他的记忆里,好像一直在发生。
  有时候想起来这个,蒋为民也觉得沮丧。
  他这辈子,跟媳妇就生了这么一儿一女两个孩子。虽然把女儿嫁出去了,但是在他心里,两个孩子一直是一样重要的。甚至因为女儿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父的他倾注的感情也更多些。
  两个孩子他一样的教养,都供他们上学,不过两人都不是学习的料子这也没法子。但后来女儿想学烘焙开个蛋糕店和儿子在城里卖烟酒他也都给了支持,没有偏心这一说。
  虽然传统都说“养儿防老”,“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但蒋为民自觉没有区别对待过儿女。儿子结婚他出了部分资金给买房,女儿出嫁的时候他也给了不菲的嫁妆作为私房。
  正是因为他自觉一碗水端平了,所以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心里才会难受。
  他能感觉到女儿对他们的感情,也知道她确实是把他们当成一家人,但是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依然让他觉得很难过。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明显感觉到女儿变了。
  面对关乎全家的事情,她依然会征求家里人的意见,却不会全听他们决断了。她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会在觉得自己有理的时候据理力争。
  或许是因为系统和列车的存在给的她底气,她开始真正地把自己当成这个家的一份子,甚至有了一家之主的样子。
  但对于女儿身上发生的变化,前一家之主蒋为民欣喜又欣慰。
  因此,面对儿子的问题,蒋为民丝毫不担心。
  蒋东听了父亲的话,想想大姐的性格,也就不再担心了。
  “那我去找大姐,看看车上能不能再招几个人。”
  蒋为民好奇抬眼,“怎么了?”
  “最近乘客越来越多,餐车里的客人也多,就现在这几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了,小李,吴哥和仝师傅已经连续加了三天班了!”
  蒋东自个儿今天一上班就和面,后来又在不停地打饭,现在拎勺子的那支手臂都还是酸的。
  “这几天是先安排了我们这几个年轻的加班,但要是人再这么下去,夏老爷子和我妈肯定是最先撑不住的。”
  蒋为民一听这话,连声催促,“那你快去!”
  ……
  深夜零点,列车在深蓝色的天空飞过。
  晚上值班的蒋倩斜躺在沙发上,让系统把白天就写好的信件发出去之后,迅速而安心地进入了梦乡。
  而已经睡着她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发出信息的十分钟的时间里,几个有站点的基地里全都沸腾了。
  但今晚,对于地面上的许多人来说,却是注定要无眠了。
  明明是凌晨,但各个基地的会议室里却依然是灯火通明。
  看着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显示的与上次开大会一样的密密麻麻的小方框,所有人都提起了精神。
  沿海地区j市的某个小镇上,临时驻地的最高指挥官高哲结束上一场会议,刚刚做好了安排,准备会隔壁办公室里去休息一个小时,却没想到刚刚躺下,就被值班的下属唤醒了。
  高哲一边整理服装一边进了会议室,会议室的大屏幕已经打开,信号也已经连上了,能看到一个接一个新加入的参会提示。不过几分钟,驻地其他处于重要位置的同事也都陆陆续续地来了。
  “怎么回事儿?”趁着会议还没开始,有人边捂着嘴巴打哈欠边问道,“会议不是刚结束么?又发生什么事儿了?”
  打哈欠和感冒一样都会传染,会议室里顿时哈欠连篇。
  “刚跟老耿换完班,突然把我从宿舍里叫起来,我还当是海上那群鳖孙子又来了呢!”
  “没有,上次你跟老耿刚收拾完他们,谅他们短时间内也不敢过来。”
  j市虽然沿海,但范围并不大,人口也不多,也是近些年经济发展比较好才从县升级成了市。但即使成了市,行政区域的面积没有变化,人口也依然是那么多。
  因此,相比于沿海周边的几个大城市来说,j市成了救援队临时驻扎的最好选择。
  j市属于沿海丘陵地区,地势并不算低,因此受之前的暴雨影响不大。也因为人口密度不高,所以救援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反而要容易些。
  比起内陆地区靠土地生活的地方来说,j市可以靠海吃海,因此对粮食的需求量不高。
  所以除了自主来投奔和被救援的本地人口之外,他们甚至还有能力收容附近其他地区的群众。
  但是,祸福相依。享受了沿海地区的好处,自然也必须面对它的弊端。
  最近两个月以来,包括j市在内的附近几个沿海城市不止一次地受到了来自海上的侵扰。
  暴雨来临之前,上面虽然没有正式公开那则收到的预言,但接下来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上面并没有瞒着。当然,那么大的动作,即使想瞒也是瞒不住的。
  当然,上面也没想瞒着,甚至在新闻发布会上各国记者询问紧急撤侨是否是要发动战争的时候,还以开玩笑的方式把预言的内容说了出去。
  毕竟全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如果将来不得不面对灾难化的未来,自然是人越多越好了。
  在行动传出风去和全面从国外撤侨的那一刻,各国放在国内的间谍就把消息传了出去,但很可惜,好像没有人相信和在意。比起虚无缥缈的天灾,别的国家更倾向于相信他们要挑起战争人祸。
  比起相信这玩笑一样的天灾,他们想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制造舆论得到优势。
  最终,随着国内派出的最后一波撤侨的飞机和船队回来的,是国外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陷的消息。
  相比起重视预言的他们,丝毫没有准备的国外所遇到的情况就要更严峻了。
  大洋彼岸的几个大国地广人稀,即使受了暴雨的影响,但是部分普通民众手里有枪支,有反抗的手段,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整体情况还算是不错。但是后来,由于政府没有及时进行管控,再加上枪支弹药的滥用,情况反而越来越糟。
  附近的几个岛国距离近些,传来的消息也多些。
  岛国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却不少,且大多都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之前的暴雨造成的山洪和内涝本就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到后来,丧尸出现,城市就都沦陷了。
  岛上没有安全的地方,于是,越来越多的幸存者逃到了海上。
  刚开始,大多数人只是想躲一段时间,没打算一直漂在海上,因此只带了少量的生存物资。但到后来,他们却发现,在他们漂在海上躲避的时候,岛上的情况早已经不受控制……
  他们的家乡不仅不再安全,反而成了滋养丧尸和病毒的温巢,情况已经不可逆转,没有人能再回去了。这些人就这么成了海上的浮萍……
  本来失去家园的人是值得同情的,但是这些人千不该万不该乘着船飘洋过海来到他们的地盘。若只是寻找物资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人没有一点人性,为了自身的安全对着正常人和丧尸无差别攻击!
  这怎么能不让人愤怒!
  第133章 检查站 “爸爸,我饿了。”
  每想到之前在海边看到的几个被屠戮和劫掠之后的村庄的惨状,他们都会恨得牙痒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