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尊卑有序,慎王自是该敬着太子。
  但他有时和简王一样。
  不招点事吃一顿教训好像就不得劲儿,所以慎王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太子。
  “不至于吧太子,不过就是一个装吃食的盒子,有何不能给咱们看的?”
  第69章 太子打了宋昭训(?!)
  这话说得颇有些咬牙切齿。
  自然不全因为盒子被抢回去的缘故。
  而是在太子长起来之前,慎王的个头和功夫都是几兄弟中最拔尖的。
  谁曾想太子一过十二岁。
  个头就跟竹节似的,蹭蹭蹭地往上蹿。
  这也就罢。
  关键他是太子。
  这几年父皇虽对东宫有所冷落,但他一出生就被父皇奉为吉兆是事实。
  打小父皇给老六挑的先生和师傅都是最好的,以至于他们都还在苦练基本功时太子已经步入下一阶段了。
  这也就导致功夫好的慎王每回比试切磋,都要吃小自己四岁的弟弟的亏!
  这能忍?!
  可不忍又能怎么样?
  人家是太子!
  慎王的怨气简直堪比地府里的男鬼。
  这不。
  刚刚一番交手看似是在抢一个食盒,实则却是往慎王心上捅了一刀子!
  骆峋:“五哥想用膳,今晚的宴五哥自便即可,无需用孤剩下的。”
  父皇在朝会上安排他来工部那日,睿王领着其他几个向他贺喜,要他请客。
  一顿饭的事,骆峋应了。
  只不过前几日忙着各种准备事务,宴席便安排到了今晚,今天他第一天当差,时间上来说也正合适。
  “谁要吃你剩下的!”
  慎王没好气,说话没过脑子。
  结果刚说完就对上了太子那双古井不波的眼。
  慎王一下子哑了。
  “太子莫恼,老五只是性子急了些,并无恶意,还请太子勿要责怪。”
  睿王出来打圆场,一派好兄长模样。
  他惯是如此。
  每当兄弟们发生争执他都会出来做好人,然后很小的一件事经他调和反而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就拿这件事来说,慎王无礼在先,太子就算当场斥责或惩治了慎王都可。
  可经睿王这么一说,好似就显得太子不顾念手足之情,多小器似的。
  但凡换个器量小又冲动的,怕是真就被睿王的这番话激起性子来了。
  骆峋话少,但不代表他会任由别人曲解他或是容人往自己头上扣帽子。
  “三哥言重,孤是不忍五哥食孤的残羹剩菜,何来恼怒责怪一说?”
  都说了不是要吃你的残羹剩菜!
  慎王咬牙。
  眼角肌肉跳了好几下!
  睿王笑如春风:“是,太子心胸开阔,是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骆峋负手前行,“三哥不必自贬,满朝文武谁不知三哥乃谦谦君子。”
  睿王:“……”
  这个老六。
  该话少的时候,他话可一点儿也不少!
  简王摇着扇子。
  瞅瞅禁军手里的提盒。
  嘴贱道:“六哥这么宝贝这盒子,难不成这是你那新妾替你准备的?”
  睿王、慎王的眉头齐齐一挑。
  骆峋不想搭理简王这个滚刀肉,但他没错过睿王和慎王眼里的异样。
  他笑了。
  “是与不是,与简王何干?孤的东西,即便是残羹剩饭,孤不愿给就不会给,还是说你也要学慎王明抢?”
  睿王,慎王以及宣王的脸色皆一变,简王打了个哆嗦,扇子都没拿稳。
  睿王强颜欢笑:“太子真会说笑,咱们大靖上有父皇龙威镇守,下有律法管束,谁敢明抢你的东西啊。”
  又扭头斥责简王。
  “老大不小的人了,说话还这么不过脑子,东宫女眷岂是你能随意挂在嘴边的?还不快向太子赔罪!”
  简王被他六哥的那个笑吓得魂飞魄散,磕磕巴巴道:“六、六哥,臣弟……”
  骆峋懒得看他那一脸横肉。
  伤眼。
  荣王默默跟在六弟身后。
  睿王神色晦暗地看着太子的背影,随即追上去,慎王撇撇嘴紧跟其后。
  宣王捡起扇子往简王怀里一塞,恨铁不成钢:“记吃不记打,我都懒得说你!”
  简王委屈。
  不就提了一句他的新妾。
  至于吗?
  一个妾罢了,宫里又不缺女人。
  不过这话打死简王都不敢说出来了,他屁颠屁颠地拖着肥胖的身子追过去。
  太子要设宴款待几位王爷,东宫膳房早收到了消息,几位主子回来时席面已经在仁安殿摆好了。
  别看睿王他们经常入宫。
  和太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但因着都有各自的差事和家,加上立场不同,平日里几兄弟像这样聚在一起的机会其实屈指可数。
  信王还在禁足,不提。
  撇开刚刚的小不愉,兄弟几个按尊卑长幼围着一张紫檀木包角八仙桌坐着,倒真有几分兄友弟恭的样子。
  席间睿王又是向太子敬酒,庆贺他入朝,又是询问慎王、宣王差当得如何。
  最后话题绕回到太子身上。
  “下月万寿节,工部早三个月便在四处修修补补,接下来估计更有的忙。
  许仲谦怕是会借太子的势向户部讨银子,是时太子可定不要应了他。
  省得他尝到甜头,日后寻机把向户部讨银子的活儿都交给你来做。”
  元隆帝的生辰在六月底。
  过了这个生辰他便五十有八,不是整寿,放在民间大多老人都不会办。
  但元隆帝是皇帝。
  皇帝的生辰宴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更是象征着皇权天威的一种仪式。
  尤其大靖从先帝起开始中兴,元隆帝承先帝之志,开创了大靖的中兴之局。
  他的万寿节更是重新弘扬大靖国威,震慑周边邻国的一种必要手段。
  所以即便元隆帝并非穷奢极侈的帝王,万寿节该有的流程也还是要有。
  为此,工部三个月前便忙开了。
  四处的宫殿要修缮维护,仪式用的礼器用具补的补重做的重做,还有城里城外的路面桥梁该修的也要修。
  等等。
  忙是真忙,费钱也是真的。
  许仲谦为此没少和户部尚书干架。
  睿王在户部当差,今儿一天户部尚书就在他跟前念叨工部如何如何。
  就怕回头许仲谦打着太子的名号给他施压,户部尚书这边就想让睿王出面。
  反正都是皇子,要吵就皇子和皇子吵。
  睿王喝高了,跟太子吐一通苦水,叫他千万别插手,否则难做的是他。
  一顿宴吃罢。
  等睿王几人出了东宫,已经快到亥时。
  坤和宫。
  裴皇后早对男女之事没了兴致,全仕财来报消息时元隆帝正和她偎在一起闲聊。
  “陛下,娘娘,几位王爷都出宫了。”
  元隆帝侧目:“喝了多少?”
  “睿王爷,慎王爷有些醉了,荣王爷,宣王爷和简王爷说是瞧着没什么。”
  元隆帝:“简王惹太子了?”
  全仕财讪笑,把傍晚工部衙署门前发生的事三言两语说了一遍。
  大致就是简王惹了太子,没敢在席间喝酒。
  元隆帝的关注点不同。
  等全仕财一走,他便哼笑了一声:“那食盒一定不是海顺叫他带的。”
  裴皇后笑:“陛下何以见得?”
  元隆帝哼了哼。
  “他还小的时候,朕带他去六部和三大营,朕要叫全仕财给他带小零嘴儿他都不愿,还反过来说教朕。
  那时他就自有一套理论,连朕的话都不听,如今他都二十一了,你觉得他会听海顺的,拎着个食盒去当差?”
  裴皇后想了想,确实不会。
  儿子从小就规矩大,严于律己。
  元隆帝:“你不是见过他媳妇儿给他寻的那个侍寝宫女,瞧着如何?”
  裴皇后打了个哈欠:“瞧着是个乖巧本分的,但具体如何,还得要看今后。”
  东宫。
  海顺在浴桶边替太子净发,顺嘴问:“明日奴才也为您备些糕点小菜?”
  一听糕点小菜。
  骆峋想到了槛儿。
  想到昨夜她提起给他准备东西的话,想到今晨她立在黎明中目送他离开的身影,以及那双温柔的眼。
  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骆峋忽然想见她,想听听她的声音。
  想抱她。
  傍晚在衙署门口,简王问提盒是不是她替他准备的时,睿王和慎王的反应。
  慎王不提。
  浑归浑,却从不会通过后宅妇孺使什么下流腌臜手段来对付别人。
  顶多嘴上阴阳几句。
  睿王则不同。
  那惯是个道貌岸然,见缝插针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