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忽然,她上前凑近。
  “嬷嬷,早先您让奴婢叫人私下里留意那边的奴才,差不多有眉目了。”
  庞嬷嬷看向她。
  霜云收起眼底的晦暗,“那边有个叫望晴的二等丫头,似是和其他奴才有些不同。”
  第137章 太子撑肠拄腹:扯扯腰带,没人看见吧?
  今日冬月初一,天阴冷阴冷的。
  小福子几个小太监在院子里架着梯子清理屋檐上一排排剔透的冰溜子。
  瑛姑姑把槛儿迎进屋,褪去她身上的斗篷,寒酥捧来一盏红枣姜片茶。
  等槛儿坐到炕上喝了茶,跳珠才小心关切地问道:“主子您还好吗?”
  其他人面露不解。
  跳珠:“太子妃刚留主子说话了。”
  当时银竹在屋里,她被屏退了,所以她不知道屋里的两人具体说了什么。
  槛儿笑捧着茶盏。
  “放心,不是坏事是好事。”
  大抵因着立场问题和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瑛姑姑她们听槛儿这么一说。
  第一反应不是高兴问是啥好事,而是:能是好事?咋就这么不信呢?
  槛儿撩起窗帘子往外瞅一眼。
  “你们不是在猜正房收拾出来是不是我要搬过去吗?现在可以告诉你们,是。”
  和太子、郑氏之间的事她不可能什么都跟身边的人说,再者说了又能如何呢?
  在受制于人的情况下,说了除了会让她们悄摸着同仇敌忾一番就没其他意义了。
  既如此何必多此一举。
  至于郑氏说的什么不要忘了她的恩,乖乖听她的话啊,槛儿当她在放屁。
  又不是脑袋有病。
  她一个曾被羞辱伤害的人,难道仅因为做了一件自己本就该做的事。
  没有对羞辱自己的人信守当初的承诺,就要对对方心存愧疚心存感恩吗?
  这像话?
  傍晚,骆峋下值回来。
  近几天城内外道路房屋除雪的事宜还在处理,预计这个月中旬之前能完成。
  眼下正值枯水期。
  各个地方正是一年里疏浚河道、加固堤防以及修复水毁工程的最佳时期。
  尤其京杭漕运河段、黄河长江等地的工程必须要在明年汛期前完成。
  骆峋与工部尚书许仲谦、左右侍郎和几位郎中、各司主事开了一下午堂议。
  回东宫时随行的禁军手上,还抱着不少与往年疏浚漕运河段相关的卷册。
  换做以前,海顺是绝不会在明知太子公务缠身还把后院的事报给他的。
  可今时不同往日。
  太子那么看重宋昭训和她肚里的孩子,跟他们相关的事自然就马虎不得。
  海顺便觉得甭管怎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报了总比不报来得叫人安心。
  于是,趁太子刚用完晚膳的当头。
  海顺把早上太子妃和宋昭训单独说话的事给报了,其中有一条重要的。
  那便是太子妃似乎把昨儿太子许诺给她掌家权的事,也同宋昭训说了。
  骆峋:“她是何反应?”
  “说是神情与平时无异。”
  说实话海顺挺拿不准。
  太子妃此举分明就有挑拨之意,他不禁担心宋昭训会不会真如了太子妃的愿。
  为此对殿下心生怨怼。
  他俩生了罅隙,到时便宜的可就是别人了。
  骆峋在书房门前站了站。
  稍顷,他举步往院外行。
  “带上书房那些卷册,去永煦院。”
  宫里一到冬天就少不了暖锅子,槛儿今晚的桌上便有一道金汤羊肉什锦暖锅。
  汤底是拿上等羊腿骨、精选羔羊肋排外加带皮的羊腩,辅以烤鸭架、金华火腿。
  加之姜、葱段和少量枸杞、当归熬制两个时辰而成的。
  锅子的底层铺着酸菜丝和豆腐块儿,中间搁的有熟牛蹄筋、炸至金黄的小肉丸。
  做成元宝状的蛋饺,另再铺着一层冬笋片,几个炸响铃和槛儿能吃的干菇。
  最上面一层是切成薄片的熟羊肉,嫩鸡块,从汤底里捞出火腿切成片提鲜。
  周围放上一些白菜心点缀,再将熬好的汤底注入,锅子里煮上一刻钟,涮几把暖房种出来的豌豆苗就可开吃了。
  槛儿寻思着太子昨儿休沐才来过,今天当差,她这边又没什么事,他肯定不会过来。
  所以她叫膳房调制了香油蒜泥葱碟,蒜和葱都属辛辣,只放了一丁点儿。
  不过总归有那么个味儿。
  夹起一片羊肉配豌豆苗往葱蒜油碟里蘸一蘸,吃进嘴里那个味道别提了。
  再喝口汤,配一口酱宝塔菜,拿饼卷一片烤鸭。
  虽然不至于叫人好吃到哭,但大冬天的能吃这么一道锅子俨然是一种享受。
  小福子到门口来说太子爷驾到的时候,槛儿这顿膳已经吃得差不多了。
  正就着汤底往锅子里头下面条,这也是今晚的主食,面是膳房手擀的。
  根根韭菜叶的宽细,放进去只消几句话的功夫便熟了,吃进嘴里爽滑又劲道。
  槛儿刚吃一口听到小福子的通传,半截子面条没来得及嚼滑进喉咙里了。
  呛得她当场咳起来。
  跳珠下意识就想斥一句小福子没眼力见儿,幸好让她给及时反应过来了。
  想到自己差点连太子一起骂了,替槛儿顺着气的跳珠额角差点渗出冷汗。
  骆峋远远听到屋中的咳嗽声,还当是槛儿受了凉,俊眉不由蹙了蹙。
  哪知甫一到门口,一股鲜香扑鼻而来。
  再看他以为受了凉的人。
  穿着件浅葱色绣落花游鱼纹的长褙子,脸像似被火烤过,唇更是红彤彤的。
  “殿下,咳、妾身给、咳咳……”
  槛儿直拍胸口。
  骆峋没料到她还没用完晚膳,知道大概是自己的突至惊得她呛住了。
  自然也就没计较什么失仪不失仪的问题,走过去伸手准备给槛儿顺气。
  谁知还没碰到人槛儿便后退了几步侧身避了避,看得海顺当即捏一把汗。
  咋咋咋?
  这是咋,这就闹起小性儿来啦?
  骆峋的眸光暗了暗。
  只不待他多想,他还没来得及放下的手便被一只暖乎乎的小手给抓住了。
  “殿下您等等。”
  槛儿拿手帕掩着唇,脸微侧着道。
  “妾身以为您不会过来,叫人调了带蒜的油碟,这会儿嘴里都是味儿,您先坐着……咳咳,妾身去漱漱口。”
  宫里头就是这样。
  在主子近前侍候的,或是平日里的差事有机会接触到主子的,绝对严禁食用味儿重的东西,其中以蒜为首忌。
  若不然便是秽气冲犯。
  死罪倒不至于。
  但肯定是不能继续在跟前服侍的了。
  而后宫妃嫔和槛儿她们这些太子妻妾,不论是纯粹地面见皇帝、太子。
  还是夜里侍寝,口中都绝不能有味儿。
  除非确定当天不会见这两位,就可在自己的私人小膳上吃些重口的东西。
  否则便是大不敬。
  可会不会侍寝通常到了傍晚才能知道,真吃了蒜啥的味儿一时也去不彻底。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后宫妃嫔的膳食一年到头基本都是以清淡为主。
  当然除了规矩如此外,也有妃嫔多为高门贵女或官家千金出身的因素在。
  贵女们日常皆极其注重自身保养及形象,重口味的膳食多为养身禁忌。
  更会有损优雅形象。
  除非是用药,否则众人一般不会食用。
  槛儿平时也鲜少吃太重口的,实在是锅子不配点油碟她觉得差点儿意思。
  加之她估计错了,以为太子不会来。
  槛儿暗暗腹诽,就要松开手去内室。
  哪知被太子拉了回来。
  “您……”
  “孤也还没用,陪孤用。”
  太子爷扯起谎来面不改色,拉着槛儿走向膳桌,海顺的嘴角抽了又抽。
  槛儿却是当了真。
  “哎呀”了一声说:“那哪行呢,这些是妾身吃剩的,就剩一篮子面和杂蔬了。”
  说着,要吩咐喜雨他们去膳房。
  骆峋拉着她坐下。
  张口就来:“不必,食欲不佳,面即可。”
  海顺:“……”
  以前怎么不知道太子这么能油嘴滑舌呢?
  太子说没用膳,那就是没用,元淳宫的宫人净了手开始为太子爷下起面来。
  槛儿吃了半个锅子,面只下了小半碗,剩余的面条和杂蔬被太子吃得七七八八。
  骆峋自小到大膳食定量,还从未吃得如此撑肠拄腹过,今儿也是破了天荒。
  膳罢趁槛儿去内室收拾的当头,他寻机背对着众人不着痕迹地扯了扯腰带。
  第138章 完了,太子和槛儿都长嘴了!可疑的霜云
  槛儿在浴间拿银鎏金柄的白马尾尖牙刷,用青盐细细刷了两次牙,又拿温熟的槐花蜜水含漱了八次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