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如此,反使皇室血脉相残,手足相杀,进而致使朝廷动荡社稷不稳。
  此乃本末倒置之举。
  如今他已有两子一女。
  太子天资聪颖,小小年纪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心怀黎民社稷,实乃大靖之福。
  幼子睿智内敛,有仁王之风,幼女聪慧灵秀恭孝机敏,亦有皇家公主之风范。
  如此,又何需添多子女徒惹风波呢?
  一帮子老臣被堵得哑口无言,他们便想去找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做主。
  结果到了太上皇这儿也碰了一鼻子灰。
  太上皇啥也没说。
  就问了他们一句话,问他们想对现今的太子,他曾封的皇太孙做什么?
  好吧。
  这谁敢再说什么啊?
  他们想对太子做什么,又敢做什么啊?
  不敢不敢。
  就这样。
  新帝遣散后宫的旨意就这么定下来了,半个月后,曹良媛与秦昭训出宫。
  临走前,曹良媛来找了一趟槛儿。
  看着坐在凤座上身穿凤袍头戴凤钗,明艳雍容好似她生就该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女人,曹良媛有片刻的晃神。
  忽然想起了她们第一次见面时的场景。
  彼时对方只是个为她端茶奉水的小宫女,她一说话,对方就吓得一哆嗦。
  然今非昔比。
  此时此刻再见,往事仿佛过眼云烟。
  “陛下给妾身与秦昭训,哦不对,现在不是秦昭训了,是秦书仪秦姑娘。”
  曹良媛笑着道。
  “陛下给了妾身和秦姑娘不少赏赐,妾身等的娘家也得了不少的好处。
  陛下还给妾身等赐了新的身份,让妾身与她都成了功勋之家的义女。
  说是如此也不至于今后无人敢娶我们,不过妾身应该是不会嫁人的。”
  槛儿也没想到有朝一日会和曹良媛这般坐在一起说话,笑了笑道:“怎么?”
  曹良媛名婉若。
  曹婉若掩了掩唇,别有深意道:“不是谁都能有娘娘这般好福气,能让陛下甘愿与您一生一世一双人。”
  说着,她又怅然般叹了一口气。
  “不过妾身本身也对男女情爱无意,如今也不想再赌,反正也许久没出宫了,妾身便先到处走走吧……”
  话没说完,曹婉若顿了顿。
  旋即站起来,来到殿中朝槛儿跪下。
  “娘娘,妾身早年有愧于您,也是那时年轻,总想着往上正一正,一念之差便办了错事,如今回过头想……”
  她笑了一下,颇为感慨。
  “过去的事便不说,妾身此番便只为与娘娘拜别,祝愿娘娘与陛下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白头偕老。”
  说罢,恭敬而不失真诚地磕了个头,一番言行不负她爽朗的性子。
  槛儿受了她的礼与祝福,叫喜雨搀其起来,“我也祝你自在随心,安乐康宁。”
  曹婉若:“谢娘娘。”
  两人没再多说。
  半个时辰后。
  小福子来报,曹良媛与秦昭训已离宫。
  槛儿坐在铺着象牙簟的炕上略微出神,余晖不知不觉间从琉璃窗上照进来。
  她愣了愣。
  旋即下了炕来到庭院。
  坤和宫在新帝登基前大大整修了一番,除了规制上不能动的部分,其他地方多有永煦院和贞禧堂的影子。
  譬如后寝殿这块儿的庭院里靠近院门的那一处假山荷花潭,便是照着永煦院的那池子扩大了修建的。
  如今正值七月,正是荷花盛放的时候。
  夏风拂过。
  粉嫩娇艳的荷花花瓣随之轻轻摇曳,田田碧叶之下几尾锦鲤游来游去。
  突然。
  一尾金红色的锦鲤跃出水面,其身上的鳞片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四溅的剔透水珠在空中反射出五彩的光。
  “母后。”
  “娘亲!”
  “娘!”
  槛儿就算不听声音,也不转身看。
  仅凭语调便能知唤她母后的是晞哥儿,叫娘亲的是瑭姐儿,叫娘的是曜哥儿。
  回头一看。
  曜哥儿牵着瑭姐儿朝她小跑过来,晞哥儿淡着张小脸儿走在后面。
  而在小家伙前面。
  新帝穿着一件玉白底双肩绣龙纹的窄袖缂丝常服,伟岸健硕,龙行虎步。
  那张清冷俊美的脸上神色较之晞哥儿更为寡淡,然在槛儿看过来的瞬间。
  那双幽冷淡漠的凤眸里不再冰冷,便仿佛初春暖阳下悄然融化的冰。
  槛儿笑着挨个儿摸了摸儿子女儿的小脑袋,让他们先进屋凉快凉快。
  而后走到新帝跟前,“陛下。”
  骆峋看着她娇艳的脸庞,唇角微扬了下,见孩子们进屋了,他俯身凑近她耳畔。
  “槛儿。”
  槛儿想侧首瞋他一眼。
  哪知动作太猛,蹭到了他的唇。
  骆峋瞄眼屋里。
  迅速低头在她唇上印了一个吻。
  “嘻嘻,爹爹和娘亲在亲亲……”
  “嘘!”
  “哥,非礼勿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