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是!”
“刚才谈厅长安排,要给你们几个做专访,上电视。”
“就这么点事,上什么电视啊!”陆良辰明显没兴趣。
“对你有好处,对小姜同志也有好处,说不定,能给她转正。”
“转正的事先不着急。”陆良辰立即制止。
“为什么?这样的好同志,不光应该转正,还应该调岗,调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锻炼。”
“她要参加咱们厂的招工考试,我相信她。”陆良辰十分笃定地说。
“万一考不上呢?”
第42章 姜海棠上报纸了
“万一考不上,您再给她转正也不晚,功劳在这里放着呢。”
其实,陆良辰想说,小姑娘不可能会考不上,学习好着呢。
当天晚上,果然有记者来采访了。
两辈子都没有接受过采访的姜海棠有点慌乱。
她觉得,自己现在穿着病号服,头发也烧的乱糟糟的,一点形象都没有。
“要不,我还是不接受采访了,我这样难看!”
“我给你把头发收拾一下,没问题的,多难得的机会,多少人想上电视还上不去呢。”
康小夏可不允许她退缩,这是荣誉,天大的荣誉,用半条命换来的荣誉。
面对记者的时候,姜海棠反而不紧张了。
她坦然的回答记者的提问。
其实记者问的那些问题,回答起来没难度,要不就老老实实回答,要不就被调子拔高了说呗。
当记者问,如果知道会受伤她还会不会救火的时候,姜海棠一脸严肃。
“当时火场里不光有棉花,还有人,我只有一个念头,必须救人。其实,冲进火场的时候,我就做好了出不来的准备。如果重来一回,我还是会冲进去救人。”
记者又问:“你当时没有想过你的家人吗?”
姜海棠沉默了一下,才抬眸说:“我没有家人,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纺织厂就是我的家,我冲进火场,救的就是我的家人。”
记者也沉默了。
“对不起,小姜同志,提起你的伤心事了。”
采访结束,记者觉得,姜海棠的故事值得深挖,一个孤儿,成长成为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工人,值得大大夸奖。
记者索性向领导汇报之后,又对纺织厂的部分人做了采访,力求让姜海棠这个人成为一个典型。
可是,采访的结果,和记者预想的不一样,姜海棠的一生,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苦楚可怜。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姜海棠依然能抱着一颗诚挚的心对待工作,难能可贵。
记者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报道。
自然,这个报道没办法在电视台播出,他便将稿子投给了报社。
报社领导看到这篇稿子的时候,先是把自家记者臭骂了一顿,这么好的素材,电视台的记者能发现,他们怎么就发现不了?
好在,现在稿子送到了他们这里。
很快,这篇稿子被整理成为一个专访稿件,用了整个版面报道姜海棠的事迹。
电视台的新闻采访,是第二天报道的,报社的稿件是第三天刊登的。
一时之间,姜海棠这个名字通过电视和报纸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清水沟村没有电视,但是能看到报纸。
大队长赵志坚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喜欢学习,每天的报纸都会认认真真看。
这天,他就看到了这篇孤女英勇救火的故事。
开始看的时候,赵志坚没有太放在心上,谁知看着看着,他看出感觉了。
这说的是他们大队姜海棠的故事啊,肯定没错。
又认真读了一遍,赵志坚确定了,姜海棠就是他们的姜海棠,李某某就是那缺德冒烟的李二狗。
他当即决定召集会议,专题学习姜海棠同志的光荣事迹。
当然,学习之后,必须要批判李家的恶劣行为,为英雄的姜海棠同志出气。
晚上的碾谷场上,已经有点冷了,但大队长却十分严肃地要求他们必须认真学习。
村民们听着抑扬顿挫地念报纸,先是听到纺织厂着火了,不由唏嘘。
棉花库房着火,损失得多大啊,那么多棉花,能做多少棉衣多少棉被,咋就被烧了呢?
还不等她们感慨完,又听到了熟悉的名字,姜海棠。
“大队长,这个姜海棠是咱们大队的姜海棠吗?”有人忍不住高声喊道。
“海棠这娃胆子咋这么大呢?火场里也敢冲进去,也不知道受伤了没。”
“你没听报纸上说,在医院采访,肯定受伤了。”
蔡婶子骂道:“这死妮子,咋干这么冒险的事,要是我闺女,我肯定打烂她的屁股。”
虽然平日里,这些人也不见得和姜海棠的关系有多好。
但姜海棠是救火英雄啊,他们为和能上报纸的英雄认识而骄傲。
李家三口人也在,短短时间,他们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精气神,一个个蔫头耷脑的,浑身也散发出臭烘烘的味道。
照例,他们周围一圈都没有人,他们被大队所有的人集体排斥了。
“姜海棠怎么去纺织厂了,还成纺织厂的工人了?”李胜杰咬牙切齿地说。
他都没弄到一份工作,凭什么姜海棠可以?
“我就知道那贱人肯定干了见不得人的事,那天纺织厂来的那个啥厂长,肯定是她姘头。”吴秋云也顾不得一儿一女还没结婚,啥话都说出来了。
“举报他们,搞破鞋,应该游大街扫厕所。”李秋兰愤恨的一把把攥着身侧的土。
这些天,她每天都和猪粪牛粪作伴,身上臭不可闻,姜海棠凭啥能当工人,还能上报纸?
“她不记着我们家养了她的恩情,还在报纸上说我们的坏话,不能让她好过。”李秋兰咬牙切齿的说。
她现在都没别的想法,只想着姜海棠不好过她就开心。
“别吵吵,继续学习,尤其是吴秋云、李胜杰、李秋兰,你们三个坏分子,学习完了,做深刻检讨。”
大队长咳嗽了几声,继续抑扬顿挫的读报纸,间或念错一些字也不要紧,反正大家都听不懂。
第43章 对姜海棠的那点心思
姜海棠比陆良辰多在医院里住了两天,等她出院的时候,外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就是还会不时咳嗽,大夫给开了药调理。
虽然出院了,但厂里决定,让姜海棠再休息几天不用上工。
姜海棠待在宿舍里也觉得没意思,便来找刘红梅。
刘红梅已经帮姜海棠把鞋面都粘好了。
“这两双给你用了黑色精纺呢,这双用了黑丝绒,还有小桃子的两双,也用了红丝绒,你看漂亮不?”
“刘主任,太谢谢您了,这些天,您帮着看孩子,还给我粘鞋面,这瓶罐头给孩子们尝尝味儿。”
姜海棠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但听在刘红梅的耳朵里,就别有一番意思。
小桃子是陆厂长家的,和姜海棠可没关系,但姜海棠似乎一直都觉得,小桃子也是她的孩子。
“你现在可是英雄,我不帮着英雄帮谁?何况,小桃子这孩子乖的很,从知道你们救火受伤在医院,就不哭不闹乖乖巧巧的,我也没用啥心。”
刘红梅可没敢说,这孩子到了天黑的时候,就会抱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等,一直等到睡觉才回房,怪可怜的。
“其他料子,我都给你收拾起来了,小夏她哥要结婚,着急做衣服,再没等你。”
“嗯,小夏给我说了。”
她其实都以为那些布料可能早就丢了,毕竟,那样的情况下,谁还顾得了几块布啊。
刘红梅拿出一个包裹给姜海棠。
“你这些布料,是打算给陆厂长做衣服?”
料子颜色她看了,一大块铁灰色的料子,适合做男装。
姜海棠摸了摸,料子很厚实,是好东西。
“先选了,我现在衣服够穿。”姜海棠其实也很纠结。
刘红梅浅笑说:“秋衣料子给你留的是灰色和粉色带花的,两块蓝色带花的我和小夏选了。”
她其实有点不好意思,可她家有男娃也有女娃,选蓝色带花的都能穿。
小夏则是因为家里还有一块蓝色带花的,加起来能凑出两套秋衣。
“我可以的,粉色的正好给小桃子做。”姜海棠笑嘻嘻的。
她身量不大,小桃子也小,一块布,她们两个人做秋衣应该够了。
“你的票是陆厂长给的?”
姜海棠才上班,手里只有一张票,可她买了三块布。
“是陆厂长的,他说他用不到。”
刘红梅露出果然的表情,就知道,小妮子手里多出的票是陆厂长的。
陆厂长对海棠的那点心思,就差摆在脸上了。
知道海棠冲到火场里,陆厂长什么都不顾,直接冲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