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陆良辰只是提议,并没有进一步劝,他家小姑娘,是勤俭节约的性格。
  两个人相处,尊重是最重要的。
  尤其小姑娘现在好像还挺自卑的,顺着她没毛病。
  (姜海棠:我什么时候成你家的了?别造谣哦!)
  “陆厂长,前几年,小日子生产出了石英手表,这个消息您听说了吗?”
  陆良辰没明白,为什么忽然说到石英手表?
  小日子生产出石英手表这个事,他确实没听说。
  难不成,小姑娘想买石英手表?
  要不,回头打听一下,哪里能买到石英手表?
  “你想要石英手表?我托人问问,京城有没有。”陆良辰立即回答。
  姜海棠忍不住扶额,国内当然有,不过,现在石英手表还是稀缺货,价格也还没降下来。
  “陆厂长,我想说的是,再过几年,精准度高、维护方便、式样漂亮的石英手表会逐步地代替现在的手表,而且,价格会更加亲民。”
  陆良辰笑了,原来是他误会了啊。
  “那咱就买上海牌的,好用。”
  姜海棠其实想看看有没有比上海牌手表更便宜的,但上海牌的几个也还可以。
  二人到了手表柜台,玻璃柜子里零零星星放着几块手表。
  姜海棠打量了一下,都是男士表。
  她想买一款小巧的女士表,显然没有。
  姜海棠努力回想了一下。
  是的,国内第一款女士手表,现在还没有生产出来呢。
  上辈子有过报道,1975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这天,上海牌手表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只机芯直径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女表机芯,国内才第一次有了国产的女士手表。
  姜海棠只能在男款手表里选了一款顺眼的。
  还好,这款手表只要八十二块钱,在姜海棠的消费范围之内。
  姜海棠试戴了一下,戴在手腕上还行。
  “就这款吧。”陆良辰也觉得这块手表挺好看,挺适合姜海棠。
  “那就这块吧!”
  姜海棠痛快地拿出钱票付款。
  陆良辰心里其实是想帮着姜海棠付款的,但小姑娘这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他要是提出付款,说不定,她连手表都不买了。
  “你们小两口的关系真好。”卖手表的大姐看着两个人,越看越觉得这两个人配,忍不住夸两句。
  姜海棠红脸了,她想解释,被陆良辰打断了。
  “谢谢大姐!”
  “陆厂长,这样不好!”
  上一次在供销大楼,陆厂长就不让自己解释,这是第二次了。
  “之前就说了,不用解释给陌生人听,麻烦,说不定还被人背后说三道四。”
  陆良辰说完,直接指着另外一个柜台说:“你不是说要买镜子,我们过去看看。”
  姜海棠一个人过日子,需要的东西不是很多,但零零碎碎也不少。
  好在胡厂长将姜海棠当做特殊人才对待,给姜海棠的票有好几种。
  “陆厂长,前面有卖毛线的,我们过去看看。”
  看到毛线的时候,姜海棠想起自己手里还有几张毛线票,立即开口。
  天气越来越冷了,该织毛衣了,她手里有三斤毛线票,可以给自己和小桃子一人织一件毛衣。
  “正好,我手里也有两斤毛线票,我用不到,都给你!”
  陆良辰利索地从钱包里拿出两张票。
  “陆厂长,我自己有,不能再收你的。”姜海棠连忙拒绝。
  “我放着也是白放着,我又不会织毛衣,要过期了。”陆良辰说的理所当然。
  “可以给您家里人。”
  “我家人都不在本地,再说他们也不缺这个。”陆良辰还是坚持。
  小姑娘什么都好,就是太客气了。
  “要不,您买毛线,我给您织毛衣?”
  姜海棠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陆良辰也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两个人这次算一拍即合。
  “辛苦你了,海棠。”
  姜海棠为自己能帮忙开心,她笑眼弯弯地说:“您帮我那么多,给您做点事我很开心。”
  这时候的毛线颜色不多,但质量是真的很好,姜海棠选了中粗的毛线,她衡量了好一会儿,要了两斤三两的黑毛线,两斤白色毛线,还有七两红色毛线,选的羊毛百分之七十的混纺毛线。
  这时候毛线票少,一次能拿出来这么多毛线票的人更少。
  售货员小姑娘不由看了两个人好几眼。
  手里的毛线票花完,手里多了一堆毛线,姜海棠看着毛线傻乐。
  陆良辰将姜海棠手中的其他东西一股脑的接过来自己拎着:“你拎这个,其他的给我就行。”
  两个人接着又去买了锅碗瓢盆。
  对于姜海棠要卖锅碗瓢盆陆良辰是反对的。
  “我家里都有,我不做饭,直接搬到你那边去就好了,再买多浪费啊。”
  姜海棠笑笑说:“陆厂长,亲兄弟明算账,何况你我之间。”
  “你都答应给我织毛衣了。”
  “这个不一样。”
  好吧!
  小姑娘很执拗,陆良辰劝不住,只能看着小姑娘买了一口小铁锅,一口小砂锅,两个盆,四个盘子四个碗,还有四双筷子。
  对于碗筷和盘子的数量,陆良辰很喜欢,他和小桃子可以有专门蹭饭的碗筷了。
  “东西买齐了,陆厂长,我们回去吧。”
  “等等,我还没买呢。”
  “陆厂长打算买什么?”姜海棠看陆良辰走的方向好像是缝纫机柜台,好奇问。
  “缝纫机!”
  啥?
  姜海棠以为听错了。
  陆厂长买缝纫机干啥?
  他一个大男人,又不会用。
  “我手里正好有一张缝纫机票,快过期了,先买回去再说。”
  姜海棠用怀疑的眼神看着陆良辰。
  怎么陆厂长手里的票都是快过期的票?
  “可陆厂长您也用不到,买回去放的时间长,就变成旧的了,不如您和别人换换票?”姜海棠苦口婆心地劝。
  等结婚的时候,万一对象嫌弃是旧的怎么办?
  “没事,先买,买了就有用处。”
  陆良辰若有所思地看一眼姜海棠。
  不能让小姑娘总去刘主任家里借用缝纫机,总在刘主任家里猫着,他还怎么和她培养感情?
  也不能让小姑娘一直手缝,太辛苦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买个缝纫机回家,给她用。
  第62章 别人怎么想不重要
  姜海棠可不知道,陆良辰算计得明明白白了。
  她劝不住他,也只能作罢。
  两个人买的东西本来就很多,又加了一台缝纫机,两个人根本拿不了。
  “你等一下,我找一辆三轮车帮我们拉回去。”陆良辰说。
  “要不,我再买点儿菜,晚上在家里做饭?”
  从到了厂里,一直都吃大锅饭,姜海棠有点腻了。
  大锅饭虽然好吃,但自己做饭,更有家的味道。
  “好!”
  陆良辰立即答应下来,再次拿出钱包,从里面拿出好几张票塞给姜海棠。
  “这是我这段时间存的肉票,都给你。”
  姜海棠:……
  陆厂长也太大方了,什么票都给。
  姜海棠的粮油本已经办下来了,今天出门的时候,正好带在身上。
  她在副食柜台买了米面粮油,已经是下午,剩下的菜不多了,她买了一棵白菜,一把豆角,两个茄子,又将最后一小块肉买了,这才回到供销社门口和陆良辰汇合。
  买的时候没觉得多,买下来,一辆三轮车差不多装满了。
  三轮车师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帮他们把东西搬到车上。
  “你们是新婚小夫妻吧?买这么些东西,日子肯定能过好。”
  “师傅,您误会了,我们是同事。”这一次,姜海棠抢先回答了问题。
  三轮车师傅尴尬了,摸着脑袋好半天,不知道该怎能回答。
  他明明看着两个人很般配,怎么猜错了。
  三轮车师傅这一尴尬,气氛就有些不对了。
  姜海棠才发现,确实像陆厂长说的吗,不解释更好。
  许是因为尴尬,三轮车师傅蹬得很快,姜海棠和陆良辰两个人小跑才能跟上。
  好在家属院不太远,等到了家属院,姜海棠气喘吁吁,陆良辰则像没事人一样,一点都没有心慌气短。
  姜海棠大口大口喘气,陆良辰忙着卸货。
  他力气大,七手八脚把该搬到姜海棠家里的都搬过去,才开始动手搬缝纫机。
  然后又给三轮车师傅付了两角钱。
  等姜海棠不大喘气的时候,就听到陆良辰在屋里喊她。
  “海棠,你看看,缝纫机放在客厅里怎么样?靠窗这个位置,亮堂。”
  果然男人还是不会过日子,姜海棠忙冲进去阻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