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她说了两句闲话,端着番瓜丝饼回家去了。
  她端着碗往回走,晨光洒在身上,没有温暖,反而带着一丝凉意。
  姜海棠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回到屋里,小桃子已经醒来了,萌萌的坐在床上,茫然地看着屋里,显然还有点没反应过来昨天晚上睡在哪里。
  看到姜海棠,小家伙立即欢呼起来。
  “妈妈,妈妈。”
  她想起来了,昨天晚上,她和妈妈睡的。
  好开心,早上起来就能看到妈妈的感觉好棒。
  “小桃子起床吃饭饭了。”
  “好香呀!”小桃子利索地从床上爬起来,穿上小衣服小裤子:“妈妈做的饭饭最香了。”
  小家伙小嘴一张一合,一直在输出情绪价值,姜海棠开心得嘴都合不拢了。
  姜海棠给小桃子擦了脸,让她漱了口,又给她扎上小辫子,才将小桃子放在小凳子上。
  “小桃子,我们今天不喝奶,喝稀饭吃鸡蛋羹好不好?”
  小桃子的奶粉在隔壁陆良辰家里,姜海棠不想一大早开门去取。
  “喝粥,喝粥!”
  小桃子显然不在乎能不能喝到牛奶,妈妈煮的小米粥也很香。
  小家伙这段时间每天喝奶粉,身体好了许多,小脸逐渐红润了,也长出肉肉了,胃口也比刚来的时候好了许多。
  姜海棠给小桃子一把小勺子,让她自己吃饭,自己也拿过一个玉米饼啃起来。
  煎出锅巴的玉米饼很好吃,但姜海棠却有些食不知味。
  忽然,姜海棠听到大门被人推开了。
  第79章 技术改进的关键
  李志章母子的阴影还在,姜海棠心里一个咯噔,忙跑出去看。
  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大门口大步流星进来,早晨初升的太阳洒落点点晨光在他身上。
  姜海棠忽然觉得眼眶热热的。
  昨天李家母子来闹过之后,她虽然表现得很平静,可实际上心里还是怕的,她希望有人能在自己身边陪着。
  现在这个人终于回来了。
  “你回来了?”姜海棠语气略带哽咽,但表情控制得很好。
  陆良辰点头:“嗯,回来了,我闻到早饭的香味了,有我的吗?”
  姜海棠顾不得我去了,忙说:“有的,小米粥,玉米饼,还有刘主任家做的番瓜丝饼,要不要再给你煮个鸡蛋?”
  “不用了,这样就很好。海棠,你不用怕,我一直都在,会保护好你。”
  陆良辰长臂一伸,给了姜海棠一个大大的拥抱,低沉的嗓音在她耳边呢喃。
  早晨的空气带着丝丝缕缕的凉意,浸染了男人的衣服,姜海棠感觉到了冷意,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陆良辰感觉到了,忙将她放开:“我身上有点冷。”
  姜海棠则看到了他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心疼地问:“忙了一晚上?”
  陆良辰拉着姜海棠回房,说:“昨天有些突发情况,一直忙到了这会儿,没顾得上睡。我吃了早饭先送小桃子去学校,再回来眯一会儿就好。”
  “眼睛都红了,吃完饭你安心休息,我送小桃子去学校。”姜海棠忙说。
  “妈妈送,妈妈送。”小桃子立即表示,要让妈妈送自己去学校。
  虽然换了坏老师之后,没有人说她是没妈的野孩子了,可小桃子还是想让小伙伴们看看,她也是有妈妈的孩子,她也是妈妈的宝宝。
  陆良辰点头,忙了一个晚上,太累了。
  好在辛苦不算白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他捏捏小桃子的小脸蛋说:“自己走路过去,妈妈抱不动小桃子哦。”
  小家伙这段时间个头也长了,肉肉也长了,重了不少。
  姜海棠笑道:“哪里就抱不动了。”
  “妈妈,小桃子是大孩子了,可以自己走哦!”
  陆良辰忍不住逗她:“那明天爸爸送去上学的时候,小桃子也自己走好不好?”
  小家伙难得纠结了,爸爸抱着很好,可她真的是大孩子了,应该自己走路。
  “小桃子自己走。”
  吃过温馨的早饭,姜海棠带着小桃子出门,隔壁孔大娘正好出门送二妮。
  “海棠,你把小桃子给我,我一起带过去就行。”
  听到孔大娘的话,小桃子紧张地抓住姜海棠的手,生怕妈妈会把她交给孔奶奶。
  姜海棠感觉到了小家伙手上在用力,笑着对孔大娘说:“大娘,我们一起去吧,我只接过小桃子,还没送过她呢。”
  上班后,姜海棠去找了胡厂长。
  “小姜啊,你有什么事吗?”
  胡厂长对姜海棠很客气,亲自给她倒了水,语气温和。
  秘书正好看到这一幕,不由感慨,在厂长这里,任何人的差别待遇还挺大。
  周志远这辈子都没这待遇吧?
  秋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办公室,照在斑驳的木纹办公桌上。
  姜海棠将手中的搪瓷缸轻轻放在桌上,蒸腾的热气袅袅上升,姜海棠似乎在酝酿要怎么开口。
  胡厂长静静地看着她,并没有催。
  “胡厂长,我觉得咱们厂要更快发展,不能光从面料本身着手,机械改良才是根本。”
  终于开口了,她的声音沉稳而坚定,目光中透着思索的光芒。
  胡厂长靠在老旧的藤椅上,轻轻叹了口气。
  他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镜片后的眼神满是疲惫与无奈。
  “我又何尝不知道?咱们现在的设备,都是五十年代的老古董了,十几年了,早就落后了。可是,国外对咱们封锁严密,要进口国外的先进机器并不容易。”
  这些年,欧美对华国技术封锁,华国的厂子要进口设备千难万难。
  他重新戴上眼镜,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再说,就算有进口机械指标,也轮不到咱们这样的厂,那些大厂还排着队呢。”
  "胡厂长,咱们厂的这些设备,其实还可以改造升级,要是改造成型,生产力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五十。"姜海棠说着,从帆布包里取出一叠图纸。
  胡厂长原本有些倦怠的神情瞬间消失,他猛地坐直身子。
  “你说真的?”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真的。”姜海棠郑重点头,指尖轻轻叩击着桌面,“不过,咱们厂里缺的可不光是设备,还有能主持改造的人才。”
  这句话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胡厂长刚刚燃起的热情。
  他靠回椅背,神色黯然。
  “可不是么,人才太缺了。要是手底下有几个得力的技术骨干,设备改造的事早就提上日程了。现在厂里的技术人员,能维持现有设备运转就不错了。”
  “胡厂长,金城大学有一位机械专家,叫顾昀笛,您听说过吗?”姜海棠突然问道。
  “当然听说过!”胡厂长来了精神。
  “那可是机械工程界的一把好手,尤其擅长纺织机械改良。只是......”
  他的声音渐渐低下去。
  “前几年因为一些原因被下放了,听说现在在劳动改造。他的妻子是纺织领域的专家,跟着一起下去了,可惜啊!”
  他盯着姜海棠,眼神中满是疑惑。
  “你为什么突然提起他?”
  “胡厂长,或许,顾昀笛顾教授能解决咱们厂里现在的问题。”
  姜海棠将图纸轻轻推到胡厂长面前。
  “您看看这几张图纸,我觉得,除了顾教授这样的专家,别人很难完成。”
  胡厂长接过图纸,老花镜滑到鼻尖。
  他专注地看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参数和设计图,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半晌,他抬起头:“确实,这些设计需要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实践经验,普通技术人员根本做不来。海棠,这张图纸是哪里来的?”
  姜海棠深吸一口气:“胡厂长,如果我说是我画的,您相信吗?”
  她心里有些忐忑,毕竟这些设计理念超过当下的技术认知。
  “我相信。”胡厂长的回答出乎意料地干脆。
  姜海棠暗暗松了口气。
  “有些人,天生就带着灵气,你可能就是这一类人。从你改良缩呢技术就能看出来,你脑子活,有闯劲。”
  姜海棠没想到,胡厂长自己找到理由了。
  她指着图纸上几处标注:“这张图纸其实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如果顾教授在,以他的经验和学识,应该能让改造方案更加完善。”
  这几处地方,当然不是姜海棠没办法弄得更加完美,而是她故意留下的漏洞。
  胡厂长摩挲着图纸边缘,目光中透着犹豫:“你对顾教授似乎很了解?”
  “以前有幸看过他手札,虽然未曾谋面,但对他的技术理念十分钦佩。”姜海棠解释道,“咱们厂要想突破瓶颈,或许需要这样的专家助力。”
  胡厂长沉默良久,最终下定决心般拍了下桌子:"好!我安排人去对接。不过事先说好了,顾教授现在的身份敏感,能不能成,我可不敢保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