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机械厂那边的参展样品定下没有?”陆良辰问。
“其他不知道,但提花机一定会在其中。”姜海棠回答道,机械厂目前可以和纺织厂联动的,也只有提花机。
“回头我找毛厂长商量一下,尽量实现两家联动。这样我们可以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陆良辰说道。
“好,此外,我还有个想法。”姜海棠越说越精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我们可以制作一本中英文对照的产品画册,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重点突出‘中国制造’的质量和价格优势。这样客商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产品,也方便我们进行宣传推广。”
陆良辰若有所思:“画册会不会太张扬?现在对涉外宣传把控很严……”
“所以我觉得,宣传画报的内容要突出为第三世界人民服务,产品介绍都强调‘结实耐用’、‘价廉物美’。这样既符合政策要求,又能吸引客商。”姜海棠解释道。
两个人越说越精神,不知不觉已经十点多了,窗外的夜色已经深沉,只有偶尔传来几声虫鸣。
姜海棠这才起身要离开。
陆良辰送姜海棠到家门口,他真是有点舍不得姜海棠。
“还好,再有几个月,我就不用这样送你回来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甜蜜的期待。
姜海棠羞赧道:“真是的,脑子里就想着这么点事!”脸颊微微泛红,宛如盛开的桃花。
“我是个正常的男人,想这种事难道不正常?”陆良辰浅笑着说了这么一句,然后话锋一转,正色说道:“明天我要去趟省厅,先将你这些想法给省厅那边汇报一下,看看能不能争取到更多支持。有了省厅的支持,我们的广交会筹备工作会更顺利。”
姜海棠点点头,眼中满是感激:“辛苦你了,良辰。”
“我不辛苦,和你做的这些比起来,我做的还是有点少。”陆良辰拉着姜海棠的手,正色说:“海棠,作为厂长,我为你的努力和付出感到欣慰,可是作为你的未婚夫,我希望你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姜海棠没想到陆良辰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她笑着说道:“好,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尽量吃好睡好,保证让我的身体棒棒的。”
姜海棠迟疑了一下,又说:“你也要注意身体,你是我们家的顶梁柱,我和小桃子都要依靠你。”
“好,为了你,为了小桃子,我一定不会让自己垮了。”
两个人互相叮嘱了几句,姜海棠这才回到屋里洗漱休息。
陆良辰恋恋不舍的回到了自己家,他先去看了一眼小桃子,小桃子已经睡着了,小丫头躺在床上打着小呼噜,睡得可香了。
帮她盖好踢了的被子,陆良辰回到自己屋里,他没有睡,而是坐在书桌前,开始梳理刚才和姜海棠讨论的内容。
他先将姜海棠提到的内容一一梳理出来,又结合自己知道的一些情况,做了简单的调整和充实。
直到他觉得,这份报告已经很完整了,时间已经到了夜里一点,陆良辰这才躺到床上休息。
翌日。
陆良辰刚踏进办公室,赵凯就过来了。
他递给陆良辰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人是李胜利,李胜利的对面还站着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
李胜利和男人凑得还能近,陆良辰拿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
忽然,他看到那人手腕上的浪琴表,这种手表金城目前并没有卖的,这个人身份不简单。
“查过这人身份了吗?”
“查无此人。”赵凯压低声音。
查不到人,往往才是最严重的,这个李胜利,还真是很有耐心,他们为了蹲守李胜利,已经花费了许多时间。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嫌疑人,竟然还没有查到这个人的信息。
“继续调查,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个人挖出来。”
“是!”赵凯大声应下,然后转身出去。
只要是活人,只要在金城生活过,就不会查不到,或许,这个人只是太会隐藏了。
陆良辰看着赵凯走远,让秘书通知中层以上的同志开会。
对于陆良辰突然通知开会,许多人有点不明所以。
当他们到了会议室里,听到陆良辰让他们各自对此次参加春季广交会建言献策的时候,他们中的许多人傻眼了。
不是一脸懵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就是回答得乱七八糟的,基本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意见,或者根本就言之无物,只是空话套话一大堆。
陆良辰对于这样的会议结果,显然是不满意的。
“同志们,距离春季广交会,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大家却对于参加这次春季广交会,连一个简单的计划都没有,这样的工作态度,让人十分不放心啊。”
“组织将纺织厂交给我们,我们就要做好纺织这篇文章,我们只有做好纺织这篇文章,才能不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希望。”陆良辰语重心长地说。
在场的十几个人,有几个一副完全不放在心上的样子,但也有几个人,显然陷入了沉思。
就在陆良辰想继续开口的时候,有一个人开口了。
第179章 多找自己的问题
这人是,他粗糙的大手摩挲着那只磨得发亮的搪瓷缸,喉结上下动了动。
“陆厂长,我寻思着,咱们厂新成立的羊毛衫车间,设备都是顶好的。这对于我们加大出口量有好处。但是——”
老周的声音顿住,会议室里的众人不自觉地竖起耳朵。
陆良辰眉头微微蹙起,以他对老周的了解,话锋一转必有关键之处。
但他没有出声打断,而是微微前倾身体,用鼓励的眼神示意老周继续说下去。
老周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咱们纺织厂,说到底还是应该以布料纺织技术为主。可咱们车间的纺织机都是老物件,锭速跟不上不说,断纱率也高得吓人。这次广交会要是能跟港澳同胞取取经,说不定能找到改良的法子。”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厂里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厂里纺织机械的渴望。
也不怪他着急,厂里最近对多方面的机械都进行了升级,可唯独对他们纺纱车间的机械没有进行改良,这怎么可以?长此以往,他们不就落后了吗?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仿佛是众人对老周提议的无声回应。
销售科王科长“砰”的一声把搪瓷缸重重磕在桌上,十分傲慢地开口了。
“老周,现在是计划经济,设备都是上头调拨,你说得轻巧!咱们现在连坯布指标都没完成,还谈什么改良?”王科长扯着嗓子,满脸不屑。
几个老同志也跟着随声附和,有人更是掏出烟袋锅子,“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不一会儿,刺鼻的烟味弥漫在整个会议室,墙上“工业学大庆”的鲜红标语也渐渐被烟雾模糊。
陆良辰刚要开口解决这混乱的局面,质检科的李主任突然“嚯”地站了起来。
这个总把《选集》揣在怀里的中年人,此刻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
“咱们厂之前出口的布料因为色牢度不达标,出现过被退回了两批的情况,这对咱们厂里的信用度影响多大,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咱们厂今年在固色度方面有了改良,我相信,今年的广交会上,我们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我们目前的机械和工艺水平,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落后的,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广交会上,通过技术换技术的方式,达到改善机械的目的?”
“胡闹!”王科长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陆良辰忍不住蹙眉。
“李长宇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核心技术都是国家机密,能随便交流?你还想用我们厂的先进技术换别人的技术,你居心何在?”
王科长涨红着脸,手指几乎戳到了李主任的鼻尖。
李主任满心委屈,他不过是觉得这个提议有可行性,想要为厂里出份力,如今却被如此质疑,自然据理力争。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如果能和兄弟厂家互通有无,再好不过,能实现共赢。”
“不是我说你,李长宇同志,做人要脚踏实地,别整天想些不切实际的……”
“王主任!”陆良辰重重拍了下桌子,一脸严肃地说:“不要只看别人的问题,也要多看看自己的毛病。”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主任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脖子一梗。
“陆厂长,您这话说得不中听,我怎么就只看别人的问题,不找自己的毛病了?我在厂里规规矩矩上班,脚踏实地干活,还有错了?”
“好一句规规矩矩上班,脚踏实地干活,你是说你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厂里,喝茶看报纸一个早上,回家吃饭睡觉,下午回到办公室聚众赌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