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这时候,康小夏急匆匆地跑过来。
“海棠姐,刚接到消息,城区中心积水已经齐腰深了,有老人被困在家里!”
她上辈子只是听说过这件事,并不曾亲眼见过,但只是想象,她就似乎已经看到了那些被水淹没的街道、被困在屋顶的百姓……
这种时候,只怕是要求各厂安排人去救灾了。
她咬了咬嘴唇:“小夏,厂里怎么安排的?”
“陆厂长已经分出去一部分人去城区帮忙救灾了。”康小夏如实说道:“上面给各个工厂都下了任务,要去帮忙抗洪救灾。”
姜海棠点头,多少有些心疼陆良辰。
纺织厂能出的人实在有限,谁让纺织厂和别的厂不一样,是女工为主?
“海棠姐,我们咋办?”
“小夏,这会儿雨小了,你回去请示一下谭书记,各小组分两班,轮换休息,这一次的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结束,不能大家一起熬着,必须保存有生力量。”
康小夏冒着雨,一步步地回到厂办去,谭书记因为年龄大的关系,被陆良辰留在厂办值班,康小夏将姜海棠说的话讲了一遍,谭书记立即点头。
“海棠同志说得不错,我们不能全都在这里熬着。就按照姜海棠同志说的给大家通知下去。”
谭书记现在已经相信陆良辰说的三天降雨了。
如果真的要连降三天雨,那只能大家轮换休息。
很快厂里的一半人回去休息了,疲惫已极的工人们回到家里却已经在风声雨声雷声中担心着,睡得并不是很踏实。
有很多人只是睡了两三个小时,就回到了岗位上。
而此时的陆良辰带着厂里的精壮小伙子投入了救灾中。
“救命啊!有没有人?”呼救声从一栋平房里传出,听得出来呼救的人已经气力不足了。
陆良辰耳力不错,听到了这个人的求救,他立即蹚水过去,从窗户看到一位白发老人被困在床上,积水已经漫到了床沿。
“大娘别怕!”陆良辰立即砸开窗户,和同伴们一起把老人抬了出来。
刚转移到绑着木板的轮胎上,就听见身后“轰”的一声,那间老房子的屋顶塌了一半。
老人被这一幕吓到了,张大嘴巴好半天没有说出一句话,然后就开始嚎啕大哭。
等她哭完了,才颤颤巍巍地抓住陆良辰的手。
她浑身发抖地说着:“同志,要不是你,老婆子这条命就没了啊……”
“大娘,这里不安全,我们必须抓紧撤到安全的地方去。”陆良辰一面转移老人,一面仔细听着周围有没有人呼救。
“同志,这条街道上现在应该没人了,我的腿有问题,家里孩子们又正好不在,才留在这里,其他人应该都去安全区域了。”老大娘的情绪总算稳定下来了。
她知道自己这一次算是逃出生天了!
虽然有老大娘这话打底,但陆良辰还是尽量对周围的住宅区进行搜索,避免再有像老大娘这样的情况。
第269章 小芳
此刻的红旗大队,情况比姜海棠想象的还要糟糕,河堤已经出现渗漏。
村民们正用门板、棉被堵缺口,但在天灾来临的时候,人所能做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村书记穿着一件背心跳入水中,冰冷的河水立刻淹没到他的胸口,激流冲击得他一个踉跄。
但在他的带动之下,年轻的村民们纷纷跟着跳了下去。
他们用身体组成人墙,为后方打桩争取时间。
洪水的浪头打过来,他们身上的衣服被树枝划破,露出结实黝黑的臂膀。
“村长,您年龄大了,先上去吧,我们来。”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看着差点儿被水冲走的村书记,忙高声喊道。
村书记抹了把脸上的水,语气坚决地说:“我没事,还行!”
妇女同志们将一堆一堆的砂子装入从各家各户征集而来的各种袋子,然后将一袋袋砂石抛入水中,在人墙前形成一道临时屏障。
然而,村子里的人到底太少了,显然并不足以抵抗如此大的洪水,就在这时候,村民们听到远处传来的喊声。
“来人了,有人来救我们了!”一个妇女喊出这个话的时候,语气有些哽咽。
接着,更多的人开始高喊起来。
这时候,没有什么比来人救援更加值得人欢欣鼓舞的。
很快,一队大概四五十个人到了众人的视野里。
不是别人,正是陆良辰带着从厂里抽出来的工人们赶到了。
从知道红旗大队有危险后,陆良辰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做出决定,要来帮助红旗大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红旗大队决堤,就算厂里的措施再怎么好,最终也是难逃一劫。
当陆良辰看到六十岁的老人颤抖着身体站在冰冷的水里的时候,再也顾不得其他了,立即跳入水中。
陆良辰跳入水中,冰凉的河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工装。
他咬紧牙关,顶着湍急的水流,一步步向老村书记走去。
“老人家,您年龄大了请先上去!这里交给我们!”陆良辰大声喊道,声音几乎被洪水声淹没。
老书记抹了把脸上的水,摇头说:“同志,感谢你们能来帮助我们,可我是村支书,我不能脱离岗位。”
“支书同志您年龄大了,在上面指挥就行,这里有我们。”
“同志,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村支书问道。
“我们是纺织厂的工人,您放心上去,我们来了不少人呢。”
最终,在陆良辰的劝阻下,村支书终于上了岸。
工人们纷纷跳入水中,和村民们一起组成更坚固的人墙。
有人扛来了厂里带来的麻绳,大家互相系在腰间,以防被急流冲走。
这样村民们的安全也算有了更大的保障。
“同志们,挽起胳膊,抓好彼此,结成人墙!”陆良辰站在齐腰深的水中喊道。
妇女主任王花铃带着村里的妇女们赶过来,听村支书说了纺织厂的工人们来帮助救灾,立即招呼本村的妇女:“同志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要齐心协力。”
许是因为有人来救援了,在场的人情绪都激动了,一个个充满干劲。
就在这时,远处又传来一阵喧哗声。
只见公社书记康生芳带着十几个大队的民兵赶到了,他们扛着木料、铁锹等工具。
“老李!”公社书记趟着水走过来,“县里已经调拨了防汛物资,正在往这边运!我们再坚持一下!”
“可以请求从市里直接调拨,红旗大队距离县城太远了,从市区里运输物资,速度会快上很多。”陆良辰正好听到了,高声喊。
公社书记忽然听到有人说大话,先是拧眉。
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年轻人是谁?
懂不懂规矩?
村支书忙说:“康书记,是这样的,这位是纺织厂的厂长陆良辰同志,带着人来帮我们救灾的。”
听到是纺织厂的陆良辰厂长,康书记先是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纺织厂,那就应该是京城纺织厂,这可是省属企业啊,难怪说话这样有底气。
“陆厂长,您怎么亲自下水了,您赶紧上来,我们来就行。”康书记立即高声喊道。
不等陆良辰回答康书记的话,突然,一个浪头打来,几个年轻人被冲得站立不稳。
陆良辰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其中一个人的胳膊,其他人也赶紧拉住他们。
“小心!”老书记喊道,“这段堤坝下面有暗流!”
陆良辰高声回应:“知道了,我们会小心的。”
“陆厂长!”村支书老张在岸上喊,“上游水库可能要泄洪!”
陆良辰心头一紧。
如果水库泄洪,这脆弱的堤坝根本抵挡不住。
他看了眼身后灯火零星的村庄,咬牙道:“再坚持半小时,让妇女儿童先撤离。”
“只怕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啊,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园啊。”
“做好动员工作,活命要紧。”康书记立即严肃地对村支书说道。
凌晨时分,经过一整夜的奋战,渗漏处终于被堵住了。
疲惫不堪的人们瘫坐在堤坝上,有的直接躺在泥水里喘着粗气。
公社书记清点人数时,发现少了两个人。
大家顿时紧张起来,正要组织搜寻,却见下游处走来两个浑身是泥的人,正是厂里的两个年轻工人,他们被冲到下游后又自己爬了回来。
“好在我们水性还行,要不就回不来了。”两个人回来之后,竟然还能有闲心开玩笑。
陆良辰上前一人胸口轻轻地捶了一下,然后分别抱住了他们。
两个人可没见过陆良辰这样感性的时候,还真有点惊讶。
不过,两个人也挺高兴的。
天蒙蒙亮时,县里派来的卡车终于到了,送来了草袋、木桩等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