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海棠啊,以前的事都过去了,你以后好好的工作,陆厂长是个好的,不会辜负了你。”
  ……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倒是让姜海棠也多了几分离别的愁绪。
  “我会好好的,以后,你们也要好好的过日子,将来的日子肯定会过得好。”
  “好,当然好,我们现在有自己的作坊,日子过得比周边几个大队都要好嘞,加上大柱这小子捣鼓出来的新式农具,我们是头一份儿。这都要感谢你啊,海棠。”赵志坚想着大队里现在的发展都离不开姜海棠,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有些哽咽了。
  “我也没做什么,都是你们自己愿意努力的结果。”
  当初,姜海棠对于这些人,其实多少是有些怨的。
  但后来日子过得好了,姜海棠也释然了,再回想起从六岁到清水沟,被李家人虐待连一口饱饭都吃不上的时候,这些人都曾经帮助过她,给予过她温暖,所以,她才会给他们机会。
  这些人得到机会之后,果断地抓住了,这才是他们能成功走到今天的原因。
  姜海棠看着眼前这些淳朴而熟悉的面孔,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清水沟,这个她曾经拼命逃离、却又割舍不下的地方,终究在她的人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以后,她可能再也不会回到那个地方,但是却会永远记得这个地方。
  几个人说话的时候,小何已经给大家都倒了水。
  蔡婶子知道小何是帮忙照顾小橙子的,少不得拉着小何的手,叮嘱了不少姜海棠的喜好。
  聊了好一阵子之后,赵志坚率先起身提出告辞:“海棠,看着你挺好,我们就放心了,以后要是有什么事,就给我们写信,给我们打电话。我们今天就是来看看你,给你带了一点咱大队里的东西。”
  说着,他示意后面的人把东西拿过来。
  几个村民立刻递上来几个沉甸甸的袋子,赵志坚打开,里面是晒干的蘑菇、木耳、自家磨的新小米、还有一小罐金贵的野蜂蜜。
  “海棠,你以后是城里人了,咱们这些山里的东西,不值啥钱,你可别嫌弃。带到京城去,尝尝鲜,也算是个念想。”一位老伯憨厚地笑着说。
  姜海棠原本想拒绝的,大家伙儿日子不好过,这点东西要攒上好久。
  但她听到老伯说让自己别嫌弃,知道要是今天拒绝了,老伯肯定要以为自己是嫌弃他们的东西。
  因此,话到嘴边的时候,姜海棠转了个弯儿。
  “这……这太让你们破费了,我会带到京城去。”
  听到姜海棠愿意收下,几个人总算放心了一些。
  “破费啥!跟你为咱大队做的比起来,这点东西算个啥!”赵志坚语气坚决,“要不是你当初帮着咱们得了个挖土的营生,又帮着我们搞起那个作坊,咱大队现在哪能家家户户有余粮,年底还能分点钱?大家心里都记着你的好呢!”
  “是啊,海棠,以前辛辛苦苦一年,也不如作坊里赚的钱多。”
  “虽然都说穷人硬气,可我还是觉得手里有钱好,有了钱,今年我就把我们家那破房子翻新一下!”
  这话让村民们都笑起来了,以前说,穷人有骨气,那不是有骨气,那是实在没办法。
  能过上好日子,谁愿意过苦日子?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脸上都洋溢着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和对姜海棠的感激。
  姜海棠听着,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
  “大家日子都好起来了,我们都会好好的。”姜海棠笑着说,“以后作坊还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越办越好。等政策再宽松些,说不定还能搞点别的副业,比如把咱们的山货包装一下卖到城里去。”
  她适时地又点拨了一句,相信赵志坚和大柱他们能听懂。
  就算现在还听不懂也不要紧,等政策出来了,他们就会想起来现在这些话。
  赵志坚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哎!我记下了!回头就跟大队里的人商量!”
  他心里的想法其实挺简单的,姜海棠可是从京城回来的,又去了南方,听说南边发展得可快了。
  海棠见识多,能说出这些话,肯定是有依据的,他就是个山里汉子,大事不明白,但他知道,跟着有见识的人做事,肯定没问题。
  此时的赵志坚还不知道,多年以后,自己是多么感谢这时候听劝,才能带着清水沟的村民们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又说了会儿话,赵志坚怕耽误姜海棠太多时间,便带着村民们告辞了。
  临走前,他再三叮嘱:“海棠,以后不管到了哪儿,都别忘了清水沟也是你的家!有空就回来看看!”
  即便知道姜海棠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回来,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我把地址留给大柱了,你们有事给我写信!”姜海棠也有些不舍了。
  送走了清水沟的乡亲们,姜海棠看着院子里那几袋满满的土产,心里沉甸甸的,都是他们的一片心意。
  陆良辰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姜海棠盯着这些东西发呆。
  第332章 送别
  “难过了?”陆良辰揽住姜海棠的肩膀,低声问道。
  姜海棠点点头。
  “没事,以后有假期了,咱们就回来看看。”
  “良辰,我还想去看看我父母,他们……他们这辈子,就只有我这一个孩子,我得给他们上上坟。”
  这个年月,上坟什么的其实风险很大,但姜海棠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离开之前,总要去养父母的坟头看看。
  “我明天陪着你一起去。”陆良辰说道:“说起来,岳父岳母还没见过我这个女婿呢。”
  “他们肯定喜欢你,你这么好呢。”姜海棠笑着对陆良辰说道。
  上辈子那些在李家快要熬不下去的时候,姜海棠都会去父母的坟头哭一场。
  即便父母去世的时候,她年幼,已经不记得父母的长相,但每次去看望父母,都会让她觉得温暖。
  而这辈子,她走上了不一样的路,该去给父母说一声,免得他们在九泉之下担心。
  第二天,天气放晴,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驱散了连日的阴霾。
  陆良辰特意请了半天假,又借了厂里的吉普车。
  姜海棠去供销社买了些点心、水果,又买了一瓶酒和一包烟,这是记忆中父亲生前偶尔会沾一点的。
  姜海棠原本想带着小橙子一起去的,但后来想到山路难行,便让小何留在家里照看小橙子。
  车子开出城区,驶向大山深处。
  姜海棠养父母的坟其实距离清水沟并不是很远,翻过一座山头就到了。
  路不太好走,有些颠簸。
  越靠近那片坟地,姜海棠的心情就越发沉重,那些深藏在心底的、关于养父母模糊而温暖的记忆碎片一点点浮现出来。
  姜海棠开始紧张起来。
  “海棠,是不是难受了?要是难受,我们先休息休息。”
  “海棠,你喝口水,很快就能到了。”
  陆良辰看着姜海棠的表情有些肃穆,只能不断地安慰姜海棠。
  “我其实是近乡情怯,良辰,我太久没有来看过爹和娘了,他们会不会怪我?”姜海棠有些紧张的问道。
  “不会的,海棠,现在这种形势,岳父岳母能理解,等以后,咱们只要有假期,就来看望他们。”
  陆良辰之前甚至都没有察觉到,姜海棠对于养父母的感情竟然也如此深。
  这时候,前面已经没有路了,陆良辰只能停好车,拎着上坟的东西,和姜海棠一起沿着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往上走。
  陆良辰一手提着东西,一手紧紧握着姜海棠的手,无声地给予她力量。
  在一片相对平缓的向阳坡地上,零星分布着一些坟茔。
  姜海棠凭着记忆,很快找到了那两个并排的、有些低矮的土坟。
  坟头上长满了青草,墓碑也只是简陋的石块,上面刻着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
  “爹,娘,海棠来看你们了。”姜海棠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她蹲下身,用手仔细地拔掉坟头的杂草,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墓碑上的尘土。
  陆良辰也蹲下来,将点心和水果摆好,又斟了一杯酒,点燃了三支烟,恭敬地放在坟前。
  “岳父,岳母,我是陆良辰,海棠的丈夫。”他声音沉稳而郑重,“对不起,现在才来看二老。你们放心,我会一辈子对海棠好,爱护她,保护她,不让她受委屈。我们现在有了两个孩子,女儿叫小桃子,儿子叫小橙子,都很好,很健康活泼。海棠现在也很好,她很优秀,去了京城工作……”
  陆良辰絮絮叨叨地说着,像女婿第一次上门一样,汇报着家里的情况,语气真诚而尊敬。
  姜海棠在一旁听着,眼眶忍不住红了。
  她接过陆良辰递过来的酒,轻轻洒在坟前:“爹,娘,你们听见了吗?我现在过得很好,真的很好。良辰他对我很好,公公婆婆也把我当亲女儿一样。我还找到了我的亲爷爷……你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