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然而赤旗帮不同,帮内赏罚分明,几类军旅,还有三样杀无赦的帮规定在前面,如此严苛,偏偏帮众安之若素,分外的听话,根本不见寻常匪帮中的戾气。
  这样的队伍,乐老道也曾见过,首领无不自号“天尊”、“道君”、“佛母”,得靠神鬼驱使属下。无怪乎程帮主把为先父立庙放在第一位,只要建起了庙,就算她自己不说,旁人也要把她当成神佛来拜了。
  而他,就是推波助澜之人。
  明白了自己的身份,乐老道顿时就安逸了,这可比他之前想象的要简单太多。
  不过如此看来,程帮主对他还是有些防备的,恐怕也是因为方天喜那老东西的太靠不住,这才有个考察的时间。
  面对这海上大豪的审视,乐老道还真不怕,毕竟肯出山,只是想过点好日子,他又没什么野心歹念。
  赤旗帮如今局面安稳,给钱又大方,只要买些力气就行,他何苦跟着方天喜瞎折腾?
  心中有了谱儿,乐老道更是盼着将军庙建成了。赤旗帮那群人是真拼了命,没花多长时间,庙宇就建成了,雕梁画栋,称得上华美,神像也造的尽善尽美,剩下的就是他的老本行了。
  对于程曦而言,这个将军庙可不只是家祠那么简单,更是在赤旗帮中传播信仰的关键,其意义重大,可不逊于任何一场大仗。也正因此,跟乐老道的沟通和安排,就成了一等一的大事。
  不但是她,所有赤旗帮的大小头目都要在将军庙落成的典礼上到场,神像入庙的仪式更是繁复庄重,不吝本钱。
  如此郑重,倒是让严远、田昱等邱大将军的旧部心绪复杂,这里面代表的意义,可不只是祭祀,造神那么简单,更是他们长久以来怨气和哀思的宣泄。对他们尚且如此,对帮主自不用提。
  没人敢马虎大意,也没人会轻率简慢,在经历足足半月的准备和布置后,一场浩大的法事正式开幕。
  锣鼓喧天,红绸遍地,在黄罗伞盖下,身穿将军袍的,面目端肃的神像安坐在八抬大轿上,严远、林猛、孙二郎、李牛等等大小头目为轿夫,用肩膀稳稳的扛起了神像,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新落成的寺庙走去。
  而众人前方,是捧着神位,穿着麻衣的赤旗帮帮主。这是祭奠,也是招魂,唯有她这个邱氏遗孤能够担任此位,左右烟雾缭绕,四野鞭炮齐鸣,更显得那身影清高孤冷,有一种旁人无法触及的遥远和圣洁。
  田昱没有乘坐轮椅,而是拄着双拐,艰难的跟在人群之后。
  汗水淋漓,让他的双目都有些发晕。
  可是身体上的痛楚,也没法掩去心中的哀痛,他没法靠双足行走,走在前方的女子,足下踏的又是什么呢?一路荆棘,又哪是好走的……
  然而这条路上的人太多太杂,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神像之上,根本没人在乎某一个人的心思。
  长龙蜿蜒不停,直至庙宇正殿。道士诵经,火盆除晦,唱名祭天,几位头目小心翼翼的抬着神轿,把那座雕像安放在了神龛之中。纱幔垂下,遮住了大半空间,也让那神像愈发的庄严神圣。
  乐老道的确是个专业人士,把一切都烘托的恰到好处,也让所有人如痴如醉,几欲涕零。
  在把神位摆放妥当后,程曦正正跪在了神像面前。
  那雕刻的惟妙惟肖,跟她这副皮囊像足了八分,然而此刻扬头看去,泥胎垂眸,目中似有神光,也在回望着跪在面前之人。
  她借了邱月华的身躯,借了邱大将军的名号,若是邱晟在天有灵,会不会恼怒哀叹?然而此时此刻,她心中没有愧疚,也无畏缩,相反,她想起了很多很多张面孔。
  史书里的,电视中的,还有记忆中的那些或是清晰或是模糊的身影,她和每一位先辈一样,出生入死,为的只是“家国”。
  这两字,承载了多少屈辱,多少执着,多少披肝沥胆的奋进,和多少悍不畏死的豪情。
  而现在,在这个不熟悉的世界,在这个还不算迟的时代,她总能做些什么,扫清心中积郁。
  为了自己,也为了面前的、身后的无数人……
  弯下了腰,程曦深深叩首,把额头贴在了冰冷的地砖上。
  看着那跪在地上,意外显得单薄的身影,严远眼中噙出了泪花。
  他原以为自己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一幕了,看不到军门有家庙牌位,受香火供奉。
  然而现在,帮主却做到了,远在朝廷为军门洗脱冤屈,重新正名之前。
  不,有他们在,有赤旗帮在,又何须谁来“昭雪”?他们继承的本就是邱大将军的遗志,只要他们没有走偏,这声名就足以刻在万万人心底。
  徐显荣错了,军门想要维护的,并非只是朝廷。
  如同程曦,如同身边所有人一样,他也俯下了身,虔诚的跪拜在神像之前。
  第208章
  “你听说了吗?将军庙立神像那日,上天显灵了!”
  “等等,什么将军庙?”
  “就是镇海庙啊!邱大将军的庙,赤旗帮那个,能平风浪的……”
  “哦哦哦,我听说过!赤旗帮帮主还能降伏飓风呢,莫不是就邱大将军保佑?”
  “可不是嘛,邱大将军就是镇海大将军,管的就是南海。这次将军庙立神像,天上霞光万里,听说还有好些鱼儿跳出海面,这不是显灵是什么?”
  “那可得找个日子去拜拜……”
  镇海将军庙建成的消息,可不止是让赤旗帮里的帮众欢喜,连带附近的渔民、百姓也都听说了消息。什么盖庙时风雨不侵、狂风不扰,什么立像时霞光满天,海中鱼跃,至于赤旗帮百来条船自飓风中全身而退的故事,更是翻来覆去讲出了花儿。
  这里面有一大半是乐老道贡献的,剩下一小半则是民间的发挥,毕竟神话故事人人爱听,越传越神乎,就越能引来人们的狂信。
  虽说还没有什么人把程曦称作“神女”,但是镇海大将军庇佑,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那可是名声赫赫,杀贼无数的邱大将军,这样的人死后怎能不位列仙班?更别提他还是冤死的,天帝怜悯,封一个镇南海的将军衔还不是理所应当。
  而这座将军庙建的也巧,并非选在东宁大营的城墙内,而是挑了城外一处地势和缓的小山,修在了山脚下。
  如此一来,附近的百姓们上香也方便了,眼瞅着风季过去,又到了出海捕鱼的时节,为了保个平安,谁不要求神拜佛?
  原本只是在村子里烧个香,祭祀一下龙王和各路神仙,现在有了镇海大将军,这份礼肯定也不能少了啊。
  谁料这虔诚无比的供奉,却被庙里的老住持拦了下来。
  一身妥帖道袍,三缕花白美髯,乐老道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和善的百姓们道:“众信善若是来求镇海将军保佑,只需磕头礼敬,不必破费。百姓疾苦,镇海将军都放在眼里,只要心诚,自会保佑尔等出海平安。待到满载而归,再来烧个香烛,献上点海货即可。”
  都是些打鱼赶海的穷汉,哪里见过如此大度的寺庙,连供品、布施都不要,能让神佛保佑吗?然而在那位老仙长的谆谆教导下,这群人总算明白过来,新登神位的镇海将军是何等的慈悲心肠,他那杀伐手段都是冲着歹人们去的,只要向善虔诚,就可护你平安。
  至于还愿时供奉的香烛和些许海货,人家都显灵了,你还没有半点表示,岂不是不敬神明?
  这下百姓们更是觉得镇海将军是个好神仙,听说赤旗帮的帮主就是镇海将军的亲闺女,那肯定也是个好帮派了。
  难怪赤旗帮收海货的价格那么公道,卖杂货时又那么便宜,肯定都是得了镇海将军的亲传啊!
  一时间,沿海百姓对于赤旗帮的赞颂也多了起来,比起烧杀抢掠的海盗,和比海盗更凶狠的官兵衙役,还是镇海将军和他那闺女更让人亲近啊!
  这反应,倒是没有出乎乐老道的预料,当初在建庙时,程帮主就说了,这庙要减少对百姓的盘剥,不要求香火供奉,只在乎民风民俗。
  乐老道多聪明的人,立刻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还加了一条还愿的说法。
  这也是寺庙里用老的手段了,毕竟先给钱的,没能如愿肯定会有人抱怨神佛不灵,但是只磕头不给钱,没如愿肯定是心不诚啊!如了愿的又跑来还愿,那还不是个个灵验?
  当然,供奉少了,身为庙祝的他赚的肯定也少了,然而程帮主大方啊,给了高薪不说,还承诺将军庙名气越大,奖金也就越高。如今乐老道也不在乎庙里那些供奉了,反倒会定期把一些供瓜供果送给附近的贫家小儿,笼络人心之余,也算行善积德了。
  等到条件允许,收些弟子,再派出去开新庙,这镇海将军庙岂不是也能成赤旗帮的基业之一?乐老道可不傻,这样的好事一辈子估计也就碰上一会了,得牢牢抓住才行啊。
  当然,将军庙建成,可不只是为了收拢人心,更是为了赤旗帮内部的信仰需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