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她是被她阿母给丢这里的,家里没多少口粮了,阿父本来打算将她卖掉,阿母不忍心,才将她送到了这里。
她以为来这里是给人干活的,却没想到这居然要让他们读书。
读书不是那些贵人才能做的事吗?村中里正家的儿子都读不了书,她一个女孩真的可以吗?
院中的人其实女多男少,但凡有条生路,父母都不会舍得将自己的孩子送到这里,若真要有取舍的话,女孩往往是被抛弃的那一个。
“那是自然,你们都得一起上课。”
张良倒不觉得女子不能读书习字,他阿父去的早,是他阿母将他带大的,叔父虽然对他多加照顾,但大多时候都是他阿母带着他一起学习。
阿母的聪慧不比叔父差,若非女子不能当官,张良觉得凭他阿母的智慧,也并非不能在韩国谋得一官半职。
女子读书虽不能谋求官职,但读书明礼,多增长点见识总是好的。
桃夭有些激动。
读书习字,这个她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如今竟真的发生在她身上。
她想问那天的贵人,是不是自己读了很多书之后,就能像那些姐姐一样跟在她身边。
可她还太小了,似乎什么都做不了。
桃夭看着自己麻杆一样的小手,忍不住沮丧地低下头,握紧了拳头,眼神又突然坚定起来。
“请问这里是赵夫人开的那家学馆吗?”
门口传来带着浓重乡音的男声。
张良循声望去,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人局促不安地站在门口,而他身后站着十来个孩子。
那些孩子虽衣着简单,但都十分干净,眸子也透亮的,有些像鸟窝里一群嗷嗷待哺的雏鸟。
他们躲在中年男子的身后,眼巴巴地望着这院里的一切。
张良以为他这是要送孩子进来,便开始盘问他家中情况。
询问一番后,张良拧眉,眼中略带着些不满,“你家中既能抚养这些孩子,为何要将他们送来?”
当初制定入学规则的时候,赵太后就明令要求必须是家中实在困难的,才能将人送来。
此人是一村的里正,家中更有良田百亩,手里还做着小生意,家中尚能称之为富裕,怎么会需要学院来替他养孩子?
察觉到面前的少年误会了,褚连忙摆手,解释道,“我并非将这些孩子送到这里来吃喝的,这些是我村里的孩子,我听说赵夫人办了个学馆,便想着将孩子们送过来学些字,这里是我替他们准备的束脩!”
这还是张良来这里之后,收到的第一笔钱!
褚是按照外面的那些先生要求的束脩给的,满满一匣子的铜币,张良都有些震惊。
并非是他没有见过这么多钱,而是他实在没想到这么一个普通的庄家汉子,竟能拿出这么多的钱。
张良听他提到赵夫人,想到赵太后平日里出门就常被称呼为赵夫人,莫不是此人认识赵太后?
“你口中的赵夫人可是赵太后?”
褚拍了拍自己脑袋,连连点头,“是嘞,是嘞!我们这些人都是太后手底下的佃户,平日里就替她种种地。”
张良满脸问号,替她种地能有这么多的钱吗?
那他给赵太后种地,为什么半个铜板都没有?
褚见张良不说话,有些局促地问,“这位小公子,是不是这学馆的人已经招满了?”
张良定了定神,视线落在褚身上,眼皮一耷拉,淡淡道,“这事我还得向太后表明,你先回去,明日再来吧!”
褚立马点头,“那就劳烦小公子了!”
褚在众人都没看见的地方,往张良手里突然塞了一个钱袋,又朝他挤眉弄眼,意图不用明说。
张良愕然盯着手里多出的那袋子铜板!
他这是被行贿了?
钱袋实在烫手,张良忙将它送还回去,正色道,“我并非在为难你,你不用这样做。”
拍马屁拍到了错地方了,褚略有些尴尬。
他自从开始做豆腐生意后,为了能减少点麻烦,他不得不开始研究这些门门道道,若是遇到些办不成的事,只要给点好处,最后总能办成。
这是他渐渐摸索出来的道理。
没想到今日会在这里碰壁。
也对,赵夫人多好的人,她手底下的人也定然是些好人,怎么会在乎这三瓜两枣。
“对不住,小公子,我没有其他意思!那便劳烦你了!”褚十分严肃地朝他行了个大礼。
张良深呼吸,拱手回礼道,“这是我该做的。”
张良并非不在意这些钱。
事实上,他快穷死了!
沧浪阁中的人每个月都会有月例,韩非和张良之前也都有。
可自从岁祭的事情之后,赵太后就将他的月例给断了,他现在真的是兜里没几个铜板。
沧浪阁中衣食都不缺,也没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但不需要用钱,和兜里没钱可用,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谁能想到他张良,居然有一天连几个铜板都拿不出来呢?
第95章 赚钱新门路
不只是他没钱,赵元溪也没钱。
给学院的钱,那是实打实的花出去了,虽然里面的学生零零总总加起来才百来号人,但这就是个无底洞。
赵元溪必须在自己手里的金子花光之前,找到新的赚钱门路。
张良从学院回来,过来寻赵太后的时候,被告知赵太后去了造纸坊。
对于造纸坊,张良还记忆犹新,毕竟他当初就在那里醒过来的。
他给赵太后打下手的这些日子,也接触到不少关于造纸坊的事,那可是赵太后手里的金饽饽。
张良觉得赵太后在捣鼓她的雍纸生意,可等他到了造纸坊,却看到太后在那里玩泥巴。
......
除了太后之外,还有几个人也在那里捏泥巴。
“你怎么来了?”赵元溪手上沾满泥,甚至脸上也不知啥时候沾了块泥巴,她却丝毫没有感觉,反而在奇怪张良为何来这。
“小人是为学院的事来找您的!”
张良将褚的事告知赵元溪。
赵元溪乐道:“他愿意将孩子送过来,不是好事么!你让他们把人送来便是,至于这束脩该收下就收下!对了,我记得他那还有个孩子,家中就剩下一个老人,你告诉他,将那孩子也一并送来!”
她正愁学院这个吞金兽,光进不出。
褚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上学,学院能收到正常的束脩,那也是个好的开始。
“对了,他家是做豆腐生意的,学院膳房若是需要采买这些东西的话,你可以去找他,他保证能给你最好的。”
赵元溪边说着,两只手却没有停下,捏了半天终于捏出了一只小兔子。
张良被赵元溪弄得有点发愣,太后和那人关系未免也太好了,甚至连他村里的孩子都一清二楚。
“太后似乎很看重他?”
赵元溪抬头,笑道,“他是个厚道人,脑子也不笨,人还勤快,你不要小瞧了他。”
张良闻言不由沉默。
他的确轻视了那个叫褚的人,张良是贵族出身,哪怕他父亲早亡,他的家族在韩国依旧地位不低,同他打交道的人不是王公贵族,那也是勋爵子弟。
即便到了秦国,赵太后身边的那些人也个个都是贵族子弟,就连最为淳朴的许义那也并非平民。
他从未和真正的黔首打过交道。
“我知道了。”张良低头,能得赵太后这般夸奖,那他定然有些本事,是他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迷了眼睛,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了。
“还有什么事吗?”
赵元溪又抓起一团泥,开始捏另外一只兔子。
张良见她玩得不亦乐乎,有些好奇,“太后这是在做什么?”
“做瓷器啊!”赵元溪自信满满。
“瓷器?”张良不解。
这个时代常用的器皿要么是铜器,要么是陶器,就连铁器都十分少见,瓷器更是几百年后才出现的东西。
赵元溪一直奉行想赚大钱,那必须赚贵族手里的钱。
那什么东西好赚他们钱呢?必然是各种各样的奢侈品!
宝石玉器之类的赵元溪没有,也找不到,她只能动脑筋利用这些看上去不值钱的土了。
赵元溪解释:“和陶器类似,不过比陶器更漂亮,也更值钱。”
张良觉得重要的是后面四个字,不过,赵太后弄出的东西,的确都很值钱。
“你想试试?”赵元溪见他还是一副好奇的模样,笑着邀请他。
张良手里被塞了一团土,入手细腻的感觉,让他察觉到了不同之处,除了赵太后在这里捏小兔子玩,周围那些工人似乎才是正经干活的。
他们手里的泥坯更为精巧,若是烧制成功,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秦国的烧陶技术极为发达,这一点赵元溪在参观秦始皇陵的时候就已经见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