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材料嘛!”赵元溪瞧着周围满地的木头,“不用局限在这些木头,铁器、铜器都可以考虑一下,你想要什么样的,只管把图画出来,我让人给你定制。”
  栎感觉压力倍增,面对一个自己从未见过,从未听过的东西,却要他造出来,他感觉不亚于让瞎子在地上找粒芝麻。
  赵元溪知道这很难,但她也不会啊!与其为难自己,不如为难他人。
  不过赵元溪也没那么丧心病狂,她还是简单给他画了一张蒸汽机的结构图。
  大致原理她清楚,具体怎么实现就要靠栎他们自己了。
  赵元溪心情沉重地来,高高兴兴地走,独留栎对着一张图纸发呆。
  回了宫,两个小家伙正好下了课,子婴一下子就扑到她怀里,赵元溪将他举高高,逗得子婴咯咯直笑。
  扶苏见大母今日这么高兴,也忍不住一脸求抱抱。
  赵元溪雨露均沾,挨个抱了一遍,甚至将他抛了起来,看得一旁的长今心惊胆战。
  第一次这么玩,扶苏既害怕,又觉得刺激,直到被大母抱在怀里,他抓着大母的衣服,小脸红扑扑的,两只眼睛也亮亮的。
  好玩——
  一大两小欢声笑语地回了澧阳宫,才到宫门口,赵元溪脸上的笑容收了回去,“昌平君今日怎么来了?”
  这才多久没见,昌平君咋就如此地憔悴了。
  芈启终于等到了太后回来,眉间舒展开,朝她行礼道,“见过太后,臣今日是来找您的!”
  赵元溪不记得最近有什么事找他,那他来找自己干嘛?
  不过,见他神色凝重,赵元溪也没再同他开玩笑,摸摸两个小孩的脑袋,“你们跟长今先回去,我和昌平君有事相谈。”
  子婴还想撒娇,让赵元溪将他留下,可见大母神色严肃,他撅了撅嘴,不情不愿地被扶苏拉走了。
  四周没了人,芈启又朝赵元溪行了一礼,“太后娘娘,今日我是来请教您的,您还记得您当初同臣说赵国尚有良才之事?”
  芈启顿了顿,才又接着道,“您当初说的可是李牧?您是怎么知道秦国会输在他手上的?”
  他的目光有审视,有好奇,亦有畏惧!
  赵元溪全然不在意他的此刻的神情,反问道,“今日是你自己想过来,还是政儿让你来的?”
  芈启回道:“是臣自己要来的,不过大王虽然没说,但想来和臣有同样的疑惑。”
  这些天,大王和其他的几个将军在复盘这次战役,每每提到李牧二字,大王虽然不说,可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心情不好。
  尤其是开战前太后的提醒,更让这次大败像是秦王狂妄自大导致。
  赵元溪自然不可能告诉他真相,又开始胡编乱造,“我的确和李牧有旧,准确的说是先王同李牧有旧,先王常在我耳边夸赞李牧是个大才,可惜赵王有眼无珠,一直不重用他,赵国既到了生死关头,他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反正秦庄襄王已经死了,他跟赵姬说过什么,还不是她说得算——
  芈启了然,先王交友众多,会同李牧交好也并不奇怪。
  “那太后可知晓应对他的办法?”
  既然太后能预见李牧会是秦国灭赵的阻碍,也不知她有没有办法解决掉这个麻烦。
  赵元溪沉默。
  芈启本只是试探地一问,见太后露出难色,便知她这是有办法,但不愿说。
  他立马跪地,“太后娘娘,大王为了此事已经几日没有睡好,我秦军在赵地折损不计其数,若是您真有办法,还请赐教。”
  ......
  明明是秦国大臣想出来的毒计,现在却落她脑袋上了,赵元溪感觉他在明晃晃地给自己挖坑。
  “大王打算什么时候再攻赵?”赵元溪没有回答,反而又问。
  芈启道:“攻赵的秦军如今都已经撤回来了,若要再重整兵马,至少还需要一年。”
  这次秦国不仅仅损失了不少几万大军,更是折了不少大将,一年已经是保守的推测。
  赵元溪咬着牙道:“好,那就一年的时间!你去同大王说,让他一年后再派兵攻打赵国,我会给他想办法的。”
  第144章 新的来客
  “太后打算怎么做?”芈启忍不住追问。
  攻赵之事,是大王和诸位将军共同商议的结果,如今落败,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现下大王和诸位将军都还未决出破解之法,芈启实在猜不出太后会想做什么。
  赵元溪也觉得头疼,若她没记错的话,这次不会是秦国攻赵的第一次失败。
  嬴政既然没有放弃攻打赵国的念头,那至少还得再输一次,才会转而去伐韩,可见李牧当初是真的把秦国打疼了。
  既然知道结果,赵元溪便不能坐视不管。
  “保密!”赵元溪凉凉地瞧了一眼芈启,吐出两个字。
  芈启心中一哽,“连臣也不能知晓吗?”
  赵元溪不说话了。
  芈启心中哇凉哇凉的,不甘心地道,“大王要是问臣,臣该如何回答?”
  “那就让他自己来找我。”
  芈启更心塞了。
  赵元溪倒不是怀疑芈启,只是既然是离间计,那当然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事实上,将计策告知嬴政,让他的人去做,或许成功率更高,但正如嬴政不能完全信任她一样,她对嬴政也不够信任,尤其是赵国人和嬴政有旧怨。
  赵国可以亡,但赵国人不应该陪着他们的国君一起死,李牧是赵王最后的底牌,却不该只是赵王的底牌。
  送走芈启之后,赵元溪又迎来了另外一位客人。
  余郊自从离了雍城后,便一直留在秦军的大营,给那些军医教各种外伤的治疗技巧。
  秦军攻打赵国,他本可以不跟着一起去,但作为军医,前线才是他们能救治更多人的地方。
  他跟着秦军一同进入了赵国。
  面对着整日都救不完的人,还有那些在他面前痛苦死去的年轻人,这才不到一年的时间,余郊原本花白的头发如今半点青丝不见,发际线也狠狠往后移了两寸。
  赵元溪一见他,还以为自己宫中何时来了个老神仙,直到他出声,这才认出他来,脸上闪过一丝异色,轻叹道,“余太医,这些日子想来你是受苦了。”
  余郊苦笑,“救死扶伤何谈辛苦,我能做的也只有这点了。”
  赵元溪心中咯噔一下,余郊有点不太对劲,当初离开的时候斗志昂扬,如今却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
  “余太医既然回来了,那便留下多休息一段时间,你那两个小徒弟估计留了一大堆问题等着你呢!”赵元溪道。
  提到他的两个徒弟,余郊灰暗的瞳孔闪着微光,喃喃道,“两个没出息的小儿,也不知道自己去想办法。”
  赵元溪笑着,“这不还有你么。”
  余郊只能无奈地笑了笑,提起点精神,“今日臣来此,并非只是来看太后娘娘的。”
  “太后娘娘,您可还记得那个名为去疾的少年?”
  赵元溪当然记得,这名字还是她给他取的呢!见余郊神色恹恹,她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秦国派了将近三十万大军攻打赵国,去疾自然很大可能就是这三十万大军中的一个。
  “他怎么了?”
  余郊道:“臣与他先后入了军营,臣为军医,他自伐赵之后,很快升了百夫长,可秦国撤兵后他并没有及时赶回来。”
  没有跟着大部队一起撤回来,要么死在了赵国,要么被赵军俘虏,无论哪个,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
  赵元溪沉默了,她想起了那个少年连问自己几个问题的模样,明明厌恶战争,可却因为自己的那番“胡言”而毅然选择入军。
  “他失踪了?”赵元溪艰难地问。
  余郊摇头,去疾作为他另外新的治疗方法救治的第一个伤患,加上他又是太后的亲信,余郊对他一直多有照拂,更是十分喜欢这个纯良的孩子。
  听说了他失踪的消息后,余郊便派人去寻他的踪迹,所幸还真的被他打探到了消息。
  “同他一起的秦兵说,当时去疾和赵国的将军缠斗,吸引了不少赵军前去相助,他们这才有机会从赵军的围剿中逃脱,去疾被打伤后,被那个赵军将领李牧给带回去了。”
  “臣还打听到,赵军将领的确捡了个小兵回去,只不过那小兵伤得很重,如今生死不明。”
  生死不明已经是最好的消息了,赵元溪原本就要派人去赵国,如今更是有了必须去的理由。
  “我知道了,无论是生是死,我都会派人将他带回来。”
  余郊眼角微湿。
  赵元溪叹息道:“余太医且先回去好好休息吧!”
  李牧得解决掉,去疾也必须带回来,赵元溪支着下巴,陷入沉思。
  良久后,她突然开口,“长今,去把高昇叫过来。”
  “诺。”长今忍不住看了太后一眼,默默退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