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若是将军捅的,他估计现在已经死了,哪里还有在这里喘气的机会。
“行了,等会把他送进战俘营,将军忙着处理要事,哪里有空管他。”
战俘营是赵军用来关押俘虏的地方,两军交战,双方总会有一些俘虏,若是谈判顺利,这些战俘会用来换取赵国被俘的人,又或者换些粮食布匹回来,若是谈判不顺,那这些人便会用来祭旗。
战俘营条件艰苦,能活着出战俘营的往往十不存一。
老军医道:“将军,此人重伤在身,今日送过去,估计撑不过一晚。”
副将啧了一声,好不容易把人救回来,这么让他死了实在不划算,更何况将军也没说要他死。
他略嫌麻烦地道,“那就让他在这待着,伤好些再过去,你们负责看着他,要是让人跑了,我拿你们是问。”
副将走后,阿柱小声道,“师父,让他去战俘营不好吗?”
老军医敲了敲他脑袋,“你刚刚不还想知道他那伤口是怎么治好的吗?”
他转而又看着去疾,“留你一命,那你必须得配合我,不然,我可就不管你了。”
去疾点头。
老军医问他的来历,去疾如实回答。
听说他是从太后身边的护卫转而投军的,上下打量着他,“小小年纪,安生日子不去过,来干这种掉脑袋的活。”
“我想让这天下太平。”去疾直视着他。
老军医恨不得抄起棍子打他一顿,“你不过是个小兵,如何能让这天下太平,过好你自己的生活就已经够了,更何况这战事难道不是你们的王发起的吗?”
去疾想辩解几句,但如今寄人篱下,他怀疑他再多说几句,这老人家真的有可能揍自己。
他干脆选择了闭嘴。
老军医见他老实下来,还以为自己说动了他,表情也缓和了些,“那你身上的那道伤疤又是怎么回事?”
去疾也没有隐瞒,讲述了余太医当初救自己的过程。
他虽没有见过余太医怎么救的自己,却也从杜大哥口中知晓了经过,更何况他还见过很多次余太医在军营中救其他的伤兵。
老军医听到他这治伤的过程还有秦国太后的手笔,眸中闪过一丝异色,不过他更多的注意力还是放在治疗方法上。
缝合伤口便已是难事,那镇痛和帮助伤口恢复的药更是难得。
老军医甚至在考虑能不能在缴获的秦军物资中找到这类的药,只是要动那些东西,还需要将军的同意才行。
第148章 花言巧语
赵国击退秦国后,赵国上下举国欢庆,赵王摆了三天的宴席,宴请群臣。
宫内灯火如昼,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众臣推杯换盏,喜笑连连,共同庆祝此次的大胜,两侧的侍女手捧酒壶,替他们斟酒奉菜。
李牧一身甲胄的出现,四周忽得静默下来。
侍卫赶忙拦下他,“将军,请除兵刃。”
李牧将腰间的短刀卸下,踏入殿中,扑面而来的酒气,无处不在的脂粉味,让他不禁眉头紧皱。
赵王迁醉眼朦胧,支着脑袋,依靠在王座之上,见李牧来了,眼睛亮了亮,“寡人的功臣来了,还不快快赐座!”
为了彰显他对李牧的看重,赵王将李牧的位置同相国并列。
李牧居左手,相国郭开居右手。
赵王迁笑道:“李卿长年在边关抵御匈奴,鲜少来这王宫之中,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他举起酒杯,李牧起身与赵王同饮,姿态恭敬,神色却依旧严肃。
“多谢大王。”
“李卿之才,堪比武安,让你做一个小小的将军实在委屈了,不如今日寡人就封你为武安君如何?”
郭开附和道:“李将军勇猛善战,才智过人,武安君若是他不能当,那这世间就不知道还有谁能当了。”
赵王哈哈大笑。
群臣皆连连恭贺。
李牧却笑不出来。
武安君的确是武将的顶点,但前武安君,秦国名将白起因多次违抗秦昭襄王的命令,被秦王赐剑自刎,武安君这个名字还是令他们赵国数百万孩童夜夜啼哭的杀神。
这个名号赐给他,到底是赏赐,还是敲打?
李牧心有疑虑,却还是得低头叩谢国君荣恩。
赵王迁见状,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不再看他,抬手让人换了一批舞女。
郭开摇晃着手里的酒杯,目光落在李牧身上,眼中泛起精光,抗住了秦军又如何,惹得赵王不喜,即便他李牧拿下了秦国,也依旧只是国君手中随时可弃的棋子。
郭开站起躬身行礼道:“大王,今日举国皆庆,臣斗胆献上薄礼以此祝贺大王,祝贺赵国。”
赵王迁挑眉,“哦,爱卿带了什么东西过来?”
郭开抬手拍了拍掌,一排排的侍女手托各色精美的瓷器排列在赵王和群臣面前。
“此乃臣从秦地购得的玉瓷,其质如玉,其声如磬,一件便值千金。”
听到是秦国来的东西,赵王迁眉头一皱,东西再好,那也是别人。
见状,郭开又笑着道,“大王,臣还得了个秦人,他知晓这瓷器的制法,更愿意替我赵国效力,臣今日将他带来了,大王可要一见?”
赵王迁虽然耽于享乐,却也不是蠢笨之人,秦赵刚结束大战,便有秦人来访,他不得不怀疑其人的用心。
“他好端端地为何来我赵国?”
郭开笑着解释:“当奴才的,总想着往上爬!在那秦国,他一辈子都不过是个宦官,可若得大王看重,那便高官厚禄,唾手可得。”
“宦官?”赵王迁来了点兴趣。
郭开解释:“他本是秦王身边的宦官,秦王有眼无珠,不晓得他的才干,又因得罪了秦王的宠臣吕乐,被罚至雍城,如今整日干些倒卖的活计,以维此生计,听说了赵国赢了秦国的消息后,便马不停蹄得来依附于您。”
赵王迁哈哈大笑,还有什么是赢了敌人之后,他手下自愿来投靠自己,更让人开心的呢!
赵王迁沉声道:“让他进来吧!”
高昇等在殿门口良久,即便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此刻要面对赵王,心跳还是免不了快了几分。
郭开是赵国的相国,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只求钱财,很容易让他满足,可赵王毕竟是赵国的君主,恐没有那么好应付。
高昇紧张得来回踱步,内监见了觉得好笑,这秦人还真是胆小如鼠,不禁微微昂起下巴,眼带不屑。
“宣高昇觐见。”
“宣高昇觐见——”
高昇整理了一番衣袍,踏入宫殿的那一刻,原本挺直的背瞬间弓了下去,脸上满是局促不安。
他这小心翼翼的模样显然取悦了赵王,原本心中的那点疑虑也消失不见。
“小人高昇,拜见大王!”高昇四肢贴地,磕头大呼。
赵王迁满意道:“起来吧!你原是替秦国售卖瓷器,如今带着这制瓷之法来我这赵国,难道不怕秦王怪罪吗?”
“赵国如今已击败了秦国,何以惧怕那秦王?小人来赵国自是信任赵军比秦军勇猛,再者秦军大败,死伤无数,主将逃亡,秦军不堪至此,五年内断无卷土重来的可能,这五年的时间,小人相信赵国将比秦国更为强大。”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赵王大笑,赵臣皆大笑。
独独李牧,紧盯着高昇,一直没有移开视线,面色沉沉,此人花言巧语,也不知是何居心。
旁人或许轻看秦军,但他为赵军主帅,最是清楚秦军的强大,若是赵军直接与秦军拼杀,赵国挡不住。
高昇察觉到李牧的目光,朝他笑了笑。
赵王迁对自己的确很有信心,他自认才智高于嬴政小儿,嬴政居于赵国时,连给他提鞋都不配,如今成了秦王又怎么样,那也注定会输在他赵迁的手上。
可惜赵惠文王给自己留下的只是个烂摊子,赵军只剩下不到三十万,不然今日就不是只庆祝击败秦国的来犯,而是要庆祝他拿下了秦国的土地了。
“你倒是有点意思,上前来,给寡人仔细看看。”赵王招了招手。
高昇从地上爬起来,弯着腰上前。
“相貌倒是不错,当个宦官的确屈才,你既在相国的手下,那便为赵国客卿,有功另赏,赐座入席。”
“谢大王!”高昇喜不自胜,跪地叩谢,却没有直接爬起来,而是继续道,“大王,秦王依靠这瓷器换取天下财宝,用以养兵铸刃,大王若是信任小人,小人亦可用这瓷器为您换来千万两黄金。”
郭开附和:“既然秦有秦瓷,那我赵地不妨有赵瓷,到时候大王便不仅仅是在战场上赢下秦国,更是在这商贸上也胜上一筹。”
第149章 明升实降
赵国人也远不如秦国人多,就连兵刃也不如秦军锋利,长平之战后,赵国更是损失了大片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