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褚听闻消息后,立马召集父老乡亲,将此事告知了他们。
  听说是太后派来的任务,众人都没有反对,而是热切讨论起来。
  “亭长,那你打算将这制衣坊开在哪里?咱们这里空房子是有,可能让人呆着的可没几间。”
  “既然要做,咱们自然要做最好!我打算新盖几间房,到时候那些女眷来去也方便些。”
  “那这钱——”
  “这你们放心,太后有给征用场地的银钱,到时候我再加一些,盖几间新房也够了,不过这管理制衣坊那得我妻荷来做。”
  有人倒是想分一杯羹,但褚已经发话了,再者他们也拿不出这笔钱,管理那些妇人制衣也不是男人能干的事,思来想去好像的确只有亭长夫人最为合适。
  “行,那咱就听亭长的,等着制衣坊建好了,咱就让她们过来。”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雍城大大小小的地方。
  也有些迂腐的人,认为女子当留在家中,就是不肯让她们出来做工,对此赵元溪也没有勉强。
  反正他们不干,总有人愿意干,等到看到别人吃肉喝汤的时候,到时候他们不要后悔就行。
  来自南郡的棉花不断地送至雍城,在纺纱机和织机日夜不停地运转中,那些织成的布料被送往各个小型的制衣坊。
  雍城里那些荆钗布裙的妇人便开始了她们每日的工作。
  赵元溪让她们制的是标准化的成衣,有统一的尺码标准,类似于现代的小码、中码、大码、加大码。
  每一个街亭的制衣坊有他们独有的标识,既有各自的特色,同时若出了问题也方便溯源。
  因有标识的存在,那些人也不敢马虎大意,甚至害怕被别的制衣坊比下去,各自制定了他们更为细致的要求。
  赵元溪听说了这事,忍不住感慨,果然内卷是咱华夏人的传统。
  收到第一批制定好的成衣时,赵元溪在自己身上比了比,赞叹道,“做的真好。”
  虽然没有缝纫机,但这些女工的针线都极为整齐,甚至有些人还在衣服上绣上了她们喜欢的小花纹。
  只那精致的花纹,赵元溪便能想象到一群女子,围坐在一起,绣花缝布的场景。
  赵元溪给栎挑了件尺寸合适的衣服,“你去试试。”
  衣服的样式是赵元溪亲手设计的,内里是一件白色的直裾袍,袖边和领口用红色的布料装饰,外面是套保暖的常服,主色用的黑色,另以赤色作为点缀。
  秦人尚黑,这一套黑红相间的衣服,瞧着就很好看。
  栎接过那身衣服,布料柔软舒适,比他们平时穿的粗布舒服很多,那外套里面缝了不少的棉花,不需要穿上便能感觉到它能有多暖和。
  他进了内室,将衣服换上,从屋里走出来。
  赵元溪眼前一亮,忍不住围着栎转了一圈,感叹道,“果然是人靠衣装,这么看你也是蛮精神的嘛!以后那身灰扑扑的衣服还是别穿了!”
  平日里栎的话本来就不多,又整日穿得邋里邋遢的样子,若非赵元溪知晓他的能耐,也会觉得他可能是路边的乞丐。
  栎被太后这么一夸,本就黝黑的脸,更加红得发黑,“小人这就把衣服给换回来!”
  “换什么,挺好看的,这套衣服就送给你了,晚些你再让雍城这边的制衣坊给我做些衣服,我拿去送给澧阳宫的那些家伙。”
  “诺!”
  “对了,孟喜现在怎么样了?”
  自从祈年宫修好之后,孟喜才终于卸去身上的那块巨石,安心在墨家的研究所住了下来。
  “巨子他如今正在研究太后给的那个蒸汽机。”
  赵元溪挑眉,“那他研究得怎么样了?”
  栎紧张地搓着手心的汗,面露难色,“进展不是很顺利。”
  “没事,咱去看看吧!我还没去过你们的研究所呢!”
  自从那日赵元溪给栎批了一大块的地,栎便带着墨家人,在孟喜的建议下,修建好了他们的墨家研究所。
  因为是新建的,时间上也紧张了些,目前研究所只建好了他们现在用的那几间房子。
  研究所和织造坊相距不远,赵元溪干脆和栎步行前往。
  路上有人认出了她,惊呼出声,“太后娘娘!”
  “啥?太后娘娘在哪?”
  人群躁动起来,面前哗哗地跪了一地,把赵元溪的路都给堵住了。
  赵元溪哭笑不得,“诸位快些起来吧!我今日只是随便出来看看!”
  “太后娘娘这是在为秋收之事操心吗?咱们雍城今年可是大丰收,还得多谢娘娘大恩呢!”
  “丰收好呀!今年冬天你们日子也能轻松些了!”
  费了好大一番功夫,赵元溪才从人群中挣脱出来,她小声嘀咕着,“看来回去得拜托柚给我做个幕篱才行。”
  李牧从去疾的家中出来,便看到被人群围住的赵太后。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疾已经先一步,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过去,“卑职见过太后娘娘。”
  赵元溪见是他,乐了,“正巧!我这有东西送你!本还想让人送去咸阳,没想到你竟回雍城了。”
  去疾好奇地望着她。
  赵元溪刚要让人把那几套做好的衣服拿过来,便瞧见去疾身后还站着一人,要说出口的话,又暂时收了回去,反而问道,“李将军怎么来这里了?”
  “臣无事出来闲逛。”
  闲逛能从咸阳逛到雍城,那你还挺能跑的,赵元溪心中腹诽。
  “李将军看来兴致不错。”
  “太后这是要去哪里?”李牧问。
  赵元溪微仰头示意,看向不远处的墨家研究所的牌子,“我要去那,李将军要一起吗?”
  李牧沿着她的视线看过去,墨家的地盘?
  墨家的地位在诸国中都不高,即便是李牧也对其并不了解,不过墨家发明的一些机关对于攻城倒是很好用。
  第160章 墨家研究所
  他们精于各种器械制造,有独属于墨家的城防技术,那些攻城器械,防御设备至今仍在使用。
  李牧只闻其名,还未曾见过他们。
  “承蒙太后相邀,愿随太后同往。”李牧抱拳行礼,心中十分好奇这里是秦国的什么地方。
  赵元溪道:“李将军不必如此客气,我也是第一次来这里,咱就当是来参观了。”
  去疾还在眼巴巴地瞅着她,赵元溪无奈地笑,“你也一起来吧!”
  “多谢太后!”
  “晚些你再跟栎拿几套衣服带回去。”
  “衣服?”
  赵元溪笑道:“你还不知道吗?大王给你们统一定制了新的军服,很快秦军上下都能领到这套新衣服,不过你现在拿到的是我另外送你的,样式就是栎现在身上穿的。”
  五十多万套的衣服,赵元溪可没有打算自己出钱,反正是给秦军穿的,那自然嬴政得付这笔钱。
  军队怎么能没有统一的军服呢?
  赵元溪不过小劝一通,凭着嬴政喜欢追求完美的性格,不费吹灰之力这笔大订单就谈成了。
  嬴政甚至设想要根据不同的军种,设计军服的款式,这一点被赵元溪给否定了。有得吃就不错了,要求还这么高!钱给够没?
  不过好歹是最大的客户,赵元溪还是给了嬴政面子,采用不同的衣领颜色将军种区分开来。
  批量制造的这些军服,赵元溪将它视为公益性项目,也没打算从这里赚大钱,只要能让那些制衣坊正常运转就行,真正赚钱的还是销售那些成本极低的布匹。
  去疾瞪大眼睛,忍不住上手摸摸栎身上的衣服,傻笑着,“真好看!还软乎!”
  秦国士兵的衣物和铠甲都是由官方统一配发的,不过这种统一配发的衣物是粗布制成的,被称为“褐衣”,美观度几乎没有,舒适度也极差,哪里比得上现在这套新衣服。
  “真的能每人一套吗?这得值多少钱啊!”
  栎解释了衣服的来历。
  去疾双眼似是在发光,对着赵元溪赞叹道,“您真厉害。”
  所谓的天下太平,去疾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见到,但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因为太后娘娘,雍城已然变了模样,百姓安居乐业,这已经让他窥见了未来秦国的模样。
  “厉害的可不是我,机器是栎他们做的,衣物是那些女工做的。”
  去疾还未反驳,栎先开了口,一脸认真,“太后娘娘说得不对,若没有您,我不过是乡野间的一名无名的工匠,那些女工也只能为家中织布裁衣,您才是促成这一切的关键。”
  赵元溪微愣,忽得笑出声来,“这么说来,我确实厉害。”
  众人也笑做一团。
  李牧却陷入深深的疑惑中,不仅惊讶于赵太后做的这些事,也意外他们之间的亲密。
  他尝试着寻找关于赵太后过去的记忆,却仍只有一个模糊的身影,与如今的这位秦国太后没有半分相似之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